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國電價在世界上處於什麼水準?

電價本身是個非常龐大的體系,在不同環節有不同的呈現形式,包括上網電價、輸配電價、目錄電價、銷售電價等等,具體可參見連結《電價體系介紹》。大眾提到的電價,通常指的就是用戶實際用電時實際支付的電價,

如果從專業的角度即指銷售電價。因此,下面的“電價”皆指“銷售電價”,不再額外說明。

一、整體水準概述

整體來看,我國的電價水準,整體屬於中等略偏下。

從電價結構拆開來看,工商業電價處於世界中等水準,居民電價處於較低水準。而二者水準不同步的原因在於——交叉補貼,其定義如下:

如果某類或某個用戶的電價高於或低於供電成本,
而由其它用戶承擔,則形成了電價“電價交叉補貼”。

交叉補貼的形式有很多,工商業用電向居民用電的補貼就是其中一環,也因此使得我國居民電價處於較低水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居民電價高於工業電價,居民電價為工業電價的 1-3 倍,平均約 1.5 倍左右,而我國的居民電價整體低於工商業電價。

二、資料對比分析

接下來,採用一些實際的調研資料進行對比。由於各國採用的貨幣不同,

以下源自 2016 年的資料,以美元為基準進行轉換後所得。同時,由於各地的電價資料形式不同,如豐枯季、分時電價等,所以只取了平均的電價水準。

1. 工業電價

這裡選取了 20 個典型國家的工業電價資料,按電價從高到低排序,處於第 11 位,基本符合中國電價的國際整體水準。

2. 居民電價

選取與前面相同的 20 個典型國家的居民電價資料,按價格從高到低排序,可以非常明顯地觀察到,中國的電價處於非常低的水準。

不妨對比中國和美國,中國的工業電價高於美國,而居民電價卻比美國低。導致這種變化的原因恰恰就在於前面提到的交叉補帖。

具體的補貼水準見下面的分析。

3. 用戶電價比價

為了說明交叉補貼的情況,我們進行使用者電價比價,即用

的比值來衡量各國工業和居民電價的差距情況,如下圖所示。

用戶電價比價大於 1,則說明工業電價大於居民電價。

電價比價的數值越小,說明工業電價向居民電價的補帖也越明顯。

在我瞭解的諸多國家中,用戶電價比價小於 1 的,除了中國,還有墨西哥。

三、電價走向分析

影響電價的因素非常多:

從其物理屬性看,電能屬於二次能源,受一次能源的影響;

從電網特性講,電網的安全約束和阻塞會影響限制供需平衡的實現,引起稀缺關係的變化;

從經濟學角度,也受供需關係的影響;

電力作為生活生產的基礎能源,關係國計民生,政府亦會對電價進行必要的監管和控制。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電價可能會發生以下的變化:

就我國的形勢來看,在接下來的幾年,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在電力供過於求的情況下,電價尚存一定的下降空間。

隨著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的減免和電氣化鐵路還袋電價取消的影響,電價將會有所調整。

電改中提到要逐步理清交叉補貼,因此會對工業電價和居民電價產生一定的影響。

我國各地在電改的進程中,為保證多方利益和電改的平穩過渡實施,電價不會輕易上漲。

電力作為生活生產的基礎能源,關係國計民生,政府亦會對電價進行必要的監管和控制。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電價可能會發生以下的變化:

就我國的形勢來看,在接下來的幾年,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在電力供過於求的情況下,電價尚存一定的下降空間。

隨著部分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的減免和電氣化鐵路還袋電價取消的影響,電價將會有所調整。

電改中提到要逐步理清交叉補貼,因此會對工業電價和居民電價產生一定的影響。

我國各地在電改的進程中,為保證多方利益和電改的平穩過渡實施,電價不會輕易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