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科普:比目魚剛孵化時眼睛在兩邊,為什麼大了會長在同一邊?

人們都熟悉比目魚的那副怪相,它不象普通魚的眼睛對稱地生長在頭部左右兩側,而是生在身體的同一側。加之這種魚身體特別扁,兩邊也不對稱;所過去有人往往誤認大這種魚是兩條魚緊貼在一起游泳和生活的。

據此,人們展開幻想的彩翼,詠以“風鳥雙棲魚比目”之句,將它和傳說中雙宿雙飛的幻想之鳥——鳳凰相提並論。

其實,比目魚與其他魚一樣,都是單獨生活的。它的兩隻眼睛長到一邊,是這種魚經過多多少少世代以來,

對環境逐漸適應的結果。別以為它是天生怪相,當它從卵中孵化成小魚時,它和別的小魚一樣, 兩隻眼睛端端正正對稱地生在頭部兩側。 那時它非常活躍,時刻要浮到水面來玩耍。 然而當它生活了20天左右, 身體長到 1 釐米長時, 由於身體各部分發育不平衡,游泳時也逐漸把身子側了過來,於是開始側臥在海底生活。 在這同時, 它下邊一側的那只眼睛則因眼下那條軟帶不斷增長,
使得眼睛向上移動,經背脊而到達上面,與上面原來的那只眼睛並列在一起。到適當位置後,移動的那只眼睛的眼眶骨也就生成,以後不再移動而固定下來。

比目魚長期在海底生活,所以它的兩隻眼睛全在上邊,對於它發現敵害和捕捉食物是很有利的。

它的皮膚也有類似情況, 身體下側長期面向海底, 色澤意義不 大, 色素迦就較淡, 而上側呈棕色, 接近海底土質的顏色, 或隨著海底土質顏色不同而變成斑點, 起到既可躲過敵害視線, 又可方便地獲取食物的作用。

比目魚有很多類型,

主要是四大類。其中兩類是有尾柄的, 根據它的兩隻眼睛, 如果全部長在身體的左邊叫“鮃”,生在身體右邊的叫”鰈”;另兩 類是沒有尾柄的,尾鰭、背鰭連 成一片,形似舌頭,如果眼睛都長在魚體左邊叫“舌鰨”,生在右邊的叫“鰨”。

有經驗的漁民們,把比目魚經常貼在海底生活的習性,

來作為測定網具施放輕重的標誌,如果網中比目魚多了,說明網已經陷進海底泥沙中; 如果網中比目魚很少,甚至沒有, 說明網放輕了,高海底有—定距離。 因此, 漁民稱它是天然的“網具輕重測算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