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6年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評估報告》發佈

日前,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聯合發佈了《2016年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評估報告》。

這是自2011年發佈《“十一五”期間中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評估報告》之後,上述機構第七次發佈有關我國企業節能減排狀況的年度報告。

據悉,報告立足於“十三五”開局之年——2016年我國繼續開展節能減排的宏觀背景,以2017年8月—10月期間對山東、江蘇、天津、北京等地方企業(包含中央企業的省級分公司)及其它地方有關企業的實地調研及問卷調查為基礎完成。

所調查企業的行業以鋼鐵、石化、水泥、紡織、製藥、房地產、環保、物流為主,基本涵蓋國家有關部門所列出的節能減排的重點行業。與以往的調查相比,本次調查的企業樣本在地域分佈、所有制分佈於規模分佈上均有所增加。

報告顯示,從企業層面看,我國企業在進入“十三五”時期以後,繼續把節能減排作為向低能效浪費與環境污染宣戰的目標任務,

採取管理、技術“雙輪驅動”,以重點專案為依託等一系列措施,節能減排在完成前兩個五年規劃目標的基礎上又取得新的進展,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調查顯示,進入“十三五”時期以後,大多數企業相比“十二五”時期,更加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更多企業不斷完善前期設立的節能減排工作機構與相應的規章制度,普遍重視更加有效地運用技術、管理與政策的綜合手段,

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節能減排,節能減排的專項投入普遍高於“十二五”時期的水準,但是,不同企業開展節能減排的水準仍然存在差異,有些企業重要指標的統計還不完全,需要在“十三五”時期進一步完善。

多數企業認為,“十二五”以來一直進行的經濟轉型與結構調整等經濟新常態對企業推行節能減排產生了正面與負面相組合的混合性影響,當然,正面影響一般大於負面影響。

企業應當及時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客觀要求,從中發現新的機遇,順勢而為,繼續有效開展節能減排。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從節能減排目標的執行情況看,2016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5.0%,大大超過年度預期目標值,更為重要的是在能源消費中清潔能源消費的比重還提高了1.7個百分點。2016年節能減排任務的良好開局,為"十三五"期間的節能減排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於全面實現"十三五"規劃所制定節能減排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見習編輯: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