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出診日記」;兩例奶牛難產的發病情況和救治體會!

奶牛難產是獸醫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之一,順產和剛開始的某些難產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各種家畜中以奶牛的難產發生率最高,尤其在奶牛繁育改良中。由於養殖戶缺乏科學飼養管理技術.再加上牛的骨盆軸相對其他家畜比較彎曲,
母牛經常會發生難產。遇到難產母牛若缺乏必要的診斷和救護技術,就會造成母仔雙亡,使養殖戶遭受重大損失。因此,對難產的母牛必須細心檢查、對症施治,才能獲得好的治療效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兩例奶牛難產的發病情況和救治體會。

1、發病情況及救治

(為了敘述方便,將2頭牛按照患病順序,依次編號)先後出現難產症狀。其中1號奶牛經過助產及後期救治,已康復;2號奶牛因救治無效,後被淘汰。2號奶牛為經產牛,1號奶牛為初產牛。經過與駐場獸醫談論後,將2個病例按照發病原因及救治效果進行綜合分析後,認為應分為胎兒性難產和產道性難產兩種類型。

1.1胎兒性難產

1號孕病牛屬於胎兒性難產。孕牛2.5歲,此胎為第一胎,14日上午9時左右,出現弓腰、努責、搖尾、出汗、躁動不安症狀後,直至羊水流出,接近中午12時,可見兩蹄露出於陰☆禁☆門之外,但接產人員仍不見胎兒順利娩出,經獸醫檢查後發現,孕牛體型稍小,腹圍較大,胎兒及胎位正產,宮頸口開張正常,判斷為胎兒較大,不能順利娩出,需要進行助產處理。

獸醫及助產人員將母牛處於前高後低的體位站立保定,清洗會陰、尾根後,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並準備消毒的助產器械和牽拉胎兒用棉繩。因羊水已破,如果不能順利助產,胎兒可能窒息,但牧場不具備實施剖腹產的條件,遂決定將胎兒強行拉出。經請示牧場領導並將後果上報的同時,

獸醫對孕牛注射催產素注射液,但效果並不明顯,20 min後重複注射了1次。經過助產人員的努力,胎兒被拉出。

助產人員拉出犢牛後,孕牛產道有出血,獸醫對母牛肌注止血劑,並進行補液,助產人員用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產道及陰☆禁☆戶周圍,並用青黴素粉撒入產道,預防感染,同時給奶牛餵食了麩皮紅糖水,益母草粉加速母牛體能恢復。經過半個月的精心護理,

孕牛痊癒,健康狀況良好。

1.2產道性難產

2.號孕牛屬於產道性難產,孕牛5歲,此胎為第三胎,初產年齡為28月齡,初產時曾進行過人工助產,產道有輕度損傷,患過產道疾病,後經治療痊癒,第二胎順利生產。此次孕牛生產日期為6日,分娩預兆出現2 h後,產道檢查確定胎兒及胎位正常,宮頸口未完全開張,子宮收縮無力,擴張不全,獸醫決定實施催產及助產術。

因產道未全開,當時獸醫給奶牛注射了適量的雌激素,助產、後期護理時採用的方法同上,胎兒產出後經過3天的恢復和治療,孕牛的精神狀態並未見好轉,陰☆禁☆道口時常有惡露排除,患牛努責嚴重,採食量下降,反芻減少,精神沉鬱等症狀,後體溫升高(41.5℃),獸醫經檢查診斷,發現患牛出現了嚴重的產道感染,遂對其實施產道沖洗,並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全身治療,經過近10天的治療,該頭奶牛仍未痊癒,牛場主綜合考慮後,將其做淘汰處理。

2、病例病因分析

頭胎牛或胎兒過大。營養過剩導致胎兒發育過大,這種情況在奶牛養殖中較為多見。經調查,該奶牛場為了避免浪費,習慣將泌乳牛剩餘飼料直接飼喂給育成牛,由於泌乳牛飼料中能量較高,不適合育成牛和幹奶期奶牛食用,尤其是該病例,頭胎牛,孕期不產奶,孕牛攝入的營養不能有效轉化,直接供應胎兒生長發育,導致胎兒過大。

人工助產方法不當。在黑龍江,奶牛出現難產的處理辦法比較單一,只能進行催產和人工助產,由於助產人員專業水準有限,剖腹產手術並不能有效實施,人工牽拉助產導致的產道損傷,以及後期護理或治療不及時等原因繼發子宮炎、陰☆禁☆道炎的病例屢見不鮮。

3、體會

加強孕期母牛的飼養管理是關鍵。尤其是頭胎牛,要根據育成牛的體型、營養狀況、月齡等綜合指標選擇合適的配種時間,一定要待奶牛達到體成熟後再實施配種;同時要注意配種後,奶牛日糧的營養配比,按照月齡選擇育成牛專用料,不可飼喂能量過高的飼料,防止母牛過肥,胎兒過大難娩出。尤其奶牛養殖場要建立育成牛飼養規劃及制定合理的飼料營養配方,實現“精准化飼喂”,同時要加強孕牛的運動管理,讓孕牛多運動,產奶牛要做到適時幹奶。接近預產期時,要注意觀察孕牛的健康狀況,調整飼喂,並進行產前檢查,為分娩做好準備。

對於難產病牛的救治,要根據孕牛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化的診療方案,切不可將“牽拉助產”作為唯一手段。專業奶牛養殖場應重視培養和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水準,並配備專用的手術器械,加強和完善獸醫診療室建設,使得必要的手術項目能夠有效開展。尤其是因胎兒過大引起的難產等病例發生時,能夠及時實施剖腹產手術,降低人為原因導致的產道炎、子宮炎等疾病的發生率,提高奶牛養殖的效益。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從現在起,關注微信公眾號:(天行健生物科技 / txjdwyy),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

當時獸醫給奶牛注射了適量的雌激素,助產、後期護理時採用的方法同上,胎兒產出後經過3天的恢復和治療,孕牛的精神狀態並未見好轉,陰☆禁☆道口時常有惡露排除,患牛努責嚴重,採食量下降,反芻減少,精神沉鬱等症狀,後體溫升高(41.5℃),獸醫經檢查診斷,發現患牛出現了嚴重的產道感染,遂對其實施產道沖洗,並使用廣譜抗生素進行全身治療,經過近10天的治療,該頭奶牛仍未痊癒,牛場主綜合考慮後,將其做淘汰處理。

2、病例病因分析

頭胎牛或胎兒過大。營養過剩導致胎兒發育過大,這種情況在奶牛養殖中較為多見。經調查,該奶牛場為了避免浪費,習慣將泌乳牛剩餘飼料直接飼喂給育成牛,由於泌乳牛飼料中能量較高,不適合育成牛和幹奶期奶牛食用,尤其是該病例,頭胎牛,孕期不產奶,孕牛攝入的營養不能有效轉化,直接供應胎兒生長發育,導致胎兒過大。

人工助產方法不當。在黑龍江,奶牛出現難產的處理辦法比較單一,只能進行催產和人工助產,由於助產人員專業水準有限,剖腹產手術並不能有效實施,人工牽拉助產導致的產道損傷,以及後期護理或治療不及時等原因繼發子宮炎、陰☆禁☆道炎的病例屢見不鮮。

3、體會

加強孕期母牛的飼養管理是關鍵。尤其是頭胎牛,要根據育成牛的體型、營養狀況、月齡等綜合指標選擇合適的配種時間,一定要待奶牛達到體成熟後再實施配種;同時要注意配種後,奶牛日糧的營養配比,按照月齡選擇育成牛專用料,不可飼喂能量過高的飼料,防止母牛過肥,胎兒過大難娩出。尤其奶牛養殖場要建立育成牛飼養規劃及制定合理的飼料營養配方,實現“精准化飼喂”,同時要加強孕牛的運動管理,讓孕牛多運動,產奶牛要做到適時幹奶。接近預產期時,要注意觀察孕牛的健康狀況,調整飼喂,並進行產前檢查,為分娩做好準備。

對於難產病牛的救治,要根據孕牛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化的診療方案,切不可將“牽拉助產”作為唯一手段。專業奶牛養殖場應重視培養和提高技術人員的業務水準,並配備專用的手術器械,加強和完善獸醫診療室建設,使得必要的手術項目能夠有效開展。尤其是因胎兒過大引起的難產等病例發生時,能夠及時實施剖腹產手術,降低人為原因導致的產道炎、子宮炎等疾病的發生率,提高奶牛養殖的效益。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從現在起,關注微信公眾號:(天行健生物科技 / txjdwyy),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