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賓士在2018年推出的這些新車,足以讓寶馬奧迪瑟瑟發抖!

2017年是國內汽車市場變化最大的一年,因為各種因素而大規模湧入一批新能源車型,這種趨勢還會延續到未來幾年,車企紛紛調整戰略迎接新能源時代的到來,與此同時賓士也喊出了到2022年全系產品電動化的口號。

作為各大車企的戰略重點,我們可以通過賓士集團2018年的入華新車計畫,看看當下這個“汽車發明者”在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車兩個流派中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A級三廂版

新車看點:為中國量身打造的全球車型

A Sedan Concept

緊跟奧迪和寶馬的步伐,賓士A級三廂版的身影也開始走進我們視野,既然奧迪A3三廂版和寶馬1系三廂版都先後國產,A級三廂版的國產也就順理成章,更別說要以進口方式引入國內市場了。

推出小型車稱霸中國豪車市場,是賓士全球戰略的一部分。

從今年4月份的賓士之夜上,由蔡澈親自月臺為A級三廂概念車當車模,就不難看出賓士對國內豪車市場的重視。

作為一款專門針對中國量身打造的緊湊型轎車,

A級三廂版概念車繼承了Aesthetics A的立體雕塑設計語言,所幸諜照中的量產版A級三廂車型保留了不少Aesthetics A的元素。

大尺寸液晶顯示幕、方向盤上的雙拇指控制(Dual Thumb Controls)系統、懷擋,有經典元素也有最新家族語言。動力資訊目前還沒確定,

預計會有1.6T、2.0T兩種動力和6速手動、7速雙離合、9速雙離合三款變速箱出現。

A級三廂版將基於賓士的MFA2平臺打造,提供前驅和四驅版本車型。未來新車的定位將高於CLA,比CLA更大且售價更高,比CLA車內空間更出色,但不會影響到C級的消費人群。

A級三廂版絕不是賓士心血來潮的異想天開,更不是寶馬推出1系三廂版之後的賓士應急方案,而是賓士順應發展潮流的既定籌備項目之一。

A級混動版

新車看點:燃油經濟性和性能表現兼顧

目前對於A級混動版的消息僅限於一張內飾圖片和媒體的猜測。有外媒在新一代賓士A級的內飾官圖中發現了一個電量標誌和續航里程數,造型與E350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相似,故推測新一代賓士A級將推出插電混合動力版。

外媒猜測新車的純電續航里程在50km左右,新車有望在明年3月份開幕的日內瓦車展上亮相。

新一代賓士A級將在內飾上帶來更加奢華的視覺感受。環抱式座艙加上鍍鉻裝飾點綴,打造了一個科技、時尚的內部氛圍。配置上,賓士家族其他成員的配置也會出現在新一代A級上,兩塊12.3英寸液晶顯示幕、E級Coupe的空調出風口、和S級類似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64個LED內飾氛圍燈等等。

據悉,新一代賓士A級將基於賓士MFA2平臺進行打造,其車身尺寸以及後排空間有望進一步增加。除此之外,全新平臺還將降低新車的整備品質,以此提升其燃油經濟性和性能表現。

除了插電式混動版和純電動版,汽油版和柴油版當然也不會落下。另外,基於全新賓士A級打造的全新梅賽德斯-AMG A40以及全新梅賽德斯-AMG A45車型也將會在未來相繼推出。

S560e

新車看點:豪華商務混動車;後備廂空間大

在S560e的一期廣告中,賓士把車主擬物為獅子的形象坐進S560e中,原本暴躁的獅子在S560e裡卻變得十分冷靜溫順。廣告的創意預示著S560e豪華氛圍帶來的享受能夠平靜因為壓力和環境而變得煩躁的內心,同是也是賓士對S560e的一種期望。

這是賓士推出的第八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也是S500e的繼任者。和燃油版最大的區別莫過於那套3.0T V6發動機(270kW)+電機(90kW)的混合動力系統和13.5kWh鋰離子電池組,電池組容量比S500e增加了50%左右,尺寸反倒有所減少,得益於此,新車可提供約410L的後備箱儲物空間。

EM-motive是博世和戴姆勒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研發和生產電動車所需的電機,上面提到混合動力系統中的電動機就是EM-motive專門為S560e搭載的9G-TRONIC PLUS自動變速器量身訂做的。

另一方面,去年賓士就提到要在新款S500e上應用的無線充電技術,如今在繼任車型S560e上還是沒見到蹤影。

去年成都車展上倪凱那句“很巴適”,今年那台後排能泡功夫茶的S級邁巴赫,還有新款S級發佈會上水和《論語》中“君子有九思”相結合的9個買點,都能看到中國文化對賓士創新元素的影響,比起關注這些動力、油耗,我更想看看賓士還能從不同文化流派的交融和攪拌中調出什麼新的驚喜。

新一代CLS

新車看點:換雙屏“巨幕”;車身使用大量鋁制材料

除了上面的提到的S級外,這裡要提到賓士另的一塊招牌——CLS。由戴姆勒股份公司大名鼎鼎的首席設計官Gorden Wagener主導設計,結果怎麼樣大家也都知道了。

A Sedan Concept

Gorden Wagener認為,在盡可能地減少線條元素後所留下的形體比例是我們當下所追求的“純粹設計哲學”,學名Sensual Purity,而文章開頭的A Sedan Concept和CLS都是Sensual Purity的詮釋,話說兩車的線條和前臉也確實有幾分相似之處。

作為新一代A7 Sportback的對標車型,第三代CLS也換上了全新設計的頭燈、尾燈和內飾等。側面輪廓變化不大但腰線和現款CLS不同,Swoopy Roofline(CLS車頂設計理念的標準叫法)還在,經典元素不變。

歷代CLS低矮的車身也將得到延續,4988/1890/1404mm的尺寸比現款更大也更低矮,2939mm的軸距使得新車看起來更加修長。

新一代CLS與新一代E級均出自MRA平臺,因此E級轎車上的行車輔助系統等高科技配置也將搭載其上。車身同樣應用了大量鋁制材料,車身重量比現款輕70kg。

內飾佈局都和新一代E級那麼像,那新一代E級的“巨幕”就順理成章地出現在中控臺上,出風口樣式和進口的新一代E級相同。家族化進程使得同一品牌不同車型慢慢丟失了原本的特徵,接下來幾年賓士的轎車系列怕是離不開這塊長長的高清巨幕。

CLS450 / CLS450 4MATIC搭載與中期改款S級相同的全新M256 3.0T直列六缸發動機(367PS/500N·m)+48V電機的輕混系統(21PS/249N·m),匹配9AT變速箱,之後還有2.0T四缸車型和3.0T直列六缸高功率車型。柴油版車型主銷歐洲,後期或許還會有AMG版本。

新一代G級

新車看點:以優雅的姿態越野

相比牧馬人這連種門和車頂都能拆掉的赤裸裸的越野,G級始終還是流淌著賓士優雅的血液,就算被濺得滿身泥巴,也要讓車內保留該有的風度。

經歷38年的演變,G級還在不斷進步,不斷變得更豪華。這一代G級相比上一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萬變還是不離其最新家族化設計。

方向盤有S級的影子,空調控制台、時鐘、資訊和娛樂系統按鍵區域則與E級共用,甚至連柏林之聲都出現在這樣一款越野車上。為了營造豪華感,鋼琴漆、金屬拋光件、真皮等材質將大量被採用,另外車身尺寸會增大,車重反倒被減輕。

而新一代G級需要留住的經典也太多,例如副駕駛位正前方的扶手、懷擋以及G級標誌性的三個差速鎖控制按鍵……

這是新一代G級在國內的路試諜照,幸好,熟悉的感覺還在。

從僅有的幾張內飾圖片看,新一代G級在不斷變得豪華的路上也在逐漸變得“陰柔”,因為電子設備總是沒有機械化操作那麼直接,但這也是趨勢,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到底新一代G級還是不是那個能俘獲劉濤芳心的硬漢,我們2018年見分曉。

GLB

新車看點:補全賓士GL車系,細分豪華緊湊型市場

似乎是早有預謀,當初賓士命名GL車系時就給我們留下懸念,如今鋪天蓋地的新聞也證實了這一想法——GLB將至。

GLB假想圖

據說設計團隊在設計GLB時借鑒了不少Ener-G-Force的概念元素,礙于其家用車的定位,所以外觀肯定會比Ener-G-Force更收斂。

Ener-G-Force概念車與設計者

GLB基於MFA2平臺打造,定位略高於GLA,與國產長軸X1直接構成競爭關係。由於定位比GLA更偏向家用,所以影響後排頭部空間的溜背造型或許不會再GLB上出現。

現款GLA知道售價是26.98~39.8萬元,GLC39.6~57.9萬元,可以推測GLB的指導售價會在30~40萬元上下,這個區間剛好跟長軸版X1售價區間近似。

關於衍生車型,按照慣例GLB會有AMG版本和柴油發動機車型,為了涉足新能源紅海市場,插電混動版本也很可能在計畫之內。

AMG A35

新車看點:最便宜的AMG

為了讓“窮人”也能開上車,緊湊型車市場已經被無限細分,現在連AMG都來插一腳,最平民AMG——AMG A35再次拉低品牌入門門檻,明著跟高爾夫R搶市場。

新一代A級諜照

“作為A45的弟弟,A35將會是一台性能為導向的A-class,更低的零售價和簡裝後的配置對那些既無法承受A45價格但又想買賓士A級的潛在買家而言可以有另一條出路”。AMG老大Tobias Moers“微笑”著說。

王の微笑

AMG A35對賓士和AMG來說都是全新的一步棋,所以當初AMG的做法是,先從市場上找到定位最接近的競品,並將其定位成自家產品的基準線,再把A35的設計往上加,讓它變成同級別產品裡的行業標杆。看著Tobias Moers那個微笑,確實像做得出這種事的人。

AMG A45

內飾將延續新一代A級的內飾佈局,沒錯又是那個巨長的全液晶儀錶盤。發動機將使用移植自AMG A45的AMG 2.0T四缸發動機,但是輸出就沒有AMG A45那麼恐怖。

AMG A35車型將與全新一代A級同時推向市場,售價預計27萬元左右,AMG A45則要等到2019年才會正式上市。

新款AMG GLC63

新車看點:性能車、SUV混搭

AMG GLC63/AMG GLC63 Coupe

GLC是賓士GLK系列的接班者,而GLK卻沒有推出過真正的AMG版本,AMG GLC的推出讓AMG自此全面覆蓋賓士所有車系。

AMG GLC63包括,GLC63S、GLC63 Coupe和GLC63S Coupe多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有不同的專屬套件。AMG GLC63前臉和AMG GT R採用相似的設計語言,或許梅賽德斯要在AMG車系中逐漸發展這一新的家族化面孔。

AMG GLC63內飾與普通GLC幾乎一致,普通版中控台大量部件被換成碳纖維材質,其餘部分則採用人造皮革包裹,買家可根據個人喜好選用更高檔的Nappa皮革。

AMG GLC63、AMG GLC63 Coupe搭載經AMG部門調教的4.0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350kW(476PS),峰值扭矩達650N·m;AMG GLC 63 S Coupe的輸出功率為375kW(510PS),峰值扭矩值為700N·m。

國內對高性能車型的接受度本身就不如國外,高性能SUV更是叫好不叫座,AMG、M等知名廠商的高性能SUV國內銷量都很低,就算AMG GLC63引入國內也只能成為信仰般的存在。

AMG GT C/GT C Roadster

新車看點:一車之下,萬車之上

GT C定位於GT S和GT R之間,最大輸出功率調校也在兩者之間。其中GT C是硬頂跑車,而GT C Roadster是敞篷跑車車型。

新車與家族成員內的AMG GT最大的不同在於採用了更加富有攻擊性的直瀑式進氣格柵和全新的保險杠,這一點上可以看出AMG GTC更加靠近家族內性能最強的AMG GT R。

敞篷的GT C Roadster最大亮點在於採用鋁鎂合金與三層織布打造的電動軟蓬,輕量化設計能進一步降低車輛重心、確保性能表現不遜於Coupe車型。而且能在時速50km/h以內的行駛狀況,11秒內完成開合篷動作。

座椅材質升級到頂級Nappa真皮,另外還有超細纖維覆蓋的方向盤,保證極佳手感的同時,也避免了全真皮方向盤在激烈駕駛時打滑的問題。

發動機就不用懷疑了,還是那台4.0T V8雙渦輪,輸出有了大幅升級,最大功率410kW(557PS),最大扭矩680N·m,7速雙離合變速箱同樣經過調教匹配。因為車身結構的差異,GT C和GT C Roadster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或許會有些許差異,雖然官方給出的成績都是3.7s。

GT C Roadster還提供不同顏色的頂棚搭配,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標準。

結語

在賓士2018年的新車入華計中,僅有A級混動版和S560e兩款車型採用混合動力驅動,一款入門級和一款商務級混動車型的引進,或許就是一種試探,說明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開始受到關注。反觀燃油版車型,目前在國內還是佔據主流地位,畢竟續航、補給時間等都佔有太大優勢,或許隨著新能源大行其道,燃油車的主流地位會逐漸被取代 ,但起碼在賓士新一年的入華計畫中,每款燃油車型都是經典。

A級三廂版絕不是賓士心血來潮的異想天開,更不是寶馬推出1系三廂版之後的賓士應急方案,而是賓士順應發展潮流的既定籌備項目之一。

A級混動版

新車看點:燃油經濟性和性能表現兼顧

目前對於A級混動版的消息僅限於一張內飾圖片和媒體的猜測。有外媒在新一代賓士A級的內飾官圖中發現了一個電量標誌和續航里程數,造型與E350e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相似,故推測新一代賓士A級將推出插電混合動力版。

外媒猜測新車的純電續航里程在50km左右,新車有望在明年3月份開幕的日內瓦車展上亮相。

新一代賓士A級將在內飾上帶來更加奢華的視覺感受。環抱式座艙加上鍍鉻裝飾點綴,打造了一個科技、時尚的內部氛圍。配置上,賓士家族其他成員的配置也會出現在新一代A級上,兩塊12.3英寸液晶顯示幕、E級Coupe的空調出風口、和S級類似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64個LED內飾氛圍燈等等。

據悉,新一代賓士A級將基於賓士MFA2平臺進行打造,其車身尺寸以及後排空間有望進一步增加。除此之外,全新平臺還將降低新車的整備品質,以此提升其燃油經濟性和性能表現。

除了插電式混動版和純電動版,汽油版和柴油版當然也不會落下。另外,基於全新賓士A級打造的全新梅賽德斯-AMG A40以及全新梅賽德斯-AMG A45車型也將會在未來相繼推出。

S560e

新車看點:豪華商務混動車;後備廂空間大

在S560e的一期廣告中,賓士把車主擬物為獅子的形象坐進S560e中,原本暴躁的獅子在S560e裡卻變得十分冷靜溫順。廣告的創意預示著S560e豪華氛圍帶來的享受能夠平靜因為壓力和環境而變得煩躁的內心,同是也是賓士對S560e的一種期望。

這是賓士推出的第八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也是S500e的繼任者。和燃油版最大的區別莫過於那套3.0T V6發動機(270kW)+電機(90kW)的混合動力系統和13.5kWh鋰離子電池組,電池組容量比S500e增加了50%左右,尺寸反倒有所減少,得益於此,新車可提供約410L的後備箱儲物空間。

EM-motive是博世和戴姆勒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主要研發和生產電動車所需的電機,上面提到混合動力系統中的電動機就是EM-motive專門為S560e搭載的9G-TRONIC PLUS自動變速器量身訂做的。

另一方面,去年賓士就提到要在新款S500e上應用的無線充電技術,如今在繼任車型S560e上還是沒見到蹤影。

去年成都車展上倪凱那句“很巴適”,今年那台後排能泡功夫茶的S級邁巴赫,還有新款S級發佈會上水和《論語》中“君子有九思”相結合的9個買點,都能看到中國文化對賓士創新元素的影響,比起關注這些動力、油耗,我更想看看賓士還能從不同文化流派的交融和攪拌中調出什麼新的驚喜。

新一代CLS

新車看點:換雙屏“巨幕”;車身使用大量鋁制材料

除了上面的提到的S級外,這裡要提到賓士另的一塊招牌——CLS。由戴姆勒股份公司大名鼎鼎的首席設計官Gorden Wagener主導設計,結果怎麼樣大家也都知道了。

A Sedan Concept

Gorden Wagener認為,在盡可能地減少線條元素後所留下的形體比例是我們當下所追求的“純粹設計哲學”,學名Sensual Purity,而文章開頭的A Sedan Concept和CLS都是Sensual Purity的詮釋,話說兩車的線條和前臉也確實有幾分相似之處。

作為新一代A7 Sportback的對標車型,第三代CLS也換上了全新設計的頭燈、尾燈和內飾等。側面輪廓變化不大但腰線和現款CLS不同,Swoopy Roofline(CLS車頂設計理念的標準叫法)還在,經典元素不變。

歷代CLS低矮的車身也將得到延續,4988/1890/1404mm的尺寸比現款更大也更低矮,2939mm的軸距使得新車看起來更加修長。

新一代CLS與新一代E級均出自MRA平臺,因此E級轎車上的行車輔助系統等高科技配置也將搭載其上。車身同樣應用了大量鋁制材料,車身重量比現款輕70kg。

內飾佈局都和新一代E級那麼像,那新一代E級的“巨幕”就順理成章地出現在中控臺上,出風口樣式和進口的新一代E級相同。家族化進程使得同一品牌不同車型慢慢丟失了原本的特徵,接下來幾年賓士的轎車系列怕是離不開這塊長長的高清巨幕。

CLS450 / CLS450 4MATIC搭載與中期改款S級相同的全新M256 3.0T直列六缸發動機(367PS/500N·m)+48V電機的輕混系統(21PS/249N·m),匹配9AT變速箱,之後還有2.0T四缸車型和3.0T直列六缸高功率車型。柴油版車型主銷歐洲,後期或許還會有AMG版本。

新一代G級

新車看點:以優雅的姿態越野

相比牧馬人這連種門和車頂都能拆掉的赤裸裸的越野,G級始終還是流淌著賓士優雅的血液,就算被濺得滿身泥巴,也要讓車內保留該有的風度。

經歷38年的演變,G級還在不斷進步,不斷變得更豪華。這一代G級相比上一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萬變還是不離其最新家族化設計。

方向盤有S級的影子,空調控制台、時鐘、資訊和娛樂系統按鍵區域則與E級共用,甚至連柏林之聲都出現在這樣一款越野車上。為了營造豪華感,鋼琴漆、金屬拋光件、真皮等材質將大量被採用,另外車身尺寸會增大,車重反倒被減輕。

而新一代G級需要留住的經典也太多,例如副駕駛位正前方的扶手、懷擋以及G級標誌性的三個差速鎖控制按鍵……

這是新一代G級在國內的路試諜照,幸好,熟悉的感覺還在。

從僅有的幾張內飾圖片看,新一代G級在不斷變得豪華的路上也在逐漸變得“陰柔”,因為電子設備總是沒有機械化操作那麼直接,但這也是趨勢,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到底新一代G級還是不是那個能俘獲劉濤芳心的硬漢,我們2018年見分曉。

GLB

新車看點:補全賓士GL車系,細分豪華緊湊型市場

似乎是早有預謀,當初賓士命名GL車系時就給我們留下懸念,如今鋪天蓋地的新聞也證實了這一想法——GLB將至。

GLB假想圖

據說設計團隊在設計GLB時借鑒了不少Ener-G-Force的概念元素,礙于其家用車的定位,所以外觀肯定會比Ener-G-Force更收斂。

Ener-G-Force概念車與設計者

GLB基於MFA2平臺打造,定位略高於GLA,與國產長軸X1直接構成競爭關係。由於定位比GLA更偏向家用,所以影響後排頭部空間的溜背造型或許不會再GLB上出現。

現款GLA知道售價是26.98~39.8萬元,GLC39.6~57.9萬元,可以推測GLB的指導售價會在30~40萬元上下,這個區間剛好跟長軸版X1售價區間近似。

關於衍生車型,按照慣例GLB會有AMG版本和柴油發動機車型,為了涉足新能源紅海市場,插電混動版本也很可能在計畫之內。

AMG A35

新車看點:最便宜的AMG

為了讓“窮人”也能開上車,緊湊型車市場已經被無限細分,現在連AMG都來插一腳,最平民AMG——AMG A35再次拉低品牌入門門檻,明著跟高爾夫R搶市場。

新一代A級諜照

“作為A45的弟弟,A35將會是一台性能為導向的A-class,更低的零售價和簡裝後的配置對那些既無法承受A45價格但又想買賓士A級的潛在買家而言可以有另一條出路”。AMG老大Tobias Moers“微笑”著說。

王の微笑

AMG A35對賓士和AMG來說都是全新的一步棋,所以當初AMG的做法是,先從市場上找到定位最接近的競品,並將其定位成自家產品的基準線,再把A35的設計往上加,讓它變成同級別產品裡的行業標杆。看著Tobias Moers那個微笑,確實像做得出這種事的人。

AMG A45

內飾將延續新一代A級的內飾佈局,沒錯又是那個巨長的全液晶儀錶盤。發動機將使用移植自AMG A45的AMG 2.0T四缸發動機,但是輸出就沒有AMG A45那麼恐怖。

AMG A35車型將與全新一代A級同時推向市場,售價預計27萬元左右,AMG A45則要等到2019年才會正式上市。

新款AMG GLC63

新車看點:性能車、SUV混搭

AMG GLC63/AMG GLC63 Coupe

GLC是賓士GLK系列的接班者,而GLK卻沒有推出過真正的AMG版本,AMG GLC的推出讓AMG自此全面覆蓋賓士所有車系。

AMG GLC63包括,GLC63S、GLC63 Coupe和GLC63S Coupe多個版本,每個版本都有不同的專屬套件。AMG GLC63前臉和AMG GT R採用相似的設計語言,或許梅賽德斯要在AMG車系中逐漸發展這一新的家族化面孔。

AMG GLC63內飾與普通GLC幾乎一致,普通版中控台大量部件被換成碳纖維材質,其餘部分則採用人造皮革包裹,買家可根據個人喜好選用更高檔的Nappa皮革。

AMG GLC63、AMG GLC63 Coupe搭載經AMG部門調教的4.0T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其最大功率為350kW(476PS),峰值扭矩達650N·m;AMG GLC 63 S Coupe的輸出功率為375kW(510PS),峰值扭矩值為700N·m。

國內對高性能車型的接受度本身就不如國外,高性能SUV更是叫好不叫座,AMG、M等知名廠商的高性能SUV國內銷量都很低,就算AMG GLC63引入國內也只能成為信仰般的存在。

AMG GT C/GT C Roadster

新車看點:一車之下,萬車之上

GT C定位於GT S和GT R之間,最大輸出功率調校也在兩者之間。其中GT C是硬頂跑車,而GT C Roadster是敞篷跑車車型。

新車與家族成員內的AMG GT最大的不同在於採用了更加富有攻擊性的直瀑式進氣格柵和全新的保險杠,這一點上可以看出AMG GTC更加靠近家族內性能最強的AMG GT R。

敞篷的GT C Roadster最大亮點在於採用鋁鎂合金與三層織布打造的電動軟蓬,輕量化設計能進一步降低車輛重心、確保性能表現不遜於Coupe車型。而且能在時速50km/h以內的行駛狀況,11秒內完成開合篷動作。

座椅材質升級到頂級Nappa真皮,另外還有超細纖維覆蓋的方向盤,保證極佳手感的同時,也避免了全真皮方向盤在激烈駕駛時打滑的問題。

發動機就不用懷疑了,還是那台4.0T V8雙渦輪,輸出有了大幅升級,最大功率410kW(557PS),最大扭矩680N·m,7速雙離合變速箱同樣經過調教匹配。因為車身結構的差異,GT C和GT C Roadster的百公里加速時間或許會有些許差異,雖然官方給出的成績都是3.7s。

GT C Roadster還提供不同顏色的頂棚搭配,最大限度滿足用戶的標準。

結語

在賓士2018年的新車入華計中,僅有A級混動版和S560e兩款車型採用混合動力驅動,一款入門級和一款商務級混動車型的引進,或許就是一種試探,說明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開始受到關注。反觀燃油版車型,目前在國內還是佔據主流地位,畢竟續航、補給時間等都佔有太大優勢,或許隨著新能源大行其道,燃油車的主流地位會逐漸被取代 ,但起碼在賓士新一年的入華計畫中,每款燃油車型都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