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00天,他站起來了!兩面錦旗謝醫生!

劉以亭向康復科醫療人員捐贈錦旗

劉存立練習行走

醫療人員看望劉存立

大眾網菏澤12月29日訊12月29日,在菏澤博愛醫院康復中心,劉以亭握著菏澤博愛醫院康復科康復師金魯的手開心說道:“感謝,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如果不是你們,存立不會恢復的這麼快!”並將兩面寫有“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精心護理,情暖人心”“厚德載醫 博愛奉獻”的錦旗送到了醫護人員手中。

據瞭解,病人劉存力今年30歲,是劉以亭的小兒子。10年前,他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被車擠到河溝坡上。後送醫院治療,在轉院過程中出現腦積水和腦出血。經過搶救雖脫離了生命危險,卻落下了右半身癱瘓、言語不清的後遺症,

病情嚴重時他除了有思維之外,跟“植物人”沒什麼區別。醫生斷言,像他這種情況,可能會在病床上過一輩子,恢復站立行走能力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但劉以亭卻堅信,只要兒子活著就有一線希望,為這希望,他每天早出晚歸,打零工掙錢,一有積蓄就帶兒子四處求醫,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效果都不太顯著。

2017年8月初,劉存力的同學向醫院求助,

菏澤博愛醫院瞭解劉存力情況後決定對其進行幫扶,康復師金魯告訴劉父,目前按摩、推拿是治療癱瘓的最有效方法。9月2日劉父帶劉存力來到菏澤博愛醫院康復中心,在院長鐘國棟的指導下,金魯、吳玉印、張康寧、劉博等通過蠟療、推拿、按摩、肢體訓練、站床等對其進行康復訓練,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現劉存力已能拄拐下地走路,拄拐後能長時間站立。

通過與劉父近半個小時的聊天,

他說的最多的兩個字是“感謝”。他激動地告訴大眾網記者,“曾經我們也想過就這樣放棄,但是孩子還沒有成家立業,我和老伴年紀越來越大,考慮到以後只能繼續治療,這麼多年來我們一家也相互陪伴走了過來,直到現在真的看到了希望,我知道一切都值得!如今我最想說的就是‘感謝’二字!看到兒子能慢慢地站起來並逐漸可以行走,我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這一天讓我們等了太久、太久了!”

12月21日,經過三個月康復治療的劉存力出院了。新年將至,12月29日上午,菏澤博愛醫院志願醫療服務隊帶著慰問品來到了巨野縣永豐辦事處八裡河村探望劉存力,並送上節日的祝福。

一看到救護車,劉父便疾步走了過來,看到醫護人員,劉父顯得格外高興,連道感謝。來到家中,劉存力正在院子裡鍛煉,與之前相比,他的氣色好了許多,努力地舉起左手向醫護人員打招呼,看到兒子的巨大變化,劉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住院期間,他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從醫院回來以後,鍛煉的時間也比較長,每天大約4個小時左右,真是太感謝咱菏澤博愛醫院了。”

就在這時,劉存力的二大爺也來到了家中,激動地說:“這十年來,劉存力一直是臥床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自從去了博愛醫院後,這變化真是太大了,現在也能下床活動了,多虧了博愛醫院。”在此期間,劉存力的街坊鄰里也來串門,紛紛誇讚他恢復得好,劉存力時不時地也笑出聲來。

如今,劉存力已經能在父親的幫助下拄著拐杖緩慢行走,但依然行走困難。“劉存力的行走平衡性還比較差,健側和患側的肌肉力量也太小,還有些膽怯,下一步我們的治療也會逐步加強,不斷調整治療方案,同時逐漸克服他的恐懼心理,讓他可以獨自行走。”金魯說。

看到兒子的巨大變化,劉父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住院期間,他身體狀況恢復得很好,從醫院回來以後,鍛煉的時間也比較長,每天大約4個小時左右,真是太感謝咱菏澤博愛醫院了。”

就在這時,劉存力的二大爺也來到了家中,激動地說:“這十年來,劉存力一直是臥床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自從去了博愛醫院後,這變化真是太大了,現在也能下床活動了,多虧了博愛醫院。”在此期間,劉存力的街坊鄰里也來串門,紛紛誇讚他恢復得好,劉存力時不時地也笑出聲來。

如今,劉存力已經能在父親的幫助下拄著拐杖緩慢行走,但依然行走困難。“劉存力的行走平衡性還比較差,健側和患側的肌肉力量也太小,還有些膽怯,下一步我們的治療也會逐步加強,不斷調整治療方案,同時逐漸克服他的恐懼心理,讓他可以獨自行走。”金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