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四季的味道·冬天的溫暖

小黑驢,白肚皮,粉鼻子粉眼粉蹄子兒,獅耳山上去啃草,

狼溪河裡來喝水,永濟橋上溜三遭兒,少岱山上去打滾,至冬宰殺取其皮,熬膠還得陰陽水”。

這首流傳于平陰縣東阿鎮民間的古老民謠,唱的是古人製備阿膠的事,唱出了阿膠的製備工藝和方法、製備用原料,與阿膠有關的自然條件及正宗產地。在向後人訴說著東阿鎮昔日熬膠盛”。

辨別以前的傳統工藝和現代工藝熬的膠有什麼區別?一個是從它的顏色、外觀的表面光滑度、三是憑氣味,

從這三點分辨它的好與壞。

民間俗語道:“冬至進補,來年打虎”。從中醫角度講,冬至子時是陰極陽生之時,其滋陰效果最佳,也是煉製地道阿膠的良機。

機器人,大資料,工業互聯網這些概念充斥著傳統中的中國。阿膠產業也借助科技的力量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無論產業做多大,做多強,作為傳統工藝發展而來的阿膠行業始終離不開一批像螺絲釘一樣鉚在平凡崗位上的手工業者。

正是他們的堅守與執著,使得匠人精神被賦予了更多的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