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傳說中賈寶玉的原型,千古第一情種,他的名字也美得像詩一樣

更多精彩歷史人文內容,點擊關注【物道】

康熙二十三年的那個冬天,

仿佛比往常更冷,大雪紛飛,寒風呼嘯。可有個男子卻佇立在窗邊許久,任憑風雪打在臉上。他想起年少時一起在湖邊捉蜻蜓的青梅竹馬,想起初雪天一起漫步在林中的摯愛,如今卻只剩自己孤單一人。

他來到書桌前,寫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 ”。他是納蘭容若,他不是人間富貴花,只是人間惆悵客。

➊ 圖片來源於網路 ➋ 圖片來源於「夕陽飛鳥01攝」

最青澀的初戀:一生一代一雙人

相傳納蘭容若有一位情投意合的表妹,最後卻被送入宮。清朝的《賃廡筆記》曾有記載:“納蘭眷一女,絕色也......旋此女入宮,

頓成陌路。”

古有記敘和珅呈《石頭記》給乾隆,乾隆看後說,此乃明珠(納蘭容若的父親納蘭明珠)家事也。這也引發了後人的猜測:納蘭容若就是賈寶玉的原型。與賈寶玉一樣,納蘭容若也有一位才貌雙全的表妹,兩人是青梅竹馬。

▲ 納蘭容若又指納蘭性德。

納蘭容若從小就要去軍營裡訓練。一天傍晚,結束訓練的納蘭容若匆忙回到府中,往湖邊那所閨閣跑去。到樓下後才突然想起自己連鎧甲都沒脫,一身臭汗,猶猶豫豫不敢上樓。

一抬頭,發現表妹手握香荑正在一步步下樓梯。表妹看著納蘭容若這副狼狽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納蘭容若本想辯解,看著表妹實在可愛,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兩人並肩在湖邊慢慢走,醉在夕陽中。

➊ 圖片來源於網路 ➋ 圖片來源於「縱橫四海7516攝」

這大概是年少時最好的時光,帶了點思念的甜又帶著年少的青澀與懵懂,以至於多年後納蘭容若仍對這段時光念念不忘,

寫下:

《落花時》

夕陽誰喚下樓梯,一握香荑。

回頭忍笑階前立,總無語,也依依。

箋書直恁無憑據,休說相思。

勸伊好向紅窗醉,須莫及,落花時。

▲ 圖片來源於「巨集燁 攝」

或許我們記憶中都有這麼一段時光,因為它美好更因為它短暫,所以無比珍貴。轉眼表妹已經出落大方,因為是皇親國戚,必須進宮參加選秀。

唐朝崔郊曾作詩: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納蘭容若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面宮牆就讓兩個心心相依的戀人相隔天涯。

納蘭容若夜夜都在想,表妹是不是也像月宮中的嫦娥般獨守深宮,冷冷清清。如果自己能像牛郎飛到銀河與織女相見,那麼拋棄榮華富貴,作一對貧困夫妻也知足。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書中記敘:“容若愁思鬱結,誓必一見,了此夙因”,聽聞他打扮成一個僧人,混進宮去找表妹一解思念之苦,為自己的初戀畫上句號。

如今史實已不可考證,但是我們那麼喜歡納蘭容若的故事,或許就是因為他的詩讓我們有共鳴,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那段青澀的初戀。

曾在書上看過這樣一小段話:

我人生中最幸運的兩件事情

一是時間終於將我對你的愛消耗殆盡

二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見了你

▲ 圖片來源於「非漁-攝」

即使後來有淚有苦,即使最後人隔天涯,即使多年後再見不再是當初的模樣,我們依舊記得,在教室那個午後,和他/她的第一次相見,單純又美好。這就是初戀,有笑有淚,但是遇見你,我從來沒後悔過。

➊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甜蜜的婚姻:須知淺笑是深顰

光陰似箭,納蘭容若到了可談婚論嫁的年紀,他知道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依舊對愛情滿懷期待。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容若與兩廣總督之女盧氏成婚,仿佛冥冥中註定,他遇見了愛情。

時過百年,我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的樣子,只知道她是納蘭容若的摯愛。雖是官辦舊式的婚姻,可緣分就是如此奇妙,一如張愛玲那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婚後納蘭容若對盧氏的體貼倍感溫馨。盧氏知道納蘭容若喜歡深夜讀書,她總會提前備好炭火,還會貼心送來熱茶和點心。他喜歡大雪天在林中散步,她出門前總會記得為他披上大衣。每天他在書房寫詩作畫,她便不動聲色地鋪紙磨墨。

➊ 圖片來源於網路 ➋ 圖片來源於「北崖 攝」

納蘭容若還會頗有興致地幫盧氏畫一幅畫像,連盧氏不開心的皺眉在他眼裡都美若天仙。

《浣溪沙》

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顰。

十分天與可憐春。

掩抑薄寒施軟障,抱持纖影藉芳茵。

未能無意下香塵。

▲ 圖片來源於「陶小爬 攝」

這首詩就能看出納蘭容若對盧氏也是疼愛至極。畫中的盧氏衣著淡薄,怕她著涼,還專門加上屏障和褥墊。

婚後三年,盧氏懷孕了。可身為一等侍衛的納蘭容若卻奉命出征。一路上都在想念盧氏,今天她是不是又在為孩子縫製衣服?孩子今天在肚子裡乖不乖,有沒有踢疼了盧氏?每到夜晚,思念都讓他輾轉反側:“月到西南更斷腸。”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曾聽人說,婚姻與戀愛最大的區別是,從“我”變成了“我們”。我們的家,我們的孩子還有我們的愛情。或許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緣份讓我們遇見,情份讓我們睡前醒後彼此思念。

➊ 圖片來源於「幻化成風 攝」

最哀慟的分離:不辭冰雪為卿熱

天妒佳偶,“盧氏難產身亡”。那一年,她21歲,他22歲。世界上唯有快樂可以分享,而痛苦卻無法分擔。

當時的情況,我們都不得而知,只有史書上短短的一句話。我們知道的只有納蘭容若餘生念不完的悼亡詩:“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 “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終日以淚洗面,始終不願意面對現實,以酒消愁,“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 圖片來源於「尼聯 攝」

《世說新語》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荀粲之妻冬天高燒病重,全身發熱難受。荀粲為了給妻子降溫,脫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體冰冷時回屋給妻子降溫。如果可以,納蘭容若也願意“不辭冰雪為卿熱”,可如今卻兩世相隔:“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家人朋友帶他去郊遊、散心。為了後續香火,家人繼續讓納蘭又娶官氏,同時還有一顏氏。多年後,納蘭容若還遇見了頗有才華的江南女子沈宛。可始終沒有等來他期待的感情,他依舊惦記著正當年少,那是最好的年紀和最美的愛情。

《採桑子》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

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 圖片來源於網路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納蘭容若寒病逝世,那一年,他31歲。不知是否是冥冥註定,與盧氏忌日同一天。納蘭容若曾寫下“一種情深,十分心苦”,這一年隨著他生命的終結,他也不再承受心之苦。

生當同衾,死亦同槨。兩人在納蘭氏葬穴中長眠。

➊ 圖片來源於「紫電青霜0014 攝」 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你還記不記得人生最初那些年歲裡愛情?有甜蜜,有悲傷,有笑聲,也有淚水。這是愛情最初的滋味,所有的感覺最熱烈。以至於我們而立之年後,時不時還想起,還靜靜去回味。

張愛玲曾說過:“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愛情亦如此,它不是脫離現實的夢幻,它雖然由心動開始,卻無數瑣碎堆積。

即使五味雜陳,可我們依舊相信愛情,依舊勇敢地牽起他/她的手,對他/她說:與你共度人生悲歡,亦是我的福分。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圖片來源於「草圖-攝」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物道: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

所以無比珍貴。轉眼表妹已經出落大方,因為是皇親國戚,必須進宮參加選秀。

唐朝崔郊曾作詩: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納蘭容若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面宮牆就讓兩個心心相依的戀人相隔天涯。

納蘭容若夜夜都在想,表妹是不是也像月宮中的嫦娥般獨守深宮,冷冷清清。如果自己能像牛郎飛到銀河與織女相見,那麼拋棄榮華富貴,作一對貧困夫妻也知足。

《畫堂春》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漿向藍橋易乞,藥成碧海難奔。

若容相訪飲牛津,相對忘貧。

▲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書中記敘:“容若愁思鬱結,誓必一見,了此夙因”,聽聞他打扮成一個僧人,混進宮去找表妹一解思念之苦,為自己的初戀畫上句號。

如今史實已不可考證,但是我們那麼喜歡納蘭容若的故事,或許就是因為他的詩讓我們有共鳴,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那段青澀的初戀。

曾在書上看過這樣一小段話:

我人生中最幸運的兩件事情

一是時間終於將我對你的愛消耗殆盡

二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我遇見了你

▲ 圖片來源於「非漁-攝」

即使後來有淚有苦,即使最後人隔天涯,即使多年後再見不再是當初的模樣,我們依舊記得,在教室那個午後,和他/她的第一次相見,單純又美好。這就是初戀,有笑有淚,但是遇見你,我從來沒後悔過。

➊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甜蜜的婚姻:須知淺笑是深顰

光陰似箭,納蘭容若到了可談婚論嫁的年紀,他知道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依舊對愛情滿懷期待。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容若與兩廣總督之女盧氏成婚,仿佛冥冥中註定,他遇見了愛情。

時過百年,我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的樣子,只知道她是納蘭容若的摯愛。雖是官辦舊式的婚姻,可緣分就是如此奇妙,一如張愛玲那句:“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

婚後納蘭容若對盧氏的體貼倍感溫馨。盧氏知道納蘭容若喜歡深夜讀書,她總會提前備好炭火,還會貼心送來熱茶和點心。他喜歡大雪天在林中散步,她出門前總會記得為他披上大衣。每天他在書房寫詩作畫,她便不動聲色地鋪紙磨墨。

➊ 圖片來源於網路 ➋ 圖片來源於「北崖 攝」

納蘭容若還會頗有興致地幫盧氏畫一幅畫像,連盧氏不開心的皺眉在他眼裡都美若天仙。

《浣溪沙》

旋拂輕容寫洛神,須知淺笑是深顰。

十分天與可憐春。

掩抑薄寒施軟障,抱持纖影藉芳茵。

未能無意下香塵。

▲ 圖片來源於「陶小爬 攝」

這首詩就能看出納蘭容若對盧氏也是疼愛至極。畫中的盧氏衣著淡薄,怕她著涼,還專門加上屏障和褥墊。

婚後三年,盧氏懷孕了。可身為一等侍衛的納蘭容若卻奉命出征。一路上都在想念盧氏,今天她是不是又在為孩子縫製衣服?孩子今天在肚子裡乖不乖,有沒有踢疼了盧氏?每到夜晚,思念都讓他輾轉反側:“月到西南更斷腸。”

《長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曾聽人說,婚姻與戀愛最大的區別是,從“我”變成了“我們”。我們的家,我們的孩子還有我們的愛情。或許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模樣,緣份讓我們遇見,情份讓我們睡前醒後彼此思念。

➊ 圖片來源於「幻化成風 攝」

最哀慟的分離:不辭冰雪為卿熱

天妒佳偶,“盧氏難產身亡”。那一年,她21歲,他22歲。世界上唯有快樂可以分享,而痛苦卻無法分擔。

當時的情況,我們都不得而知,只有史書上短短的一句話。我們知道的只有納蘭容若餘生念不完的悼亡詩:“青衫濕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 “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回廊。”終日以淚洗面,始終不願意面對現實,以酒消愁,“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 圖片來源於「尼聯 攝」

《世說新語》曾提到這樣一個故事:荀粲之妻冬天高燒病重,全身發熱難受。荀粲為了給妻子降溫,脫光衣服站在大雪中,等身體冰冷時回屋給妻子降溫。如果可以,納蘭容若也願意“不辭冰雪為卿熱”,可如今卻兩世相隔:“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日子還得繼續過下去,家人朋友帶他去郊遊、散心。為了後續香火,家人繼續讓納蘭又娶官氏,同時還有一顏氏。多年後,納蘭容若還遇見了頗有才華的江南女子沈宛。可始終沒有等來他期待的感情,他依舊惦記著正當年少,那是最好的年紀和最美的愛情。

《採桑子》

謝家庭院殘更立,燕宿雕梁。

月度銀牆,不辨花叢那辨香。

此情已自成追憶,零落鴛鴦。

雨歇微涼,十一年前夢一場。

▲ 圖片來源於網路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納蘭容若寒病逝世,那一年,他31歲。不知是否是冥冥註定,與盧氏忌日同一天。納蘭容若曾寫下“一種情深,十分心苦”,這一年隨著他生命的終結,他也不再承受心之苦。

生當同衾,死亦同槨。兩人在納蘭氏葬穴中長眠。

➊ 圖片來源於「紫電青霜0014 攝」 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你還記不記得人生最初那些年歲裡愛情?有甜蜜,有悲傷,有笑聲,也有淚水。這是愛情最初的滋味,所有的感覺最熱烈。以至於我們而立之年後,時不時還想起,還靜靜去回味。

張愛玲曾說過:“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愛情亦如此,它不是脫離現實的夢幻,它雖然由心動開始,卻無數瑣碎堆積。

即使五味雜陳,可我們依舊相信愛情,依舊勇敢地牽起他/她的手,對他/她說:與你共度人生悲歡,亦是我的福分。

《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圖片來源於「草圖-攝」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物道:用文字訴說美好生活方式,為你搜羅全世界匠心好物。在這裡,找回你想要的精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