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何善良的人不被善待?善良的人首先要學會善待自己

馮小剛的電影《芳華》,正在各大影院火熱上映,極有可能創下馮導票房的新高。

《芳華》的男主角劉峰,是被塑造成一個完美的好人形象:

他默默付出,吃別人選剩下的破餃子,幫炊事員上街抓豬,

幫戰友們捎帶包裹;

他任勞任怨,補牆壁和天花板,堵耗子洞,換被蟲蟻蛀爛的地板條,修女兵澡堂的掛衣架,幹著其他人不願意幹的髒活、累活;

他不計得失,幫新婚的班長做沙發,在女團員被舞伴嫌棄時主動站出來托舉,把去軍校進修的名額讓給別人。

就是這麼一個接近完美的“活雷鋒”化身,在影片中卻命運多舛:

因為向心儀已久的“女神”表白,他被下放到伐木連;

戰爭爆發,他身負重傷守在戰車前,差點犧牲,最後丟掉了一隻手臂。

多年以後,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生活潦倒,妻子跟人跑了,拉書賺錢車子被聯防隊員扣住,慘遭羞辱還挨打。

看完電影,很多人會發出感慨,善良的人,為何總是得不到善待?

劉峰,好歹是電影中塑造出來的藝術形象,

那麼,生活中善良的人,是否能得到善待呢?

最近的熱點新聞很多,可以信手拈來:

年輕的江歌,是一位開朗、熱心的青島姑娘,卻在一個深夜,連中數刀倒在血泊之中,如果不是她的善良,倒在血泊中的,極有可能是當時一門之隔的躲在房內的“閨蜜”劉鑫;

比江歌略微年長的朱小貞,有著三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誰也不曾想到,母子四人在一個淩晨,

被困在煙火彌漫的家中窒息倒地,如果不是因為她們一家的善良,悲劇本可避免。

比朱小貞更為年長的袁立,是一位成名已久的演員,近年來更是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救助塵肺病人的公益事業中,在一場電視臺的選秀節目中,本可憑實力勝出進入下一輪,卻在最後一個劇情突變而落選,而善良的她事後才發現,電視臺壓根就沒有跟自己簽過演出合同。

莫非,善良人總是得不到善待,已經成為一種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

在原著中,劉峰的結局也很淒慘,他最後死於癌症。就連追悼會,也顯得匆忙局促,只有何小萍,蕭穗子還有他自己的侄兒前來參加。相比之下,影片給劉峰安排了一個還算不錯的解決,在遭遇一場大病之際,

對他一直心懷情愫的何小萍出現在他的身邊,與他互相依偎,攜手相伴餘生,這也符合邏輯,因為何小萍自己也是一個有著類似遭遇的人:“一個始終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識別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

小說可以改寫,但現實生活卻無法改寫。

善良的江歌走了,留下肝腸寸斷的江媽媽,白髮人送黑髮人,此種悲苦,常人難以想像;

善良的朱小貞和她三個可愛的孩子也走了,誰也無法預料,這個令人羡慕的家庭,居然會劃出這樣的一條軌跡,以至於身邊的親人,久久無法面對這一現實。

善良的袁立,應該還算坦然地離開這個舞臺,卻獲知電視臺為了表現其“落選”的合理性,在正式播出的片子中,將她的言行剪輯得舉止怪異,言行乖張。“把我剪成了一個神經病。”袁立如是說。

善良的人為何總是得不到善待,原因何在?

有人說,因為老實人不會反抗,欺負老實人收益不小,代價不大;

有人說,善良的人容易輕信,總以為別人如同自己一般善良;

也有人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農夫與蛇的故事,越來越多,而懂得感恩的人,卻越來越少。

說到這裡,先要糾正一個概念:善良,不是好好先生的代名詞!

事實上,嚴歌苓和馮小剛所塑造的劉峰,和真正的雷鋒相去甚遠。多年程式化的宣傳,讓我們把雷鋒和做好事幾乎劃上了等號。但是,如果重溫那首膾炙人口的《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歌詞中對雷鋒最經典的總結是:“愛恨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

而這一點,在雷鋒自己的文字中也可以得到印證,他在日記中寫道:“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般毫不留情,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所以,上面例子中的袁立,當發現自身的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勇敢地“懟”回去,雖然筋疲力盡,但終究贏得廣大網友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這絲毫不影響她的善良。

那麼,善良的人,在當今的社會,究竟應該如何自處?

大觀君說,善良的人,首先要學會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不是把自己變成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是給自己的善良紮下根,使之不再成為迎合他人的浮萍;

善待自己,是千萬要量力而行,對於得寸進尺者,要早早地說“不”,千萬不要為虛名所累;

善待自己,是要秉持“救急不救窮”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分工,不能讓你無原則的幫助,混淆了這種社會分工。

善待自己,要記住升米養恩,斗米養仇,當人家習慣了你的善良,反而愈發不能容忍你的疏慢。

因為只有你善待自己,才能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也只有你善待自己,才能讓你遠在天邊,或者近在眼前的家人放心;

同樣,也只有你善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到別人。

誰也無法預料,這個令人羡慕的家庭,居然會劃出這樣的一條軌跡,以至於身邊的親人,久久無法面對這一現實。

善良的袁立,應該還算坦然地離開這個舞臺,卻獲知電視臺為了表現其“落選”的合理性,在正式播出的片子中,將她的言行剪輯得舉止怪異,言行乖張。“把我剪成了一個神經病。”袁立如是說。

善良的人為何總是得不到善待,原因何在?

有人說,因為老實人不會反抗,欺負老實人收益不小,代價不大;

有人說,善良的人容易輕信,總以為別人如同自己一般善良;

也有人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農夫與蛇的故事,越來越多,而懂得感恩的人,卻越來越少。

說到這裡,先要糾正一個概念:善良,不是好好先生的代名詞!

事實上,嚴歌苓和馮小剛所塑造的劉峰,和真正的雷鋒相去甚遠。多年程式化的宣傳,讓我們把雷鋒和做好事幾乎劃上了等號。但是,如果重溫那首膾炙人口的《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歌詞中對雷鋒最經典的總結是:“愛恨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鬥志強!

而這一點,在雷鋒自己的文字中也可以得到印證,他在日記中寫道:“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般毫不留情,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所以,上面例子中的袁立,當發現自身的權益受到侵犯的時候,勇敢地“懟”回去,雖然筋疲力盡,但終究贏得廣大網友的理解和支持,而且,這絲毫不影響她的善良。

那麼,善良的人,在當今的社會,究竟應該如何自處?

大觀君說,善良的人,首先要學會善待自己!

善待自己,不是把自己變成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是給自己的善良紮下根,使之不再成為迎合他人的浮萍;

善待自己,是千萬要量力而行,對於得寸進尺者,要早早地說“不”,千萬不要為虛名所累;

善待自己,是要秉持“救急不救窮”的原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分工,不能讓你無原則的幫助,混淆了這種社會分工。

善待自己,要記住升米養恩,斗米養仇,當人家習慣了你的善良,反而愈發不能容忍你的疏慢。

因為只有你善待自己,才能做一個更好的自己;

也只有你善待自己,才能讓你遠在天邊,或者近在眼前的家人放心;

同樣,也只有你善待自己,才能更好地幫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