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日優鮮便利購獲2億美元融資,騰訊、鼎暉領投

2017年12月29日,每日優鮮正式對外宣佈,旗下孵化半年的無人零售項目便利購,

近日已分拆成獨立運營的子公司,並獲得2億美元A+B輪融資,其中騰訊領投A輪合計5300萬美金,元生資本、時代資本、KTB跟投;鼎暉領投B輪合計1.44億美金,北極光創投、啟明創投、君聯資本、微光創投、光源資本跟投。其中,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CEO徐正談到這次融資,他說:“通過便利購,我們可以連接很多資本,我們希望在這個賽道更快地確定格局。

我們跟騰訊談的時候,也是看中騰訊過去在這麼多賽道的打磨,我覺得它對這種高頻的場景有更好的理解。”

這是北京寒冷的冬天,這是無人貨架溫暖的春天。

便利購是每日優鮮在今年6月上線的無人貨架項目,徐正在28日下午對虎嗅說:“某公司三月份在每日優鮮的辦公室擺了個無人貨架,我們當時覺得這應該是我們來做才對啊。四月份我們就開始論證,六月份便利購開張,

十二月份便利購獲得2億美元融資。”

此前的12月24日,每日優鮮合夥人許曉輝宣佈每日優鮮將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有媒體報導當時稱是5億美元——所獲資金將用於無人貨架便利購業務。

“看上去無人貨架這個線下賽道的規模可能還不會成為社會零售行業的主體,但它有更好的行業集中度。”徐正補充道。

騰訊是每日優鮮的大金主,此前,騰訊已經連續3次投資了每日優鮮。

每日優鮮成立於2014年11月,定位於生鮮O2O,此前已完成5輪融資,最近的一次是今年3月完成的2.3億美元C+輪融資。

騰訊在11月8日于成都舉辦的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宣佈推出“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以便與阿裡巴巴提出的“新零售”區隔,馬化騰在致全球合作夥伴的信中說:“我們希望通過真正讓商家擁有自主運營流量與粉絲的能力,破除目前零售行業中的‘窄平臺’規則,説明大家從‘二選一’的困境中走出來。

但無論是新零售,還是智慧零售,沒有本質的區別。比如無人貨架,其主要區別在於無人貨架上的支付二維碼是微信的還是支付寶的。

之於便利購,它與市面上其它無人貨架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的品類更加豐富,它的供貨直接來自前置倉,借助每日優鮮的供應鏈,除了各種零食、飲料,它還售賣新鮮的水果。跟大多數無人貨架提供零食貨架和冷藏貨架相比,

便利購還多出一個小型的冷櫃,可以放霜淇淋以及各種飲料。

如果說便利店是超市的迷你版,那無人貨架則是便利店的迷你版。

以虎嗅辦公室為例,前段時間有個無人貨架A入駐了虎嗅,開始的時候配貨員幾乎每天都要補貨,它的支付方式只有一種——微信支付,只需要掃一下貨架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手機裡選擇你要的商品,然後支付、取貨。這些商品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價格比公司附近的7-11便利店的同款產品便宜。

如果說便利店解決了你最後500米-1000米的消費需求,那放在公司的無人貨架則解決了你最後10米的消費需求。至少從無人貨架入駐後,虎嗅的同事已經很少去旁邊的7-11了。

在無人貨架A獨霸虎嗅的那幾周,配送員開心地告訴我,虎嗅是他們在北京六七十家進駐的企業中消費最快的——他可以通過後臺監控每個無人貨架的“庫存”,他每天要拎著四五包商品來上貨。

擺放在虎嗅公司裡的無人貨架,綠色為無人貨架A,紅色為無人貨架B

無人貨架B與無人貨架A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

1.無人貨架B的每個商品上都貼著一個二維碼,頗有“所掃即所得”的意思——但有時候經常掃碼不成功。而無人貨架A則只需要在微信裡掃描二維碼後在手機上選好商品,支付後直接拿走對應的商品——但會發生支付完了發現對應的商品沒有貨的尷尬;

3.無人貨架B上貨不如無人貨架A上貨及時。

但就是這小小的折扣讓無人貨架B動輒脫銷,而旁邊曾風光一時的無人貨架A則開始乏人問津。

目前,我們不知道便利購屬於哪種情況。

繼打車App、共用單車之後,無人貨架是否會淪為補貼大戰的新戰場呢?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無疑,無人貨架作為直接擺放在辦公室裡、最接近消費者的一種零售業態,它擁有高頻高轉化率的消費場景,它也必然成為阿裡和騰訊的新戰場。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

就是價格比公司附近的7-11便利店的同款產品便宜。

如果說便利店解決了你最後500米-1000米的消費需求,那放在公司的無人貨架則解決了你最後10米的消費需求。至少從無人貨架入駐後,虎嗅的同事已經很少去旁邊的7-11了。

在無人貨架A獨霸虎嗅的那幾周,配送員開心地告訴我,虎嗅是他們在北京六七十家進駐的企業中消費最快的——他可以通過後臺監控每個無人貨架的“庫存”,他每天要拎著四五包商品來上貨。

擺放在虎嗅公司裡的無人貨架,綠色為無人貨架A,紅色為無人貨架B

無人貨架B與無人貨架A有著截然不同的特點:

1.無人貨架B的每個商品上都貼著一個二維碼,頗有“所掃即所得”的意思——但有時候經常掃碼不成功。而無人貨架A則只需要在微信裡掃描二維碼後在手機上選好商品,支付後直接拿走對應的商品——但會發生支付完了發現對應的商品沒有貨的尷尬;

3.無人貨架B上貨不如無人貨架A上貨及時。

但就是這小小的折扣讓無人貨架B動輒脫銷,而旁邊曾風光一時的無人貨架A則開始乏人問津。

目前,我們不知道便利購屬於哪種情況。

繼打車App、共用單車之後,無人貨架是否會淪為補貼大戰的新戰場呢?答案幾乎是肯定的。

無疑,無人貨架作為直接擺放在辦公室裡、最接近消費者的一種零售業態,它擁有高頻高轉化率的消費場景,它也必然成為阿裡和騰訊的新戰場。

未來面前,你我還都是孩子,還不去下載 虎嗅App 猛嗅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