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回眸2017 五大年度關鍵字為內蒙古打CALL

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29日電 2017年即將過去。這一年,內蒙古自治區這匹駿馬奮蹄向前,一次又一次躍入世界關注的視線——

內蒙古的“高鐵時代”剛剛開啟,就迎來了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

而在廣袤的大草原上,烏蘭牧騎演員們仍在篤定前行……

2017年,內蒙古有哪些關鍵字?而這些關鍵字又代表著哪些精彩與輝煌?讓我們一起回望,向過往致敬,為未來憧憬。

8月3日,動車組列車行駛在張呼高鐵呼和浩特段。當日上午10時18分,內蒙古首列高鐵D6980次列車伴隨著嘹亮的汽笛聲,

駛出呼和浩特東火車站,以250公里的時速駛向烏蘭察布站,內蒙古自此正式邁進高鐵時代。 新華社發亮相電影節開幕式。當日,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烏蘭恰特大劇院開幕。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2017年,9月13日,中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影節——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呼和浩特開幕。為期4天的電影節期間,84部中外電影進行展映,

近百位中外影人出席。

金雞百花電影節在呼和浩特的舉辦,對中國少數民族地區影視文化交流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電影節的成功舉辦,為金雞百花電影節、為中國電影的繁榮發展,賦予了特殊的意義。

精彩回眸:第26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13日晚在呼和浩特開幕

群星閃耀第26屆金雞百花電影節

呼和浩特開啟金雞百花電影節時間

寧才:民族電影是最堅定的民族文化的守望者

王新民:內蒙古民族電影發展需要“兵分兩路”

李樹榕:內蒙古優秀民族電影需要走出去

位於呼和浩特市星火巷內的多功能公共衛生間。(新華網 徐梅 攝)

2017年,一座座小廁所,方便了市民使用,提升了城市顏值。

公廁雖小,卻牽著民生,連著文明。

內蒙古的“公廁革命”為城市環境帶來了新氣象,成為服務民生、建設美麗內蒙古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為提升城市文明和城市品質夯實了基礎。

今年,呼和浩特計畫建立3067座公共廁所,其中高標準建立300座青城驛站;2017年,包頭市預計投入資金3540萬元新建、改建旅遊廁所191座……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新建、改建旅遊廁所2193座,廁所建設投資額達到4.3億,基本實現主要道路沿線、旅遊節點、交通驛站等旅遊廁所建設全覆蓋,

目前,旅遊廁所數量和檔次都有了提升。

精彩回眸:到“青城驛站”裡歇歇腳——內蒙古呼和浩特進行“廁所革命”

內蒙古:“廁所革命”助草原牧民走上致富路

呼和浩特:“廁所革命”擦亮城市底色提升城市文明

11月23日,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在桑寶拉格蘇木額爾登塔拉嘎查為牧民表演文藝節目。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2017年,烏蘭牧騎,這支內蒙古大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火了。

“烏蘭牧騎”在蒙古語中意為“紅色的嫩芽”。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烏蘭牧騎在蘇尼特右旗成立。走過了60載的烏蘭牧騎,迎著風霜,頂著雨雪,以藍天為幕,以草原為舞臺為草原人民送去精彩的文藝表演。

目前,內蒙古共有75支烏蘭牧騎活躍在草原上,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

精彩回眸:六十載烏蘭牧騎:內蒙古草原深處的歌舞盛宴

紅色基因 薪火相傳——內蒙古烏蘭牧騎永葆青春服務人民

馳騁草原六十載 扛起紅旗再出發——回訪內蒙古最早的烏蘭牧騎

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2017年,烏蘭牧騎,這支內蒙古大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火了。

“烏蘭牧騎”在蒙古語中意為“紅色的嫩芽”。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烏蘭牧騎在蘇尼特右旗成立。走過了60載的烏蘭牧騎,迎著風霜,頂著雨雪,以藍天為幕,以草原為舞臺為草原人民送去精彩的文藝表演。

目前,內蒙古共有75支烏蘭牧騎活躍在草原上,每年演出超過7000場。

精彩回眸:六十載烏蘭牧騎:內蒙古草原深處的歌舞盛宴

紅色基因 薪火相傳——內蒙古烏蘭牧騎永葆青春服務人民

馳騁草原六十載 扛起紅旗再出發——回訪內蒙古最早的烏蘭牧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