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華為正式宣佈:6000億!BAT完全無法與之相比!

6000億元!

正當蘋果承認故意讓舊手機變慢的時候,

華為卻用了一份超牛逼的成績單,告別2017,迎接2018!

剛剛,華為輪值CEO胡厚崑在新年獻詞中表示,2017年華為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元,同比增長約15%。

這個收入有多牛逼呢?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華為的年收入,是阿裡的4倍。今年5月份,阿裡巴巴公佈2017財年業績(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

阿裡巴巴2017財年全年收入為1582.73億元。也就是說阿裡巴巴的年收入約為華為的1/4。

華為的年收入,是中興的5倍多。中興2017年預計將實現營業收入1094.32億元。

華為的年收入,是小米的6倍。今年9月,小米董事長雷軍曾表示,10月中旬將提前完成1000億收入的目標,業內紛紛看好小米今年營業收入將破千億。

更讓人高興的是,華為智慧手機全年發貨1.53億台,全球份額突破10%,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市場份額突破20%。

在歐洲旅遊,我也才發現歐洲人並不像我們那樣熱衷使用蘋果,相反他們竟然很喜歡中國的華為!

而從體量上來說,在電子行業,華為將是繼蘋果和三星之後,第三家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的電子公司!

這6000億,不搞金融不炒房地產不上市,還有超過一半以上來自國外!

同時2017上半年華為僅在中國就繳稅超676億,納稅額拿下民營企業500強第一,比恒大和萬達加起來還要多出24.5個億!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華為再次震驚世界!

牛逼的華為,迎著炮火前進,不留給對手任何喘息機會!

2018年,華為成立30周年。

而立之年的華為,下一步的戰略是: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

最近,華為“心聲社區”發表了一篇《任正非在公司願景與使命研討會上的講話》,

透露了華為新一年的戰略方向。任正非在講話中提到,華為立志以數位世界面向客戶,把數位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

今天,華為輪值CEO發表新年獻詞,宣佈華為“三十而立”的新藍圖: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

一切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服務。而顯然,華為正把5G陣地爭奪戰,作為實現這一戰略的突破口。

華為的努力,就是中國的努力;華為的方向,就是中國企業的方向。

估計全世界都沒想到:這場世界科技最前沿的5G革命,居然將由中國、由中國的企業——華為主導。

估計全世界都沒想到:過去技術落後的中國,竟然能在5G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

估計全世界都沒想到:中國從國際通信時代的落後者、追趕者、模仿者,居然成長為今天的領頭人。

作者:水木然

華為,一家堅持不上市的企業,為什麼會如此牛逼?

企業的真正核聚變效應:工者有其股!

華為恐怕是全球未上市企業中股權最分散、員工持股人數最多、股權結構最單一的公司!

亦是人類商業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

理想的社會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偉大的企業則要做到“工者有其股”!

我們要讓每一個勞動者都有田可耕、有力可使、各歸其位、各盡其才。

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夥人的。而且華為的價值觀是“以奮鬥者為本”,這更加容易彙聚人心,無數股單力彙聚成合力,打造出具備聚變效應的團隊來。

華為融的不是“錢”,而是“人心”,這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這才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

難怪任正非說:不上市則有可能稱霸世界!

而所謂的上市,其實就是意味著一家企業將由“生產經營”道路走上“資本運作”道路,也就是開始金融化。

而金融,是這個世界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根源。

它如同一張天羅地網,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不公平,悄然無聲將整個社會的財富集聚到那一小撮人手裡!

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相信勤勞致富,一直崇尚知識改變命運、勤勞改變命運,才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物質財富。

但是自從引進西方的金融體系之後,使很多企業過於迷戀以小搏大、概念炒作、低進高出的迴圈套路。

在現實中累死累活賺錢,遠不如編織一個概念,然後組裝一個“團隊”,然後賣給資本市場,這樣未來100年一次性都賺回來了,於是“勤勞致富”的光榮傳統被徹底碾壓。

現在的資本市場也像養豬場一樣,把一個個企業家快速催肥,動不動就身價上百億,但是這種豬肉都是打了激素的,它們是不健康的,而且會把整個社會都傳染成狂躁病。這也是當今社會浮躁的一大原因。

在任正非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虛擬概念就能賺進大筆財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幹的人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工資,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他認為資本是最沒有溫度的動物,也是最沒有耐心的魔獸。

再來分享一段歷史:在19世紀的英法國力競爭中,最終以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法國敗下陣來而告終。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英法兩國的經濟結構朝著不同方向演化,前者充盈著實幹的企業家,後者充斥著食利的資本家。英國勝在工業,法國強在資本,最後歷史選擇了英國,工業資本主義戰勝了高利貸資本主義。

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是一個工業化還未走完的國家,我們更需要的是企業家和實業家精神,而非汲汲於食利的資本家。

華為的不上市模式,其實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發展方式,最有參考和學習的價值,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從中學習,如果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像華為一樣堅守自己的領域,必定會支撐中國經濟走向真正的大繁榮!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

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

水木然寫了這三本書:

《跨界戰爭》討論的是秩序重組;

《時代之巔》討論的是經濟變革;

《個體崛起》討論的是商業模式

這三本書的關係層層遞進

它將幫你認清社會的發展動向和趨勢

居然成長為今天的領頭人。

作者:水木然

華為,一家堅持不上市的企業,為什麼會如此牛逼?

企業的真正核聚變效應:工者有其股!

華為恐怕是全球未上市企業中股權最分散、員工持股人數最多、股權結構最單一的公司!

亦是人類商業史上從未有過的景象。

理想的社會要做到“耕者有其田”,偉大的企業則要做到“工者有其股”!

我們要讓每一個勞動者都有田可耕、有力可使、各歸其位、各盡其才。

華為所掙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都是合夥人的。而且華為的價值觀是“以奮鬥者為本”,這更加容易彙聚人心,無數股單力彙聚成合力,打造出具備聚變效應的團隊來。

華為融的不是“錢”,而是“人心”,這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這才是未來企業的真正出路!

難怪任正非說:不上市則有可能稱霸世界!

而所謂的上市,其實就是意味著一家企業將由“生產經營”道路走上“資本運作”道路,也就是開始金融化。

而金融,是這個世界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的根源。

它如同一張天羅地網,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製造不公平,悄然無聲將整個社會的財富集聚到那一小撮人手裡!

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相信勤勞致富,一直崇尚知識改變命運、勤勞改變命運,才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物質財富。

但是自從引進西方的金融體系之後,使很多企業過於迷戀以小搏大、概念炒作、低進高出的迴圈套路。

在現實中累死累活賺錢,遠不如編織一個概念,然後組裝一個“團隊”,然後賣給資本市場,這樣未來100年一次性都賺回來了,於是“勤勞致富”的光榮傳統被徹底碾壓。

現在的資本市場也像養豬場一樣,把一個個企業家快速催肥,動不動就身價上百億,但是這種豬肉都是打了激素的,它們是不健康的,而且會把整個社會都傳染成狂躁病。這也是當今社會浮躁的一大原因。

在任正非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虛擬概念就能賺進大筆財富,真正卷起袖子苦幹的人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工資,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他認為資本是最沒有溫度的動物,也是最沒有耐心的魔獸。

再來分享一段歷史:在19世紀的英法國力競爭中,最終以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法國敗下陣來而告終。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英法兩國的經濟結構朝著不同方向演化,前者充盈著實幹的企業家,後者充斥著食利的資本家。英國勝在工業,法國強在資本,最後歷史選擇了英國,工業資本主義戰勝了高利貸資本主義。

對於中國來說,我們是一個工業化還未走完的國家,我們更需要的是企業家和實業家精神,而非汲汲於食利的資本家。

華為的不上市模式,其實是最符合中國國情的企業發展方式,最有參考和學習的價值,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從中學習,如果每一個企業都應該像華為一樣堅守自己的領域,必定會支撐中國經濟走向真正的大繁榮!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越來越動盪的世界;

沒有一種商業模式是長存的;

沒有一種競爭力是永恆的;

沒有一種資產是穩固的;

這是一股從未有過的革命浪潮

為了讓大家徹底認清時代究竟在發生什麼

水木然寫了這三本書:

《跨界戰爭》討論的是秩序重組;

《時代之巔》討論的是經濟變革;

《個體崛起》討論的是商業模式

這三本書的關係層層遞進

它將幫你認清社會的發展動向和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