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股最不要臉的“夫妻店”,兩夫妻清倉賺10倍,股民:該查一查了

爾康製藥這檔股票在5月初的時候就停牌了,停牌的原因就是涉嫌財務造假,在這個消息爆出來之前,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帥放文、曹再雲夫婦從2016年12月份到2017年5月份,也就是公司停牌之前,

這兩人一隻在不斷的減持,就在停牌當天宣佈減持完畢,總共減持1.03億股,套現12個億。當天的股價出現閃崩,導致1.6萬股民被套在裡面。

這家公司的情況非常複雜,公司涉及很多的股票質押,僅大股東帥佳投資就質押了35%的股份,全部押給了中信證券,而帥佳投資的實際控制人就是曹再雲,也就是這家公司的老闆娘,等於左手倒右手,反正自己的錢都套現走了,剩下的都是小散的錢了,

即使再有無數個跌停板,自己也不怕了。

為什麼說爾康製藥可能遭遇連續的跌停呢?因為剛剛爆出來的消息,業績存在造假行為。利潤造假達到2個億,雖然目前還是有很大的利潤,但是根據質押的情況來看,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公司的老闆如果對公司有信心,

怎麼會在停牌之前那麼大量的減持呢?

明天爾康製藥就要複牌了,很多股民表示了自己的擔憂,對於業績造假,股民們覺得這是很重大的影響,因為現在都知道管的嚴,勢必造成集體拋出,再加上之前大股東精准的減持,

更是沒有了希望,一位股民冷笑說,下面就開始數跌停板吧,數板遊戲開始了!這遊戲的背後到底隱藏的多少玩家,我們都可以想的出來,其中不得否認莊家的存在,其高深的騙術讓無數散戶頭疼,下面筆者就來談談如何來識破莊家的騙局,跟莊吃肉。

掌握莊家建倉的手法及規律,可以說是“與莊共舞”、戰勝莊家的第一步。在這一階段中悄悄買入,散戶才能變被動為主動,

從而成為莊家剋星。

建倉在坐莊流程中,是主要的必經階段,不經過建倉就無可謂坐莊。

主力建倉形態四定律

定律一:低位複合連陽短線牛股露臉

所謂複合底部連續陽線,就是在底部走出兩次七連陽或者一次七連陽加上一次六連陽的形態。這是一種超強勢形態,

說明主力力求縮短建倉時期,反應市場共識程度高,下跌空間被封死個股屬於超強股。

實戰中可以在連續陽線後的短暫調整結束時(這種極強勢股調整結束往往是以一根大陽線為標誌的)堅決買入,短線空間較大。

定律二:莊家直接對話搶莊倒倉識別

形態特徵:無論換籌或是搶莊,在K線圖上的特點就是放巨量,當天的成交量一般至少是過去20天成交量平均數的3倍,或者連續幾天密集放量,換手驚人。隨成交量的急劇放大,股價呈暴漲暴跌大陰大陽形態。從K線組合上,同絕大多數正常時期的K線走勢組合兩樣。

注:這種半途搶莊的個股,新主力後續的目標位元可能很高,但主力爭奪籌碼之時變數不定且資金消耗較大,很少在新莊進入後立即展開拉升行情,相反可能是一波兇猛的洗盤,投資者須謹慎對待,留心學習主力手法,從K線形態洞察主力的目的。

定律三:底部首次漲停主力建倉標誌

當個股被大資金相中,籌碼從分散走向集中時,是最生機勃勃,最具潛力和可操作性的階段。對投資者來說可以從K線圖上的蛛絲馬跡迅速判斷是否有大資金大主力的身影,既是不可或缺的投資基本功,也是考驗實戰能力的必要因素。對於大資金的操盤者來說,此階段要絞盡腦汁來掩藏由於增大倉位而在K線形態上留下的建倉痕跡。

當個股經歷漫漫熊途下跌至低位或長期持續橫盤整理,一旦目標個股在低位元出現量價配合理想的漲停板值得投資者密切注意,因為空頭能量釋放完畢,多頭力量開始反攻,意味新一輪行情到來。

K線形態與主力心態研究 K線形態是能反映一切的。目標個股在底部出現第一個漲停板,很有可能是基本面上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也明確無誤的顯示了主力建倉的動作。當個股長期下跌,並開始震盪築底時出現的第一個漲停板,具有快速聚集人氣的作用。對於盤中主力來說就意味著拉升時的輕鬆,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獲利機會。

我們在觀察第一個漲停板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是底部第一個漲停板的成交量並不會放的很大。分時圖上漲停前放量,漲停後縮量,這類個股具備較高的參與價值。

對於在綿綿跌勢中突然放巨量的漲停的個股需要謹慎觀察,看是否屬於老莊自救的行為。或者主力對未來趨勢沒有信心半路出逃的行為。

定律四:底部七連陽中線黑馬搖籃

形態特徵:目標個股在底部區域經過長期盤整後,在連續七個交易日內收出小陽線,成交量溫和放大,並且每天漲幅不大。

主力心態:此時股價較低屬於主力吸籌的“底倉”階段,盤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一種對收集廉價籌碼迫不及待的感覺,一有賣單掛出即被主力吃下,股價來不及調整而不斷被推高,連續拉出一根根小陽線,而成交量的放大更暴露了機構在此建倉的痕跡。

實戰操作注意事項:一旦發現這種走勢的股票,應在隨後的縮量調整中堅決介入,今後的上漲空間將會很大。選擇目標個股時注意,要排除那些位於歷史高點或者次高點區域的股票。在股價中底部區域出現的七連陽才是標準無誤的底部七連陽形態。

底部、連續陽線、成交量溫和放大是應用七連陽技巧選股成功的三大關鍵要素,決不可忽視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目標個股八連陽、九連陽密切跟蹤,九連陽90%會出現對應翻番行情。

尋找主力建倉的蛛絲馬跡

在市場中我們會發現盤感相對較好的投資者,不少人也許會感到非常的好奇,對此敬佩不已,並感慨為何其盤感那麼好,而自己卻難以做到這一點呢?難道別人真的存在特異功能嗎?呵,相信市場中的不少投資者或多或少會存在這種質疑。什麼特異功能顯然不現實,但對盤面的完好感覺確實是存在的,有天賦的原因,但更多的這是一種長期鍛煉培養的結果。長期鍛煉培養的過程通俗點就是長期跟蹤用心體會並不斷驗證的一個過程,有些投資者盤感之所以好,也即在上述這個過程中其積累了大量的盤面波動特徵以及這些特徵背後的意欲,歷史雖不會一成不變的重演,但很多時候會相似的重演,所以當大腦中貯存足夠多的盤面特徵時,往往只要市場發出一個盤面語言,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就能大概的獲知下一步將會發生什麼,這就是盤感好的一種體現。

所以只要我們能細心去體會,在盯盤過程中有意識的去積累一些盤面語言以及弄懂其背後的意欲並不斷的驗證和總結,日積月累盤感自然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盯盤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很多人都盯盤,但這過程後的結果會有很大的區別,有些人在這過程之後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帳戶盈利也出現了正增長的情況,而有些人也同樣是盯盤,每天跟隨盤面波動忙碌一天之後,卻沒有什麼大的收穫,只知道市場或個股漲了或跌了,對於其中的波動以及一些細節卻一概不知,長期停留在表面情況,長此以往要想有大的收穫可想而知不太現實了。所以同樣是盯盤最終卻出現極大的差別,根源便在於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股市中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前面分析了盤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於對一些盤面波動細節的積累與驗證,如果這個過程都沒有,要想邁入高手的行列只能是黃粱一夢,最終留下的可能是現實的殘酷和無情,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相信大家對此都有深刻的體會,在股市中也同樣如此,不論是培養自身的盤感還是最終獲取盈利都需要時間去完成,也即在這裡想要成功同樣需要有極大的耐心。這個過程雖然艱難但只要堅持下來了最終的回報也將會相當的可觀,巴菲特的巨大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長期持股的複利增長締造了資本市場的神話。

前面分析了盤感的培養需要用心去體會盤面的波動,其中的主要目的在於尋找主力的一些蛛絲馬跡,眾所周知,個股中其主導作用的主力資金的動向往往很大程度上將極大的影響著其接下來的波動,然而主力資金的動向如何去把握也就是我們盯盤時需要重點關注的物件,很多時候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兩天盤面波動就能追尋結果,就拿建倉過程來說,對於主力資金而言,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兩天的行為。這也是平時我們需要跟蹤個股波動的重要性所在,在買入之前進行一段時間的跟蹤,一方面在跟蹤中追尋主力資金的動向,另一方面瞭解股性,掌握其波動的秉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比一下,有這些細節與沒有這些細節的盯盤過程,最終的結果誰最終贏的概率大,無疑從細微之處入手的盯盤過程比只是毫無目的的翻翻盤面情況的盯盤行為會獲勝更多的盤面資訊,勝算自然就提高了。

神秘建倉——騙取低廉籌碼

第一節莊家建倉的三個階段

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沒有賣空機制,只有買多,不能賣空;只有買股,才能賣股;只有賣股,才有賺錢的機會,因此建倉是莊家坐莊的第一步。莊家建倉需要一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初倉階段、主倉階段(集中建倉)、加倉階段(補倉)。

階段1:初倉階段

莊家最初吸納或持有的籌碼,叫初倉,吸納初倉的整個過程,被稱為初倉期或初倉階段。初倉籌碼的形成有三種可能:一是新資金入場,直接從市場上吸納;二是前一輪行情的少量倉底貨;三是前面兩種情況都有,既有新吸納的籌碼,也有過去的倉底貨。初倉籌碼的倉量不大,一般占莊家總持倉量的20%以下。

這部分倉位元的成本價有時候遠遠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有時候卻大大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而有時候則與平均持倉成本接近。比如,在下跌過程中,用於砸盤的這部分籌碼,或者莊家對市場判斷失誤,在股價沒有真正見底之前吸納的籌碼,這些籌碼的成本顯然要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A所示)。又如,股價受下跌慣性影響,而出現急速下跌,然後快速回升,這時在低位轉捩點附近吸納的這部分籌碼,其成本價往往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B所示)。再如,經過長期的熊市下跌後,股價跌無可跌,低位窄幅波動,此時吸納的初倉成本價與坐莊平均成本價相近(如圖C所示)。

階段2:主倉階段

莊家集中吸納的籌碼,叫主倉,其整個建倉過程,被稱為主倉期或主倉階段。主倉是莊家建倉的主體部分,直接關係到後續的拉升高度及盈利空間。

主倉籌碼基本反映整個建倉階段的全貌,它是分析莊家持倉成本、持倉數量的依據,能夠反映莊家建倉方式、建倉時間、建倉空間等,因而是坐莊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盤操作,大都以主倉籌碼作為技術分析、研判後市的重要依據。本書內容所涉及的建倉指的也是主倉籌碼。

主倉部分所占的比重較大,一般占莊家總持倉量的60%~80%,有時甚至達到100%,即沒有初倉和加倉過程。莊家速戰速決一次性完成建倉計畫,整個建倉過程只有一個主倉部分,因而此時也沒有主次之別了。可見,莊家的籌碼構成有以下四種可能:一是由初倉和主倉構成;二是由主倉和加倉構成;三是由初倉、主倉和加倉構成;四是由主倉獨立構成。

主倉期是建倉的主體部分,所需的籌碼量大,所以時間比初倉期和加倉期都要長得多。一般短線莊家需要1~3個月,長線莊家需要3個月以上,並且要

悄悄地進行。一旦洩密,為廣大散戶知悉,跟著莊家在底部搶籌,便會前功盡棄。

實盤中莊家建倉非常複雜,有時出現初倉量與主倉量接近或主倉量與加倉量接近的現象。持倉成本價還會產生這樣幾種情形:初倉成本高於主倉成本;初倉成本低於主倉成本;加倉成本高於主倉成本;加倉成本低於主倉成本。無論是哪一種情形,在分析持倉成本時以兩者的均價為宜。當初倉量、主倉量和加倉量都接近時,就可以視其為一個獨立的主倉建倉過程。

階段3:加倉階段

莊家在完成主倉期後,有時可能還需要加倉,加倉的整個過程,被稱為加倉期或加倉階段。加倉期的時間大多短於主倉期和初倉期,成交量出現時大時小現象,可能出現在打壓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在爬升過程中。這部分倉位元視當時市場狀況而定,但一般占莊家總持倉量的20%以下。

這部分倉位元的成本價跟初倉相似,有時候遠遠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有時候卻大大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而有時候則與平均持倉成本接近。

比如,在完成主倉期後,股價向上爬高時出現洗盤整理,這時莊家如果還沒有達到坐莊計畫所要求的持倉量的話,就要在相對高點加倉,這部分籌碼的成本價就會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A所示)。又如,股價受消息影響或莊家打壓,而出現新的下跌走勢,此時莊家在低位實施加倉計畫,那麼這部分籌碼的成本價往往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B所示)。再如,在長時間的底部過程中,股價低位窄幅波動,此時完成最後加倉計畫的籌碼的成本價與坐莊平均成本價相近(如圖C所示)。

從上述初倉期、主倉期、補倉期這三個階段的建倉過程,還可以引申出多種莊家建倉形式。分析和掌握莊家的建倉過程,對投資者跟莊很有幫助,可以使投資者瞭解莊家在什麼價位大規模建倉、建倉成本在什麼位置、莊家持倉數量多少等,進而決定自己的跟莊策略。

莊家建倉手法:

a、拉升式建倉

拉升式建倉是一種利用散戶慣性思維逆向操作的一種典範。由於市場人士大多會認為莊家為了降低成本會採取打壓股價進行建倉或莊家建倉往往在低位的習慣性思維而採取的逆反手段,把股價推升至相對高位建倉的一種方法。

建倉條件:

1、股價相對歷史價格比較低(近兩年到三年,跌幅超過60%最好);

2、公司後市有重大利好或大題材做後盾;

3、有足夠的資金控盤,具備中長線運作思路。

例:大富科技,2012年12月,主力開始直接選擇拉伸:

b、三重底建倉:

三重底一般是雙重底的延伸,大多數出現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由於大盤不好,兩次探底都難以拿到充分的籌碼,故而再多做一次底;三重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逐步抬高式三重底,一種是頭肩底。

例:深天馬A,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三底建倉:

蝶式建倉:左翅膀是莊家溫和地建倉,右翅膀是莊家野蠻地建倉,總之都是明顯的建倉。

“蝶式建倉”的主要特徵是,洗盤時股價不跌,甚至還能漲,否則就不稱其為“蝶式”形狀了。

蝶式建倉的特徵:

在A點之前, K線形態以橫盤為主,成交量未見明顯放大,OBV曲線也未明顯向上開口,由此可判斷,該股還沒有明顯的莊家建倉行為。

A點之後,成交量溫和放大(見C點),股價上升到2+3區間(見B點),OBV曲線開始向上開口,這是明顯的莊家介入信號,只不過莊家建倉的動作尚屬溫和。

O點後發生“120上小平臺”向上突破,在本圖中,這種K線形態是唯一的,你找不出第二個“120上小平臺”,因此很容易辨認。

F點是巨量收集籌碼,對應的E點,是K線拉長陽。

從E點至G點,股價沿5日平均線上升,對應的成交量柱體圖卻從F點下降到H點,這是典型的“價越盤越高,量越盤越小”圖形,這種圖形表明,該股在散戶手中的浮動籌碼已經不多了,莊家的籌碼量已經很大。

建倉案例解析:精誠銅業——激流暗湧的黑馬股

2010年10月,一波在我預判之中的超預期反彈行情裡,最引入注目的就是有色金屬板塊。而在這個板塊裡面,精誠銅業在不到半年內實現了股價翻兩番,其能量之充沛一時讓市場為之瘋狂。如何能夠捕捉到這種誘人的獵物?相信大家會相當有興趣。不妨繼續運用本文中涉及到的盤面分析新利劍:分時圖、成交量和換手率對精誠銅業的建倉階段進行深入挖掘。

圖4-1 精誠銅業2010年4月8日走勢圖

2010年4月8日,大盤低開低走,精誠銅業卻在11點後脫離大盤走出獨立行情。如圖4-1所示,儘管大盤全天一直處於下跌趨勢過程中,但精誠銅業卻始終保持強勢的區間震盪,甚至還在最後半小時有一波猛烈上攻動作。無論場內籌碼是獲利還是虧損,相信在大盤大幅殺跌的情況下多少還是會產生動搖。

圖4-2精誠銅業2010年4月14日走勢圖

4月14日,大盤全天顯得不溫不火,但是精誠銅業卻選擇了穩步上攻的走勢。如圖4-2所示,另外在盤中還有兩次大的放量上攻動作。

莊家建倉有什麼特點 ?

莊家的資金量大特性決定了莊家建倉與散戶建倉有時顯示的不同,莊家建倉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時間週期長

如圖1-1所示是上港集團(600018)2014年1月14日至2015年5月27日的K線圖,從圖中可看到,股價在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個窄幅區間,從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初都是這樣,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窄幅震盪,完成吸籌後,股價大幅上漲。

圖1-1 上港集團(600018)2014年1月14日至2015年5月27日K線圖

2、股價波動小

莊家在吸籌建倉的初期,儘量封鎖消息,緩慢、不動聲色地從市場中撿低價籌碼。因為莊家的參與,股價會有小幅攀升。為了壓制股價的上漲,當股價漲到一定幅度後,莊家會利用手中已有籌碼將股價打壓下去,在K線圖中形成一些帶上下影線的小陽線或小陰線。由於有莊家的壓制,在吸籌期間,股價的波動幅度都很小。

圖1-1所示的K線圖中,該股在吸籌期間股價的波動幅度很小,在此期間股價最高為4.79元,最低為4.42元,震幅不足10%。

3、成交量放大

莊家對目標股票進行建倉時,在建倉初期會控制吸籌動作,成交量圖形上基本顯現不出什麼痕跡,當基礎倉位元達到一定幅度後(或者是由於其他原因需要快速完成建倉時),莊家可能就不再壓制股價,這時會出現一波股價快速放量上漲的過程,這是莊家邊吸籌邊吸引散戶注意的一種方式。在一個不大的漲幅後,就可能接著來一次震倉洗盤。

一檔股票在某個價位某個時段內換手率會急速劇增,放大的幅度也會達到或超過100%,這個時候股價波動幅度往往在20%左右。在成交量柱線圖上就會表現出一個由許多量柱構成的“量堆”,這個時候就說明有大資金參與這檔股票。

例如,如圖1-2所示的是中原高速(600020)2014年3月20日至2015年5月27日的K線和成交量圖,從圖中可看到該股在莊家建倉初期股價走勢平穩,緩慢吸籌建倉,當基本倉位基本完成後,股價開始上漲,成交量也開始逐步放大,換手率從每天2%左右的水準突然升至20%以上。

4、均線交織

莊家建倉時,由於要壓著股價買入,股價剛要站上重要均線位置又會被打壓下來,因此莊家建倉期間,股價的均線系統會千變萬化,前期雜亂無章、剪不斷理還亂,而後期均線系統則會逐漸清晰化且漲跌有致地過渡。

在建倉初期,因為莊家籌碼不集中,持倉成本較大,且大盤主力刻意打壓,使得股價波動規律極小,反應到均線系統上,就是各週期均線雜亂無章地交叉起伏,隨著大盤主力籌碼的沉澱,市場上穩定的籌碼逐漸增加,莊家手中持有的籌碼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逐漸縮小股價波幅以減少市場平均成本。當均線距離逐漸縮小時,莊家就會開始試著拉升或打壓股價,因為莊家持有的籌碼較多,對股價有掌控力,因而儘管盤中震盪不斷變化不斷,但大勢已成,均線系統顯示出來的結果也是錯落有致的。

從圖1-2可以看到莊家建倉時,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交織,沒有形成明顯的多頭或空頭走勢。直到股價脫離低位時,均線才形成多頭排列。

圖1-2 中原高速(600020)2014年3月20日至2015年5月27日K線圖

5、利空消息頻現

在建倉階段,莊家與散戶實際上是博弈的雙方,莊家總是耍出各種花樣製造假像以迫使散戶在低價賣出籌碼。莊家為達到此目的,往往會借助媒體、股評師或上市公司等發佈各種利空消息,或通過操盤技術在盤面走勢上製造出空頭跡象,使散戶產生恐慌心理而主動拋售手中持有的籌碼,最終使股價下跌。

一般來說,如果莊家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仍不放棄持股,且繼續逢低建倉吸籌,這個時候股價就不會下跌至前期成本密集區以下。

主力建倉的公式:

var10:=100*(C-COST(10))/COST(10);

var1:=(CLOSE-LLV(LOW,28))/(HHV(HIGH,28)-LLV(LOW,28))*100;

var2:=SMA(var1,4,1);

var3:=SMA(var2,2,1);

var4:=VOL/CAPITAL*34;

var5:=REF(var4,1);

主力建倉提醒: IF(var3<8.5 AND var2<11,-10,0),colorred;

最後要學會及時止損

跟莊失敗是常有的事,當莊家出逃,投資者的收益由盈轉虧時,要承認失敗,應及時止損。而對於止損,一直是投資者難以抉擇的一個問題。很多投資者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止損後價格反轉,止損的操作豈不吃虧;如果不止損,價格繼續走勢不利,損失會擴大,甚至會全軍覆沒。”這就是散戶在炒股時最難把握的地方。

據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交易員有一個被稱為“鱷魚法則”的原則,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交易員,必須反復訓練對這種原則的理解程度:假如一隻鱷魚咬住了你的腳,而你試圖掙扎,那麼往往結果就是你越掙扎就越陷越深。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保住性命唯有犧牲一隻腳。將這個法則用在市場中,就是如果犯錯導致虧損,且虧損仍在擴大,不斷超出你的預期,那麼也許你應該儘快離場,更不要試圖通過補倉、加倉來攤低成本。

其實,止損的目的也在於此:寧傷皮肉,不動筋骨。在實際跟莊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幾次因止損過早而失去賺錢的大好機會,但這對自己影響並不大;而幾次不忍止損的錯誤卻會使自己再也沒有翻本的機會。

很多投資者在股票被深套的時候都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擁有一個“不賣不虧”的錯誤概念。所以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在股票下跌時,死死地將股票握在手中,老是認為只要不賣出去,股票就不存在虧損的問題。但要知道股票在下跌過程中,帳戶實際的市值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如果股票被套的時間過長,損失就會越來越大,最後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

通常,當虧損在10%~25%風險相對較小,虧損在30%~45%就很危險,虧損在50%以上幾乎沒有翻本的機會,虧損在7 0%~80%可以說是徹底沒有機會翻本。因為虧損在10%~25%時,本金就需要13%~40%的升值;虧損在30%~45%,本金需要45%~70%的升值;虧損50%,本金就需要100%的升值;虧損70%,本金就需要200%以上的升值;而虧損達到80%時,本金需要近400%的升值。

筆者公眾平臺:鄭緯墨(cg600660)

或者連續幾天密集放量,換手驚人。隨成交量的急劇放大,股價呈暴漲暴跌大陰大陽形態。從K線組合上,同絕大多數正常時期的K線走勢組合兩樣。

注:這種半途搶莊的個股,新主力後續的目標位元可能很高,但主力爭奪籌碼之時變數不定且資金消耗較大,很少在新莊進入後立即展開拉升行情,相反可能是一波兇猛的洗盤,投資者須謹慎對待,留心學習主力手法,從K線形態洞察主力的目的。

定律三:底部首次漲停主力建倉標誌

當個股被大資金相中,籌碼從分散走向集中時,是最生機勃勃,最具潛力和可操作性的階段。對投資者來說可以從K線圖上的蛛絲馬跡迅速判斷是否有大資金大主力的身影,既是不可或缺的投資基本功,也是考驗實戰能力的必要因素。對於大資金的操盤者來說,此階段要絞盡腦汁來掩藏由於增大倉位而在K線形態上留下的建倉痕跡。

當個股經歷漫漫熊途下跌至低位或長期持續橫盤整理,一旦目標個股在低位元出現量價配合理想的漲停板值得投資者密切注意,因為空頭能量釋放完畢,多頭力量開始反攻,意味新一輪行情到來。

K線形態與主力心態研究 K線形態是能反映一切的。目標個股在底部出現第一個漲停板,很有可能是基本面上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也明確無誤的顯示了主力建倉的動作。當個股長期下跌,並開始震盪築底時出現的第一個漲停板,具有快速聚集人氣的作用。對於盤中主力來說就意味著拉升時的輕鬆,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獲利機會。

我們在觀察第一個漲停板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是底部第一個漲停板的成交量並不會放的很大。分時圖上漲停前放量,漲停後縮量,這類個股具備較高的參與價值。

對於在綿綿跌勢中突然放巨量的漲停的個股需要謹慎觀察,看是否屬於老莊自救的行為。或者主力對未來趨勢沒有信心半路出逃的行為。

定律四:底部七連陽中線黑馬搖籃

形態特徵:目標個股在底部區域經過長期盤整後,在連續七個交易日內收出小陽線,成交量溫和放大,並且每天漲幅不大。

主力心態:此時股價較低屬於主力吸籌的“底倉”階段,盤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一種對收集廉價籌碼迫不及待的感覺,一有賣單掛出即被主力吃下,股價來不及調整而不斷被推高,連續拉出一根根小陽線,而成交量的放大更暴露了機構在此建倉的痕跡。

實戰操作注意事項:一旦發現這種走勢的股票,應在隨後的縮量調整中堅決介入,今後的上漲空間將會很大。選擇目標個股時注意,要排除那些位於歷史高點或者次高點區域的股票。在股價中底部區域出現的七連陽才是標準無誤的底部七連陽形態。

底部、連續陽線、成交量溫和放大是應用七連陽技巧選股成功的三大關鍵要素,決不可忽視其中任何一個要素。目標個股八連陽、九連陽密切跟蹤,九連陽90%會出現對應翻番行情。

尋找主力建倉的蛛絲馬跡

在市場中我們會發現盤感相對較好的投資者,不少人也許會感到非常的好奇,對此敬佩不已,並感慨為何其盤感那麼好,而自己卻難以做到這一點呢?難道別人真的存在特異功能嗎?呵,相信市場中的不少投資者或多或少會存在這種質疑。什麼特異功能顯然不現實,但對盤面的完好感覺確實是存在的,有天賦的原因,但更多的這是一種長期鍛煉培養的結果。長期鍛煉培養的過程通俗點就是長期跟蹤用心體會並不斷驗證的一個過程,有些投資者盤感之所以好,也即在上述這個過程中其積累了大量的盤面波動特徵以及這些特徵背後的意欲,歷史雖不會一成不變的重演,但很多時候會相似的重演,所以當大腦中貯存足夠多的盤面特徵時,往往只要市場發出一個盤面語言,經驗豐富的投資者也就能大概的獲知下一步將會發生什麼,這就是盤感好的一種體現。

所以只要我們能細心去體會,在盯盤過程中有意識的去積累一些盤面語言以及弄懂其背後的意欲並不斷的驗證和總結,日積月累盤感自然能夠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盯盤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很多人都盯盤,但這過程後的結果會有很大的區別,有些人在這過程之後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時帳戶盈利也出現了正增長的情況,而有些人也同樣是盯盤,每天跟隨盤面波動忙碌一天之後,卻沒有什麼大的收穫,只知道市場或個股漲了或跌了,對於其中的波動以及一些細節卻一概不知,長期停留在表面情況,長此以往要想有大的收穫可想而知不太現實了。所以同樣是盯盤最終卻出現極大的差別,根源便在於細節。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在股市中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前面分析了盤感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在於對一些盤面波動細節的積累與驗證,如果這個過程都沒有,要想邁入高手的行列只能是黃粱一夢,最終留下的可能是現實的殘酷和無情,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相信大家對此都有深刻的體會,在股市中也同樣如此,不論是培養自身的盤感還是最終獲取盈利都需要時間去完成,也即在這裡想要成功同樣需要有極大的耐心。這個過程雖然艱難但只要堅持下來了最終的回報也將會相當的可觀,巴菲特的巨大成功就是一個很好的體現,長期持股的複利增長締造了資本市場的神話。

前面分析了盤感的培養需要用心去體會盤面的波動,其中的主要目的在於尋找主力的一些蛛絲馬跡,眾所周知,個股中其主導作用的主力資金的動向往往很大程度上將極大的影響著其接下來的波動,然而主力資金的動向如何去把握也就是我們盯盤時需要重點關注的物件,很多時候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兩天盤面波動就能追尋結果,就拿建倉過程來說,對於主力資金而言,這也需要一個過程,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兩天的行為。這也是平時我們需要跟蹤個股波動的重要性所在,在買入之前進行一段時間的跟蹤,一方面在跟蹤中追尋主力資金的動向,另一方面瞭解股性,掌握其波動的秉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比一下,有這些細節與沒有這些細節的盯盤過程,最終的結果誰最終贏的概率大,無疑從細微之處入手的盯盤過程比只是毫無目的的翻翻盤面情況的盯盤行為會獲勝更多的盤面資訊,勝算自然就提高了。

神秘建倉——騙取低廉籌碼

第一節莊家建倉的三個階段

目前,我國股票市場沒有賣空機制,只有買多,不能賣空;只有買股,才能賣股;只有賣股,才有賺錢的機會,因此建倉是莊家坐莊的第一步。莊家建倉需要一個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初倉階段、主倉階段(集中建倉)、加倉階段(補倉)。

階段1:初倉階段

莊家最初吸納或持有的籌碼,叫初倉,吸納初倉的整個過程,被稱為初倉期或初倉階段。初倉籌碼的形成有三種可能:一是新資金入場,直接從市場上吸納;二是前一輪行情的少量倉底貨;三是前面兩種情況都有,既有新吸納的籌碼,也有過去的倉底貨。初倉籌碼的倉量不大,一般占莊家總持倉量的20%以下。

這部分倉位元的成本價有時候遠遠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有時候卻大大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而有時候則與平均持倉成本接近。比如,在下跌過程中,用於砸盤的這部分籌碼,或者莊家對市場判斷失誤,在股價沒有真正見底之前吸納的籌碼,這些籌碼的成本顯然要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A所示)。又如,股價受下跌慣性影響,而出現急速下跌,然後快速回升,這時在低位轉捩點附近吸納的這部分籌碼,其成本價往往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B所示)。再如,經過長期的熊市下跌後,股價跌無可跌,低位窄幅波動,此時吸納的初倉成本價與坐莊平均成本價相近(如圖C所示)。

階段2:主倉階段

莊家集中吸納的籌碼,叫主倉,其整個建倉過程,被稱為主倉期或主倉階段。主倉是莊家建倉的主體部分,直接關係到後續的拉升高度及盈利空間。

主倉籌碼基本反映整個建倉階段的全貌,它是分析莊家持倉成本、持倉數量的依據,能夠反映莊家建倉方式、建倉時間、建倉空間等,因而是坐莊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實盤操作,大都以主倉籌碼作為技術分析、研判後市的重要依據。本書內容所涉及的建倉指的也是主倉籌碼。

主倉部分所占的比重較大,一般占莊家總持倉量的60%~80%,有時甚至達到100%,即沒有初倉和加倉過程。莊家速戰速決一次性完成建倉計畫,整個建倉過程只有一個主倉部分,因而此時也沒有主次之別了。可見,莊家的籌碼構成有以下四種可能:一是由初倉和主倉構成;二是由主倉和加倉構成;三是由初倉、主倉和加倉構成;四是由主倉獨立構成。

主倉期是建倉的主體部分,所需的籌碼量大,所以時間比初倉期和加倉期都要長得多。一般短線莊家需要1~3個月,長線莊家需要3個月以上,並且要

悄悄地進行。一旦洩密,為廣大散戶知悉,跟著莊家在底部搶籌,便會前功盡棄。

實盤中莊家建倉非常複雜,有時出現初倉量與主倉量接近或主倉量與加倉量接近的現象。持倉成本價還會產生這樣幾種情形:初倉成本高於主倉成本;初倉成本低於主倉成本;加倉成本高於主倉成本;加倉成本低於主倉成本。無論是哪一種情形,在分析持倉成本時以兩者的均價為宜。當初倉量、主倉量和加倉量都接近時,就可以視其為一個獨立的主倉建倉過程。

階段3:加倉階段

莊家在完成主倉期後,有時可能還需要加倉,加倉的整個過程,被稱為加倉期或加倉階段。加倉期的時間大多短於主倉期和初倉期,成交量出現時大時小現象,可能出現在打壓過程中,也有可能出現在爬升過程中。這部分倉位元視當時市場狀況而定,但一般占莊家總持倉量的20%以下。

這部分倉位元的成本價跟初倉相似,有時候遠遠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有時候卻大大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而有時候則與平均持倉成本接近。

比如,在完成主倉期後,股價向上爬高時出現洗盤整理,這時莊家如果還沒有達到坐莊計畫所要求的持倉量的話,就要在相對高點加倉,這部分籌碼的成本價就會高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A所示)。又如,股價受消息影響或莊家打壓,而出現新的下跌走勢,此時莊家在低位實施加倉計畫,那麼這部分籌碼的成本價往往低於平均持倉成本價(如圖B所示)。再如,在長時間的底部過程中,股價低位窄幅波動,此時完成最後加倉計畫的籌碼的成本價與坐莊平均成本價相近(如圖C所示)。

從上述初倉期、主倉期、補倉期這三個階段的建倉過程,還可以引申出多種莊家建倉形式。分析和掌握莊家的建倉過程,對投資者跟莊很有幫助,可以使投資者瞭解莊家在什麼價位大規模建倉、建倉成本在什麼位置、莊家持倉數量多少等,進而決定自己的跟莊策略。

莊家建倉手法:

a、拉升式建倉

拉升式建倉是一種利用散戶慣性思維逆向操作的一種典範。由於市場人士大多會認為莊家為了降低成本會採取打壓股價進行建倉或莊家建倉往往在低位的習慣性思維而採取的逆反手段,把股價推升至相對高位建倉的一種方法。

建倉條件:

1、股價相對歷史價格比較低(近兩年到三年,跌幅超過60%最好);

2、公司後市有重大利好或大題材做後盾;

3、有足夠的資金控盤,具備中長線運作思路。

例:大富科技,2012年12月,主力開始直接選擇拉伸:

b、三重底建倉:

三重底一般是雙重底的延伸,大多數出現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由於大盤不好,兩次探底都難以拿到充分的籌碼,故而再多做一次底;三重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逐步抬高式三重底,一種是頭肩底。

例:深天馬A,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三底建倉:

蝶式建倉:左翅膀是莊家溫和地建倉,右翅膀是莊家野蠻地建倉,總之都是明顯的建倉。

“蝶式建倉”的主要特徵是,洗盤時股價不跌,甚至還能漲,否則就不稱其為“蝶式”形狀了。

蝶式建倉的特徵:

在A點之前, K線形態以橫盤為主,成交量未見明顯放大,OBV曲線也未明顯向上開口,由此可判斷,該股還沒有明顯的莊家建倉行為。

A點之後,成交量溫和放大(見C點),股價上升到2+3區間(見B點),OBV曲線開始向上開口,這是明顯的莊家介入信號,只不過莊家建倉的動作尚屬溫和。

O點後發生“120上小平臺”向上突破,在本圖中,這種K線形態是唯一的,你找不出第二個“120上小平臺”,因此很容易辨認。

F點是巨量收集籌碼,對應的E點,是K線拉長陽。

從E點至G點,股價沿5日平均線上升,對應的成交量柱體圖卻從F點下降到H點,這是典型的“價越盤越高,量越盤越小”圖形,這種圖形表明,該股在散戶手中的浮動籌碼已經不多了,莊家的籌碼量已經很大。

建倉案例解析:精誠銅業——激流暗湧的黑馬股

2010年10月,一波在我預判之中的超預期反彈行情裡,最引入注目的就是有色金屬板塊。而在這個板塊裡面,精誠銅業在不到半年內實現了股價翻兩番,其能量之充沛一時讓市場為之瘋狂。如何能夠捕捉到這種誘人的獵物?相信大家會相當有興趣。不妨繼續運用本文中涉及到的盤面分析新利劍:分時圖、成交量和換手率對精誠銅業的建倉階段進行深入挖掘。

圖4-1 精誠銅業2010年4月8日走勢圖

2010年4月8日,大盤低開低走,精誠銅業卻在11點後脫離大盤走出獨立行情。如圖4-1所示,儘管大盤全天一直處於下跌趨勢過程中,但精誠銅業卻始終保持強勢的區間震盪,甚至還在最後半小時有一波猛烈上攻動作。無論場內籌碼是獲利還是虧損,相信在大盤大幅殺跌的情況下多少還是會產生動搖。

圖4-2精誠銅業2010年4月14日走勢圖

4月14日,大盤全天顯得不溫不火,但是精誠銅業卻選擇了穩步上攻的走勢。如圖4-2所示,另外在盤中還有兩次大的放量上攻動作。

莊家建倉有什麼特點 ?

莊家的資金量大特性決定了莊家建倉與散戶建倉有時顯示的不同,莊家建倉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時間週期長

如圖1-1所示是上港集團(600018)2014年1月14日至2015年5月27日的K線圖,從圖中可看到,股價在大部分時間都在一個窄幅區間,從2014年4月至2014年9月初都是這樣,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窄幅震盪,完成吸籌後,股價大幅上漲。

圖1-1 上港集團(600018)2014年1月14日至2015年5月27日K線圖

2、股價波動小

莊家在吸籌建倉的初期,儘量封鎖消息,緩慢、不動聲色地從市場中撿低價籌碼。因為莊家的參與,股價會有小幅攀升。為了壓制股價的上漲,當股價漲到一定幅度後,莊家會利用手中已有籌碼將股價打壓下去,在K線圖中形成一些帶上下影線的小陽線或小陰線。由於有莊家的壓制,在吸籌期間,股價的波動幅度都很小。

圖1-1所示的K線圖中,該股在吸籌期間股價的波動幅度很小,在此期間股價最高為4.79元,最低為4.42元,震幅不足10%。

3、成交量放大

莊家對目標股票進行建倉時,在建倉初期會控制吸籌動作,成交量圖形上基本顯現不出什麼痕跡,當基礎倉位元達到一定幅度後(或者是由於其他原因需要快速完成建倉時),莊家可能就不再壓制股價,這時會出現一波股價快速放量上漲的過程,這是莊家邊吸籌邊吸引散戶注意的一種方式。在一個不大的漲幅後,就可能接著來一次震倉洗盤。

一檔股票在某個價位某個時段內換手率會急速劇增,放大的幅度也會達到或超過100%,這個時候股價波動幅度往往在20%左右。在成交量柱線圖上就會表現出一個由許多量柱構成的“量堆”,這個時候就說明有大資金參與這檔股票。

例如,如圖1-2所示的是中原高速(600020)2014年3月20日至2015年5月27日的K線和成交量圖,從圖中可看到該股在莊家建倉初期股價走勢平穩,緩慢吸籌建倉,當基本倉位基本完成後,股價開始上漲,成交量也開始逐步放大,換手率從每天2%左右的水準突然升至20%以上。

4、均線交織

莊家建倉時,由於要壓著股價買入,股價剛要站上重要均線位置又會被打壓下來,因此莊家建倉期間,股價的均線系統會千變萬化,前期雜亂無章、剪不斷理還亂,而後期均線系統則會逐漸清晰化且漲跌有致地過渡。

在建倉初期,因為莊家籌碼不集中,持倉成本較大,且大盤主力刻意打壓,使得股價波動規律極小,反應到均線系統上,就是各週期均線雜亂無章地交叉起伏,隨著大盤主力籌碼的沉澱,市場上穩定的籌碼逐漸增加,莊家手中持有的籌碼達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逐漸縮小股價波幅以減少市場平均成本。當均線距離逐漸縮小時,莊家就會開始試著拉升或打壓股價,因為莊家持有的籌碼較多,對股價有掌控力,因而儘管盤中震盪不斷變化不斷,但大勢已成,均線系統顯示出來的結果也是錯落有致的。

從圖1-2可以看到莊家建倉時,5日均線、10日均線、20日均線交織,沒有形成明顯的多頭或空頭走勢。直到股價脫離低位時,均線才形成多頭排列。

圖1-2 中原高速(600020)2014年3月20日至2015年5月27日K線圖

5、利空消息頻現

在建倉階段,莊家與散戶實際上是博弈的雙方,莊家總是耍出各種花樣製造假像以迫使散戶在低價賣出籌碼。莊家為達到此目的,往往會借助媒體、股評師或上市公司等發佈各種利空消息,或通過操盤技術在盤面走勢上製造出空頭跡象,使散戶產生恐慌心理而主動拋售手中持有的籌碼,最終使股價下跌。

一般來說,如果莊家在股價下跌過程中仍不放棄持股,且繼續逢低建倉吸籌,這個時候股價就不會下跌至前期成本密集區以下。

主力建倉的公式:

var10:=100*(C-COST(10))/COST(10);

var1:=(CLOSE-LLV(LOW,28))/(HHV(HIGH,28)-LLV(LOW,28))*100;

var2:=SMA(var1,4,1);

var3:=SMA(var2,2,1);

var4:=VOL/CAPITAL*34;

var5:=REF(var4,1);

主力建倉提醒: IF(var3<8.5 AND var2<11,-10,0),colorred;

最後要學會及時止損

跟莊失敗是常有的事,當莊家出逃,投資者的收益由盈轉虧時,要承認失敗,應及時止損。而對於止損,一直是投資者難以抉擇的一個問題。很多投資者會有這樣的想法:“如果止損後價格反轉,止損的操作豈不吃虧;如果不止損,價格繼續走勢不利,損失會擴大,甚至會全軍覆沒。”這就是散戶在炒股時最難把握的地方。

據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交易員有一個被稱為“鱷魚法則”的原則,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交易員,必須反復訓練對這種原則的理解程度:假如一隻鱷魚咬住了你的腳,而你試圖掙扎,那麼往往結果就是你越掙扎就越陷越深。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保住性命唯有犧牲一隻腳。將這個法則用在市場中,就是如果犯錯導致虧損,且虧損仍在擴大,不斷超出你的預期,那麼也許你應該儘快離場,更不要試圖通過補倉、加倉來攤低成本。

其實,止損的目的也在於此:寧傷皮肉,不動筋骨。在實際跟莊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幾次因止損過早而失去賺錢的大好機會,但這對自己影響並不大;而幾次不忍止損的錯誤卻會使自己再也沒有翻本的機會。

很多投資者在股票被深套的時候都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擁有一個“不賣不虧”的錯誤概念。所以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在股票下跌時,死死地將股票握在手中,老是認為只要不賣出去,股票就不存在虧損的問題。但要知道股票在下跌過程中,帳戶實際的市值是處於虧損狀態的,如果股票被套的時間過長,損失就會越來越大,最後連翻本的機會都沒有了。

通常,當虧損在10%~25%風險相對較小,虧損在30%~45%就很危險,虧損在50%以上幾乎沒有翻本的機會,虧損在7 0%~80%可以說是徹底沒有機會翻本。因為虧損在10%~25%時,本金就需要13%~40%的升值;虧損在30%~45%,本金需要45%~70%的升值;虧損50%,本金就需要100%的升值;虧損70%,本金就需要200%以上的升值;而虧損達到80%時,本金需要近400%的升值。

筆者公眾平臺:鄭緯墨(cg600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