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G600背後的珠海新躍升

12月24日,AG600在珠海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栖飛機領域的研製空白。

關銘榮 攝

12月24日,中國自主研製、全球在研最大水陸兩栖飛機AG600在珠海首飛成功,填補了我國在大型水陸兩栖飛機領域的研製空白。

沖入雲霄的AG600對珠海意味著什麼?

筆者梳理發現,AG600的背後,反映出珠海實體經濟發展的一些新特點和新趨勢:創新驅動已成為企業發展主動力,部分珠海企業技術創新水準達世界領先;裝備製造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高端產業集聚效應明顯;企業開放發展意識增強,

面向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正穩步提升。

●南方日報記者 沈夢怡 潘曉晨

創新優勢

珠海技術填補國內乃至全球空白

AG600首飛成功,標誌著我國航空工業特種用途飛機研製能力取得重大突破,是繼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後,我國民用航空工業發展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

AG600全機共5萬多個結構、2萬多個系統零部件、100余萬個標準件,所有核心技術均依靠自主創新,

而它的研發總部就在珠海。以其為代表,一大批“大國重器”、智慧創新產品正在這裡加快崛起,填補了國內乃至全球技術空白。

11月8日,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從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出發,前往南極執行中國第34次南極科學考察任務。隨行的,還有雲洲智慧的4艘無人船,它們的任務是為“雪龍號”尋找新的錨地。在沒有完整地理資料的情況下,

近日,4艘無人船成功完成探測任務,不僅填補該區域的資料空白,也為船舶航行和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建設提供基礎空間地理資訊資料支撐。

告別無人船,來到機器人領域。這一產業中,最為核心的零部件——減速器因製造難度超高,至今仍被國外企業壟斷,成為產業發展的“攔路虎”。難題有望被破解。目前,珠海飛馬傳動已成功下線6款RV減速器,關鍵指標資料均等同於日本同類產品標準。

該公司正力爭在明年將產量提高到1.5萬台,3年後量產能力達到5萬至10萬台。

本土企業加快技術創新的同時,越來越多國際創新巨頭也把目光落到了這裡。今年4月,徠卡中國總部、Google Adwords體驗中心項目等8個重磅級專案同時落戶珠海橫琴,將為珠海增添更多創新活力。

以此為背景,加快邁向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高地的珠海,創新的能量正在不斷被激發。資料顯示,今年1—8月,

珠海市專利申請總量為12816件,同比增長20.87%,專利授權量7802件,同比增長20.76%,發明專利授權量、PCT申請量、發明專利擁有量均超額完成考核指標。同時,今年珠海高企總數預計將突破1400家。

高端崛起

打造世界先進裝備製造“隱形冠軍”集聚地

AG600首飛前約6個月,國內首家由民企獨立運營的衛星星座,“珠海一號”首批兩顆衛星升空,資料品質優異;再往前推1個月,一座重達1.2萬噸的巨型“海上建築”正從高欄港拖拉裝船,這是我省製造的最大海上鑽井平臺組塊。

上至太空,下至深海。近年來,珠海先進裝備製造業不斷推出重量級產品,海陸空多點開花,創新型產品不斷湧現。

為了讓產業發展更具規劃性,今年2月,《珠海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企業認定,建設了高新區ABB機器人產業園和格力國際智慧製造產業基地等。

打造智慧製造

專業化示範園區

據珠海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珠海將堅持實體經濟導向,加大支援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力度,把發展智慧製造作為促進珠海產業邁向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策略,全面提高珠海供給體系品質和國際競爭力,為有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更加富有活力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提供支撐。

選准智慧製造重點產業領域。緊密圍繞珠海製造業集群及其內部結構調整升級的需求,把人工智慧、工業軟體、工業互聯網等作為智慧製造產業的重點領域,綜合配置技術、金融、人才、公共服務、引導政策等全方位支撐要素,集中力量加以培育。

實施工業互聯網化提升計畫。鼓勵企業提升研發設計協同化、生產管控集成化、購銷經營平臺化、製造服務網路化水準。完善“網+雲+端”(工業寬頻、工業雲、工業智慧終端機)的工業資訊基礎設施,推進生產全流程和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提升工業大資料集成應用能力和水準。

高標準打造智慧製造專業化示範園區。以高新區的珠海智慧產業園為核心,重點發展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產業;以富山工業園為重點,按照園中園的模式設立智慧裝備專業園區,重點發展智慧成套裝備、智慧型機器人、3D列印裝備等重點行業。

支援企業智慧化改造和智慧製造模式創新。鼓勵“專精特”優勢企業參與標準研製和推廣,促進智慧製造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製造企業自動化應用水準;推廣個性化定制引領傳統製造模式升級,滿足市場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

實施智慧製造精准招商。發揮自貿區、自創區的政策優勢,積極利用高端展會平臺,加大優惠政策和營商環境宣傳推介;發揮海外經貿代表處的“視窗”作用,加強與國內外投資、金融、諮詢等機構合作,構建全球化的招商網路。瞄準世界500強、重點央企、大型民企等行業龍頭企業,引進一批能有效拉動實體經濟增長的大專案、龍頭專案。

這是我省製造的最大海上鑽井平臺組塊。

上至太空,下至深海。近年來,珠海先進裝備製造業不斷推出重量級產品,海陸空多點開花,創新型產品不斷湧現。

為了讓產業發展更具規劃性,今年2月,《珠海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企業認定,建設了高新區ABB機器人產業園和格力國際智慧製造產業基地等。

打造智慧製造

專業化示範園區

據珠海市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珠海將堅持實體經濟導向,加大支援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力度,把發展智慧製造作為促進珠海產業邁向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中高端的重要策略,全面提高珠海供給體系品質和國際競爭力,為有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更加富有活力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提供支撐。

選准智慧製造重點產業領域。緊密圍繞珠海製造業集群及其內部結構調整升級的需求,把人工智慧、工業軟體、工業互聯網等作為智慧製造產業的重點領域,綜合配置技術、金融、人才、公共服務、引導政策等全方位支撐要素,集中力量加以培育。

實施工業互聯網化提升計畫。鼓勵企業提升研發設計協同化、生產管控集成化、購銷經營平臺化、製造服務網路化水準。完善“網+雲+端”(工業寬頻、工業雲、工業智慧終端機)的工業資訊基礎設施,推進生產全流程和產品全生命週期管理,提升工業大資料集成應用能力和水準。

高標準打造智慧製造專業化示範園區。以高新區的珠海智慧產業園為核心,重點發展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產業;以富山工業園為重點,按照園中園的模式設立智慧裝備專業園區,重點發展智慧成套裝備、智慧型機器人、3D列印裝備等重點行業。

支援企業智慧化改造和智慧製造模式創新。鼓勵“專精特”優勢企業參與標準研製和推廣,促進智慧製造標準化建設;全面提升製造企業自動化應用水準;推廣個性化定制引領傳統製造模式升級,滿足市場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

實施智慧製造精准招商。發揮自貿區、自創區的政策優勢,積極利用高端展會平臺,加大優惠政策和營商環境宣傳推介;發揮海外經貿代表處的“視窗”作用,加強與國內外投資、金融、諮詢等機構合作,構建全球化的招商網路。瞄準世界500強、重點央企、大型民企等行業龍頭企業,引進一批能有效拉動實體經濟增長的大專案、龍頭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