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何正確的表揚孩子?我的女兒變成了“別人家的孩子”

如果有人誇你家孩子聰明伶俐,你是不是覺得特開心自豪呢?

“聰明的寶寶,太太喜歡聰明的寶寶。”這是我們家老太太經常誇獎我女兒的話。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當孩子做了一件細小之事後,家裡的長輩很自然就會誇孩子聰明。每個家庭看待自家孩子時,都會覺得是最聰明的。聰明,幾乎是每個長輩先天就寄予給孩子的厚望。

前段時間接女兒放學,在教室門口呢,圍了好多匆匆趕來的家長,他們的手上都拿著自家孩子畫的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畫。

我正細細欣賞女兒的畫,這時其中一位家長對著我和女兒說:“王小峰,你看看琪琪畫的多好看啊,你畫得都是什麼啊,亂七八糟的。”小夥子一聽,立馬不樂意道:“我才沒有亂畫,我畫得是汽車房子,裡面種了各種花草呢……”

我想問,如果有人誇你家孩子畫畫得好,你會怎樣回答?我當時正打算回答這位家長說“哪有好看啊,我女兒也是亂畫的”這句話時,

突然想到心理學有這樣一個研究案例:

有兩個成績相等的班級,一個班正常教學,一個班則強調他們是優秀的人。

幾年之後,這個被稱讚優秀的班級,成績果然比正常教學班的成績高出一大截。

看來稱讚對孩子的學習效果有著極大影響。如何稱讚自家孩子,這可真是讓我犯了難。

於是我問自己:

孩子的一生中,能保證遇到的都是稱讚之詞嗎?

如果遇到被他人批評時,她應該用什麼樣的形象來定義自己?

是讓她認為自己是天賦異稟,還是腳踏實地的認為通過後天努力而贏得表揚?

並且,當別人稱讚女兒畫畫得好看時,我的心裡明明是偷著樂的,為什麼還要反其說而行?

自古以來,老祖宗教導“謙虛是美德”,所以我們都會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現象,

那就是當遇到被別人表揚時,就會不自覺地說著與之相反的話。

有了這些疑問後,我就開始著手查資料

斯坦福大學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在《終身成長》一書中表明,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天賦所決定的,而是受到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展現的思維模式的影響,一個人的成功,不在先天、不靠外在,關鍵在於思維模式。

她介紹了兩種思維模式:

固定型:滿足于現有的成果,

盡可能避免失敗;

成長型:以努力為榮、盡可能尋求挑戰,不怕面對失敗。

也就是說,固定型的家長在遇到孩子被稱讚時,他們會認為孩子天生聰明;成長型的家長在遇到孩子被稱讚時,他們會認為孩子是通過自己的努力練習而取得的。

經過數十年研究成功案例後發現,擁有成長型思維力量的孩子,以後更容易取得成功。

我當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後是成長成功的,而且有了這些調研後,自然也希望孩子的思維模式是屬於成長型的。所以對待孩子被表揚的事件裡,我也就有了更加清晰地領悟了。

下面與大家分享我的結論,分兩個視角

一、我對別人說

剛好沒過幾天,我和女兒又遇見另外一位家長誇獎女兒畫畫漂亮時,於是我就對那位家長說:“她喜歡畫畫,每天早上起床和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畫畫。”

在這裡我所呈現的是:孩子畫得好,是因為她經常畫畫,是她自己努力練習的結果。

我表揚的是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

二、我對孩子說

而如果只有女兒和我兩個人的情況下,孩子如果問我她的畫漂不漂亮時,我會這樣說。比如,女兒說:“媽媽,我這幅漂亮嗎?”

有時候,女兒的畫天馬行空,如果以我的審美看,我真的不知道她畫的什麼,但我會盡力找出畫的優點,然後說:“呀,今天這一幅比昨天那一幅畫得更加出彩耶,顏色比昨天豐富呢。尤其是這一筆劃的,哇,你今天畫畫又比昨天進步了哦!真棒。”

在這裡我所呈現的是:孩子畫畫有進步。我表揚的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結果。

從小,我們一直被父母念叨著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厲害,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乖巧,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優秀……其實,我們自己家的孩子也可以變得厲害優秀!

只要父母將思維轉一轉,將自己從固定型思維轉換為成長型思維即可。父母思維的改變,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

成長型思維的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會變得理解透徹;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樂於接受挑戰、遇到困難也不會放棄;

而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害怕挑戰、遇到困難會止於目前,不敢踏步。

所以,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吸墨媽媽

我是一個真實的媽媽,沒有高學歷、高文憑,但有一份願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好學之心。

育有一女,幼齡5歲。文章裡分享的,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思考所悟。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點贊、收藏和分享,也歡迎各位朋友來與我互動,謝謝您!

而且有了這些調研後,自然也希望孩子的思維模式是屬於成長型的。所以對待孩子被表揚的事件裡,我也就有了更加清晰地領悟了。

下面與大家分享我的結論,分兩個視角

一、我對別人說

剛好沒過幾天,我和女兒又遇見另外一位家長誇獎女兒畫畫漂亮時,於是我就對那位家長說:“她喜歡畫畫,每天早上起床和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畫畫。”

在這裡我所呈現的是:孩子畫得好,是因為她經常畫畫,是她自己努力練習的結果。

我表揚的是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聰明。

二、我對孩子說

而如果只有女兒和我兩個人的情況下,孩子如果問我她的畫漂不漂亮時,我會這樣說。比如,女兒說:“媽媽,我這幅漂亮嗎?”

有時候,女兒的畫天馬行空,如果以我的審美看,我真的不知道她畫的什麼,但我會盡力找出畫的優點,然後說:“呀,今天這一幅比昨天那一幅畫得更加出彩耶,顏色比昨天豐富呢。尤其是這一筆劃的,哇,你今天畫畫又比昨天進步了哦!真棒。”

在這裡我所呈現的是:孩子畫畫有進步。我表揚的是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結果。

從小,我們一直被父母念叨著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厲害,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乖巧,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優秀……其實,我們自己家的孩子也可以變得厲害優秀!

只要父母將思維轉一轉,將自己從固定型思維轉換為成長型思維即可。父母思維的改變,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巨大的影響。

成長型思維的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會變得理解透徹;成長型思維的孩子樂於接受挑戰、遇到困難也不會放棄;

而固定型思維的孩子害怕挑戰、遇到困難會止於目前,不敢踏步。

所以,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吸墨媽媽

我是一個真實的媽媽,沒有高學歷、高文憑,但有一份願與孩子一起成長的好學之心。

育有一女,幼齡5歲。文章裡分享的,都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思考所悟。

所有文章均為「原創」,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記得點贊、收藏和分享,也歡迎各位朋友來與我互動,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