華文網

武松如何看待潘金蓮,十個字說得明明白白,卻被惡意誤讀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武松景陽岡打虎,一夜之間成了陽谷縣的名人。知縣愛才,便將武松提拔為縣裡的步兵都頭,至此,武松成了吃皇糧的官吏。不過,在陽穀縣的一段經歷,

卻徹底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因為就在他就任都頭沒過兩三天,他在街上遇上了一年多未見的哥哥武大郎,並見到了嫂子潘金蓮。

與武松樣貌堂堂相比,哥哥武大郎的模樣實在是有礙觀瞻。身不滿五尺,面目醜陋,頭腦可笑。清河縣人見他生得短矮,

起他一個渾名,叫做三寸丁穀樹皮。不過,傻人有傻福。清河縣一大戶人家將年輕貌美的使女潘金蓮白送給了武大郎,這武大郎喜從天降,忽然間有了老婆。

不過,潘金蓮看到“見武大身材短矮,人物猥獕,不會風流。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

縣裡的一班潑皮無賴又整天在武大郎家門口大叫“好一塊羊肉, 倒落在狗口裡”。

武大郎生性懦弱,不敢惹事,竟然想出了離開家鄉清河縣的辦法,帶著潘金蓮來到了陽穀縣,在縣裡的紫石街租了房,自己每天外出挑賣炊餅。聽說前幾日有位姓武的年輕人因景陽岡打虎被知縣提拔為都頭,

武大郎猜到這人可能就是弟弟武松,不想此時與武松相遇,便拉著武松一起回到家中。

對於儀錶堂堂的小叔子武松的到來,潘金蓮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她的真實想法是“我嫁得這等一個,也不枉了為人一世!你看我那三寸丁穀樹皮,

三分象人,七分似鬼,我直恁地晦氣!據著武松, 大蟲也吃他打倒了,他必然好氣力。說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來我家裡住?不想這段因緣,卻在這裡”顯然是動了歪心思。故此,潘金蓮便提出讓武松搬出縣衙回到家中居住。

潘金蓮的心思,

武松是一無所知的,他本是個直性之人,又與武大郎感情深厚,當即便答應下來,從此搬進了哥哥家中。後來潘金蓮多次挑逗武松,最終,武松“引了一個土兵,拿著條匾擔,徑來房裡,收拾了行李,便出門去”,從此回到縣衙居住。

武松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嫂子潘金蓮呢?書中有三處描寫值得注意。首先是哥倆重逢後在家中吃飯時,“那婦人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只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過,只低下頭,不恁麼理會。”其次是武松送了一匹彩色緞子給潘金蓮做衣裳後,潘金蓮“頓羹頓飯,歡天喜地伏侍武松。武松倒過意不去。那婦人常把些言語來撩撥他,武松是個硬心直漢,卻不見怪。”

第三次是一次武松回到家中、家中只有潘金蓮時出現的一番情形。這一次潘金蓮不僅故意“酥☆禁☆胸微露, 雲鬟半軃”、“那婦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動春心,那裡按納得住,只管把閒話來說。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家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他。”最後,潘金蓮又故意“一隻手拿著注子,一隻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還說出“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

對此,武松的不滿終於爆發,說了十個字表明了自己對潘金蓮的看法:“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同時,他“把手只一推, 爭些兒把那婦人推一交”。

從以上情節的引用來看,剛與潘金蓮相遇時,武松對於嫂子的熱情有點不知所措,但卻並不知道潘金蓮的歪心思。後來潘金蓮越發放肆,武松忍無可忍,終於進行譴責。這一點通過以上的情節介紹,可說是非常清晰明確的,這樣解讀武松對潘金蓮的態度也是較為準確的。

不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總有一些人對這個清晰明瞭的情節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注,並對此提出了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解讀,例如“武松愛上了潘金蓮”之類的奇談怪論。

這個現象如果僅限於一些無知之輩尚可原諒,但就連個別專業學者也出現了這樣的文本誤讀。例如曾經發表在公開學術刊物上的《試論武松的悲劇命運》及《潘金蓮、武松新論》等論文,便提出武松對潘金蓮一見鍾情這樣的荒誕言論,這不僅是對《水滸》文本的誤讀,亦是一種非常浮躁、庸俗心態的體現,這樣做學術研究,令人非常無語。

參考書籍:《水滸傳》

首先是哥倆重逢後在家中吃飯時,“那婦人吃了幾杯酒,一雙眼只看著武松的身上。武松吃他看不過,只低下頭,不恁麼理會。”其次是武松送了一匹彩色緞子給潘金蓮做衣裳後,潘金蓮“頓羹頓飯,歡天喜地伏侍武松。武松倒過意不去。那婦人常把些言語來撩撥他,武松是個硬心直漢,卻不見怪。”

第三次是一次武松回到家中、家中只有潘金蓮時出現的一番情形。這一次潘金蓮不僅故意“酥☆禁☆胸微露, 雲鬟半軃”、“那婦人也有三杯酒落肚,哄動春心,那裡按納得住,只管把閒話來說。武松也知了八九分,自家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他。”最後,潘金蓮又故意“一隻手拿著注子,一隻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還說出“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

對此,武松的不滿終於爆發,說了十個字表明了自己對潘金蓮的看法:“嫂嫂休要恁地不識羞恥”。同時,他“把手只一推, 爭些兒把那婦人推一交”。

從以上情節的引用來看,剛與潘金蓮相遇時,武松對於嫂子的熱情有點不知所措,但卻並不知道潘金蓮的歪心思。後來潘金蓮越發放肆,武松忍無可忍,終於進行譴責。這一點通過以上的情節介紹,可說是非常清晰明確的,這樣解讀武松對潘金蓮的態度也是較為準確的。

不過,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總有一些人對這個清晰明瞭的情節表現出異乎尋常的關注,並對此提出了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解讀,例如“武松愛上了潘金蓮”之類的奇談怪論。

這個現象如果僅限於一些無知之輩尚可原諒,但就連個別專業學者也出現了這樣的文本誤讀。例如曾經發表在公開學術刊物上的《試論武松的悲劇命運》及《潘金蓮、武松新論》等論文,便提出武松對潘金蓮一見鍾情這樣的荒誕言論,這不僅是對《水滸》文本的誤讀,亦是一種非常浮躁、庸俗心態的體現,這樣做學術研究,令人非常無語。

參考書籍:《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