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失蹤13小時的南昌4歲女孩陳屍灌木叢……竟然又是家長犯了這個錯

4月9日的南昌市紅穀灘

奧克斯盛世經典社區

被一圈警戒線包圍

兒童獨自在家玩耍引出了一場悲劇

事發現場

雙胞胎中的“妹妹”

在消失整整13個小時後

終於在次日淩晨

被藍天救援隊從單元樓下的灌木叢中找到

找到時已經是一具冰涼的屍體

家人悲痛欲絕

深夜救援

“朋友圈”的尋人啟事牽動全社區

一位4歲多的余姓女童在社區內“意外走失”,希望社區居民能夠幫忙尋找。

“正巧,我們的一位藍天隊員有朋友就住在這個社區,聽說這事後就向隊裡求助,看能不能幫幫忙。”南昌藍天救援隊隊長紀小川是在8日的深夜,才得知有幼童失蹤消息的。這時候,已經是8日晚的11時50分了。

不過20分鐘的時間,紀小川就召集了藍天救援隊隊員趕赴社區集合。與余家人碰面後他們才知道,

走失的“妹妹”,實際上是從當天中午就不見蹤影的。

9日零時15分,藍天救援隊的5名隊員用應急燈,在偌大的社區裡開始尋找這名女孩。在此之前,21棟單元樓以及社區的許多業主,都已經自發地在社區內搜尋了好幾圈,一無所獲。

20分鐘後,淩晨零時35分許。在21棟單元樓背面的綠化帶中的灌木叢中,憑藉著其中幾處的凹痕,紀小川和隊友終於發現了“妹妹”的身影。這時候,“妹妹”已經沒有了聲息,

生命體征全無。隨後趕來的“120”證實,這名最後就在自家單元樓下灌木叢中找到的幼童,已經死亡。

缺失的關鍵資訊

孩子是怎麼“消失的”

鑒於灌木叢中的凹痕明顯系重物墜落所造成,紀小川等人根據其豐富的救援經驗推斷,“妹妹”很可能是從高空墜落掉落在灌木叢後,再滾落在綠化帶中的。

藍天救援隊發現“妹妹”之前,孩子的家人和其他聞訊趕來的親朋好友一直都在尋找她的身影。

不過,他們當時並不能確定,孩子這時候是不是還在盛世經典社區裡面。孩子的家人甚至一度以為,這麼乖巧可愛的雙胞胎“妹妹”,或許很可能是因為貪玩,留在社區哪位小朋友家中玩耍也不一定。

在這種思路的引導下,余家人從8日下午3時20分許發現孩子“不見”開始,幾乎就敲遍了社區單元樓住戶家的大門。

小女孩照片

“我們幾次察看社區監控,只有孩子進家門的畫面,一丁點都沒有孩子跑出去玩耍的鏡頭。”余家人借助社區內部街道、單元樓以及電梯的監控,一幀幀畫面定格搜尋“妹妹”的身影。可令人蹊蹺的是,監控畫面顯示的始終只有“妹妹”在家中小姐姐們的帶領下下樓玩耍以及臨近中午時,被小姐姐帶回家的畫面——“妹妹”究竟是何時消失的,到底是怎麼出的門,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意外,余家人一無所知。

而最讓人疑惑的是,“妹妹”如果真是高空墜落身亡,那麼發現其墜落的地點,實際上是在21棟單元樓的最南端;但余家人的樓房位置,卻是在單元樓的最北端……這一南一北的距離,至少有近10米。這讓稍有科學常識的人都意識到,孩子從自己房中墜落的可能,幾乎不存在。

既然不可能從家中墜落,“妹妹”怎麼會發生意外?為什麼從監控裡一直都找不到“妹妹”離家的蹤跡?

余家人和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不約而同地都撥打了“110”。

大人們“去哪兒了”

事發時只有7名孩子在家

今年只有4歲零4個月大的“妹妹”,家住新建區石崗鎮,是余家雙胞胎“姐妹花”中的老二,她與雙胞胎姐姐的年齡差距,只有一兩分鐘。在這對雙胞胎“姐妹花”出生時,餘家已經有了兩位姑娘。而這一次“妹妹”發生意外的地點,則是其大姑家的社區裡。

網路圖片

“大人們白天都上班的上班,辦事的辦事。我們總想,讓大孩子兩個帶一個,這樣總不會出事吧,哪裡曉得,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余家姑姑說,8日上午,弟弟家的4位小孩被送來家裡探親、玩耍。因為家中大人臨時有事,出門前千叮嚀萬囑咐讓家中的另外3名“大孩子”帶好幾名妹妹玩耍,千萬別亂跑。其中,被大人們寄予安全重托的“大孩子”,年齡最大的,不過11歲。最小的,就是這對雙胞胎姐妹了。

按照余家姑姑的講述,事發當天上午,在其中最大的一位“小姐姐”的帶領下,這7位小朋友曾經從13樓家中出門,乘坐電梯下樓在社區玩耍了一兩個鐘頭。臨近11時30分,她們又在大孩子的帶領下,全部都安全回到了家中——這也是余家人最後一次從監控鏡頭,捕捉到“妹妹”的身影。

痛心!!!

安全大於天,

小編鄭重提醒——

儘管家長們百般愛護兒童,但兒童跌落的高發生率還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預防兒童高空墜落傷害,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安全意識

絕大多數的兒童意外傷害事故,都是由於家人缺乏安全意識造成的。只有監護人提高安全意識,才能在看護兒童和做好相關防護措施上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出現一時疏忽而悔恨終生的意外發生。

不要讓兒童單獨待在家中

兒童都有極強的好奇心,他們好動喜歡爬高,很容易爬到陽臺、視窗,年紀稍大的兒童甚至會搬個椅子趴在視窗觀望,稍不留神就會出現意外。

“獨自在家”是兒童墜樓事件中最常出現的字眼,不要僥倖的以為“下樓取個包裹”、“出門買個菜”的時間很短,也不要以為“孩子睡著了,一下子不會醒”就可以出門辦事,意外往往就發生在監護人以為“沒事”的時間裡,所以家長要做到堅決不要留孩子一人在家,將孩子活動控制在監護人視線之內,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發現兒童攀爬窗臺、陽臺護欄要及時制止。

做好防護措施

無論樓層高低都應該給窗戶、陽臺安裝堅固耐用的防護網,防護網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並定期檢查與維修,以免老化鬆動。即使裝了防護欄、網,也不要以為絕對安全,仍然不能讓兒童在防護欄上攀爬玩耍,曾發生過因護窗脫落導致兒童墜亡事件。

窗臺邊不要放置物品

兒童喜歡爬上爬下,在窗戶、陽臺附近放箱子、凳子等物品往往成為孩子攀爬的對象,這樣就造成極大安全隱患,因此窗戶附近不要存放利於兒童攀爬窗戶、陽臺的物品。

向孩子灌輸“窗戶危險意識”

當孩子會爬行和挪步時,家長就要給孩子灌輸窗戶邊危險的意識,說的越深刻,讓孩子越害怕越好,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強化,這樣孩子慢慢就能養成經常遠離窗邊的習慣。

用實例教孩子應對風險

孩子在一周歲之後就會產生叛逆意識,這其實是自我意識的開始,孩子有了想自己支配行動的意願,有些家長只會警告孩子“不要”,但往往家長越說“不要”,孩子反而越“要”,因此可能光憑嘴巴說,並不能完全奏效,最好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對危險產生概念,讓孩子“眼見為實”。

如要讓孩子知道高空墜落的危險,可以通過拿一個雞蛋從高空拋下的實驗,然後告訴孩子,我們的身體和腦袋,就像這個雞蛋一樣脆弱,用這樣的視覺衝擊,讓孩子永遠記住。

謹防兒童因模仿惹大禍

兒童模仿能力很強,看見“超人”可以在空中飛,也可能想模仿,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看完動畫片後有模仿超人飛來飛去的衝動,可以讓孩子穿上“超人”的衣服,一起在床上試著“飛”,在有保護的前提下告訴他(她),“現實中的人是不會飛的,會飛的人只存在於動畫片裡,千萬不要從高處跳下去模仿飛行”。

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玩“坐飛機”遊戲(將幼兒舉過頭頂,鬆手後再接住),由於讓幼兒體驗到自由落體的快感,可能逗得孩子開心大笑,但這樣也容易使孩子喪失對墜落的恐懼感,因此這種遊戲家長儘量不要做。

另外,

帶孩子出門一定要小心這些地方

1

地板

風險:滑倒

商場裡光滑如鏡面的地板對於愛跑愛鬧的孩子來說就像一個冰場,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平時給孩子穿鞋底防滑的鞋子。冬天帶孩子去商場,進門時最好讓孩子在墊子上蹭蹭鞋底,進去後先牽著孩子的手走一會兒,等鞋底幹後再讓他自己走。不要讓孩子在商場裡跑跳。

2

旋轉門

風險:撞傷、夾傷

旋轉門對于孩子而言,是個有趣的大玩具。他會樂此不疲地進進出出,玩個不停。進出商場大門時,一定要牽著孩子。如果孩子執意要玩旋轉門,別嫌麻煩,陪著他一起玩。進出旋轉門的時候,把孩子的手攏在胸前,別讓孩子的手到處摸。

3

結帳處、遊戲區、試衣處

風險:走失

你結帳和試衣服的時候,對於孩子來說是最無聊的時候,走又不能走,玩又不能玩。等煩了,也許他會悄悄溜號,自己找樂子去了。走失的危險一般不會出現在還不會走路的孩子身上,孩子到了3歲,可以教會他們找不到爸爸媽媽時,不要跟不認識的人走,最好是留在原地等待,或者向保安叔叔和售貨員阿姨求助。在遊戲區玩,沒有爸爸媽媽來接,一定不要自己出來。

請家長們注意,

任何時候請別把孩子置於危險境地!

永遠不要掉以輕心!

提醒

安全問題

容不得一絲的疏忽

請各位爸爸媽媽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無論再忙

都不要把孩子獨自丟在家中

錢可以再賺

生命只有一次!

到底是怎麼出的門,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意外,余家人一無所知。

而最讓人疑惑的是,“妹妹”如果真是高空墜落身亡,那麼發現其墜落的地點,實際上是在21棟單元樓的最南端;但余家人的樓房位置,卻是在單元樓的最北端……這一南一北的距離,至少有近10米。這讓稍有科學常識的人都意識到,孩子從自己房中墜落的可能,幾乎不存在。

既然不可能從家中墜落,“妹妹”怎麼會發生意外?為什麼從監控裡一直都找不到“妹妹”離家的蹤跡?

余家人和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不約而同地都撥打了“110”。

大人們“去哪兒了”

事發時只有7名孩子在家

今年只有4歲零4個月大的“妹妹”,家住新建區石崗鎮,是余家雙胞胎“姐妹花”中的老二,她與雙胞胎姐姐的年齡差距,只有一兩分鐘。在這對雙胞胎“姐妹花”出生時,餘家已經有了兩位姑娘。而這一次“妹妹”發生意外的地點,則是其大姑家的社區裡。

網路圖片

“大人們白天都上班的上班,辦事的辦事。我們總想,讓大孩子兩個帶一個,這樣總不會出事吧,哪裡曉得,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余家姑姑說,8日上午,弟弟家的4位小孩被送來家裡探親、玩耍。因為家中大人臨時有事,出門前千叮嚀萬囑咐讓家中的另外3名“大孩子”帶好幾名妹妹玩耍,千萬別亂跑。其中,被大人們寄予安全重托的“大孩子”,年齡最大的,不過11歲。最小的,就是這對雙胞胎姐妹了。

按照余家姑姑的講述,事發當天上午,在其中最大的一位“小姐姐”的帶領下,這7位小朋友曾經從13樓家中出門,乘坐電梯下樓在社區玩耍了一兩個鐘頭。臨近11時30分,她們又在大孩子的帶領下,全部都安全回到了家中——這也是余家人最後一次從監控鏡頭,捕捉到“妹妹”的身影。

痛心!!!

安全大於天,

小編鄭重提醒——

儘管家長們百般愛護兒童,但兒童跌落的高發生率還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預防兒童高空墜落傷害,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提高安全意識

絕大多數的兒童意外傷害事故,都是由於家人缺乏安全意識造成的。只有監護人提高安全意識,才能在看護兒童和做好相關防護措施上時刻保持警惕,避免出現一時疏忽而悔恨終生的意外發生。

不要讓兒童單獨待在家中

兒童都有極強的好奇心,他們好動喜歡爬高,很容易爬到陽臺、視窗,年紀稍大的兒童甚至會搬個椅子趴在視窗觀望,稍不留神就會出現意外。

“獨自在家”是兒童墜樓事件中最常出現的字眼,不要僥倖的以為“下樓取個包裹”、“出門買個菜”的時間很短,也不要以為“孩子睡著了,一下子不會醒”就可以出門辦事,意外往往就發生在監護人以為“沒事”的時間裡,所以家長要做到堅決不要留孩子一人在家,將孩子活動控制在監護人視線之內,不要讓孩子離開你的視線。發現兒童攀爬窗臺、陽臺護欄要及時制止。

做好防護措施

無論樓層高低都應該給窗戶、陽臺安裝堅固耐用的防護網,防護網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並定期檢查與維修,以免老化鬆動。即使裝了防護欄、網,也不要以為絕對安全,仍然不能讓兒童在防護欄上攀爬玩耍,曾發生過因護窗脫落導致兒童墜亡事件。

窗臺邊不要放置物品

兒童喜歡爬上爬下,在窗戶、陽臺附近放箱子、凳子等物品往往成為孩子攀爬的對象,這樣就造成極大安全隱患,因此窗戶附近不要存放利於兒童攀爬窗戶、陽臺的物品。

向孩子灌輸“窗戶危險意識”

當孩子會爬行和挪步時,家長就要給孩子灌輸窗戶邊危險的意識,說的越深刻,讓孩子越害怕越好,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強化,這樣孩子慢慢就能養成經常遠離窗邊的習慣。

用實例教孩子應對風險

孩子在一周歲之後就會產生叛逆意識,這其實是自我意識的開始,孩子有了想自己支配行動的意願,有些家長只會警告孩子“不要”,但往往家長越說“不要”,孩子反而越“要”,因此可能光憑嘴巴說,並不能完全奏效,最好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對危險產生概念,讓孩子“眼見為實”。

如要讓孩子知道高空墜落的危險,可以通過拿一個雞蛋從高空拋下的實驗,然後告訴孩子,我們的身體和腦袋,就像這個雞蛋一樣脆弱,用這樣的視覺衝擊,讓孩子永遠記住。

謹防兒童因模仿惹大禍

兒童模仿能力很強,看見“超人”可以在空中飛,也可能想模仿,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看完動畫片後有模仿超人飛來飛去的衝動,可以讓孩子穿上“超人”的衣服,一起在床上試著“飛”,在有保護的前提下告訴他(她),“現實中的人是不會飛的,會飛的人只存在於動畫片裡,千萬不要從高處跳下去模仿飛行”。

有些家長喜歡跟孩子玩“坐飛機”遊戲(將幼兒舉過頭頂,鬆手後再接住),由於讓幼兒體驗到自由落體的快感,可能逗得孩子開心大笑,但這樣也容易使孩子喪失對墜落的恐懼感,因此這種遊戲家長儘量不要做。

另外,

帶孩子出門一定要小心這些地方

1

地板

風險:滑倒

商場裡光滑如鏡面的地板對於愛跑愛鬧的孩子來說就像一個冰場,一不小心就會滑倒。平時給孩子穿鞋底防滑的鞋子。冬天帶孩子去商場,進門時最好讓孩子在墊子上蹭蹭鞋底,進去後先牽著孩子的手走一會兒,等鞋底幹後再讓他自己走。不要讓孩子在商場裡跑跳。

2

旋轉門

風險:撞傷、夾傷

旋轉門對于孩子而言,是個有趣的大玩具。他會樂此不疲地進進出出,玩個不停。進出商場大門時,一定要牽著孩子。如果孩子執意要玩旋轉門,別嫌麻煩,陪著他一起玩。進出旋轉門的時候,把孩子的手攏在胸前,別讓孩子的手到處摸。

3

結帳處、遊戲區、試衣處

風險:走失

你結帳和試衣服的時候,對於孩子來說是最無聊的時候,走又不能走,玩又不能玩。等煩了,也許他會悄悄溜號,自己找樂子去了。走失的危險一般不會出現在還不會走路的孩子身上,孩子到了3歲,可以教會他們找不到爸爸媽媽時,不要跟不認識的人走,最好是留在原地等待,或者向保安叔叔和售貨員阿姨求助。在遊戲區玩,沒有爸爸媽媽來接,一定不要自己出來。

請家長們注意,

任何時候請別把孩子置於危險境地!

永遠不要掉以輕心!

提醒

安全問題

容不得一絲的疏忽

請各位爸爸媽媽照看好自己的孩子!

無論再忙

都不要把孩子獨自丟在家中

錢可以再賺

生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