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高法第四巡迴法庭成立一周年 審結案件2304件居最高法各部之首

法制日報記者李豪

12月25日,冬日的暖陽高掛在鄭州的晴空。

對於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迴法庭而言,這一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去年今日,二十幾位先行者,從北京來到鄭州,投身司法改革大潮。三天后(12月28日),四巡正式揭牌,拉開了四巡建設發展的大幕。

一年裡,第四巡迴法庭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努力克服初創時期的種種困難,執法辦案、司法改革、黨建隊建齊頭並進,以超常的幹勁完成了艱巨的任務,

充分體現了司法改革的巨大成效。

截至12月23日,四巡共受理案件2880件,審結2304件,人均結案201.14件,接待來訪群眾26219人次,辦理群眾來信1679件,裁判文書上網1441件。受案數、結案數、人均結案數、裁判文書上網數均暫居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門之首。

多元化解糾紛救助弱勢群眾

既堅持依法辦案,又堅持司法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是全體四巡人不變的理念。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

遇到涉及民生和弱勢群體的案件,從來不是簡單地一判了之,主審法官會深入當地,與另一方當事人溝通,調判結合,多元化解,從道義上盡力為弱勢群體爭取。一年來,共有18件民事案件調解結案,多起行政案件經過與行政機關協調,當事人滿足訴求後自願撤回再審申請。

當事人朱福生年紀大了,且患有輕微性耳聾,接談法官李鵬武發現異樣情況後對他進行特殊照顧,

把聲音提高、語速放慢,確保他聽明白後,再逐項解答。朱福生對法律知識瞭解不多,每次來材料都準備不足,前後共來了四次,每次李鵬武都要重新幫他梳理思路,然後再耐心地指導接下來如何具體去做,提醒他一定要記清楚,材料準備齊全,不要再忘記,年紀大了,不要再來回折騰。朱福生最後送了一面錦旗給李鵬武法官,感慨地說:“就算我的案件最終真的打不贏,你們的服務態度也足以讓我倍感欣慰了。

因來訪者大多是老年人,且有的經濟十分困難,四巡與社會事業局等多方協商,建立來訪人員救助、120急救派駐、夜間巡查等一系列機制。截止12月23日,共計救助信訪群眾51人次,急救突發疾病7人次。

半數公開庭審案件當庭宣判

“本案中,從合同約定的情況看,上訴人並不能因房屋租賃合同的實際解除而享有對股權轉讓合同的單方解除權,

也不符合法定解除條件……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審判長劉慧卓清晰的話語伴隨著清脆的法槌聲,一起標的高達2.67億的案件當庭塵埃落定。

這是第四巡迴法庭著力推動的當庭宣判工作的一個縮影。

新型審判權運行機制為推行當庭宣判提供了制度條件,四巡法官勇於自我加壓,制定了《當庭宣判規則》,旗幟鮮明地提出,“當庭宣判是原則,不當庭宣判是例外”。

截至12月25日,在公開開庭審理的50起民商事案件中,當庭宣判25起,當庭宣判率達到50%。這些看似平凡的資料背後是主審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們重壓之下的辛勤付出,也是全體四巡人通力配合的集體成果。

第四巡迴法庭已致力於在巡迴區四省試點推廣,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人民法院將試點開展當庭宣判,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儘早地感受到公平正義。

深入巡迴區就地辦案416件

四巡揭牌之初,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初就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既然已經走出京城,重心下移,就應給巡迴區人民群眾都帶來便利。”

為了落實“審判機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當事人訴訟”的改革初衷,四巡的法官們不滿足於只在鄭州坐堂問案,而是深入巡迴區四省,就地辦案416件,還總結制定了《巡迴審判工作辦法》。副庭長李廣宇多次巡迴辦案,還實地查看地質塌陷區現場,把聽證開到了基層人民法庭。副庭長王錦亞帶領刑事審判團隊到多地就地閱卷調查。主審法官閻巍與當地行政機關協調案件成為家常便飯。劉慧卓、方金剛、劉崇理、梅芳、劉京川等民事主審法官,先後到安徽大學、武漢大學公開開庭,在高校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除了深入當地開展巡迴審判之外,第四巡迴法庭還通過遠端視頻進行聽證53次,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讓資訊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林說:“以前覺得最高人民法院遠在天邊,現在覺得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就在我們身邊。

一年來,四巡在依法公正審理案件的同時,著眼於案件反映出的社會治理和制度構建的深層次問題,分別向巡迴區省、市、縣政府發送司法建議4件,涉及行政程式的規範、行政覆議功能的發揮、弱勢群體的扶助等重要問題。

在審理一起涉及幾千名當年參加水利工程建設的傷殘人員要求增加撫恤金標準的行政案件時,庭領導指派合議庭成員到當地協調,就提高撫恤金標準與地方政府達成共識。通過創辦中原法治大講堂、召開示範庭、建立基層法院聯繫點、為下級法院授課、啟動法官成長計畫等方式,推動巡迴區法院提升司法水準。致力於打破制度壁壘,共同培養法治後繼人才。與巡迴區8所高校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公開選拔19名優秀法學學子擔任實習助理。

高度重視裁判文書上網和庭審直播。全年共直播49次庭審,除巡迴開庭不具備直播條件外,所有庭審均實現了同步直播。開設四巡微信公眾號,推送典型裁判24篇、司法動態93篇、實務指導11篇。

在公開開庭審理的50起民商事案件中,當庭宣判25起,當庭宣判率達到50%。這些看似平凡的資料背後是主審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們重壓之下的辛勤付出,也是全體四巡人通力配合的集體成果。

第四巡迴法庭已致力於在巡迴區四省試點推廣,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二庭、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人民法院將試點開展當庭宣判,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儘早地感受到公平正義。

深入巡迴區就地辦案416件

四巡揭牌之初,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初就建議:“最高人民法院既然已經走出京城,重心下移,就應給巡迴區人民群眾都帶來便利。”

為了落實“審判機關重心下移、就地解決糾紛、方便當事人訴訟”的改革初衷,四巡的法官們不滿足於只在鄭州坐堂問案,而是深入巡迴區四省,就地辦案416件,還總結制定了《巡迴審判工作辦法》。副庭長李廣宇多次巡迴辦案,還實地查看地質塌陷區現場,把聽證開到了基層人民法庭。副庭長王錦亞帶領刑事審判團隊到多地就地閱卷調查。主審法官閻巍與當地行政機關協調案件成為家常便飯。劉慧卓、方金剛、劉崇理、梅芳、劉京川等民事主審法官,先後到安徽大學、武漢大學公開開庭,在高校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

除了深入當地開展巡迴審判之外,第四巡迴法庭還通過遠端視頻進行聽證53次,充分利用現代資訊技術,“讓資訊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全國人大代表孫東林說:“以前覺得最高人民法院遠在天邊,現在覺得最高人民法院的法官就在我們身邊。

一年來,四巡在依法公正審理案件的同時,著眼於案件反映出的社會治理和制度構建的深層次問題,分別向巡迴區省、市、縣政府發送司法建議4件,涉及行政程式的規範、行政覆議功能的發揮、弱勢群體的扶助等重要問題。

在審理一起涉及幾千名當年參加水利工程建設的傷殘人員要求增加撫恤金標準的行政案件時,庭領導指派合議庭成員到當地協調,就提高撫恤金標準與地方政府達成共識。通過創辦中原法治大講堂、召開示範庭、建立基層法院聯繫點、為下級法院授課、啟動法官成長計畫等方式,推動巡迴區法院提升司法水準。致力於打破制度壁壘,共同培養法治後繼人才。與巡迴區8所高校建立教學實踐基地,公開選拔19名優秀法學學子擔任實習助理。

高度重視裁判文書上網和庭審直播。全年共直播49次庭審,除巡迴開庭不具備直播條件外,所有庭審均實現了同步直播。開設四巡微信公眾號,推送典型裁判24篇、司法動態93篇、實務指導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