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景馳科技核心團隊矽谷高調回歸!成立100億產業基金佈局無人駕駛、AI

12月28日,是廣州開發區建區33周年紀念日,中國無人駕駛汽車企業景馳科技在此時此地舉辦了一場特別的發佈會。

景馳科技方面宣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景馳科技就無人駕駛汽車專案簽署投資合作協定,

核心團隊將從矽谷遷回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建立全球總部,建設國內首個無人駕駛大規模產業化公司,從2018年第一季度起,全年將量產500-1000輛無人駕駛車。國內首個無人車常態化商業運營示範點選址廣州國際生物島。

以此同時,圍繞景馳科技的100億產業基金宣佈成立,將用於佈局無人駕駛上下游產業和人工智慧。

活動現場,景馳科技首席技術官韓旭和技術副總裁楊慶雄先後乘坐兩輛帶有“JINGCHI”標識的汽車,

現身簽約活動現場。這是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在廣州的首秀。

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建設辦主任譚明鶴在活動致辭中表示,引進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專案,填補了該區在無人駕駛這一領域的空白,是該區打造人工智慧產業集群的又一重要成果,對於提升該區科技創新水準具有重要意義。

廣州正處於重要的視窗期和機遇期,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專案必能成為人工智慧產業的標杆項目。

生物島試點,擬培育千名人工智慧人才

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專案由王勁和全球頂級人工智慧機圖像識別專家韓旭在美國矽谷創立。

據悉,在中國經濟強勁發展的大勢吸引下,景馳科技決定回國發展,將核心團隊從美國矽谷遷至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建設國內首個實現無人駕駛車輛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目前已與多家車廠和供應商、中國交通平臺、地圖公司和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談到景馳科技回歸為何選擇落子羊城,王勁認為,廣州是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是產業、人才、資本、技術密集的“機遇之城”,

城市文化開放包容,擁有創新發展的最優營商環境。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汽車、人工智慧、資訊技術方面的產業基礎扎實,產業鏈齊全,為創新型企業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援,政府服務高效、優良。這些因素均促使景馳科技選擇在此地落戶。

目前,景馳落戶廣州的一系列動作正在緊密推進中。景馳科技將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設立全球總部,包括研發總部、運營總部和銷售總部,

並對景馳總部及其在國內設立的其他關聯公司進行重組,以使其他關聯公司的股權100%歸屬于景馳總部。

景馳科技還將與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廣州開發區金融控股集團和其他知名基金圍繞景馳科技共同打造100億元的產業基金,投資無人駕駛上下游產業和人工智慧項目,合力打造智慧駕駛、智慧製造和智慧出行,共塑新型智慧出行生態。

據瞭解,景馳科技將在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開展人工智慧人才的引入和培養,計畫參與並建設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研究院和人工智慧學堂,廣泛延攬人工智慧世界頂尖人才,三年內引進和培養人工智慧人才1000人,其中包括百名高端人才,推動人工智慧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發展,帶動該區全產業鏈的升級。此外,景馳科技還將打造雲計算和大資料中心,處理PB級數據,助推廣州成為人工智慧高地。

半年三輪融資,技術不斷反覆運算

作為一家2017年4月3日創建於矽谷的科技公司,景馳科技成長迅速,在無人駕駛領域動作頻頻:5月12日完成首次封閉道路無人駕駛測試,6月18日獲得美國加州GMV頒發的路測牌照,6月24日完成首次開放道路無人駕駛測試,9月8日可在矽谷高峰時段的車海中通勤。

融資方面,成立之初獲得華創資本領投3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今年9月獲得啟明創投領投5200萬美元Pre-A輪融資。

按照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專業分級,L1、L2、L3(一級二級三級)為輔助駕駛,L4、L5(四級、五級)為全無人駕駛,L4級別的汽車難度較高。有別于一般無人駕駛汽車企業的戰略,景馳科技直接做L4級商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

據瞭解,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目前已實現日間、夜間、晴天、小雨場景中的無人駕駛;城市複雜路況或繁忙道路上的無人駕駛,高峰時段的交通流量達每分鐘數十輛;景馳無人車的車速也很高,在一段視頻中,其行駛中的車速為72公里/小時。

王勁表示,景馳對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非常有信心,在美國加州近半年的路測期間,已有過百名投資者、產業界和學術界合作夥伴、政府機構和媒體人士、求職者等試乘體驗了景馳的無人駕駛汽車。“景馳無人駕駛汽車可隨時為來訪嘉賓提供加州公開道路上的試乘,迄今還沒有其他同行公司能夠公開證明其無人車達到這一技術水準。”

美國三大汽車廠商之一的某集團首席技術官來到景馳矽谷辦公地,並乘坐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後表示:“我對你們在如此短時間內取得的成果印象深刻,除了我們的團隊和Waymo(穀歌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景馳科技無人車所展現的性能和效果是最好的。”

據瞭解,景馳科技覆蓋所有無人駕駛12項核心技術的扎實經驗:環境感知、高精地圖、高精定位、預測規劃、決策系統、車輛控制、車載高性能伺服器、作業系統、人機交互、安全系統、大規模類比系統、大規模自學習系統。

景馳科技擁有全面的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多種障礙物識別能力;完全自研的城市級高清地圖和無人車高精度定位能力;城市級地圖和行車大資料的存儲、傳輸和處理能力;特有的多感測器融合解決方案;自建的大規模類比系統;車載軟硬體的創新整合能力;應急安全系統(例如,當雷達遇供電故障時,車輛可安全停下)等。

無人駕駛大咖集結

據介紹,景馳科技團隊在無人駕駛、人工智慧、機器人學、大資料、軟硬體研發、車輛技術、雲計算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學術經驗和工業界經驗。王勁表示,景馳科技既有側重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團隊,也有能力很強的工程師團隊。

景馳科技創始人王勁,曾任前穀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領導過eBay和阿裡巴巴的研發團隊,並在E-Loan、Informix、甲骨文等多家美國矽谷公司任職,並管理過大型自動駕駛事業部。2016年11月,王勁入選由美國汽車行業最權威媒體Automotive News評選的“全球60名驅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人物”,是唯一上榜中國企業家,被稱為“中國無人駕駛先驅者”;2017年6月,王勁入選由《福布斯》雜誌評選的“20位驅動中國人工智慧革命領導者”。

景馳科技首席技術官韓旭,是美國密蘇裡大學電子和電腦系終身教授,全球頂級人工智慧機圖像識別專家,其主導推動的端到端中文語音辨識系統DeepSpeech-II 獲《MIT技術評論》2016年全球十大技術突破之一。其曾於2012年國際電腦視覺大賽第一名;2013年ImageNet國際物體檢測大賽第二名。

景馳科技首席財務官呂慶,畢業于美國南加州大學MBA,曾就職於摩根斯坦利亞洲公司,是前威力登Velodyne(全球頂級的雷射雷達公司)首席財務官,並曾在Symbio、Seven Networks, LitePoint、Portal Player等企業任CFO。

景馳科技首席架構師李岩,是卡耐基梅隆大學(CMU)機器人學院博士,該學院曾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無人車。李岩原為神州租車無人駕駛最高負責人,曾于Facebook任基礎架構負責人,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前十名研究員之一。

景馳科技技術副總裁楊慶雄,是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電氣電腦工程博士,前滴滴出行無人駕駛高級總監;曾參加2012年中國智慧車(無人車)未來挑戰賽,獲第二名,在國際頂級會議CVPR提出著名的NonLocalFilter演算法。

無人駕駛時代已經到來

如果汽車已經可以自動規劃路線,控制速度,躲避交通堵塞,以後還存在司機這個職業麼?無人駕駛汽車既不會疲勞、憤怒,也不會酗酒和分心,有著人類無可比擬的優勢;每輛車既是一個運輸工具,也是一個移動資訊終端,與物聯網自動相連,可隨時共用,會自動到充電站充電,馬路也不需要紅綠燈,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這些都是業界對無人駕駛時代的暢想。

王勁表示,無人駕駛是跨界技術,融合了人工智慧、汽車生產製造、出行等諸多產業。無人駕駛汽車實際上相當於傳統汽車加上一個會開車的機器人,其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人工智慧。

據王勁介紹,無人駕駛汽車將解放人類的雙手,讓出行變得更安全、經濟、高效。目前全世界的大國都已經參與到無人駕駛的競爭中來,其中,中、美、德、日處在比較領先的位置,尤其是中美兩國因為在人工智慧上有較好的積累和領先的優勢,最有機會能更早地把產業融合做好。

為了迎接無人駕駛技術廣泛應用的到來,世界各國正在抓緊修改交通法規,同時開闢示範區進行無人駕駛技術的測試。如美國專門開闢了安娜堡示範區,模擬真實道路路況。該示範區面積73平方公里,區內擁有高速公路、城市軌道、鄉村道路等複雜的道路形態,參與車輛達9000多輛。德國開闢了ITS高速公路走廊,從荷蘭鹿特丹延伸到奧地利維也納。英國已在三個試點城市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中國的無人駕駛汽車產業也在起步。2017年4月6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汽車正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慧終端機、儲能單元和網際空間。《規劃》提出,到2025年,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慧化,汽車後市場及服務業在價值鏈中的比例達到55%以上,智慧網聯汽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2017年12月18日,北京發佈了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指導檔,明確在中國境內註冊的獨立法人單位,因進行自動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可申請臨時上路行駛。這是國內首次為自動駕駛上路測試提出的指導性政策,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將有法可依,業內人士紛紛表示該事件意義重大。

由此看來,無人駕駛汽車從前幾年的“星星之火”,已漸呈燎原之勢。王勁認為,從前汽車是一個機械製造行業,未來將變成類似電腦製造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車載大腦,而最終大家的競爭會是軟硬體一體的競爭、系統的競爭。

攜手打造全球人工智慧高地

據悉,景馳科技選擇落戶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的經濟大區,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名列全市第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名列全市第一,占全市約四成。汽車產業集群是該區三大千億級支柱產業之一。2016年該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386億元,約占全市同行業的33%,擁有廣汽本田、本田中國、廣日專用車等3家整車企業,並聚集各類汽車相關企業近160家,涵蓋底盤系統、車身系統、發動機系統、電子電氣系統等四個細分領域,包括日系、歐美系的東風本田發動機、加特可、斯坦雷電氣等。這種規模和數量在全省乃至華南地區都是少見的。

該區是廣州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策源地,在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十核多節點”總體規劃中佔據“兩核三節點”,已建成廣州科學城、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等一流科技園區。全區在全社會研發總投入、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等方面在全市領先,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上市高新技術企業、中央千人計畫人才等產業創新資源佔據全市半壁江山,已成為全省、全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聚高端科技人才的核心區域。

今年以來,廣州市提出大力實施“IAB”計畫,舉全市之力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和生物醫藥產業。該區圍繞IAB計畫實施,對企業精准施策,於今年出臺了扶持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4個“黃金10條”,與今年5月出臺的人才與智慧財產權兩個“美玉10條”政策相得益彰,被譽為“金鑲玉”政策。該區設立50億元“黃埔人才基金”,對引進的優秀人才最高資助1.1億元、傑出人才最高資助2億元、特別重大的人才專案最高資助10億元。6月又正式發佈“風投10條”,設立高達100億元的風投引導基金,基金規模全國領先。近期,該區還將出臺支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專門政策,大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創新、人才彙聚、產業促進。

該區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和雲埔工業區、黃埔臨港經濟區“北中南”設立三大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其中,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人工智慧島,其中1平方公里起步區,重點聚集國際知名人工智慧企業項目。

目前,該區區人工智慧企業219家,其中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企業15家,2016年實現總收入約177億元,人工智慧產業產值占全市50%,主要集中在智慧成套裝備、工業機器人、智慧軟硬體和智慧運載工具等領域。基於扎實的人工智慧產業化環境,目前該區正積極向國家科技部申請建立國家級人工智慧產業園區。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pe.pedaily.cn/201712/425331.shtml

計畫參與並建設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研究院和人工智慧學堂,廣泛延攬人工智慧世界頂尖人才,三年內引進和培養人工智慧人才1000人,其中包括百名高端人才,推動人工智慧與傳統行業的融合發展,帶動該區全產業鏈的升級。此外,景馳科技還將打造雲計算和大資料中心,處理PB級數據,助推廣州成為人工智慧高地。

半年三輪融資,技術不斷反覆運算

作為一家2017年4月3日創建於矽谷的科技公司,景馳科技成長迅速,在無人駕駛領域動作頻頻:5月12日完成首次封閉道路無人駕駛測試,6月18日獲得美國加州GMV頒發的路測牌照,6月24日完成首次開放道路無人駕駛測試,9月8日可在矽谷高峰時段的車海中通勤。

融資方面,成立之初獲得華創資本領投3000萬美元天使輪融資;今年9月獲得啟明創投領投5200萬美元Pre-A輪融資。

按照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的專業分級,L1、L2、L3(一級二級三級)為輔助駕駛,L4、L5(四級、五級)為全無人駕駛,L4級別的汽車難度較高。有別于一般無人駕駛汽車企業的戰略,景馳科技直接做L4級商用全自動無人駕駛汽車。

據瞭解,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目前已實現日間、夜間、晴天、小雨場景中的無人駕駛;城市複雜路況或繁忙道路上的無人駕駛,高峰時段的交通流量達每分鐘數十輛;景馳無人車的車速也很高,在一段視頻中,其行駛中的車速為72公里/小時。

王勁表示,景馳對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非常有信心,在美國加州近半年的路測期間,已有過百名投資者、產業界和學術界合作夥伴、政府機構和媒體人士、求職者等試乘體驗了景馳的無人駕駛汽車。“景馳無人駕駛汽車可隨時為來訪嘉賓提供加州公開道路上的試乘,迄今還沒有其他同行公司能夠公開證明其無人車達到這一技術水準。”

美國三大汽車廠商之一的某集團首席技術官來到景馳矽谷辦公地,並乘坐景馳科技無人駕駛汽車後表示:“我對你們在如此短時間內取得的成果印象深刻,除了我們的團隊和Waymo(穀歌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景馳科技無人車所展現的性能和效果是最好的。”

據瞭解,景馳科技覆蓋所有無人駕駛12項核心技術的扎實經驗:環境感知、高精地圖、高精定位、預測規劃、決策系統、車輛控制、車載高性能伺服器、作業系統、人機交互、安全系統、大規模類比系統、大規模自學習系統。

景馳科技擁有全面的自主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包括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多種障礙物識別能力;完全自研的城市級高清地圖和無人車高精度定位能力;城市級地圖和行車大資料的存儲、傳輸和處理能力;特有的多感測器融合解決方案;自建的大規模類比系統;車載軟硬體的創新整合能力;應急安全系統(例如,當雷達遇供電故障時,車輛可安全停下)等。

無人駕駛大咖集結

據介紹,景馳科技團隊在無人駕駛、人工智慧、機器人學、大資料、軟硬體研發、車輛技術、雲計算等方面積累了深厚的學術經驗和工業界經驗。王勁表示,景馳科技既有側重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團隊,也有能力很強的工程師團隊。

景馳科技創始人王勁,曾任前穀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領導過eBay和阿裡巴巴的研發團隊,並在E-Loan、Informix、甲骨文等多家美國矽谷公司任職,並管理過大型自動駕駛事業部。2016年11月,王勁入選由美國汽車行業最權威媒體Automotive News評選的“全球60名驅動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人物”,是唯一上榜中國企業家,被稱為“中國無人駕駛先驅者”;2017年6月,王勁入選由《福布斯》雜誌評選的“20位驅動中國人工智慧革命領導者”。

景馳科技首席技術官韓旭,是美國密蘇裡大學電子和電腦系終身教授,全球頂級人工智慧機圖像識別專家,其主導推動的端到端中文語音辨識系統DeepSpeech-II 獲《MIT技術評論》2016年全球十大技術突破之一。其曾於2012年國際電腦視覺大賽第一名;2013年ImageNet國際物體檢測大賽第二名。

景馳科技首席財務官呂慶,畢業于美國南加州大學MBA,曾就職於摩根斯坦利亞洲公司,是前威力登Velodyne(全球頂級的雷射雷達公司)首席財務官,並曾在Symbio、Seven Networks, LitePoint、Portal Player等企業任CFO。

景馳科技首席架構師李岩,是卡耐基梅隆大學(CMU)機器人學院博士,該學院曾研製出世界上第一輛無人車。李岩原為神州租車無人駕駛最高負責人,曾于Facebook任基礎架構負責人,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前十名研究員之一。

景馳科技技術副總裁楊慶雄,是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IUC)電氣電腦工程博士,前滴滴出行無人駕駛高級總監;曾參加2012年中國智慧車(無人車)未來挑戰賽,獲第二名,在國際頂級會議CVPR提出著名的NonLocalFilter演算法。

無人駕駛時代已經到來

如果汽車已經可以自動規劃路線,控制速度,躲避交通堵塞,以後還存在司機這個職業麼?無人駕駛汽車既不會疲勞、憤怒,也不會酗酒和分心,有著人類無可比擬的優勢;每輛車既是一個運輸工具,也是一個移動資訊終端,與物聯網自動相連,可隨時共用,會自動到充電站充電,馬路也不需要紅綠燈,可以最大限度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這些都是業界對無人駕駛時代的暢想。

王勁表示,無人駕駛是跨界技術,融合了人工智慧、汽車生產製造、出行等諸多產業。無人駕駛汽車實際上相當於傳統汽車加上一個會開車的機器人,其中最重要的技術就是人工智慧。

據王勁介紹,無人駕駛汽車將解放人類的雙手,讓出行變得更安全、經濟、高效。目前全世界的大國都已經參與到無人駕駛的競爭中來,其中,中、美、德、日處在比較領先的位置,尤其是中美兩國因為在人工智慧上有較好的積累和領先的優勢,最有機會能更早地把產業融合做好。

為了迎接無人駕駛技術廣泛應用的到來,世界各國正在抓緊修改交通法規,同時開闢示範區進行無人駕駛技術的測試。如美國專門開闢了安娜堡示範區,模擬真實道路路況。該示範區面積73平方公里,區內擁有高速公路、城市軌道、鄉村道路等複雜的道路形態,參與車輛達9000多輛。德國開闢了ITS高速公路走廊,從荷蘭鹿特丹延伸到奧地利維也納。英國已在三個試點城市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中國的無人駕駛汽車產業也在起步。2017年4月6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印發《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指出,汽車正從交通工具轉變為大型移動智慧終端機、儲能單元和網際空間。《規劃》提出,到2025年,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慧化,汽車後市場及服務業在價值鏈中的比例達到55%以上,智慧網聯汽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2017年12月18日,北京發佈了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指導檔,明確在中國境內註冊的獨立法人單位,因進行自動駕駛相關科研、定型試驗,可申請臨時上路行駛。這是國內首次為自動駕駛上路測試提出的指導性政策,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將有法可依,業內人士紛紛表示該事件意義重大。

由此看來,無人駕駛汽車從前幾年的“星星之火”,已漸呈燎原之勢。王勁認為,從前汽車是一個機械製造行業,未來將變成類似電腦製造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車載大腦,而最終大家的競爭會是軟硬體一體的競爭、系統的競爭。

攜手打造全球人工智慧高地

據悉,景馳科技選擇落戶的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是廣州的經濟大區,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名列全市第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名列全市第一,占全市約四成。汽車產業集群是該區三大千億級支柱產業之一。2016年該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386億元,約占全市同行業的33%,擁有廣汽本田、本田中國、廣日專用車等3家整車企業,並聚集各類汽車相關企業近160家,涵蓋底盤系統、車身系統、發動機系統、電子電氣系統等四個細分領域,包括日系、歐美系的東風本田發動機、加特可、斯坦雷電氣等。這種規模和數量在全省乃至華南地區都是少見的。

該區是廣州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策源地,在廣深科技創新走廊“十核多節點”總體規劃中佔據“兩核三節點”,已建成廣州科學城、廣州知識城、廣州國際生物島等一流科技園區。全區在全社會研發總投入、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等方面在全市領先,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上市高新技術企業、中央千人計畫人才等產業創新資源佔據全市半壁江山,已成為全省、全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聚高端科技人才的核心區域。

今年以來,廣州市提出大力實施“IAB”計畫,舉全市之力發展新一代資訊技術、人工智慧和生物醫藥產業。該區圍繞IAB計畫實施,對企業精准施策,於今年出臺了扶持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4個“黃金10條”,與今年5月出臺的人才與智慧財產權兩個“美玉10條”政策相得益彰,被譽為“金鑲玉”政策。該區設立50億元“黃埔人才基金”,對引進的優秀人才最高資助1.1億元、傑出人才最高資助2億元、特別重大的人才專案最高資助10億元。6月又正式發佈“風投10條”,設立高達100億元的風投引導基金,基金規模全國領先。近期,該區還將出臺支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專門政策,大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創新、人才彙聚、產業促進。

該區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和雲埔工業區、黃埔臨港經濟區“北中南”設立三大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產業集聚區。其中,在中新廣州知識城規劃建設3平方公里人工智慧島,其中1平方公里起步區,重點聚集國際知名人工智慧企業項目。

目前,該區區人工智慧企業219家,其中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企業15家,2016年實現總收入約177億元,人工智慧產業產值占全市50%,主要集中在智慧成套裝備、工業機器人、智慧軟硬體和智慧運載工具等領域。基於扎實的人工智慧產業化環境,目前該區正積極向國家科技部申請建立國家級人工智慧產業園區。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pe.pedaily.cn/201712/4253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