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上海唯一“通宵”書店,今日停業,這一停不知帶走了多少回憶

今天要為大家講個故事

故事開始於2012年的春天

結束於2017年的今天

這個故事沒有主角,卻有無數個主人公

這個故事沒有主線,卻積存著無數溫暖

但這個故事的敘述者不是我

而是它

“大眾書局福州路”

前些天位於福州路的大眾書局門口張貼的一“致歉書”

令不少人停下腳步

感恩六年風雨共讀,這家全年24小時無休的書店,

要打個盹了。因租約到期,我們的營業時間截止為2017年12月25日21:00,隨後將與各位作別,擇機另尋新址。”

不少書友聽聞後都抽空來看了看

找個位置坐上一下午,看看書喝喝咖啡

再最後買上幾本書

甚至還有不少老客專門帶了相機

要為這個不知承載了他們多少回憶的書局

好好的留下幾組照片

這也使得臨近閉館日的這裡客流反而多了起來

福州路的大眾書局是2012年3月開業的,

它是上海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當時開業,正值實體書店受電子書衝擊的低迷之時。

書店的初衷是一為上海的讀書人在夜晚能有一塊棲息之所,二也是以此為特色來吸引一些讀者購書,從而來抵禦網路電子書的衝擊。

初開業時,營業情況其實還不錯,書店還會經常舉辦一些上海文化主題的沙龍活動,電影、音樂等藝術專題一個月總有個三四次,而書店最大的特色就是“選書師”,店內每個門類的書籍都配有該精通領域的選書師為讀者推薦書籍,因此也總有不計路途遙遠的讀者慕名而來。

就在不久前,新經典文化還在福州路大眾書局舉辦了一場《了不起的咖啡》新書分享會,吸引了不少咖啡愛好者前來,誰也未曾想到,這竟成了福州路大眾書局的最後一幕。

書店其實並不大,位於福州路579號2樓僅有一層,是個正方形的的大廳,四面圍牆都排滿了書架, 樓梯口的正對面是一塊很寬敞的閱讀區,樓上是一家教育機構,建築風格有著濃重的海派氣息,沒有什麼令人稱絕的設計,但就是這個麼一個貌不驚人的書店,不知裝下了多少人的回憶和溫暖。

說到24小時,我總是不由想起《深夜食堂》,對於大多數曾再此留夜的人來說,它給予的是寒夜中的溫暖,霓虹中的寧靜,說不準曾經就有哪個“他”在漆黑的夜裡無處可去,走進書店恰巧遇上了某一本書,啟迪一生。雖然福州路大眾書局與美食沒多半點關係,但卻與深夜食堂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黑夜中溫暖的歸宿,一個溫暖腸胃,一個溫暖靈魂。

雖然這裡的人氣未曾冷落,但總耐不過不斷上漲的租金,福州路大眾書局面臨的問題恰是所有實體書店面臨的問題,如今越來越多的讀者選擇電子書的閱讀方式,更便捷,更便宜,大家去實體書店更多的是體驗環境與服務,而不是購書,在時代面前這樣的趨勢也在所難免。

儘管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租金到期,擇機再開”,但這“擇機”卻不知是擇在何時,或許在互聯網環境的衝擊下,實體書店終將成為我們這一代的集體回憶。

是個正方形的的大廳,四面圍牆都排滿了書架, 樓梯口的正對面是一塊很寬敞的閱讀區,樓上是一家教育機構,建築風格有著濃重的海派氣息,沒有什麼令人稱絕的設計,但就是這個麼一個貌不驚人的書店,不知裝下了多少人的回憶和溫暖。

說到24小時,我總是不由想起《深夜食堂》,對於大多數曾再此留夜的人來說,它給予的是寒夜中的溫暖,霓虹中的寧靜,說不準曾經就有哪個“他”在漆黑的夜裡無處可去,走進書店恰巧遇上了某一本書,啟迪一生。雖然福州路大眾書局與美食沒多半點關係,但卻與深夜食堂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都是黑夜中溫暖的歸宿,一個溫暖腸胃,一個溫暖靈魂。

雖然這裡的人氣未曾冷落,但總耐不過不斷上漲的租金,福州路大眾書局面臨的問題恰是所有實體書店面臨的問題,如今越來越多的讀者選擇電子書的閱讀方式,更便捷,更便宜,大家去實體書店更多的是體驗環境與服務,而不是購書,在時代面前這樣的趨勢也在所難免。

儘管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租金到期,擇機再開”,但這“擇機”卻不知是擇在何時,或許在互聯網環境的衝擊下,實體書店終將成為我們這一代的集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