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為胡厚崑:2017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元 同比增15%

文/黃海峰

2017年12月29日,華為輪值 CEO 胡厚崑發佈新年獻詞。在其中他透露,2017年,華為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 6000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 15%。

其中,華為運營商業務受到市場投資週期波動的影響,但仍保持了穩健經營。

華為消費者業務表現出色,華為(含榮耀)智慧手機全年發貨 1.53 億台,全球份額突破 10%,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持續保持領先。華為企業業務中的雲 BU 成立後,華為雲的用戶數、資源使用量都增長了 3 倍。

談及未來發展思路,胡厚崑表示,華為未來能夠繼續成功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方面,戰略要瞄準正確的大方向,但並不追求精確,要為適應不確定性留下調整的空間;另一方面,

要讓日益龐大的組織始終充滿活力。

以下是新年獻詞全文:

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2017 年,全球經濟整體復蘇向好,ICT 行業在進行產業結構性變革和調整的同時,仍保持著穩健發展,華為聚焦管道戰略,加強經營品質管制,堅持為客戶創造價值,

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 6000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 15%。在此我代表公司管理團隊,向全體員工的努力奮鬥與奉獻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運營商業務受到市場投資週期波動的影響,但仍保持了穩健經營。市場的波動也讓我們更堅定地與客戶一起探索與把握網路建設從“投資驅動”向“價值驅動”轉變的趨勢,華為助力全球運營商一方面立足現實,以品質家寬、全場景網站、Mobile Money 等創新解決方案,

挖掘數十萬億美元現網資產的潛能;另一方面,面向未來,加速 5G 預商用測試,建設以資料中心為核心的全雲化網路和數位化運營運維系統,為個人、家庭、企業使用者提供視頻、IoT、雲通信等極致體驗的業務,實現新增長。

企業業務著力於加速全球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不斷強化雲計算、企業園區、資料中心、物聯網等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並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以及金融、能源、交通、製造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

華為通過領先的“端、管、雲”全棧式 ICT 解決方案,説明客戶進行 ICT 基礎架構的頂層設計,同時基於“平臺+生態”戰略,與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企業數位化轉型所需的生態鏈。目前,197家世界500強企業,45 家世界 100 強企業選擇華為作為數位化轉型的合作夥伴。企業業務正呈現出噴薄欲出的活力與潛能。

消費者業務在打造“世界級智慧終端機品牌”的道路上不斷突破。

2017 年,華為與榮耀雙品牌並駕齊驅,用戶忠誠度不斷提升,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華為(含榮耀)智慧手機全年發貨 1.53 億台,全球份額突破 10%,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持續保持領先。華為新推出的 Mate10 成為首款載入人工智慧晶片的手機,我們為消費者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足以稱為由 AI 主導的智慧手機。未來將不斷洞悉消費者需求,探索智慧社會行業變革方向,在 AI、AR 等領域積極創新,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我們新成立了雲 BU,旨在攜手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續演進的雲服務。華為雲的服務從 2016 年底 10 大類 45 個增加到 14 大類 97 個,上線包括製造、EI企業智慧、電商、SAP 等 50 多個解決方案,自從雲 BU 成立後華為雲的用戶數、資源使用量都增長了 3 倍。同時,推出公有雲合作夥伴計畫,全年發展夥伴超過一千家。

展望未來,5G、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迅速走向規模化商用,行業數位化轉型正進入深水區,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慧”為特徵的智慧社會即將來臨。我們既要關注滿足客戶長遠需求的產業和技術,把握技術創新與商業變革的趨勢;更要關注客戶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所遇到的現實挑戰,通過説明客戶解決問題實現商業成功來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華為未來能夠繼續成功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方面,戰略要瞄準正確的大方向,但並不追求精確,要為適應不確定性留下調整的空間;另一方面,要讓日益龐大的組織始終充滿活力。要做到上述兩點並不容易,我們要有戰略自信,堅定不移地往前走。

戰略上,華為聚焦萬物互聯主航道,努力成為智慧社會使能者和推動者。我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就像高爾夫擊球,只有擊中球杆頭部的“甜蜜點”才能不損失能量獲得最遠的擊球距離。萬物互聯我們要敢於領先,持續擴大優勢;萬物感知我們只聚焦在其中的連接和邊緣計算、分佈計算,持續構建並鞏固優勢;萬物智慧是行業知識和資訊技術相結合的結果,我們聚焦雲計算和大資料人工智慧平臺、On-Device AI,使能電信網路智慧化及各行各業智慧化,也用於內部管理的智慧化。

戰略思考要視野開闊、著眼長遠,經營管理則要放低重心、腳踏實地。面對複雜的業務形勢,我們既要實事求是,擠掉泡沫和水分,通過工作重心下沉切實提升經營品質;又要勇於挑戰、敢於衝鋒,抓住市場增長的機會,從容應對市場波動。經營管理工作是苦活、累活、細活,是綜合性的系統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建設。代表處是公司最基層的,也是最重要的經營單元,公司各項管理動作要圍繞幫助代表處提升經營品質,從一線到機關、再從機關到一線,圍繞戰略、機會、目標、打法、資源配置形成共識與合力,真正把工作做細、做實,來實現創造機會、挖掘機會、把握機會。運營商業務要跑贏行業大勢,提高合同品質、積極尋求增長;企業業務要持續中高速增長,確保在5年內成為公司的業務頂樑柱;消費者業務要夯實基礎、繼續良好的發展勢頭並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公有雲業務要按既定戰略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力,集中精力追求規模增長。

我們要以“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呈現價值與貢獻,獲得信任,持續改善、軟化商業環境,使之與公司未來千億美元規模相匹配,在更高層面支撐業務發展。華為的價值迴圈平臺將是全產業鏈的價值創造與分享,我們要用好最優秀的資源,在資源多、政策好的地方加強佈局,構建產業生態圈。同時,要提升對風險內控、合規運營的監管能力,建立危機預警及管理機制,守護好企業形象。

繼續堅持從成功實踐中選拔幹部,讓更多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具備戰略洞察能力和決斷力,富有戰役管控能力,崇尚戰鬥意志和自我犧牲精神的員工走上各級重要崗位。2017 年我們完成了對 4500 名優秀員工的破格提拔;2018 年將繼續對 6000 名員工破格提拔,其中3000 名在 15、16 級,2000 名在 17、18、19 級,其他職級 1000 名。代表處是公司實現健康經營、有效增長的關鍵經營單元,要加快代表處代表等一線主官、專家及職員崗位的幹部選拔,公司對艱苦國家及地區將推行“蒙哥馬利”計畫,打通從“二等兵快速晉升到上將”的流暢通道。誰說撒哈拉沙漠沒有將軍,蒙哥馬利不是嗎?堅持論責任結果而不論資歷,實事求是地根據其責任結果提升這些員工的職級;同時,要看到日益複雜的業務環境對一線主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對一線主官的賦能,提高他們的任職能力,使他們敢戰而且善戰。加快職員隊伍的建設,對確定性工作及時、準確、快速、精細化管理。加快代表處專家隊伍的全能化建設,培養選拔一批能文能武的文職將軍。各經營責任中心的主官要聚焦作戰與勝利,以商業成功與持續成功作為唯一衡量準繩,堅持驅動發展與防範風險的並重、堅持短期收益與長遠發展協調平衡;公司高層幹部要多仰望星空,引領公司前進的方向。各級主官和專家要學習向坤山、滿廣志,真正深入業務場景去瞭解業務,發現和解決問題。要敢於使用先進武器,打贏複雜的資訊化戰爭,不要用漢陽造的悲愴文化掩蓋主官的無能。

努力奮鬥的優秀人才是公司價值創造之源,我們堅持“積極、多元、開放”的人才觀,構建公司與人才同創共贏的人才管理機制。面對更加動態變化的商業環境、更加複雜的內部業務需求,對外要打開組織邊界,用多種方式整合優秀資源,“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桶漿糊粘接世界智慧”;對內要敢於破格提拔優秀人才,給優秀人才更多成長的機會;要大膽地開展各類人才的差異化管理,形成主官、專家、職員各司其責的人才結構,促使各類人才能在最佳時間、最佳崗位,作出最佳貢獻,獲得最好回報。

為適應公司更加複雜的業務結構,我們要逐步建立起集團統治與各業務單位分治並重、責權清晰、運作高效、監管有效的分散式組織運作模式,讓各業務在集團共同價值的管控下和共同平臺的支撐下自主生長。我們的組織陣形要靈活,從集團到地區部、國家,隊形能張能收;我們的組織規模要有彈性,需要資源的時候能得到,不需要資源的時候就釋放掉。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公司經營重心的前移,加強專案型組織的運作,真正實現一線指揮炮火,機關支撐服務。要通過經營責權前移後的反向運作梳理和一線評價機關機制的建立,努力實現機關職能向平臺化、服務化、市場化的轉變,從而大力推動機關組織的精簡與合併,減少冗餘低效的管理層級。

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價值觀不改變,堅持“責任結果導向”的評價原則,貫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輪驅動,將組織的願景使命與員工個人的工作動機相結合,不斷激發組織與員工追求更高成功的內在動力。在內外合規、責任自擔的基礎上,基於信任進行管理,促進各類組織與幹部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要通過簡化過程 KPI、增強協同考核等方式,重塑“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群體奮鬥精神。

2018 年,華為三十而立,風華正茂。未來二三十年,人類將進入智慧社會。面向新的時代,華為立志: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這既是激發我們不懈奮鬥的遠大願景,也是我們所肩負的神聖使命。

尋芳陌上花如錦,折得東風第一枝。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相信多年後,你我仍會因身在華為、歷經這樣的奔騰年代激動不已。在此,恭祝各位同事和你們的家人們新年快樂。2018 年,讓我們一起擁抱更多的收穫和成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引領行業發展趨勢。

我們新成立了雲 BU,旨在攜手合作夥伴,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續演進的雲服務。華為雲的服務從 2016 年底 10 大類 45 個增加到 14 大類 97 個,上線包括製造、EI企業智慧、電商、SAP 等 50 多個解決方案,自從雲 BU 成立後華為雲的用戶數、資源使用量都增長了 3 倍。同時,推出公有雲合作夥伴計畫,全年發展夥伴超過一千家。

展望未來,5G、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迅速走向規模化商用,行業數位化轉型正進入深水區,以“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慧”為特徵的智慧社會即將來臨。我們既要關注滿足客戶長遠需求的產業和技術,把握技術創新與商業變革的趨勢;更要關注客戶在數位化轉型過程中所遇到的現實挑戰,通過説明客戶解決問題實現商業成功來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華為未來能夠繼續成功的關鍵在於兩點:一方面,戰略要瞄準正確的大方向,但並不追求精確,要為適應不確定性留下調整的空間;另一方面,要讓日益龐大的組織始終充滿活力。要做到上述兩點並不容易,我們要有戰略自信,堅定不移地往前走。

戰略上,華為聚焦萬物互聯主航道,努力成為智慧社會使能者和推動者。我們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能在非戰略機會點上消耗戰略競爭力量,就像高爾夫擊球,只有擊中球杆頭部的“甜蜜點”才能不損失能量獲得最遠的擊球距離。萬物互聯我們要敢於領先,持續擴大優勢;萬物感知我們只聚焦在其中的連接和邊緣計算、分佈計算,持續構建並鞏固優勢;萬物智慧是行業知識和資訊技術相結合的結果,我們聚焦雲計算和大資料人工智慧平臺、On-Device AI,使能電信網路智慧化及各行各業智慧化,也用於內部管理的智慧化。

戰略思考要視野開闊、著眼長遠,經營管理則要放低重心、腳踏實地。面對複雜的業務形勢,我們既要實事求是,擠掉泡沫和水分,通過工作重心下沉切實提升經營品質;又要勇於挑戰、敢於衝鋒,抓住市場增長的機會,從容應對市場波動。經營管理工作是苦活、累活、細活,是綜合性的系統工作,需要長時間的努力建設。代表處是公司最基層的,也是最重要的經營單元,公司各項管理動作要圍繞幫助代表處提升經營品質,從一線到機關、再從機關到一線,圍繞戰略、機會、目標、打法、資源配置形成共識與合力,真正把工作做細、做實,來實現創造機會、挖掘機會、把握機會。運營商業務要跑贏行業大勢,提高合同品質、積極尋求增長;企業業務要持續中高速增長,確保在5年內成為公司的業務頂樑柱;消費者業務要夯實基礎、繼續良好的發展勢頭並不斷提高盈利能力;公有雲業務要按既定戰略投入,提高產品競爭力,集中精力追求規模增長。

我們要以“春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呈現價值與貢獻,獲得信任,持續改善、軟化商業環境,使之與公司未來千億美元規模相匹配,在更高層面支撐業務發展。華為的價值迴圈平臺將是全產業鏈的價值創造與分享,我們要用好最優秀的資源,在資源多、政策好的地方加強佈局,構建產業生態圈。同時,要提升對風險內控、合規運營的監管能力,建立危機預警及管理機制,守護好企業形象。

繼續堅持從成功實踐中選拔幹部,讓更多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具備戰略洞察能力和決斷力,富有戰役管控能力,崇尚戰鬥意志和自我犧牲精神的員工走上各級重要崗位。2017 年我們完成了對 4500 名優秀員工的破格提拔;2018 年將繼續對 6000 名員工破格提拔,其中3000 名在 15、16 級,2000 名在 17、18、19 級,其他職級 1000 名。代表處是公司實現健康經營、有效增長的關鍵經營單元,要加快代表處代表等一線主官、專家及職員崗位的幹部選拔,公司對艱苦國家及地區將推行“蒙哥馬利”計畫,打通從“二等兵快速晉升到上將”的流暢通道。誰說撒哈拉沙漠沒有將軍,蒙哥馬利不是嗎?堅持論責任結果而不論資歷,實事求是地根據其責任結果提升這些員工的職級;同時,要看到日益複雜的業務環境對一線主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對一線主官的賦能,提高他們的任職能力,使他們敢戰而且善戰。加快職員隊伍的建設,對確定性工作及時、準確、快速、精細化管理。加快代表處專家隊伍的全能化建設,培養選拔一批能文能武的文職將軍。各經營責任中心的主官要聚焦作戰與勝利,以商業成功與持續成功作為唯一衡量準繩,堅持驅動發展與防範風險的並重、堅持短期收益與長遠發展協調平衡;公司高層幹部要多仰望星空,引領公司前進的方向。各級主官和專家要學習向坤山、滿廣志,真正深入業務場景去瞭解業務,發現和解決問題。要敢於使用先進武器,打贏複雜的資訊化戰爭,不要用漢陽造的悲愴文化掩蓋主官的無能。

努力奮鬥的優秀人才是公司價值創造之源,我們堅持“積極、多元、開放”的人才觀,構建公司與人才同創共贏的人才管理機制。面對更加動態變化的商業環境、更加複雜的內部業務需求,對外要打開組織邊界,用多種方式整合優秀資源,“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桶漿糊粘接世界智慧”;對內要敢於破格提拔優秀人才,給優秀人才更多成長的機會;要大膽地開展各類人才的差異化管理,形成主官、專家、職員各司其責的人才結構,促使各類人才能在最佳時間、最佳崗位,作出最佳貢獻,獲得最好回報。

為適應公司更加複雜的業務結構,我們要逐步建立起集團統治與各業務單位分治並重、責權清晰、運作高效、監管有效的分散式組織運作模式,讓各業務在集團共同價值的管控下和共同平臺的支撐下自主生長。我們的組織陣形要靈活,從集團到地區部、國家,隊形能張能收;我們的組織規模要有彈性,需要資源的時候能得到,不需要資源的時候就釋放掉。堅定不移地繼續推進公司經營重心的前移,加強專案型組織的運作,真正實現一線指揮炮火,機關支撐服務。要通過經營責權前移後的反向運作梳理和一線評價機關機制的建立,努力實現機關職能向平臺化、服務化、市場化的轉變,從而大力推動機關組織的精簡與合併,減少冗餘低效的管理層級。

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長期艱苦奮鬥”的價值觀不改變,堅持“責任結果導向”的評價原則,貫徹“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輪驅動,將組織的願景使命與員工個人的工作動機相結合,不斷激發組織與員工追求更高成功的內在動力。在內外合規、責任自擔的基礎上,基於信任進行管理,促進各類組織與幹部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要通過簡化過程 KPI、增強協同考核等方式,重塑“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群體奮鬥精神。

2018 年,華為三十而立,風華正茂。未來二三十年,人類將進入智慧社會。面向新的時代,華為立志: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這既是激發我們不懈奮鬥的遠大願景,也是我們所肩負的神聖使命。

尋芳陌上花如錦,折得東風第一枝。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新時代已經到來,相信多年後,你我仍會因身在華為、歷經這樣的奔騰年代激動不已。在此,恭祝各位同事和你們的家人們新年快樂。2018 年,讓我們一起擁抱更多的收穫和成長,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