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終盤點:那些改變我們生活的智慧醫療技術

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的日漸成熟,使智慧醫療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此外,社會老齡化的加速、醫療資源配置不均、城鄉醫療服務水準懸殊等問題都在推動著醫療走向智慧化、資訊化。

醫療科技的進步,不僅為醫生治病帶來便利,也為重症病人帶來希望。

小編盤點了今年十大智慧醫療熱點,看看這些智慧醫療技術走進你的生活了嗎?

1. 人工智慧。2017年人工智慧可謂大熱,AlphaGo完勝頂級圍棋選手柯潔,讓AI成為各領域的話題王,而在醫療界也從來不缺少人工智慧的身影。今年,IBM Watson Health正式落地中國,國內BAT巨頭也奔往大健康人工智慧的路上:百度方面發佈了基於百度醫療大腦的人工智慧問診項目;阿裡發佈由阿裡健康研發的醫療AI“Doctor You”;騰訊也發佈了在醫療AI領域的第一款產品——騰訊覓影。

資本市場的青睞,加之中國醫療市場的旺盛需求,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沃土。

2. 虛擬實境(VR)。虛擬實境技術可謂是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

除了在遊戲、電影等娛樂領域的應用,VR也已經開始跟醫療行業接縫。VR技術所帶來的視覺“沉浸感”和可交互性可以讓學生“進入”人體進行觀察學習、模擬進行“屍體”解刨等,這是VR在醫學領域的直接應用。除了進行醫療培訓,對患者來說,VR能夠緩解患者壓力,同時還能用於心理疾病、自閉症、抑鬱症等疾病的治療。

3. 增強現實技術(AR)。相比較創造和加強虛擬世界的VR,AR則是將虛擬世界套在現實世界並進行互動,也就是說,相比於真實的世界,AR能讓我們看到更多。在醫學領域,外科醫生進行外科手術通常依賴於自己的眼睛和經驗來執行一些精確的任務,AR可以協助外科醫生手術操作,幫助他們更快得找到靜脈、定位肝臟上的腫瘤,

大大提高手術的精准性,降低視力辨別有限帶來的風險。在美國,AccuVein公司使用AR掃描器幫助醫生和護士準確找到患者的靜脈,將“一針見血”的可能性增加了3.5倍。

4. 3D列印。3D列印技術在生物醫療領域的發展及成果轉化,實現的是更精准和定制化的醫療服務及治療,

有效減輕病人的痛苦,減少治療程式,同時提高治癒率。3D列印技術可以快速製作人體器官模型,用於教學和術前模擬以及諸如義齒、耳朵、頭骨等手術植入體。此外,通過列印特殊的藥片結構控制藥粉、藥劑的釋放過程,讓人體內的藥物吸收過程更為合理。

美國一家醫院為一對連體雙胞胎嬰兒進行頭顱分離手術前,利用3D列印技術製作精確的連體頭顱,並進行縝密的手術方案研究,最終只用了22小時便完成手術,而以往相類似的手術則長達72小時。

5. 基因測序。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基因測序真正被大眾熟知則是美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她經過基因測序得知自己攜帶一種增加乳腺癌風險的基因後,進行了預防性雙側乳☆禁☆房切除術。

在呼吸、移動和睡覺時內部器官產生的聲音和低頻震動,追蹤監測心臟和肺方面的疾病。

7. 遠端醫療。患病率上升、人口老齡化等等問題導致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不斷上升,醫療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都在面臨的問題。而遠端醫療通過網路連接醫患,將線下的就診換到線上視頻來進行,能夠節省醫生和患者的精力和時間,同時能解決邊遠地區病患的就醫需求。

在美國,平民百姓的醫療費用實際上非常昂貴,雇主付出的醫療成本也很高。斯坦福大學遠端醫療創業團隊VSee Telehealth看到商機,開發了VSee’s 醫療資訊app + DIY 診所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選擇其他遠端醫療保險方案,同時,醫生也可以利用自己閒置時間多點提供“遠端門診“DIY Clinic”。這樣一來,不僅醫生的服務收入得到了提高,患者也可以輕鬆地選擇自己的遠端醫療解決方案。

8. 手術機器人。人們很放心將自己的身體託付給醫學專業人士,但若是交給一台操作手術刀的機器還是有些恐懼。然而事實證明,手術機器人失誤率更低。手術機器人不能取代外科醫生,反而會增強了他們技能,使他們的手術更加精確。

達芬奇手術系統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用於腹腔鏡微創手術的自動控制機械系統,它可以將外科醫生的手部運動轉化為更細小、更精確的機械運動,外科醫生通過很少的小創口就可以完成手術。該手術系統包含放大的3D高清視覺系統和細小的腕式儀器,彎曲和旋轉的程度均大於人類的手,它增強了手術的視力範圍、精確度和控制程度。

9. 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外骨骼機器人在很多科幻電影裡經常出現,主角穿戴外骨骼機器直接讓身超級戰士,舉起數倍重的東西。而在醫療領域,外骨骼則能夠幫助殘障者行動和傷患複健。今年雙十一,京東就為物流工作人員配備了一款外骨骼機器人,幫助減少他們的腰椎損傷。

10. 無創驗血。對於暈血症、疼痛敏感以及需要經常驗血的慢性病患者來說,去醫院扎針是非常痛苦的體驗。如果說AR技術幫助醫生和護士準確找到靜脈,減輕了患者的扎針痛苦,那麼無創驗血技術則是完全避免了扎針的痛苦。

今年,京東方推出可以無創驗血的智慧監測系統——BOE無創血液監測,可以在一分鐘內,無痛無創測量14項血液參數,通過這些指標可提示用戶心腦血管、血液成分、血液迴圈、血液代謝等相關方面疾病。相比較市面上其他傳感設備,BOE無創血液監測算是一款真正的醫療級產品。

醫療科技的進步已經使越來越多的疾病得到治療,新技術也在逐步取代傳統的治療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智慧醫療技術定將會重新定義醫療產業,給我們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

並進行縝密的手術方案研究,最終只用了22小時便完成手術,而以往相類似的手術則長達72小時。

5. 基因測序。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基因測序真正被大眾熟知則是美國好萊塢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她經過基因測序得知自己攜帶一種增加乳腺癌風險的基因後,進行了預防性雙側乳☆禁☆房切除術。

在呼吸、移動和睡覺時內部器官產生的聲音和低頻震動,追蹤監測心臟和肺方面的疾病。

7. 遠端醫療。患病率上升、人口老齡化等等問題導致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不斷上升,醫療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一個全球都在面臨的問題。而遠端醫療通過網路連接醫患,將線下的就診換到線上視頻來進行,能夠節省醫生和患者的精力和時間,同時能解決邊遠地區病患的就醫需求。

在美國,平民百姓的醫療費用實際上非常昂貴,雇主付出的醫療成本也很高。斯坦福大學遠端醫療創業團隊VSee Telehealth看到商機,開發了VSee’s 醫療資訊app + DIY 診所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選擇其他遠端醫療保險方案,同時,醫生也可以利用自己閒置時間多點提供“遠端門診“DIY Clinic”。這樣一來,不僅醫生的服務收入得到了提高,患者也可以輕鬆地選擇自己的遠端醫療解決方案。

8. 手術機器人。人們很放心將自己的身體託付給醫學專業人士,但若是交給一台操作手術刀的機器還是有些恐懼。然而事實證明,手術機器人失誤率更低。手術機器人不能取代外科醫生,反而會增強了他們技能,使他們的手術更加精確。

達芬奇手術系統美國FDA批准的第一個用於腹腔鏡微創手術的自動控制機械系統,它可以將外科醫生的手部運動轉化為更細小、更精確的機械運動,外科醫生通過很少的小創口就可以完成手術。該手術系統包含放大的3D高清視覺系統和細小的腕式儀器,彎曲和旋轉的程度均大於人類的手,它增強了手術的視力範圍、精確度和控制程度。

9. 外骨骼機器人技術。外骨骼機器人在很多科幻電影裡經常出現,主角穿戴外骨骼機器直接讓身超級戰士,舉起數倍重的東西。而在醫療領域,外骨骼則能夠幫助殘障者行動和傷患複健。今年雙十一,京東就為物流工作人員配備了一款外骨骼機器人,幫助減少他們的腰椎損傷。

10. 無創驗血。對於暈血症、疼痛敏感以及需要經常驗血的慢性病患者來說,去醫院扎針是非常痛苦的體驗。如果說AR技術幫助醫生和護士準確找到靜脈,減輕了患者的扎針痛苦,那麼無創驗血技術則是完全避免了扎針的痛苦。

今年,京東方推出可以無創驗血的智慧監測系統——BOE無創血液監測,可以在一分鐘內,無痛無創測量14項血液參數,通過這些指標可提示用戶心腦血管、血液成分、血液迴圈、血液代謝等相關方面疾病。相比較市面上其他傳感設備,BOE無創血液監測算是一款真正的醫療級產品。

醫療科技的進步已經使越來越多的疾病得到治療,新技術也在逐步取代傳統的治療方法。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智慧醫療技術定將會重新定義醫療產業,給我們生活帶來極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