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小辛巴:資料揭示A股板塊輪動,2018年輪到哪類股票漲?

今年的假牛市讓人們吃盡了苦頭,表面上指數一直漲,

但大部分股票的年漲幅卻為負值,少部分股票甚至還跌出了2016年以來的新低,那麼,這種二八分化的格局還會持續多久?是不是非得等大股票都漲上天,小股票都跌死才算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市場從來不會停止波動,但每年都會有不同的特點,想要在明年取得好成績,就得結合證券市場的自身特點,展望未來,調整策略。

讓我們以藍籌股票的代表上證50指數與小股票的代表創業板指數為例來做資料對比,

揭示這種年度分化秘密。

壞消息是這種分化格局將長期存在,好消息是週期會以年為單位逆轉。(注:以下資料統計截止2017年12月25日,尚餘5個交易日,該統計結果還可能發生變化)

2010年,上證50跌幅-22.57%,創業板漲幅1.83%;(大弱小強)

2011年,上證50跌幅-18.19%,創業板跌幅-35.88%;(大強小弱)

2012年,上證50漲幅14.84%,創業板跌幅-2.14%;(大強小弱)

2013年,上證50跌幅-15.23%,創業板漲幅82.73%;(大弱小強)

2014年,上證50漲幅63.93%,創業板漲幅12.83%;(大強小弱)

2015年,上證50跌幅-6.23%,創業板漲幅84.41%;(大弱小強)

2016年,上證50跌幅-5.53%,創業板跌幅-27.71%;(大強小弱)

2017年,上證50漲幅26.08%,創業板跌幅-10.63%;(大強小弱)

對比這8年的資料,就會發現很有意思的大小股票對立現象,強弱分明,你漲我就跌,我跌你就漲。有限的市場活躍資金在大小股票間來回切換,體現出了四個鮮明特點:賠易賺難,強弱分明,週期轉換,虧不過三。

①賠易賺難。上證50與創業板兩大指數同時出現正收益的年份只有一年,同時出現負收益的年份有兩年,同虧概率要比同贏概率高一倍,充分展現了中國股市牛短熊長的吃人特點;

②強弱分明。不論牛熊,大小股票總是存在強弱差別,二八分化現象可以說是年年都有,二者漲跌幅的相差最小值為17.69%,相差最大值為97.96%。可以說,每年都是在押寶,押對了強指數,投資者的年收益至少也要比押弱指數的表現要好約20%,運氣好的交易者則可能要比押弱指數的要好上近一倍,這充分說明了股市收益與選股能力無關而與時運有關;

③週期轉換。花無百日紅,

強者恒強也有極限,受價格空間與時間長度的影響,大小股票的強弱會發生轉換。當價格差拉得過大時(如果漲跌幅相差50%以上),次年有較大概率發生強弱逆轉(如2013年、2014年、2015年);而當時間持續過長時(如果持續強到兩年以上),次年也有較大概率發生強弱逆轉(如上證50走強2011-2012年後,次年轉為創業板走強);

④事不過三。想要把賭場開好就不能讓賭客一直賠錢,賭徒能夠忍受賠一年、甚至可以忍受連賠兩年,但如果讓人連賠三年,估計誰都不想賭了。有一股神秘力量總是在力保賭場的長期經營,所以,上證50與創業板這兩個指數很少出現連跌三年的情況,一般跌兩年就會出現一定的漲幅以留下賭客。比如說上證50指數2010年、2011年跌兩年,第三年即上漲14.84%;2015年、2016年跌兩年,第三年即上漲23.32%;同樣,創業板指數2011年、2012年跌兩年,第三年即上漲82.73%。

根據以上規律,由於上證50已經連續走強兩年,按照週期輪動規律,2018年轉為創業板走強的概率較大;加上創業板指數已經連續下跌兩年,明年出現正收益的概率也較大,兩大轉換因素疊加的情況下,2018年很可能是藍籌白馬風光不再,而小妖小怪稱雄的時代到來。

以上分析純屬數字遊戲式猜迷,不一定準確。價值被低估的遲早會漲,價值被高估的遲早會跌,價值規律總會發生作用,只不過是以強弱轉換的週期變化來實現而已。

延伸閱讀:

《波音大飛機:資料告訴你,節後A股怎麼走?》

做個模型,從A股蓄勢上漲的2005年開始到2016年截止,上證指數在每年12月最後一周上漲的概率為53.9%(大於50%);滬深300指數為66.7%(超過三分之二的贏率)、中證500指數為50%(這個指數包容性更大)、創業板指數為28.6%(也就是說,幾乎一定輸,你們看看這兩周創業板的走勢,多准)。

▲指數12月最後一周漲跌幅

依然是這個模型顯示:這四個指數,到了明年第一周上漲概率則變為62.4%、62.4%、77.5%和42.4%,上證、滬深、中證這幾個關鍵指數依然贏面大!

但如果讓人連賠三年,估計誰都不想賭了。有一股神秘力量總是在力保賭場的長期經營,所以,上證50與創業板這兩個指數很少出現連跌三年的情況,一般跌兩年就會出現一定的漲幅以留下賭客。比如說上證50指數2010年、2011年跌兩年,第三年即上漲14.84%;2015年、2016年跌兩年,第三年即上漲23.32%;同樣,創業板指數2011年、2012年跌兩年,第三年即上漲82.73%。

根據以上規律,由於上證50已經連續走強兩年,按照週期輪動規律,2018年轉為創業板走強的概率較大;加上創業板指數已經連續下跌兩年,明年出現正收益的概率也較大,兩大轉換因素疊加的情況下,2018年很可能是藍籌白馬風光不再,而小妖小怪稱雄的時代到來。

以上分析純屬數字遊戲式猜迷,不一定準確。價值被低估的遲早會漲,價值被高估的遲早會跌,價值規律總會發生作用,只不過是以強弱轉換的週期變化來實現而已。

延伸閱讀:

《波音大飛機:資料告訴你,節後A股怎麼走?》

做個模型,從A股蓄勢上漲的2005年開始到2016年截止,上證指數在每年12月最後一周上漲的概率為53.9%(大於50%);滬深300指數為66.7%(超過三分之二的贏率)、中證500指數為50%(這個指數包容性更大)、創業板指數為28.6%(也就是說,幾乎一定輸,你們看看這兩周創業板的走勢,多准)。

▲指數12月最後一周漲跌幅

依然是這個模型顯示:這四個指數,到了明年第一周上漲概率則變為62.4%、62.4%、77.5%和42.4%,上證、滬深、中證這幾個關鍵指數依然贏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