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濟南芙蓉街的盡頭,隱藏著一座山東古代的最高學府

濟南府學文廟位於舊城芙蓉街北口,北臨大明湖。

始建于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至元末已盡毀圮。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後經多次增修,整體建築佈局漸趨完整。清代,對文廟多次修葺,但明代的規模和格局基本未變。抗戰勝利後以來,此處先為山東省立第二實驗小學,後為芙蓉街小學,文廟建築僅存影壁、大門、泮池和大成殿等。

府學文廟

2005年9月10日,文廟的“千年大修”啟動,重修遺存,特別是對大成殿落架重修,恢復毀圮,五年時間,文廟終於恢復舊觀,修舊如新,一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

影壁

又稱“萬仞宮牆”,位於文廟外,與大門相對,長9.85米,高約5米,厚近1米,磚砌,琉璃瓦頂,

正中有大型錢狀磚雕,圖案精美異常,此為清代遺物,因作為圍牆的一部分而倖存。

文廟大門

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簷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瓦,其外簷斗拱,明間平身科二欑,次間一欑,並有四十五度斜出栱;側面則無平身科,均為五彩重昂鬥栱。並施彩畫。

各間均為磚石砌卷門,門內方磚鋪墁地面。

欞星門

欞星門為所有文廟特有標誌性建築,此為四柱三間沖天式雕花石坊,柱中綴祥雲,頂雕風雨雷電四大天將,柱間設柵欄門。欞星即靈星,象徵尊孔如同尊天。此門為根據資料重建。

中規亭和中矩亭

分列欞星門兩側,一圓一方,《禮記·玉藻》:“周旋中規,折旋中矩”。寓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人處世要中規中矩。兩亭均為重建。

泮池與泮橋

在欞星門北數米,池近半圓形,弧面朝南,北岸弦長37.4米。池周環繞白石望板、望柱。泮橋從池正中部跨越南北,為青石拱橋,長19米,寬2.88米,共五孔,正中橋孔最大,兩邊孔徑對稱遞減,舊時,據稱只有狀元才能從此橋通過,故又叫“狀元橋”。此橋始建於明早期,據考證是濟南最古老的石拱橋。重修過程中,施工人員還在屏門以北發現了明代泮池遺跡,並將之恢復,使府學文廟內出現罕見的“雙泮池”景觀。泮池的水由芙蓉街泉水經暗渠引入,然後經玉帶河流到曲水亭,匯入大明湖。

屏門

文廟第三道門,是一座五間六柱牌坊。坊頂五樓,由明間向兩側呈三階式錯落,重昂單簷廡殿頂,覆黃琉璃瓦,飾吻獸,簷下以雲頭鬥栱承托,額枋中題“海岱文樞”,飾以彩繪“旭日雲鶴”、“金龍戲珠”等圖案。坊柱前後各用斜柱支撐,柱礎由石鼓夾抱。1952年,原屏門遷至大明湖正門,只留下柱礎。今于原址重建。

戟門(大成門)

為進入大成殿前院落的正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筒瓦。東西各有掖門,東為“金聲”,西為“玉振”。“金聲玉振”象徵孔子思想之集大成。此門為原址重建。

大成殿

大成殿是濟南市現存最大的單體古建築,也是山東省境內現存最大的單簷廡殿頂古建築之一。大殿面闊九間,東西闊34.5米;進深四間,南北深13.9米;通高13.86米,面積約480平方米。單簷廡殿頂上,覆蓋黃琉璃筒瓦,木架為抬梁式結構,柱有收分、側角和升起,保留了宋代建築的特點。簷下設鬥栱,明間平身科兩攢,其他間各一攢。鬥栱和墊板繪有彩畫。殿內採用減柱做法,頂部設天花,標高不同,其中明間和次間的天花較低,梢間和盡間的則較高。殿周東、西、北三面圍以簷牆,南面前簷居中各間均為六抹頭菱花隔扇門,唯兩端盡間為菱花窗。大成殿原坐落在寬闊的月臺上,隨著歲月變遷,殿基也早與地面齊平,不復從前氣勢。重修時,工程人員採用了“落架抬升”的方式,即將大殿全部拆除並仔細標記構件,抬高地基,然後在原地儘量使用原物重建。重建後的大成殿,整體抬升了1.5米,重現當年的高峻。

明倫堂

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簷下鬥栱,施彩畫,是文廟內專司教育之職的場所,體現了文廟的“廟學合一”。1950年代被小學拆除以修建教學樓。現已依照史料在大成殿北的原址上複建,並將作為一處國學講堂。為此,內部採取減柱設計,以增加課堂空間。

尊經閣

尊經閣為文廟存儲經典之地,重簷歇山頂建築,曾藏有多通石碑,現已不存。1950年代,原尊經閣僅剩遺址。由於缺乏詳細建築規格資料,文廟維修工程指揮部於2008年起根據明代建築的形制在原址稍偏南處進行了重建。

古碑

泮池的水由芙蓉街泉水經暗渠引入,然後經玉帶河流到曲水亭,匯入大明湖。

屏門

文廟第三道門,是一座五間六柱牌坊。坊頂五樓,由明間向兩側呈三階式錯落,重昂單簷廡殿頂,覆黃琉璃瓦,飾吻獸,簷下以雲頭鬥栱承托,額枋中題“海岱文樞”,飾以彩繪“旭日雲鶴”、“金龍戲珠”等圖案。坊柱前後各用斜柱支撐,柱礎由石鼓夾抱。1952年,原屏門遷至大明湖正門,只留下柱礎。今于原址重建。

戟門(大成門)

為進入大成殿前院落的正門,面闊五間,進深兩間,歇山頂,上覆黃琉璃筒瓦。東西各有掖門,東為“金聲”,西為“玉振”。“金聲玉振”象徵孔子思想之集大成。此門為原址重建。

大成殿

大成殿是濟南市現存最大的單體古建築,也是山東省境內現存最大的單簷廡殿頂古建築之一。大殿面闊九間,東西闊34.5米;進深四間,南北深13.9米;通高13.86米,面積約480平方米。單簷廡殿頂上,覆蓋黃琉璃筒瓦,木架為抬梁式結構,柱有收分、側角和升起,保留了宋代建築的特點。簷下設鬥栱,明間平身科兩攢,其他間各一攢。鬥栱和墊板繪有彩畫。殿內採用減柱做法,頂部設天花,標高不同,其中明間和次間的天花較低,梢間和盡間的則較高。殿周東、西、北三面圍以簷牆,南面前簷居中各間均為六抹頭菱花隔扇門,唯兩端盡間為菱花窗。大成殿原坐落在寬闊的月臺上,隨著歲月變遷,殿基也早與地面齊平,不復從前氣勢。重修時,工程人員採用了“落架抬升”的方式,即將大殿全部拆除並仔細標記構件,抬高地基,然後在原地儘量使用原物重建。重建後的大成殿,整體抬升了1.5米,重現當年的高峻。

明倫堂

面闊五間,單簷歇山頂,簷下鬥栱,施彩畫,是文廟內專司教育之職的場所,體現了文廟的“廟學合一”。1950年代被小學拆除以修建教學樓。現已依照史料在大成殿北的原址上複建,並將作為一處國學講堂。為此,內部採取減柱設計,以增加課堂空間。

尊經閣

尊經閣為文廟存儲經典之地,重簷歇山頂建築,曾藏有多通石碑,現已不存。1950年代,原尊經閣僅剩遺址。由於缺乏詳細建築規格資料,文廟維修工程指揮部於2008年起根據明代建築的形制在原址稍偏南處進行了重建。

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