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建發央著:四水歸堂際,一簷寫夢中

宅中有庭,造一方天井,采天地之靈氣,容萬物,乃為聖境。天井是承載中國人歡聲笑語和美好時光的四方天地,在這精心構建的方寸之地,恰好於正堂和門廳間形成一處過渡的閒逸地帶,

以四季時光為載體,存乎天地于一心。天井裡築有明溝、暗溝,是曰“四水歸堂”。

作為中國代表性古典建築風格之一,四水歸堂無疑是世界建築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四方之財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斷地流入院牆府內。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代,四水歸堂的故事也從未結束。建發央著取千方尺度,引四水歸堂入梅溪門第,在仰視這片房檐圍合的天空之時,仿佛連接了過去與未來。

承源徽居,集萃湖湘府院之精髓

“四水歸堂”建築格局,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學思想。古往今來,凡智者必擇居山通水繞,藏風納氣之地。

在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徽派民居中,“四水歸堂”作為家的重要象徵,不僅寓意著家的團圓,更蘊含著風水文化的精粹。晴時太陽光自天井瀉入堂前,稱為“灑金”,雨時雨水落入,稱為“流銀”,四水歸堂,既是藏蓄之所,也是財祿的象徵,

有一種陰陽交媾之美。

禮序歸家,再造 “四水歸堂”之經典

建發央著以經典致敬傳世文化,通過對“四水歸堂”格局形制的鑽研,將徽派民居建築文化精粹與新中式園林完美融合,以中魂西技之手筆將世界視野與中國傳承共同寫入官式門第。

在建發央著約2500㎡會所內,採用傳統古制建築“四水歸堂”的概念打造下沉庭院,寓意水匯天心,財不外流,原汁原味地呈現出家的珍貴與文化的傳承。整體佈局與建發央著院中之園相輔相成,和諧一致,契合風水學上聚氣聚財、天降洪福等玄理,將古人天人合一智慧烙入建築之中。清明穀雨,夏至處暑,二十四個節氣的流轉,都可在此安然自若。

一圍一合之間,一庭一堂之內,建發央著借四水歸堂藏盡千秋萬象,傳續簪纓世家居住禮序。

專案動態:千億國企,建發集團攜梅溪湖B39開鋒之作,精華一域,將門第之尊,築基於此。建發央著,禮遇長沙。項目國風展廳(步步高梅溪新天地一樓)現已開放,恭候蒞臨。

項目熱線:400-818-8155 轉 9532

項目位址:長沙市岳麓區梅溪湖映日路以東,

雪松路以北(地鐵2號線梅溪湖西站4號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