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成也“狼性”,敗也“狼性”:百度到底是怎樣一家公司

作為百度的前員工,對他的感情很複雜,他有讓我驕傲的地方,也曾讓我感到失望和困惑,而在我看來,這兩個方面都源于曾經盛行一時的“狼性”這個詞。

我去面試的時候問過一個問題:如果我設計一個Campaign,

或者新發現一個使用者需求,需要改動產品功能,這大概要多長的週期?我得到的回答是:看重要性和複雜性而定,長的話三四周,短的話兩三天吧。

我見過一些公司,一個明顯的產品缺陷,光是修改的審批流程就走了幾個月。這個回答當時讓我吃驚。但這是真的。

那些產品經理都是拼命三郎。有一個產品經理,晚上喝酒時聊出一個創意,第二天就回公司到處找資源、支起攤子開幹,

一個多月後一個全新的產品上線了。

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產品經理,每次見到我就會給我講他又有新的產品計畫了,不久之後我就會看到他說的計畫變成了可用的新功能。他以前創業過,他和我聊產品的興奮神情幾乎就像這是他自己的又一個創業項目。

我們部門標準的工作時間是上午10點半到下午6點,不打卡,來得太晚會被要求請吃下午茶。

有私事要處理,或者身體不適,打個招呼就可以不來或申請在家辦公。爽嗎?別著急羡慕。彈性工作時間的另一層含義就是“24小時待命”。

我30歲生日那天,家人說要給我好好慶祝。下午我正暗自慶倖風平浪靜收拾好包準備走人時,突然收到消息:因為一款重要APP的首發,我們和數字公司打起來了。於是乖乖地放下包,產品、PR、市場、91緊急開會商議對策。等到定好應對方案,

回到家時我的生日大餐已經涼成冰了。

2015年春晚開始前,有一個好友在朋友圈發消息,說誰拍到央視上他們剛投放的那支廣告並分享,她就用自己的錢給誰發紅包。她說她已經有三個除夕之夜都在工作了。後來看到她去艾菲獎現場領獎的照片,

我覺得功不唐捐,真心為她高興。

因為有這樣一群拼命的人,百度是有過很多好產品的,有功能表現首屈一指的(比如說百度地圖,我覺得比其他的國內地圖都好用很多),也有很有情懷的(比如高考填志願助手、地震尋人等等,都完全不掙錢,可是每個參與的人都熱情四射)。

可是如今當人們提起百度,卻帶來很多負面聯想。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負面新聞,我不是親身參與者不予置評。

只是當我看到那些新聞的時候,我並不覺得意外。這家公司太看重KPI,跑得太快了,以至於忽略了很多本質的東西。舉兩個小例子。

比如說,當你做一個社交媒體行銷活動,你需要讓老闆看到很棒的數字結果,點擊、轉發、評論的資料,如果你實打實地做,你會發現你的peers永遠做得比你好幾倍,而那些刷出來的資料,就那麼呈報在給老闆的彙報中,大家都心知肚明卻皆大歡喜。

再比如說,當協力廠商的市場調研公司發佈了某個相關領域的市場份額資料,百度的份額沒有達到老闆的期望,產品部門思考的並不是如何改進產品讓更多使用者使用,而是給市場部門施加壓力,讓他們去跟調研公司溝通“務必要做出讓老闆滿意的資料”。

我所認識的百度同事,都是聰明善良有夢想有激情的年輕人,一方面在“狼性”的激勵下努力創造價值,一方面在“狼性”的價值觀指導下時不時面臨衝擊和抉擇。

究竟是人對環境的影響更大,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更大,就見仁見智吧。

再比如說,當協力廠商的市場調研公司發佈了某個相關領域的市場份額資料,百度的份額沒有達到老闆的期望,產品部門思考的並不是如何改進產品讓更多使用者使用,而是給市場部門施加壓力,讓他們去跟調研公司溝通“務必要做出讓老闆滿意的資料”。

我所認識的百度同事,都是聰明善良有夢想有激情的年輕人,一方面在“狼性”的激勵下努力創造價值,一方面在“狼性”的價值觀指導下時不時面臨衝擊和抉擇。

究竟是人對環境的影響更大,還是環境對人的影響更大,就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