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衛:2017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

人民網中衛12月28日電 (李佩珊) 12月28日上午,中衛市委四屆四次全體會議召開,中衛市委書記何健向全委會報告2017年全年工作。

何健指出,過去的一年,中衛緊盯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力以赴穩增長、調結構、抓改革、惠民生、促和諧,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0億元,增長7.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2億元,與上年持平;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8億元,同口徑增長1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8億元,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278元,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377元,增長8.7%。

何健說道,一年來,為保持經濟平穩增長,中衛全力穩增長、促轉型,不斷提升發展品質。

其中,甯鋼60萬噸高速線材等14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中化國際鋰電池、江蘇振發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寧夏潤華熔鹽、山川集團醫療器械產業園等一批招商項目簽約落地,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2%。2017年全年,中衛枸杞、硒砂瓜、草畜、馬鈴薯、果蔬等特色產業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其中,“中寧枸杞”位居全國農業區域品牌價值四強,“香山硒砂瓜”榮獲全國“一村一品”十大知名品牌。
全市建立的“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利益連結機制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不斷壯大,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明顯增強,預計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在全域旅遊方面,中衛實施沙坡頭遊客中心、沙坡頭南岸半島生土度假村、沙坡頭盛典演藝等一批重大項目,完成旅遊投資12.5億元。此外,還建成了雲端中衛體驗中心,開發中衛網景遊戲“冬日威脅”,
並新建鄉村旅遊點7個,加速推進“旅遊+”融合發展。

何健指出,一年來,中衛堅持將70%以上的財力用於改善民生,12件民生實事全部辦結,全市41個重點貧困村脫貧銷號、3.93萬人精准脫貧,搬遷安置移民2476戶8475人,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今年,寧夏中部幹帶西部供水工程海原三塘片區提前通水,中甯喊叫水揚水工程順利推進,69個貧困村實現“五通八有”。

中衛與福建漳州建立幫扶協作關係,閩寧紡織工業園建成並投入運營。不僅如此,中衛各地的教育教學品質不斷提升,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海原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順利通過國家評估認定。衛生方面,全面啟動“健康中衛”建設,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沙坡頭區成功創建自治區婦幼健康優質服務示範縣區。

何健指出,2017年,中衛實施了黃河衛甯過境段水生態治理與保護、水源涵養林、生態經濟林、城市綠化等一批林業生態工程,加大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力度,完成人工造林26.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12.9%,使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中衛全面建立四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加強騰格裡沙漠污染後續治理、第四排水溝綜合治理、自然保護區清理整治等工作的推進程度。此外,中衛還對全市所有汙水處理廠進行了提標升級改造,淘汰拆除了市區、縣城所有供暖燃煤鍋爐,集中開展秸稈焚燒專項治理,工業熱氣和城市供暖實現集中供應。不僅如此,中衛還實施了城市美化亮化“九大工程”,建設美麗小城鎮6個、美麗村莊43個。其中,“以克論淨·深度清潔”項目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會上,中衛市長萬新恒還對《關於加快推進“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市”戰略的實施方案(討論稿)》相關內容作了說明。

加大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力度,完成人工造林26.4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12.9%,使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為加大環境保護力度,中衛全面建立四級“河長制”工作體系,加強騰格裡沙漠污染後續治理、第四排水溝綜合治理、自然保護區清理整治等工作的推進程度。此外,中衛還對全市所有汙水處理廠進行了提標升級改造,淘汰拆除了市區、縣城所有供暖燃煤鍋爐,集中開展秸稈焚燒專項治理,工業熱氣和城市供暖實現集中供應。不僅如此,中衛還實施了城市美化亮化“九大工程”,建設美麗小城鎮6個、美麗村莊43個。其中,“以克論淨·深度清潔”項目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會上,中衛市長萬新恒還對《關於加快推進“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市”戰略的實施方案(討論稿)》相關內容作了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