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你的“小目標”實現了嗎?

臨近年末,很多人跟我說,自己焦慮了。

不用問,我也知道為什麼。

一年又過去了,回顧一下成果,四個字:慘不忍睹。

翻翻去年今日發的朋友圈,一字一句的誓言都是啪啪地打臉,還好朋友圈可以設置三天可見,否則當初的信誓旦旦瞬間變成丟人現眼。真是應了那句話,世界上最高調的食言:一邊喊口號,一邊做不到。

有朋友笑稱,一句話總結2017:臉疼。

我懂。

年初的時候,閨蜜把我拉進一個早起打卡群。群裡有十來個老熟人,每人給了我200塊錢,

讓我當管理員,幫這群夜貓子用一年時間養成早起的好習慣。對於我這個從來不睡懶覺的人來說,早上發個群通知,動動手指,幾千塊就有了,簡直天上掉餡餅。

我就跟閨蜜打賭,這個群的壽命超不過半年。

結果,我還說多了,一個月後就有人開始請假,兩個月就有人退群,三個月之後,刷屏的只有我的群消息。這群人的朋友圈陸陸續續出現午夜十二點的酒吧、夜店、電影院。

聚會的時候,一群人談天說地,假裝無事發生。直到前兩天,群裡突然有人詐屍,提議要不明年繼續吧,我果斷把群解散了。

早睡早起,這簡單四個字,成了我們最難實現的自律。

閨蜜感歎:“還是你這種天生不睡懶覺的人幸福。一輩子比我們多了那麼多時間。”

我內心默默一笑,沒敢告訴她,那句盛傳多年的口號,讓夢想叫醒你,而不是鬧鐘,原來是真的。

過去1年,我幾乎每天只睡六個小時,

同事們都說,這是我的天賦,天生適合工時長、強度大的工作。我沒反駁,也沒敢說,我喜歡工作,無論是白天上班,還是晚上寫作,所以苦了累了,也不覺得遭罪。

當然,遭罪是必然的,沒有人天生勤奮,所有你看見的好日子,都是背後的苦日子。

所以,我給現代人的焦慮找了個答案:你正在努力的,並不是你想要的。

這幾天,和很多朋友聊起薄弱的意志力,越做不到越焦慮,越焦慮越做不到。有人說是天生懶散,有人說是方法不對,我覺得都有點道理,但又都沒切中要害。

為什麼一件事,你總想逼自己做,卻怎麼也做不到。最大的原因不是懶,而是缺少動力。

很多人說,懶正在摧毀年輕人這一代,可我覺得,現代人最大的問題不是懶,

而是盲目。經常被種草,從來抵制不住誘惑,深受同儕壓力之苦,別人有的我不能沒有,別人會的我不能不會。

以前,我也是這樣,和朋友去法國,聽著人家一口流利的法語,點菜不用查字典,我就羡慕得牙癢癢,立馬下單買了一堆法語教材,報了死貴的法語課。

去朋友家吃飯,看見別人做得一手好菜,回家就買來一堆菜譜,料理有多暗黑就不說了,差點沒把廚房點著,物業都來了。

後來,我想明白了,做飯、聊天都不是我的興趣,琴棋書畫,八國語言,也不是我的心頭好。我就喜歡看沒用的書,寫沒用的字,看上去是荒廢時光,誰也不知道我骨子裡多歡樂。

很多人都不懂,喜歡是一種多麼堅不可摧的力量。它可以彌補賺不著錢的苦澀和被人看不上的失落。

就像談戀愛,我愛你的時候,倒貼錢都行。我不愛你的時候,給我多少錢,我都覺得吃了虧。

所以,為什麼現在的人總是糾結於拖延,說到底,按照別人的時間表,過了別人想要的人生。

回顧這一年,買了多少東西,是壓根沒用過的。報了多少課,是從來沒學完的。買了多少書,是庫房裡當磚的,都是因為根本不喜歡。

如果問你的2017年過得怎麼樣,我真怕你說:不知道。好像做了很多事,又好像什麼也沒做。

我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你為別人做了很多事,為自己什麼也沒做。

當然,如果非要說興趣能讓人成功,我也覺得不太負責,畢竟有那麼多人看起來特別努力,最後一事無成。

還拿我那個精通八國語言的大學同學舉例。

都說出名要趁早,所以她開學第一天就把自己弄成了網紅。

坊間謠傳,她在報導那天,用一口流利的英語把外國同學侃暈。

在她的感召下,很多同學加入學英語的大軍,覺得高考130算個屁,見了外國人不用比劃,才是王道。

可漸漸地,這個隊伍就不斷縮水,到最後,同學之中就流傳出各種流言蜚語,自戀一點的會說,人家父母是外交官,從小上的就是外國語。自卑一點的會說,我腦子笨,沒人家那麼有天分。

諸如此類。

這樣的話,這幾年我也沒少聽。眼見著別人用各種興趣愛好賺到了錢,自己還拿著性價比越來越低的死工資,不停地找藉口,不行啊,我沒天分。不行啊,競爭太激烈。不行啊,市場早就飽和啦。

每次,這樣的人來問我怎麼辦的時候,我的標準答案都是,安心工作吧。

這句話有另一個意思:你比較適合死工資。

我不是想用逆襲的故事給你打雞血,而是想說,你真的不用怕自己笨,因為這個世界根本不是拼天分。只要能堅持,你就已經打敗90%的競爭者,不信你就去看看冬天的健身房,週五傍晚的圖書館。

就像嚴歌苓說的,聰明的人,都做笨功夫。

有那麼幾年,我也過得特別焦慮,尤其是聽到“來不及”這三個字的時候,就覺得日子過得荒廢。

這種“來不及”通常出現在年末,回顧一年,一事無成。直到我遇見一些過得特別瀟灑的人,她們唯一的秘訣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堅持做下去,有人練了五年瑜伽,有人給家人做了五年早餐,有人助養了五年流浪狗。

其實想想,這個世界上,誰不是一邊咬牙堅持,一邊努力活著。所謂成功,無非是越來越喜歡堅持著、改變著的自己吧。

所以,2018年,我的目標就是精簡,降低欲望,花更多心思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

今天也給你一道填空題。

請回答2017:_________。

你過得怎麼樣?

後來,我想明白了,做飯、聊天都不是我的興趣,琴棋書畫,八國語言,也不是我的心頭好。我就喜歡看沒用的書,寫沒用的字,看上去是荒廢時光,誰也不知道我骨子裡多歡樂。

很多人都不懂,喜歡是一種多麼堅不可摧的力量。它可以彌補賺不著錢的苦澀和被人看不上的失落。

就像談戀愛,我愛你的時候,倒貼錢都行。我不愛你的時候,給我多少錢,我都覺得吃了虧。

所以,為什麼現在的人總是糾結於拖延,說到底,按照別人的時間表,過了別人想要的人生。

回顧這一年,買了多少東西,是壓根沒用過的。報了多少課,是從來沒學完的。買了多少書,是庫房裡當磚的,都是因為根本不喜歡。

如果問你的2017年過得怎麼樣,我真怕你說:不知道。好像做了很多事,又好像什麼也沒做。

我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你為別人做了很多事,為自己什麼也沒做。

當然,如果非要說興趣能讓人成功,我也覺得不太負責,畢竟有那麼多人看起來特別努力,最後一事無成。

還拿我那個精通八國語言的大學同學舉例。

都說出名要趁早,所以她開學第一天就把自己弄成了網紅。

坊間謠傳,她在報導那天,用一口流利的英語把外國同學侃暈。

在她的感召下,很多同學加入學英語的大軍,覺得高考130算個屁,見了外國人不用比劃,才是王道。

可漸漸地,這個隊伍就不斷縮水,到最後,同學之中就流傳出各種流言蜚語,自戀一點的會說,人家父母是外交官,從小上的就是外國語。自卑一點的會說,我腦子笨,沒人家那麼有天分。

諸如此類。

這樣的話,這幾年我也沒少聽。眼見著別人用各種興趣愛好賺到了錢,自己還拿著性價比越來越低的死工資,不停地找藉口,不行啊,我沒天分。不行啊,競爭太激烈。不行啊,市場早就飽和啦。

每次,這樣的人來問我怎麼辦的時候,我的標準答案都是,安心工作吧。

這句話有另一個意思:你比較適合死工資。

我不是想用逆襲的故事給你打雞血,而是想說,你真的不用怕自己笨,因為這個世界根本不是拼天分。只要能堅持,你就已經打敗90%的競爭者,不信你就去看看冬天的健身房,週五傍晚的圖書館。

就像嚴歌苓說的,聰明的人,都做笨功夫。

有那麼幾年,我也過得特別焦慮,尤其是聽到“來不及”這三個字的時候,就覺得日子過得荒廢。

這種“來不及”通常出現在年末,回顧一年,一事無成。直到我遇見一些過得特別瀟灑的人,她們唯一的秘訣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事,然後堅持做下去,有人練了五年瑜伽,有人給家人做了五年早餐,有人助養了五年流浪狗。

其實想想,這個世界上,誰不是一邊咬牙堅持,一邊努力活著。所謂成功,無非是越來越喜歡堅持著、改變著的自己吧。

所以,2018年,我的目標就是精簡,降低欲望,花更多心思專注在喜歡的事情上。

今天也給你一道填空題。

請回答2017:_________。

你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