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念無明》:今年最好港片,香港金像獎8項提名,演員零片酬演

4月9日晚,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正式落下帷幕,《一念無明》以8項提名,斬獲最佳新晉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3項大獎。

港真,《一念無明》小摳已是二刷,不誇張地說,它是今年最好的港片,沒有之一!

一念無明,這個片名就極富禪意,即你第一個念頭看不清楚、想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後面的事情也皆是如此,輪回往復,煩惱無盡……

影片的觸點很多,導演用一個家庭的悲劇描繪了社會大眾對精神病患者的漠視與不友善,講述了一對懷著沉重愧疚的父子如何面對過去的故事。

余文樂飾演的阿東是一個躁郁症患者,母親(金燕玲飾)又久病在床,父親黃大海(曾志偉飾)為了逃避責任,離家不顧,弟弟也在美國混得風生水起,不願回這個殘破的家。

只有阿東不離不棄,任憑打罵都要照顧母親。但,在一次洗澡的爭吵中,母親意外喪失了生命,阿東也被判入青山醫院。

也許是出於愧疚,父親把出院的阿東接回了自己的家,

但這個“家”卻讓人一時無法接受。

外表繁華的香港其實隱藏著無數社會底層,他們沒錢支付高額的房租,只能一家人擠在一個只有幾平米的小房間裡,廚房、洗手間都是公用,更沒有隱私可言。

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們隔壁的鄰居,“小孩沒有大陸戶口,阿媽沒有香港身份證”,母親的最大願望就是讓孩子向上流動。

阿東回家後一直想找回自己的前女友Jenny,但找回後,女友的做法卻刺激了他的病發,作為父親的黃大海用自己深沉的方式不斷照顧著兒子……

一念無明,究竟是誰的“無明”?

它不是阿東一個人的,它是所有人的!

父母因為“無明”,只重視弟弟,而忽略阿東,導致了躁郁症的根源。

母親因為“無明”,罵走了自己的丈夫,又將怒氣全部發在兒子身上,最終意外喪命。

父親因為“無明”,逃避責任,一走了之,使得妻子離世,兒子患病,到頭來還是要自己承擔照顧兒子的責任。

阿東因為“無明”,在爭吵中意外“弑母”,陷入無盡的愧疚而不能自拔,也因為“無明”,氣走女朋友,再見時引起自己的二次病發。

他們都生活在無盡的煎熬中,因果循環往復……

其實,無論是夫妻、父子、母子還是情侶,他們都愛著對方,但就因為一時的“無明”演變成了一世的傷害,帶來的只有無盡的煩惱。

整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曾志偉的轉變,他的那句“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判給別人做”小摳永遠記得。

當其他人勸他放棄,把兒子送回精神病院的時候,他糾結了,但糾結過後還是決定承擔起作父親的責任。

以前的他避得就避,但現在的他回來了。他選擇了承擔責任,與兒子共同進退。

曾志偉的演技不得不令小摳佩服,收放自如,無比真實,每個細節都能看出他的心在想什麼,從他的表情中你就能看到一個愧疚的父親,一份深沉的父愛。

影片的高☆禁☆潮,余文樂病發時沖進超市狂吃巧克力,但周圍人的態度卻讓人無比心寒。

不僅沒有人上前去關心他,反而個個拿出手機,當他是傻子一樣拍照,就連一直聯繫的鄰居看到後都阻止孩子再跟他來往,後來更是所有鄰居聯合起來趕他們父子倆走。

人情本該如此冷漠嗎?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

看到一些不正常的行為,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他為什麼會這樣?遇到了什麼困難?我要怎麼做才能幫到他?”,而是“這人是不是有病啊!趕快走,離他遠一點!”

多年來,我們奉行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害怕惹麻煩,害怕擔責任,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頂多是在心裡同情一下,能真正施以援手的人寥寥無幾。

人生無常,如果某一天這些事發生在你自己的身上,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呢?

其實,幫人並不是很難,只要我們盡自己所能,哪怕是進步一點點,這個世界都會大有不同。

有些事情,你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

《一念無明》成本僅200萬,只拍攝了16天,根本沒有預算請什麼大牌明星,但劇本卻感動了主演們,余文樂、曾志偉、金燕玲決定零片酬出演該片。金燕玲只拍了1天戲,就得到了臺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雙料最佳女配角。

面對如此好的口碑佳作,指點影業和博納影業今天下午在北京K酷影城聯合舉辦了“《一念無明》金像角逐之夜”觀影活動。

為的就是在金像獎揭曉之前讓觀眾預估最終獎項,進行線上傳播,以提前預熱頒獎禮。

活動召集了大學生和一些喜歡文藝片的電影愛好者,《一念無明》,他們早已聞口碑而來。

活動現場設置了“愛的抱抱 傳遞溫暖”活動。兩人為一組,互相給予對方一個溫暖暖的抱抱,讓觀眾可以感知到影片所傳達的人情、關懷與包容。

映後還設置了金像獎競猜投票區,讓觀眾在認為電影可能斬獲的獎項後面投票。結果,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幾乎都被貼滿。

觀眾對於影片讚不絕口,“被父子倆感動到哭,曾志偉和余文樂真是演技炸裂”,“影片的氣質讓我想到了《海邊的曼徹斯特》,看完之後一直陷入沉思”,“心疼阿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這才是應該有的香港電影”……

的確,這可能是今年最好的港片了。

相信看完電影后,你也會跟小摳一樣,思考很多的。

作為父親的黃大海用自己深沉的方式不斷照顧著兒子……

一念無明,究竟是誰的“無明”?

它不是阿東一個人的,它是所有人的!

父母因為“無明”,只重視弟弟,而忽略阿東,導致了躁郁症的根源。

母親因為“無明”,罵走了自己的丈夫,又將怒氣全部發在兒子身上,最終意外喪命。

父親因為“無明”,逃避責任,一走了之,使得妻子離世,兒子患病,到頭來還是要自己承擔照顧兒子的責任。

阿東因為“無明”,在爭吵中意外“弑母”,陷入無盡的愧疚而不能自拔,也因為“無明”,氣走女朋友,再見時引起自己的二次病發。

他們都生活在無盡的煎熬中,因果循環往復……

其實,無論是夫妻、父子、母子還是情侶,他們都愛著對方,但就因為一時的“無明”演變成了一世的傷害,帶來的只有無盡的煩惱。

整部影片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曾志偉的轉變,他的那句“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判給別人做”小摳永遠記得。

當其他人勸他放棄,把兒子送回精神病院的時候,他糾結了,但糾結過後還是決定承擔起作父親的責任。

以前的他避得就避,但現在的他回來了。他選擇了承擔責任,與兒子共同進退。

曾志偉的演技不得不令小摳佩服,收放自如,無比真實,每個細節都能看出他的心在想什麼,從他的表情中你就能看到一個愧疚的父親,一份深沉的父愛。

影片的高☆禁☆潮,余文樂病發時沖進超市狂吃巧克力,但周圍人的態度卻讓人無比心寒。

不僅沒有人上前去關心他,反而個個拿出手機,當他是傻子一樣拍照,就連一直聯繫的鄰居看到後都阻止孩子再跟他來往,後來更是所有鄰居聯合起來趕他們父子倆走。

人情本該如此冷漠嗎?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

看到一些不正常的行為,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他為什麼會這樣?遇到了什麼困難?我要怎麼做才能幫到他?”,而是“這人是不是有病啊!趕快走,離他遠一點!”

多年來,我們奉行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害怕惹麻煩,害怕擔責任,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頂多是在心裡同情一下,能真正施以援手的人寥寥無幾。

人生無常,如果某一天這些事發生在你自己的身上,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呢?

其實,幫人並不是很難,只要我們盡自己所能,哪怕是進步一點點,這個世界都會大有不同。

有些事情,你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

《一念無明》成本僅200萬,只拍攝了16天,根本沒有預算請什麼大牌明星,但劇本卻感動了主演們,余文樂、曾志偉、金燕玲決定零片酬出演該片。金燕玲只拍了1天戲,就得到了臺灣金馬獎和香港金像獎雙料最佳女配角。

面對如此好的口碑佳作,指點影業和博納影業今天下午在北京K酷影城聯合舉辦了“《一念無明》金像角逐之夜”觀影活動。

為的就是在金像獎揭曉之前讓觀眾預估最終獎項,進行線上傳播,以提前預熱頒獎禮。

活動召集了大學生和一些喜歡文藝片的電影愛好者,《一念無明》,他們早已聞口碑而來。

活動現場設置了“愛的抱抱 傳遞溫暖”活動。兩人為一組,互相給予對方一個溫暖暖的抱抱,讓觀眾可以感知到影片所傳達的人情、關懷與包容。

映後還設置了金像獎競猜投票區,讓觀眾在認為電影可能斬獲的獎項後面投票。結果,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幾乎都被貼滿。

觀眾對於影片讚不絕口,“被父子倆感動到哭,曾志偉和余文樂真是演技炸裂”,“影片的氣質讓我想到了《海邊的曼徹斯特》,看完之後一直陷入沉思”,“心疼阿東,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被溫柔以待”,“這才是應該有的香港電影”……

的確,這可能是今年最好的港片了。

相信看完電影后,你也會跟小摳一樣,思考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