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嘿,朋友,我們又老又窮又彷徨

昨天週末,00後的小侄子給我微信視屏,說,"小姑,我姐姐談戀愛了"。

我說,你媽知道嗎?

不知道,她讓我保密,她男朋友是個和你差不多大的大叔。

。。。。。。。。

童言無忌,我是被狠狠傷害到了,在00後眼裡我們已經是大叔阿姨了。

再添油加醋地講,我們差不多都是奔三的人了。

30歲,而立之年,轉瞬即至。

但我們的現狀是––又老又窮又彷徨。

每想到此處,特別紮心。

果果是我的一位菁幹班好友,90後,來這裡兩年了,學的是電腦應用。

大學四年,課沒少上,但該會的還是不會,

不該會的,更是一樣都沒學會。

期末考試掛科是常態,一開始還遮遮掩掩的,後來就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反正還有補考的機會。

只是有一天晚上,她的電腦出了問題,就拆開主機,琢磨著是不是顯卡鬆動了,又打開BIOS設置,看著密密麻麻的各項參數,她一臉懵逼。

這時,她的室友走過來說,你不是學電腦的嗎,也來幫我看看藍屏是怎麼回事?

她突然像被抽空了一樣,感覺自己徹底失去了希望,

傻愣愣地看著電腦發呆。

當時為了上理想的學校,她選勾了同意專業調劑,本來喜歡外語的一個有志女青年,被活生生地調劑到了電腦應用。

她自己心裡清楚,四年來什麼也沒學會,就連高中時引以為傲的英語也荒廢了,想翻譯下自己專業的名字,都要求助。

畢業後面試一問三不知。

她一直給我強調,我當時不是不想學,也不是學不會,是因為我不喜歡,

我喜歡英語。

但劉夏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她現在連公司最常聽見的SOP都不知道怎麼翻譯。

我們總是這樣,拿不喜歡當作不作為的藉口,卻又從來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

她說,他的好幾個室友,都在北上廣深結婚買房了,就連室友閨蜜蘇夏都找了個拆二代男朋友,超有錢。

她意識到,所有人都比她強,她已經被同齡人甩了好遠。

蘇夏是她的大學室友,從小家境貧寒,

自己又性格剛烈,老是頂撞父母的市儈與腐朽,說不能為五斗米而折腰。

剛大學畢業,蘇夏就被老媽逼著去相親,她媽的標準––

文化不重要,人品,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有錢。

那些奇葩噁心的大叔,蘇夏見了一個又一個。

蘇夏老媽的心臟會間歇選擇性犯病,一聽說她不想見,就捂著心口快不行了。

被逼無奈,她見了一個還不算討厭的拆二代,答應先談著,心裡卻盤算著將來上班在外,

你們就管不著了。

過了一個星期他們就吵架了,因為才一星期,男的就要求看電影,然後要……

她氣炸了,想著自己的初吻還留著,沒等到喜歡的人,反而等來一個流氓,蘇夏甩胳膊回了家,給她媽媽哭訴,說要分手。

她媽也氣炸了。

說,不就看個電影嗎,你怎麼那麼矯情,你知道給你介紹個條件好的有多難嗎?你知道現在外面的房子有多貴嗎?你上班才幾個錢,年底必須給我結婚。

蘇夏傻了。

她還沒玩夠,她的白馬王子還沒有出現,她還沒愛過恨過……

她今年才23歲,她閉上眼,就想到了自己33,43,怨婦又世俗的樣子。

她忽然覺得自己已經提前老了,自己規劃好的人生,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其實是一個樣子。

難道真如網上所說,很多人25歲已經死了,但直到75歲才埋。

她還差兩年。

她不過是想愛自己愛的人,想過自己規劃的人生,自己卻不夠強大,掙脫不了父母的束縛,最終過著別人安排好的人生。

她極力想掙脫這種束縛,卻怕她媽真的心肌堵塞,但這真的不是她想要的愛情。

她羡慕她的發小晴晴,什麼都可以自己做主。

晴晴是她的兒時夥伴,性格比較野,腦袋瓜特別機靈,每次期中末考試,成績甩她幾條街。

上初中時,她才知道顏值的重要,好多男孩子都悄悄托她給蘇夏遞情書,她氣憤壞了,我也不差呀。

她不甘心輸給蘇夏。

她更加發奮學習,她要在讀書上彌補她比蘇夏差的那一截。

不出所料,她考上了一個武漢的一所985大學,在學校學生會裡混的風生水起,師弟師妹們都管她叫一聲晴姐。

她可以站在辯論賽的講臺上,把對方轟的啞口無言,敏捷的思維,流利的口語,台下是一張張崇拜的臉。

她覺得她就是人生贏家了,但她知道這是錯覺。

只有畢業出了校門,她才清晰地感到,她活的有多失敗。

她除了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一無所有。

每次在商場看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就用手機拍下尺碼和顏色,回來在淘寶上找幾十塊錢的同款,買回來發現,特麼的不是掉色就是偏大或偏小。

朋友邀請她去AA西餐,她說她不喜歡,我喜歡武漢的熱乾麵。

和朋友聊天,聽說蘇夏談了個男朋友,是個拆二代,家裡有好幾套房。

她表面上和朋友寒暄,"真的呀,恭喜她"。

可在下班回去的地鐵上,一直在想這件事。

偏偏又是下班高峰期,剛才在路邊打包的豆漿,全被擠在了自己的包包裡。

就這樣豆漿一滴一滴地滴了十幾個月臺。

回到家,她沖到廁所,手指頭夾著一件一件地往外拿。

扔,她捨不得,就一個個用水洗。

抬起頭看看自己鼻樑上還沾著豆漿的狼狽樣子,她忽然有些想哭。

她感到一種無法描述的挫敗感,她沒有功成名就,她也沒有家。

如果當時沒有和阿偉分手,是不是現在兩個人已經結婚買房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阿偉回了老家的小縣城,托關係進了稅務局,整天閑的發慌,每天索然無味。

在他和另一個女人拍婚紗照的時候,他望著鏡子裡的自己,他忽然有些恍惚了。

那個時候風華正茂,信誓旦旦說要娶她的那個人是他。

現在平庸無奇,西裝革履迎娶別人的也是他。

當初兩個人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挽著的卻是別人的手。

他想撥通晴晴的電話,猶豫了半天,還是算了,他鼓不起勇氣。

怕她過的太好,也怕她過的不好。

他看著自己的生活,也分不清到底是誰,在委曲求全。

他想起了前些日子,自己一個人在電影院裡看的悟空傳。

孫悟空一躍而起,金箍棒指向蒼穹。

來吧。

他寧願魂分魄散,也不願意輸。

他寧願魂分魄散,也不願意輸。

然而,他卻選擇輸了。

他沒有孫悟空的法力無邊,也沒有七彩祥雲。

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90後。

我們絕大數槽友,都是90後,這個時代普普通通的90後。

不同的是,有人認輸了,有人還在抗爭。

相同的是,我們都在這吭哧拉磨,一臉倦容。

有人說,我們是即將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說,我們最有活力的一代。

昨天,90後莫小貝還在電視螢幕上練習葵花點穴手。

今天,90後正在推向結婚買房生子的前沿陣地。

我們該怎麼辦?

最大的00後已經17了,馬上就可以跟我們同台競爭了。

社會就像一條不斷向後加速的傳送帶,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向前跑,要不然就會甩在後面,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遠。

我們必須拼命跑啊跑……

即使累死在磨盤旁也在所不惜。

這是我們拉磨驢的宿命,不要抱怨付出沒有回報,社會的回報率本來就很低,但不是我們不努力的理由。

拼命跑啊跑……

引用聖經一句話:上帝的磨盤轉的很慢,但卻磨的很細。

蘇夏傻了。

她還沒玩夠,她的白馬王子還沒有出現,她還沒愛過恨過……

她今年才23歲,她閉上眼,就想到了自己33,43,怨婦又世俗的樣子。

她忽然覺得自己已經提前老了,自己規劃好的人生,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其實是一個樣子。

難道真如網上所說,很多人25歲已經死了,但直到75歲才埋。

她還差兩年。

她不過是想愛自己愛的人,想過自己規劃的人生,自己卻不夠強大,掙脫不了父母的束縛,最終過著別人安排好的人生。

她極力想掙脫這種束縛,卻怕她媽真的心肌堵塞,但這真的不是她想要的愛情。

她羡慕她的發小晴晴,什麼都可以自己做主。

晴晴是她的兒時夥伴,性格比較野,腦袋瓜特別機靈,每次期中末考試,成績甩她幾條街。

上初中時,她才知道顏值的重要,好多男孩子都悄悄托她給蘇夏遞情書,她氣憤壞了,我也不差呀。

她不甘心輸給蘇夏。

她更加發奮學習,她要在讀書上彌補她比蘇夏差的那一截。

不出所料,她考上了一個武漢的一所985大學,在學校學生會裡混的風生水起,師弟師妹們都管她叫一聲晴姐。

她可以站在辯論賽的講臺上,把對方轟的啞口無言,敏捷的思維,流利的口語,台下是一張張崇拜的臉。

她覺得她就是人生贏家了,但她知道這是錯覺。

只有畢業出了校門,她才清晰地感到,她活的有多失敗。

她除了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一無所有。

每次在商場看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就用手機拍下尺碼和顏色,回來在淘寶上找幾十塊錢的同款,買回來發現,特麼的不是掉色就是偏大或偏小。

朋友邀請她去AA西餐,她說她不喜歡,我喜歡武漢的熱乾麵。

和朋友聊天,聽說蘇夏談了個男朋友,是個拆二代,家裡有好幾套房。

她表面上和朋友寒暄,"真的呀,恭喜她"。

可在下班回去的地鐵上,一直在想這件事。

偏偏又是下班高峰期,剛才在路邊打包的豆漿,全被擠在了自己的包包裡。

就這樣豆漿一滴一滴地滴了十幾個月臺。

回到家,她沖到廁所,手指頭夾著一件一件地往外拿。

扔,她捨不得,就一個個用水洗。

抬起頭看看自己鼻樑上還沾著豆漿的狼狽樣子,她忽然有些想哭。

她感到一種無法描述的挫敗感,她沒有功成名就,她也沒有家。

如果當時沒有和阿偉分手,是不是現在兩個人已經結婚買房了?

但她不知道的是,阿偉回了老家的小縣城,托關係進了稅務局,整天閑的發慌,每天索然無味。

在他和另一個女人拍婚紗照的時候,他望著鏡子裡的自己,他忽然有些恍惚了。

那個時候風華正茂,信誓旦旦說要娶她的那個人是他。

現在平庸無奇,西裝革履迎娶別人的也是他。

當初兩個人的誓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現在挽著的卻是別人的手。

他想撥通晴晴的電話,猶豫了半天,還是算了,他鼓不起勇氣。

怕她過的太好,也怕她過的不好。

他看著自己的生活,也分不清到底是誰,在委曲求全。

他想起了前些日子,自己一個人在電影院裡看的悟空傳。

孫悟空一躍而起,金箍棒指向蒼穹。

來吧。

他寧願魂分魄散,也不願意輸。

他寧願魂分魄散,也不願意輸。

然而,他卻選擇輸了。

他沒有孫悟空的法力無邊,也沒有七彩祥雲。

他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90後。

我們絕大數槽友,都是90後,這個時代普普通通的90後。

不同的是,有人認輸了,有人還在抗爭。

相同的是,我們都在這吭哧拉磨,一臉倦容。

有人說,我們是即將垮掉的一代,也有人說,我們最有活力的一代。

昨天,90後莫小貝還在電視螢幕上練習葵花點穴手。

今天,90後正在推向結婚買房生子的前沿陣地。

我們該怎麼辦?

最大的00後已經17了,馬上就可以跟我們同台競爭了。

社會就像一條不斷向後加速的傳送帶,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向前跑,要不然就會甩在後面,離我們的目標越來越遠。

我們必須拼命跑啊跑……

即使累死在磨盤旁也在所不惜。

這是我們拉磨驢的宿命,不要抱怨付出沒有回報,社會的回報率本來就很低,但不是我們不努力的理由。

拼命跑啊跑……

引用聖經一句話:上帝的磨盤轉的很慢,但卻磨的很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