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突破!全球在研最大水陸兩栖飛機AG600成功首飛

文/專注航空創新的-空天界

2017年12月24日,今天國產大飛機三劍客最後一員終於到齊,

我國自主研發全球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栖飛機成功首飛。飛機于9時40分拔地而起,飛向藍天,而祖國的海疆之上,又將多了一個大型利器。

在此,我們還要感謝來自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的航空同仁們,不僅是因為您們的參與,讓第二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變得更加精彩,也讓中國航空產業變得更加精彩,大飛機三劍客齊聚藍天!感謝您們的付出,相信未來中國航空一定會有更棒,更精彩的未來!

強行科普:AG600可以做什麼?

上天:森林滅火單次投12噸水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栖飛機AG600是為滿足我國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

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其以水陸兩用、裝載量大、航程遠、升限適中、速度範圍廣、超低空飛行性能好等諸多特點,特別適用於火情監測和森林滅火、海難搜索和救援、海洋權益維護、海洋環境監測和保護等用途,除此以外,還可用于海洋監測、海關緝私、環境和資源監測、航空運輸、航空遊覽/觀光和私人公務等方面,
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前景。

AG600飛機具有出動迅速、到達滅火區域速度快、小時投水量大、滅火效率高、覆蓋範圍廣等諸多優點,可快速到達火災地點,及早撲滅火源,是一種十分理想的滅火工具。

AG600在接到森林滅火指令後,可以在陸上機場向水箱注水或到火源地區附近水域滑行汲水後飛到火區上空,按照滅火指揮系統的統一指揮,

視火情大小,或者直接往返投水滅火,或者多機集中往返滅火。AG600最大載水量為12噸,20秒內可一次汲水12噸,單次投水救火面積可達4000餘平方米,可單次齊投12噸水,也可以分批次投水;並可為被困人員和其他滅火人員及滅火機械開闢進出火區的秘密頻道。

下海:水上救人單次可救50人

AG600除了是“滅火能手”,還是遠海“救護高手”。海上救援黃金時間為12小時,一旦海上事故中的落水人員在低於20℃的海水中浸泡,

生命救援時間將大大縮短。但我國的水上救援體系和救援設施相對落後,遠遠不能適應新時期開展水上救援工作的需要。對於遠海救援,如果用船隻救援,耗時將非常長;直升機執行任務效率很高,但超過500公里的任務半徑距離,它們就“難有用武之地”。

與之相對應的是,AG600具有速度快,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時,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里。AG600飛機可以在2米高海浪的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提供了開展中遠海距離水上救援工作的保證。AG600飛機在海上救援方面與船舶相比優勢在於速度快,該型機速度是救撈船舶的十倍以上。AG600最大救援半徑可達1600km,可覆蓋我國大部分海域及專屬經濟區,特別是我國海難多發的內海主航道。

在接到救援指令後,AG600飛機立即攜帶必要的救援設備,飛往指定水域,目視並利用機載搜索探測設備,進行盤旋搜索,確定遇險船舶、人員的方位、座標,及時報告當地水域和遇險人員情況;在天氣和水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飛機直接降落水面,著水救援,利用機載機動救生艇等救生設備,靠近遇險人員,將遇險人員直接救助上機,進行必要的緊急處置。如因水面風浪過大,超出飛機水面起降能力,則低空或超低空向遇難者投送救生設備、藥品、食物和水,增加遇險人員獲救的機會,為採取其他救助措施贏得時間。

AG600的設計製造填補了我國大型水陸兩栖飛機的空白,為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上飛海中游的飛機

AG600飛機總體技術水準和性能達到當前國際同類飛機的先進水準,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滿足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AG600飛機採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和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佈局;選裝4台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機身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時,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里;具備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能力,根據需要加改裝後,可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等多工需要,尤其是可為“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與安全保障,可實現陸地和水面起降,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執行投水滅火作業。

除了陸地上起降,AG600同樣能在水中自由升降,“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飛機。”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曾表示,AG600飛機的設計和製造,將極大促進大型水陸兩用飛行器研製進程,從而促進國家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填補國內大型水陸兩栖飛機的研製空白,形成具有自主產權的水陸兩栖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水面飛行器(包括水上飛機、水陸兩栖飛機、地效飛機等)的設計和製造能力。

AG600飛機可以在2米高海浪的複雜氣象條件下實施水面救援行動,水上應急救援一次可救護50名遇險人員,提供了開展中遠海距離水上救援工作的保證。AG600飛機在海上救援方面與船舶相比優勢在於速度快,該型機速度是救撈船舶的十倍以上。AG600最大救援半徑可達1600km,可覆蓋我國大部分海域及專屬經濟區,特別是我國海難多發的內海主航道。

在接到救援指令後,AG600飛機立即攜帶必要的救援設備,飛往指定水域,目視並利用機載搜索探測設備,進行盤旋搜索,確定遇險船舶、人員的方位、座標,及時報告當地水域和遇險人員情況;在天氣和水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飛機直接降落水面,著水救援,利用機載機動救生艇等救生設備,靠近遇險人員,將遇險人員直接救助上機,進行必要的緊急處置。如因水面風浪過大,超出飛機水面起降能力,則低空或超低空向遇難者投送救生設備、藥品、食物和水,增加遇險人員獲救的機會,為採取其他救助措施贏得時間。

AG600的設計製造填補了我國大型水陸兩栖飛機的空白,為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上飛海中游的飛機

AG600飛機總體技術水準和性能達到當前國際同類飛機的先進水準,完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滿足中國民航適航規章要求。AG600飛機採用單船身、懸臂上單翼和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佈局;選裝4台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機身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最大巡航速度500公里/小時,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4500公里;具備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能力,根據需要加改裝後,可滿足執行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資源探測等多工需要,尤其是可為“海上絲綢之路”航行安全提供最快速有效的支援與安全保障,可實現陸地和水面起降,在水源與火場之間多次往返執行投水滅火作業。

除了陸地上起降,AG600同樣能在水中自由升降,“這是一艘能飛起來的船,也是一架能游泳的飛機。”AG600總設計師黃領才曾表示,AG600飛機的設計和製造,將極大促進大型水陸兩用飛行器研製進程,從而促進國家應急救援航空裝備體系建設的跨越式發展,填補國內大型水陸兩栖飛機的研製空白,形成具有自主產權的水陸兩栖飛機設計研發技術體系,全面提升我國水面飛行器(包括水上飛機、水陸兩栖飛機、地效飛機等)的設計和製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