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鎂能否降低您患糖尿病的風險?

人們通常認為鎂是人體心臟和骨頭所需的礦物質,這其實是一種誤解。研究者們發現人體蛋白質中有 3,751 個部位與鎂結合。因此,鎂元素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被大大低估了。

在您體內的 300 多種不同的酶中,都發現了鎂的蹤跡,其中包括部分調節血糖的酶。鎂之所以能夠預防糖尿病,部分要得益於這種作用機制——這項發現獲得了越來越多的科學支持。

保持較高鎂攝入量可以減少糖調節受損風險以及胰島素新陳代謝受損風險

鎂可以降低糖尿病風險

數項重要研究證明,鎂有利於人體保持新陳代謝效率——特別是胰島素敏感度、葡萄糖調節和 2 型糖尿病預防方面的作用。

保持較高鎂攝入量可以減少糖調節受損風險以及胰島素新陳代謝受損風險,並能延緩中年人從前驅糖尿病惡化至糖尿病。研究人員表示:“鎂攝入有利於減少高危糖尿病人群的發病風險。”

鎂可對胰島素耐受性產生有益影響

鎂具有的健康益處,

部分要得益於它給胰島素耐受性帶來的影響。在一項研究中,體重超標並具有胰島素耐受性的參與者每天服用 365 毫克鎂或安慰劑。六個月後,相比於對照組,服用鎂的參與者空腹血糖水準下降,胰島素耐受性也有所改善。

如果您的身體無法恰當利用胰島素,就會導致血糖水準過高,從而產生胰島素耐受性。胰島素耐受性是 II 型糖尿病的前體,

也是其他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

鎂控制葡萄糖和胰島素體內平衡的機制,似乎會涉及兩種負責鎂體內平衡的基因。鎂還是啟動酪氨酸激酶的必要成分。這種酶是多種細胞功能的“開關”,並且是確保胰島素受體正常運轉所不可或缺的元素。

眾所周知,具有胰島素耐受性的人,通過尿液排泄的鎂也會相應增加,這又將進一步導致鎂含量降低。鎂流失的嚴重性不足尿液葡萄糖升高,

後者會增加尿排出量。

因此,鎂攝入不足可能會導致一個惡性循環:鎂含量降低、胰島素和葡萄糖水平升高、排出體外的鎂增加。換言之,您身體內的鎂含量越低,能夠保留的鎂也會越少。

您身體內的鎂含量越低,能夠保留的鎂也會越少

鎂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預防糖尿病…

鎂是人體所有器官所需的礦物質,特別是心臟、肌肉和腎臟。若您無緣由地感到疲勞,心率異常或肌肉眼睛痙攣,那麼可能是由於您體內的鎂含量偏低所導致。而且,下列活動也需要鎂:

啟動肌肉和神經

啟動三磷酸腺苷 (ATP)增加身體能量

消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構成 RNA 和 DNA 基因合成單元

發揮血清素等神經遞質前體作用

可能導致鎂含量較低的 5 個因素

過量攝入蘇打或咖啡因

更年期

年老 (老年人容易患上鎂缺乏症,隨著年齡增加,吸收能力減退,而且老年人服用藥物也會影響鎂的吸收)

利尿劑、抗生素(慶大黴素和妥布黴素)、 皮質激素(類固醇或德耳塔松)、制酸劑和胰島素等藥物會影響人體吸收鎂

克隆氏症或腸漏症等消化系統疾病影響人體吸收鎂

是否可能單純通過飲食獲得充足的鎂?

海藻、菠菜和瑞士甜菜等綠葉蔬菜、某些豆類、堅果以及南瓜、向日葵和芝麻籽中蘊含豐富的鎂物質。鱷梨中也包含鎂。

將蔬菜榨成汁是確保您從飲食中攝取足夠鎂的極佳方法。然而,現今大部分的種植果蔬缺乏鎂和其它礦物質。因此,食用蘊含豐富鎂物質的食物並不夠(雖然這 也非常重要)。

草甘膦等除草劑能產生螯合作用,極大地阻止了人們從種植食物中獲取並利用礦物質。因此,我們很難發現真正蘊含豐富鎂物質的食物,而且烹飪和加工進一步損失了鎂物質。

若您傾向於口服補充劑,請注意市場上有各種鎂補充劑,大多數補充劑融合了鎂等其它多維元素,並沒有 100% 純鎂補充劑。

複合物中的元素會影響鎂的吸收和生物有效性,其健康好處可能會稍微不同,或能實現既定健康益處。下表總結了不同複合元素的異同。鎂蘇氨酸鹽就是最佳來源之一,它可滲透線粒體等細胞膜,有助於增加能量。

另外,還可滲透入血腦屏障,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和增強記憶力。

除口服補充劑外,經常進行瀉鹽浴或足浴也是改善鎂狀態的好方法。瀉鹽是一種硫酸鎂,可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鎂油也可用於局部療法和吸收。

在補充鎂時,您還需要考慮鈣、維生素 D3 和維生素 K2

如需實現最佳健康,需達到鎂的適當均衡

在補充鎂時,您還需要考慮鈣、維生素 D3 和維生素 K2,這些元素是相互協同作用的。比如,過量攝入鈣而未補充鎂予以平衡將導致心臟衰竭和猝死。若攝入過多鈣而鎂不足,將導致肌肉痙攣,尤其是心臟痙攣。

“這是因為,與鎂相關的肌肉和神經功能減弱了。若沒有充足的鎂,就會造成肌肉痙攣。鈣能導致肌肉緊縮。若能達到平衡,肌肉就能發揮正常功能。肌肉能放鬆,緊縮,活動,” Dean 博士說道。

在平衡鈣鎂比例時,還必須注意與維生素 K2 和 D 保持平衡。這四種營養素共同發揮複雜的綜合效應,互為支持。

這些營養素之間的失衡是導致多種問題的原因,比如鈣補充劑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或者發生維生素 D 中毒。

聲明:本文章及內容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僅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行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專業的醫療服務或醫療諮詢意見,應向具有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士及機構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更年期

年老 (老年人容易患上鎂缺乏症,隨著年齡增加,吸收能力減退,而且老年人服用藥物也會影響鎂的吸收)

利尿劑、抗生素(慶大黴素和妥布黴素)、 皮質激素(類固醇或德耳塔松)、制酸劑和胰島素等藥物會影響人體吸收鎂

克隆氏症或腸漏症等消化系統疾病影響人體吸收鎂

是否可能單純通過飲食獲得充足的鎂?

海藻、菠菜和瑞士甜菜等綠葉蔬菜、某些豆類、堅果以及南瓜、向日葵和芝麻籽中蘊含豐富的鎂物質。鱷梨中也包含鎂。

將蔬菜榨成汁是確保您從飲食中攝取足夠鎂的極佳方法。然而,現今大部分的種植果蔬缺乏鎂和其它礦物質。因此,食用蘊含豐富鎂物質的食物並不夠(雖然這 也非常重要)。

草甘膦等除草劑能產生螯合作用,極大地阻止了人們從種植食物中獲取並利用礦物質。因此,我們很難發現真正蘊含豐富鎂物質的食物,而且烹飪和加工進一步損失了鎂物質。

若您傾向於口服補充劑,請注意市場上有各種鎂補充劑,大多數補充劑融合了鎂等其它多維元素,並沒有 100% 純鎂補充劑。

複合物中的元素會影響鎂的吸收和生物有效性,其健康好處可能會稍微不同,或能實現既定健康益處。下表總結了不同複合元素的異同。鎂蘇氨酸鹽就是最佳來源之一,它可滲透線粒體等細胞膜,有助於增加能量。

另外,還可滲透入血腦屏障,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和增強記憶力。

除口服補充劑外,經常進行瀉鹽浴或足浴也是改善鎂狀態的好方法。瀉鹽是一種硫酸鎂,可通過皮膚被人體吸收。鎂油也可用於局部療法和吸收。

在補充鎂時,您還需要考慮鈣、維生素 D3 和維生素 K2

如需實現最佳健康,需達到鎂的適當均衡

在補充鎂時,您還需要考慮鈣、維生素 D3 和維生素 K2,這些元素是相互協同作用的。比如,過量攝入鈣而未補充鎂予以平衡將導致心臟衰竭和猝死。若攝入過多鈣而鎂不足,將導致肌肉痙攣,尤其是心臟痙攣。

“這是因為,與鎂相關的肌肉和神經功能減弱了。若沒有充足的鎂,就會造成肌肉痙攣。鈣能導致肌肉緊縮。若能達到平衡,肌肉就能發揮正常功能。肌肉能放鬆,緊縮,活動,” Dean 博士說道。

在平衡鈣鎂比例時,還必須注意與維生素 K2 和 D 保持平衡。這四種營養素共同發揮複雜的綜合效應,互為支持。

這些營養素之間的失衡是導致多種問題的原因,比如鈣補充劑增加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風險,或者發生維生素 D 中毒。

聲明:本文章及內容僅作交流之目的,任何僅僅依照本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而做出的行為,以及因此而造成的後果,由行為人自行承擔責任。如果您需要專業的醫療服務或醫療諮詢意見,應向具有相關資格的專業人士及機構尋求專業醫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