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門頭溝有溥儀老師莊士敦的別墅

莊士敦別墅又名樂靜山齋。位於門頭溝區櫻桃溝村,

新建村委會南面。

1981年莊士敦別墅被門頭溝區政府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說莊士敦來妙峰山遊玩時,喜歡上這裡的山水環境,

買下此地,在此修建了別墅。

閒暇和避暑時來此地居住,別墅為一獨立小院,如今院牆已經不存,僅剩下坐北朝南,主房五間。

硬山卷棚式。硬山卷棚式。

坡鳳頭上沒有圖案。

西側的山牆上有窗戶,如今也面臨危險。

後側山牆上有一個小門,可通往後面,如今已經被堵死。

下圖是房子的後面。

東側山牆上還留有文革時的字,“放眼世界”。

該別墅所用的石材都十分的不錯,是整個房子的亮點。

該別墅所用的石材都十分的不錯,是整個房子的亮點。

從前面現存柱基石,可以看出前面曾經有抱廈。

主房東側建附用房5間。

院中曾散置山石,如今已經不在,當年種的各種名貴花木,如今僅剩2棵樹了。

別墅上端曾有匾額一方,上有溥儀手書“樂靜山齋”四字,早已不知散落何方。附近的山坡上和水塘邊曾經建有涼亭3座,也沒有找到。 莊士敦(1874~1938),英國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來華。1919年為溥儀教授英文、數學、地理等課程。1927年出任威海衛最後一任行政長官。1930年回國。1937年代表英外交部來華辦理庚款和歸還威海衛的遺留問題。 莊士敦作為最後的一代帝師,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北京留有多處遺跡

主房東側建附用房5間。

院中曾散置山石,如今已經不在,當年種的各種名貴花木,如今僅剩2棵樹了。

別墅上端曾有匾額一方,上有溥儀手書“樂靜山齋”四字,早已不知散落何方。附近的山坡上和水塘邊曾經建有涼亭3座,也沒有找到。 莊士敦(1874~1938),英國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來華。1919年為溥儀教授英文、數學、地理等課程。1927年出任威海衛最後一任行政長官。1930年回國。1937年代表英外交部來華辦理庚款和歸還威海衛的遺留問題。 莊士敦作為最後的一代帝師,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北京留有多處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