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賣小哥一條短信讓網友淚崩,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能體諒彼此的不容易

(一)

前段時間,

一段外賣小哥的視頻採訪刷了屏。

丁亞輝是聾啞人,

因此沒有辦法通過打電話的方式和取餐人聯繫,

只能事先編好短信,

約定好取餐的“暗號”,

即電話響幾次就掛斷。

但是很多人沒有及時查看短信的習慣,

所以他們時常送到了卻沒辦法聯繫上用戶,

遭致不少差評和投訴。

後來,

有位用戶得知實情後,

這時很多人才恍然意識到,

他們曾以為的“惡作劇”,

其實是外賣配送員不得已的苦衷。

他們只能通過販賣苦力掙一點辛苦錢,

還因為身體的殘疾而無法及時和客戶溝通,

面對客戶的憤怒和指責無法解釋,

更無從反駁。

每個人都有等待外賣等得心煩氣躁的時候,

如果這個時候給派送員打電話還屢被掛斷,

能不生氣嗎?

能不憤怒嗎?

任何一個心平氣和的人恐怕都要被氣得跺腳。

但是如果當你得知給你送外賣的人,

也很焦急地等待著你的短信回復,

他們掛斷你的電話只是因為聽不見也說不出來,

他在等待你取餐的同時,

還一直面臨著其他用戶此消彼長的催單電話,

你還忍心責備嗎?

(二)

當然是不忍心的。

“不要隨意指責,

你並不知道別人經歷了什麼”,

這句話道出了我們知道原委後的心聲。

是啊,誰都不容易,

但是,總有一些人,

永遠比另一些人更不容易。

然而,

更讓我感動的,

是外賣小哥在接受採訪時那種陽光的心態。

面對身體的殘疾,

他並沒有怨天尤人;

面對客戶隨時而來的指責和差評,

他也沒有對工作失去了熱情。

在鏡頭面前,

他微笑著說,

“我們很熱愛這份工作,

請大家多給予支援和理解,

謝謝大家”。

所以啊,

請讓我們共同守護他們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下次當接到無人回應的電話時,

請記得去查看一下短信,

當我們想怒不可遏劈頭蓋臉罵人時,

請先冷靜下,

看他們是否的確遭遇了什麼特殊的情況。

這不是外賣小哥第一次上熱搜,

一年總有那麼幾天他們佔據著我們的視線。

還記得那個在電梯裡因為超時而急哭的小哥嗎?

記得那個在洪水季節趟著水提著外賣箱子送餐的小哥嗎?

記得那個被客戶退餐,

要把冷了3個小時的米粉帶給女兒吃的小哥嗎?

每次這樣的新聞上了頭條,

底下總有成群的人大呼著“心疼”,

可是在這“心疼“背後,

我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呢?

他們的處境又有了多少改善呢?

(三)

如果有選擇的話,

沒有人願意從事又累酬勞又低的工作,

但這些工作又不得不有人來做。

對於從事特定職業的人而言,

他們沒有“朝九晚五”的生活,

沒有法定節日,

沒有週末,

甚至連在飯點吃飯的機會都沒有。

就像那些外賣派送員們,

酷暑,颳風,大雪,

這些我們最不想出門的日子,

就是他們最被頻繁召喚的日子。

即便汗水將衣服打濕,

即便大風吹得臉生疼,

即便雪花亂飛遮擋了視線,

也沒有辦法退縮。

他們要一直和時間賽跑,

穿梭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

掐著時鐘將餐送到。

不止一次吧,

我們聽著他們在電話中氣喘吁吁,

邊爬樓梯邊叫我們出去拿一下外賣。

不止一次吧,

我們剛從他們手中接過飯盒,

就看到他們急匆匆地小跑出去,

奔赴下一個地點,

我們口頭的“謝謝“還沒機會說出口。

也不止一次吧,

我們看著他們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

一邊惱怒一邊也忍不住替他們擔心,

“這樣得多危險啊~”

事實上,

“外賣派送員”已經成了高危職業。

顧客在等,

電話在催,

差評要扣錢……

他們不會不知道減速慢行更安全,

但時間等不了他們。

在顧客抱怨等待時間長的同時,

也有一堆人在抱怨外賣車橫衝直撞,

違規停車,破壞正常交通秩序。

這都是很正常也很正當的抱怨,

但的確也是很難調解的矛盾。

但是如果把這所有的問題

都歸咎於外賣小哥們的身上,

對他們也是不公平的。

(四)

說著外賣小哥們的故事,

也想起了很多人的故事。

在那場大家瘋狂剁手的購物狂歡之後,

很多快遞員連續一個月超負荷工作。

我記得在街道上看到過

有快遞員中午“蜷縮”在送貨車的

內廂裡眯著眼睛休息片刻。

那是冬天啊,

我們裹著厚厚的衣服在外面呆久了都會瑟瑟發抖,

怎麼能在那樣的“鐵盒子”裡睡覺呢?

而且連腿都伸不直。

對,就是這種送貨車~

我也記得在某天深夜10點多,

還看到有快遞員“蹲守”在某個小角落裡,

面前整齊地擺著幾排貨物,

一個個打著電話問收件人什麼時候來取,

那個時候我冷得連門都不想出。

有幾次深夜回去,

門口保衛處的燈亮著,

這裡每天都有人徹夜守候。

坐在車裡眼睛都快睜不開的我,

心裡止不住在想:他們也太辛苦了吧~

再想到如果那個狹小空間裡的人,

不是叫不出名字的“別人”,

而是我的父親或是其他親近的人,

更是憐惜和不忍。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

這些工作即便他們不做,

也必須要有人去做啊,

除了一句在心裡的“心疼”,

還是更希望可以在言語或者行動上,

能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

(五)

很多人嚮往大城市的生活,

因為大城市能帶給我們便捷、快速和整潔。

我們足不出戶,

2個小時之內就能收到新鮮的蔬果,

第二天就能收到超市的快遞,

半夜餓了,

也可以隨時叫外賣……

但我們所能享受到的所有的便利,

其實都離不開這些基礎的勞動者。

沒有他們,

我們過不上“光鮮亮麗”的生活;

沒有他們,

我們不可能享受到大城市帶給我們的各種“福利”;

沒有他們,

整個城市正常運行的鏈條都得斷裂。

他們明明是這麼重要,

可我們卻總是難以珍視他們的價值,

所以也就少了對他們應有的尊重。

你穿著亮麗的西裝,

裝扮著精緻的妝容,

出入高級寫字樓,

上班下班車接車送,

就比他們高貴了嗎?

外賣派送員,清潔工,銀行職員,首席會計師,

這些其實都只是一份職業而已,

大家都是在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換取報酬,

所以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希望我們都能夠像對待

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那樣,

去對待為我們提供基礎性服務的人們。

不是很著急的時候請不要一直催促;

不要用一種“居高臨下”的語氣跟他們說話,

畢竟他們也不欠你什麼;

請慎重使用“差評”的權利;

在轉身離開的時候,也別忘了對他們說聲“謝謝”。

希望有一天,

他們所從事的職業於他們而言,

不只是一份謀生的工具,

也是他們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來源。

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

本就不是憐憫和同情,

而是發自心底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

—THE END—

MORE

記得那個被客戶退餐,

要把冷了3個小時的米粉帶給女兒吃的小哥嗎?

每次這樣的新聞上了頭條,

底下總有成群的人大呼著“心疼”,

可是在這“心疼“背後,

我們到底做了些什麼呢?

他們的處境又有了多少改善呢?

(三)

如果有選擇的話,

沒有人願意從事又累酬勞又低的工作,

但這些工作又不得不有人來做。

對於從事特定職業的人而言,

他們沒有“朝九晚五”的生活,

沒有法定節日,

沒有週末,

甚至連在飯點吃飯的機會都沒有。

就像那些外賣派送員們,

酷暑,颳風,大雪,

這些我們最不想出門的日子,

就是他們最被頻繁召喚的日子。

即便汗水將衣服打濕,

即便大風吹得臉生疼,

即便雪花亂飛遮擋了視線,

也沒有辦法退縮。

他們要一直和時間賽跑,

穿梭在這個城市的大街小巷,

掐著時鐘將餐送到。

不止一次吧,

我們聽著他們在電話中氣喘吁吁,

邊爬樓梯邊叫我們出去拿一下外賣。

不止一次吧,

我們剛從他們手中接過飯盒,

就看到他們急匆匆地小跑出去,

奔赴下一個地點,

我們口頭的“謝謝“還沒機會說出口。

也不止一次吧,

我們看著他們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

一邊惱怒一邊也忍不住替他們擔心,

“這樣得多危險啊~”

事實上,

“外賣派送員”已經成了高危職業。

顧客在等,

電話在催,

差評要扣錢……

他們不會不知道減速慢行更安全,

但時間等不了他們。

在顧客抱怨等待時間長的同時,

也有一堆人在抱怨外賣車橫衝直撞,

違規停車,破壞正常交通秩序。

這都是很正常也很正當的抱怨,

但的確也是很難調解的矛盾。

但是如果把這所有的問題

都歸咎於外賣小哥們的身上,

對他們也是不公平的。

(四)

說著外賣小哥們的故事,

也想起了很多人的故事。

在那場大家瘋狂剁手的購物狂歡之後,

很多快遞員連續一個月超負荷工作。

我記得在街道上看到過

有快遞員中午“蜷縮”在送貨車的

內廂裡眯著眼睛休息片刻。

那是冬天啊,

我們裹著厚厚的衣服在外面呆久了都會瑟瑟發抖,

怎麼能在那樣的“鐵盒子”裡睡覺呢?

而且連腿都伸不直。

對,就是這種送貨車~

我也記得在某天深夜10點多,

還看到有快遞員“蹲守”在某個小角落裡,

面前整齊地擺著幾排貨物,

一個個打著電話問收件人什麼時候來取,

那個時候我冷得連門都不想出。

有幾次深夜回去,

門口保衛處的燈亮著,

這裡每天都有人徹夜守候。

坐在車裡眼睛都快睜不開的我,

心裡止不住在想:他們也太辛苦了吧~

再想到如果那個狹小空間裡的人,

不是叫不出名字的“別人”,

而是我的父親或是其他親近的人,

更是憐惜和不忍。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

這些工作即便他們不做,

也必須要有人去做啊,

除了一句在心裡的“心疼”,

還是更希望可以在言語或者行動上,

能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

(五)

很多人嚮往大城市的生活,

因為大城市能帶給我們便捷、快速和整潔。

我們足不出戶,

2個小時之內就能收到新鮮的蔬果,

第二天就能收到超市的快遞,

半夜餓了,

也可以隨時叫外賣……

但我們所能享受到的所有的便利,

其實都離不開這些基礎的勞動者。

沒有他們,

我們過不上“光鮮亮麗”的生活;

沒有他們,

我們不可能享受到大城市帶給我們的各種“福利”;

沒有他們,

整個城市正常運行的鏈條都得斷裂。

他們明明是這麼重要,

可我們卻總是難以珍視他們的價值,

所以也就少了對他們應有的尊重。

你穿著亮麗的西裝,

裝扮著精緻的妝容,

出入高級寫字樓,

上班下班車接車送,

就比他們高貴了嗎?

外賣派送員,清潔工,銀行職員,首席會計師,

這些其實都只是一份職業而已,

大家都是在通過自己的勞動來換取報酬,

所以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希望我們都能夠像對待

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那樣,

去對待為我們提供基礎性服務的人們。

不是很著急的時候請不要一直催促;

不要用一種“居高臨下”的語氣跟他們說話,

畢竟他們也不欠你什麼;

請慎重使用“差評”的權利;

在轉身離開的時候,也別忘了對他們說聲“謝謝”。

希望有一天,

他們所從事的職業於他們而言,

不只是一份謀生的工具,

也是他們成就感和幸福感的來源。

其實,他們真正需要的,

本就不是憐憫和同情,

而是發自心底的尊重和平等的對待!

—THE EN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