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快來看!2017濟南教育十件大事評選結果出爐啦

見證2017濟南教育發展軌跡,盤點教育改革年度實績。備受關注的“2017濟南教育十件大事”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據瞭解,“濟南2017年教育十件大事評選”活動自12月1日啟動以來,共收到各縣區教育局、直屬各學校推薦報送參選事件55件,經教育十件大事評選辦公室綜合評定,確定20件入圍候選事件對社會公示並接受公眾投票。投票階段共收到公眾投票20余萬人次,綜合社會各界投票與“2017年濟南教育十件大事”評委會評審意見,最終基礎教育公眾滿意度全國38城市列第四;解決“大班額”建設指標完成率全省第一;“午間就餐+課後看管”讓濟南教育有溫度等最終入選十件大事。

另外,教育人才引進招聘創新招來“金鳳凰”、濟南市大學城實驗學校開工奠基、章丘區中小學生穿上免費校服、濟南三中獲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濟南七中校園足球享譽全國、槐蔭區“一校一特色”精彩紛呈、國家區域教育現代化建設示範區落戶天橋、3所中小學獲評首屆全國文明校園、“悉尼協議”研究應用中心落戶工程職業學院、2所學校入圍省優質特色中等職業學校等十件大事,獲得“2017年濟南教育十件大事提名”。

十件大事之一

基礎教育公眾滿意度

全國38城市列第四

中國社科院《公共服務藍皮書(2016-2017)》對全國38個主要城市基礎教育公共服務滿意度調查排名,濟南位居全國第四,再創近年新高。

為提升基礎教育公平服務水準,濟南市教育局積極回應百姓關切,深入推進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切實提高教育品質,增強教育服務功能,堅持教育改革舉措與百姓心聲“同頻共振”,通過深入推進“雙零擇”(零擇校、零擇班)、“疏堵結合從嚴治理在職教師有償補課”、“午間就餐+課後延時”服務等舉措,努力辦好公平而有溫度的濟南教育。

十件大事之二

解決“大班額”

建設指標完成率全省第一

濟南市全力推進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至2017年11月,累計投資74.4億元,竣工中小學校179所,占最初規劃的127.8%,新增校舍面積202.8萬平方米,增加中小學學位175475個,提前、超額完成建設任務。

全市新建改擴建學校開工數、竣工數、新增班級數、新增學位數均位居全省第1位。《人民日報》就我市大班額解決工作做了專題報導。

十件大事之三

秋季開學開局順利

亮點頻現獲點贊

9月15日,教育部部長、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副主任陳寶生率督導檢查組來到濟南,就秋季開學工作開展專項督導檢查,並予以充分肯定。

陳寶生一行首先來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在校生總數達57%的濟南第十四中學,考察學校在“選課走班”、構建可選擇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多元需求等方面的改革舉措。隨後,在濟南市德興街小學、濟南大學、省實驗中學西校區實地察看,與師生親切交談,詳細瞭解學校傳統文化特色課程的開展情況以及學校學科建設、秋季開學等工作在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討論會上,寄語教師要致力於培養“會閱讀、會思考、會表達、會生活、有信仰”的學生,勉勵學生要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十件大之四

“午間就餐+課後看管”

讓濟南教育有溫度

今年秋季開學前後,濟南市教育局積極回應百姓關切,增強教育服務功能,努力做有溫度的教育,在全市中小學強力推進“午間留校就餐和課後看管”兩項服務,先後出臺了《濟南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會同財政、人社部門出臺《關於增加市屬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績效工資總量的通知》,完善經費保障,形成工作長效機制。

目前濟南市100%學校用“食堂+配餐”的方式解決了學生就餐問題。課後服務堅持以教師為主、社會力量為輔,形成了“班主任+任課教師”“教師+家委會成員”“教師+社區志願者”“教師+大學生志願者”等四種服務模式,閱覽室、體育藝術館(場)、專用教室等全部開放,做到了課後服務學生“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管護”。

十件大事之五

內涵發展品質提升

“三類學校”創建全面啟動

為加快中小學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濟南市教育局重磅推出“領航學校、特色學校、新優學校”創建行動,以外部推動與內生變革相結合的方式,創造全市中小學校“以育人為根本、以品質為核心”時不我待、百舸爭流的新景象,不斷增強學生、家長對教育改革發展的“獲得感”。

三類學校創建實行市、縣區兩級分級責任,全市普通中小學校校參與。市級層面到2020年共遴選、培育、創建市級三類學校150所左右,覆蓋全市基礎教育階段約20%的學校。

十件大事之六

全力以赴

圓滿完成教育創城任務

伴隨著市委指揮部的創城攻堅號令,濟南教育第一時間成立教育系統創建文明城市領導小組、召開誓師大會,圍繞55項創城指標,細化測評任務清單和標準,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在各項目標任務推進過程中精准對標、掛圖作戰,圍繞創城先決條件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從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美德少年評選、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小手拉大手活動等多方面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同時,注重創城細節的打造和師生文明素養的提升,校內外文明禮儀服務崗、交通志願服務崗、“全市非法小廣告專項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以及“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交通集中宣傳教育活動,並以德育品牌評選、經典誦讀專項推進、文明校園評選、對接12345開通心理關愛熱線等重點活動實現德育提升的新突破以模擬實地檢查提升全市854所學校的文明創建水準,匯總整理創城材料334.6GB,包括27166個文檔、25567張照片,確保教育創城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十件大事之七

“疏堵結合”

整治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獲央視點贊

今年以來,濟南市教育局重拳出擊,啟動了“史上最嚴”有償補課治理行動,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努力使師德建設常態化、制度化。一方面,加大查處力度,嚴懲違規違紀教師。召開全市治理教師有償補課動員部署會議,出臺相關檔,列出責任清單,公佈有償補課舉報電話和郵箱。截至11月份,相關部門多次聯合行動,明察暗訪,共查實42人,問責61人,其中給予30人黨紀政紀處分,對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查處情況進行了2次系統內通報,對查處的10起典型案例點名道姓在媒體通報曝光。另一方面,通過多形式義教助學有效疏導學生個性化需求。2017年暑假期間,107693人次參與了濟南市教育資源數位公共服務平臺“名師線上暑期伴我行”課程,新學期全市各中小學相繼開設了“四點半課堂”,對個別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免費輔導。

十件大事之八

高新區教育用人機制改革

試水“全員聘任制”

同時,打破事業單位鐵交椅,推行全員聘任制實施一體化評價,推進團隊育人實行職級晉升積分制,破解教師職稱評審困擾,讓實幹者得實惠。目前,全區有33所學校加入改革行列,1700多名教師自願加入改革體系,實施“崗位”管理。

十件大事之九

“全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大賽

在濟南職業學院落幕

11月27日,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資訊化教學大賽在濟南職業學院圓滿結束。

大賽分為中等職業教育組、高等職業教育組和軍事職業組。每組均設立資訊化教學設計、資訊化課堂教學、資訊化實訓教學3個賽項,覆蓋了中高職全部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門類。來自全國36個參賽隊和軍事職業組的4114名教師提交的1586件作品中,決出一等獎160名,二等獎240名,三等獎415名。大賽還評出特別貢獻獎5個,濟南職業學院榮膺特別貢獻獎。

本次大賽由教育部主辦,山東省教育廳、濟南市教育局、教育部職業院校資訊化教學指導委員會承辦,濟南職業學院、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協辦,濟南職業學院承擔了組織接待工作,以師生志願者服務為主要形式,保證了大賽的順利進行,受到了評委、領隊、參賽選手和觀摩人員的大力稱讚。

十件大事之十

市中區11項教育民生工程

增加百姓獲得感

學生校服費和書本費全免除,81所有意向學校配餐100%全覆蓋,課後服務所有學校全面鋪開,“零起點”教學,新建7所學校,完成新三中北區和區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一期工程,新建6所、提升16所幼稚園,普惠性幼稚園增至117個, 11個大班額專案建設任務全部竣工,補充新教師508人,增加學位27960個……市中區11項教育民生工程溫暖著師生與家長的心,不斷讓老百姓增加教育獲得感。

陳寶生一行首先來到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占在校生總數達57%的濟南第十四中學,考察學校在“選課走班”、構建可選擇的課程體系滿足學生多元需求等方面的改革舉措。隨後,在濟南市德興街小學、濟南大學、省實驗中學西校區實地察看,與師生親切交談,詳細瞭解學校傳統文化特色課程的開展情況以及學校學科建設、秋季開學等工作在省實驗中學語文教研組討論會上,寄語教師要致力於培養“會閱讀、會思考、會表達、會生活、有信仰”的學生,勉勵學生要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十件大之四

“午間就餐+課後看管”

讓濟南教育有溫度

今年秋季開學前後,濟南市教育局積極回應百姓關切,增強教育服務功能,努力做有溫度的教育,在全市中小學強力推進“午間留校就餐和課後看管”兩項服務,先後出臺了《濟南市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會同財政、人社部門出臺《關於增加市屬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績效工資總量的通知》,完善經費保障,形成工作長效機制。

目前濟南市100%學校用“食堂+配餐”的方式解決了學生就餐問題。課後服務堅持以教師為主、社會力量為輔,形成了“班主任+任課教師”“教師+家委會成員”“教師+社區志願者”“教師+大學生志願者”等四種服務模式,閱覽室、體育藝術館(場)、專用教室等全部開放,做到了課後服務學生“早到可進校,進校有事做,做事有指導,晚走有管護”。

十件大事之五

內涵發展品質提升

“三類學校”創建全面啟動

為加快中小學內涵發展和品質提升,濟南市教育局重磅推出“領航學校、特色學校、新優學校”創建行動,以外部推動與內生變革相結合的方式,創造全市中小學校“以育人為根本、以品質為核心”時不我待、百舸爭流的新景象,不斷增強學生、家長對教育改革發展的“獲得感”。

三類學校創建實行市、縣區兩級分級責任,全市普通中小學校校參與。市級層面到2020年共遴選、培育、創建市級三類學校150所左右,覆蓋全市基礎教育階段約20%的學校。

十件大事之六

全力以赴

圓滿完成教育創城任務

伴隨著市委指揮部的創城攻堅號令,濟南教育第一時間成立教育系統創建文明城市領導小組、召開誓師大會,圍繞55項創城指標,細化測評任務清單和標準,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在各項目標任務推進過程中精准對標、掛圖作戰,圍繞創城先決條件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從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美德少年評選、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小手拉大手活動等多方面深入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同時,注重創城細節的打造和師生文明素養的提升,校內外文明禮儀服務崗、交通志願服務崗、“全市非法小廣告專項整治”等志願服務活動以及“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交通集中宣傳教育活動,並以德育品牌評選、經典誦讀專項推進、文明校園評選、對接12345開通心理關愛熱線等重點活動實現德育提升的新突破以模擬實地檢查提升全市854所學校的文明創建水準,匯總整理創城材料334.6GB,包括27166個文檔、25567張照片,確保教育創城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

十件大事之七

“疏堵結合”

整治在職教師有償補課獲央視點贊

今年以來,濟南市教育局重拳出擊,啟動了“史上最嚴”有償補課治理行動,堅持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努力使師德建設常態化、制度化。一方面,加大查處力度,嚴懲違規違紀教師。召開全市治理教師有償補課動員部署會議,出臺相關檔,列出責任清單,公佈有償補課舉報電話和郵箱。截至11月份,相關部門多次聯合行動,明察暗訪,共查實42人,問責61人,其中給予30人黨紀政紀處分,對各縣區教育主管部門查處情況進行了2次系統內通報,對查處的10起典型案例點名道姓在媒體通報曝光。另一方面,通過多形式義教助學有效疏導學生個性化需求。2017年暑假期間,107693人次參與了濟南市教育資源數位公共服務平臺“名師線上暑期伴我行”課程,新學期全市各中小學相繼開設了“四點半課堂”,對個別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免費輔導。

十件大事之八

高新區教育用人機制改革

試水“全員聘任制”

同時,打破事業單位鐵交椅,推行全員聘任制實施一體化評價,推進團隊育人實行職級晉升積分制,破解教師職稱評審困擾,讓實幹者得實惠。目前,全區有33所學校加入改革行列,1700多名教師自願加入改革體系,實施“崗位”管理。

十件大事之九

“全國職業教育資訊化”大賽

在濟南職業學院落幕

11月27日,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資訊化教學大賽在濟南職業學院圓滿結束。

大賽分為中等職業教育組、高等職業教育組和軍事職業組。每組均設立資訊化教學設計、資訊化課堂教學、資訊化實訓教學3個賽項,覆蓋了中高職全部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門類。來自全國36個參賽隊和軍事職業組的4114名教師提交的1586件作品中,決出一等獎160名,二等獎240名,三等獎415名。大賽還評出特別貢獻獎5個,濟南職業學院榮膺特別貢獻獎。

本次大賽由教育部主辦,山東省教育廳、濟南市教育局、教育部職業院校資訊化教學指導委員會承辦,濟南職業學院、濟南電子機械工程學校協辦,濟南職業學院承擔了組織接待工作,以師生志願者服務為主要形式,保證了大賽的順利進行,受到了評委、領隊、參賽選手和觀摩人員的大力稱讚。

十件大事之十

市中區11項教育民生工程

增加百姓獲得感

學生校服費和書本費全免除,81所有意向學校配餐100%全覆蓋,課後服務所有學校全面鋪開,“零起點”教學,新建7所學校,完成新三中北區和區未成年人素質教育基地一期工程,新建6所、提升16所幼稚園,普惠性幼稚園增至117個, 11個大班額專案建設任務全部竣工,補充新教師508人,增加學位27960個……市中區11項教育民生工程溫暖著師生與家長的心,不斷讓老百姓增加教育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