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快過了,這些刷屏的事情後來怎樣了?

導語:這一年發生了太多事情,李文星死在傳銷之中,範雨素走紅之後北京開始切除,借著偽傳統文化還魂的女德班與豫章書院似乎發出不幸的警示。

大概是現實的世界太讓人失望,

我們在農藥與吃雞中沉迷與狂歡。

同樣是這一年,共用單車在資本市場的泡沫中,似乎不在意到底什麼才是共用,全球媒體環境也在面臨一個不堪的現實。

2017年要過去了。無論抵達終點時候是神清氣爽還是精疲力竭,這一年都行將結束,對待2018或許還是要有一些期待,期待你所厭惡和畏懼的所有事情也將伴隨著新年走向尾聲。

太多的關注與遺忘,遺忘之後的周而復始,

是2017年。

不過,生活確實不僅僅只有眼前的枸杞,也不該只有“佛系”或者“喪”,還有在近處或者遠方的人們,出現在新聞事件中的一張張面孔,都與我們有關。

一、丁璿、豫章書院猖獗,奴化教育還魂

2017年,5月14日下午,傳統文化進校園公益講座——“做新時代的窈窕淑女”在九江學院逸夫圖書館報告廳開講。主講人丁璿從“胎教”講到“學習女德的重要性”,提出 “女性穿著暴露,是上克父母、中克丈夫、下克子孫的破敗相”,

“三精成一毒”,“女人不能換男人,這是保持種族的純潔”等奇葩言論,引發網友熱議。土逗調查發現,丁璿女德班背後存在巨大的利益鏈條。

圖片來源於網路

其對女性的“奴化”引來罵聲不斷。在“女德教母”丁璿看來,女性作為性別序列的第二等級,

不應該享受法律所保障的人身安全和婚姻自主,更不應該享受經濟、政治等合法權利,否則,萬一女性成為男性的領導,豈不是“翻了天”。除網友對此非議,中國婦女報、環球時報、澎湃新聞等媒體也先後刊文批其“糟粕”。

丁璿事件平息,奴化教育不止。十月底,一篇名為《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楊永信》的文章將豫章書院推上了風口浪尖。據調查,不少“問題少年”被家長誘騙到該處,

在書院中遭受黑屋囚禁、打戒尺、打龍鞭等殘酷體罰。曝光後,豫章書院成為大眾和媒體的眾矢之的。11月初,該書院被註銷辦學資格。但令人驚訝的是,在事件曝光後,一些家長卻在門口拉起橫幅,支持豫章書院,稱“我的小孩不送到這裡,送到哪裡?”

圖片來源於網路

事實上,被送往豫章書院的孩子大多被家長冠以頑劣、問題少年的標籤,而他們不過是親子矛盾、社會問題的替罪羊,

卻被當做父母的私有財產,被送去任人訓誡,被迫付出了自由的代價、獨吞苦果。

社會問題市場來接手。在親權和男權當道的社會中,千錯萬錯都是女人和孩子的錯,女性和孩子成了亟需拯救的“重惡之源”。而豫章書院和女德學校這樣的奴性☆禁☆學校卻化身拯救者,擔起了“教育”重任,賺足了黑心錢:打著專家的幌子,輸出的是偽科學和奴化教育;掛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羊頭,賣的是賺錢的狗肉。

二、“範雨素們” 處境堪憂,獲高度關注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2017年4月,由育兒嫂范雨素的自傳體小說《我是範雨素》走紅網路,作者范雨素——這名來自湖北農村的單身母親、居住在北京五環外皮村的普通育兒嫂受到了極高的關注。

文中,範雨素以冷嘲、幽默、天真又不失溫暖的筆調,將流動時代底層女性的堅強和柔軟娓娓道來,並尖銳而冷靜地控訴進城務工者經歷的親情撕扯、打工子弟遭受的教育不公。范雨素如同周遭的底層一樣“被欺侮”,她的思考與行動卻不凡:“我碰到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弱者,就向他們傳遞愛和尊嚴。”

範雨素 / 圖片來源於網路

難得的一次,打工群體的聲音被如此規模地擴散。不過,較於底層的困境與抗爭,大眾更熱衷於對《我是範雨素》的文學性品頭論足,或是對範雨素的“非正常走紅”爭論不休。實際上,這次傳播並沒有減輕範雨素的苦難:《我是範雨素》火爆之後,來訪者蜂擁而至,2017年4月26日,範雨素迫於壓力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廟裡,表示因媒體的圍攻“社交恐懼症已轉成抑鬱症了”。4月28日,範雨素髮微信希望媒體不要騷擾她的家人。而就在文章閱讀量到三百萬左右時,騰訊將《我是範雨素》一文刪除,大眾對範雨素的關注漸冷。

三、李文星之死與勞動力市場的“吃人遊戲”

2017年7月中旬,李文星的屍體在天津靜海區被發現。事後,這位來自山東農村的東北大學畢業生被證實在求職過程中誤入傳銷組織。

圖片來源於網路

李文星死得不明不白,但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意外”。事實上,李文星事件的導火索,早在傳銷組織侵入招聘平臺時,就被埋沒了。畢業一年後,他多次找不到工作。李文星說:“985所學校的畢業生是不是也是一個兩電腦畢業。但即使是電腦培訓,由於缺乏工作經驗,他仍然沒有通過公司的試用期。這時,他在招聘平臺上找到了“北京藍”,並得到了報價,他成了一名救生員,但他是一個騙局。一次,,傳銷組織和招聘平臺為千夫所指。

李文星的遭遇,但這是大學生潛在就業困境的悲劇性版本。背後,有成千上萬的求職者在底層,承受著家庭的重擔,不友好的勞動力市場甚至無法提供公平的機會,滿足他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要。和招聘網站,傳銷組織正在利用這一點來吸引年輕人。

2017,不僅求職者,在職者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風險。今年12月10日,42歲的深圳中興公司(一家公司的員工)因裁員而被解雇;今年上半年,華為還取消了34歲以上的雇員。穩定的工作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新一輪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公共事業單位的招聘、民營企業承接各類勞務派遣、餐飲、家庭產業、非正規就業甚至不簽合同,幾乎所有的職業介紹所都不負責工人的生計保障。

2017,經濟環境依然兇險,就業市場收縮。為了在日益惡化的環境中保護自己,企業將進一步向員工轉移損失和風險,勞動和資本的不平等加劇了。隨著總資本的減少,越來越多的工人不得不為剩餘的食物而鬥爭,白領工人也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不穩定,“自下而上”,李文星和中信的死亡人員是這場戰爭的悲劇。

四、2017年的共用單車,是馬克思還活著的證據

如果馬克思今天還活著,他還應該感受到,中國的2017輛自行車是如此的好,以至於到處都是自行車,騎著自行車,移動支付,對光環來說是便宜的,更不用說在十九世紀的英格蘭,即使生活在“自行車王國”,我們也感到驚訝。然而,波濤起伏的自行車共用的企業,從聚光燈下五顏六色的到最後只有橙色和黃色的短兵相接,戰場從北到北到三線或四線城市到海外市場,各種繁華背後的未知…兩個世紀後,中國重新預測的“資本”只有兩年,不知道馬克思作何感想。

摩拜參與發佈的《2017年共用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從共用單車“元年”2016年到2017年4月,智慧共用自行車已覆蓋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的千萬用戶。兩座標和摩拜殺刺刀見紅——“你6億我7億”融資的節奏,對綜合競爭力的用戶體驗的下游產業,瘋狂擴張和跑馬圈地,當政府停止共用一輛汽車時,這兩個寡頭中有95%個分享了單一汽車市場的份額。而最終花落在大腿,摩拜也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可以做一個自行車租賃公司。一方面,雙方堅決否認兩家合併傳聞,他們堅持認為,他可以立即盈利;另一方面,許多中小型企業紛紛下跌自行車共用,之後再無音訊。

圖片來源於網路

看似光鮮的兩大獨角獸壟斷背後,其他的細節讓人不忍看。可以看出,大量的共用自行車被盜、損壞甚至報廢,看不見的主方向的基本操作和維護是沒有勞動合同和五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被派遣勞動者一,工資算在內,但報酬並不少見;自行車廠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自行車企業訂單,但沒有看到在大噪音,刺鼻氣味的車間兩班連續工作11至12小時的工人;看到小份額存款消費者後,自行車業務的下降沒有門,卻看不見那些因此下崗的職員,還有無數個等待他們支撐的家庭……

在個人生產知識的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競爭必然導致生產集中,生產集中必然導致壟斷,一將功成萬骨枯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思也會這麼說。然而,在今天的互聯網+流行,我們只花了兩年讀”的跌宕起伏的輕資產資本競爭,還有無數在這個浪潮中苦苦掙扎的勞動者。

哦,還有一件事:這些私人出租自行車怎麼稱自己為“共有”自行車?

五、如果連養老都要靠王者榮耀……

2017年7月,人民日報五篇關於國王榮耀的評論。這是對赫魯雪夫的治療,確實證明王者榮耀非同一般。

2016年9月上線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2017,累計用戶超過2億人,每日活動用戶超過8000萬人,每月水費超過30億元。無論是地鐵裡的上班族還是放學後的孩子,他們都在屠宰和屠宰。根據騰訊公佈的資料,00年後,榮耀之王的用戶占了20%以上,難怪線民調侃“青春是堅強,堅強的馬化騰”。榮耀之王更直接地向移動電子遊戲行業:現場活動、廣告、培訓,這不是唯一的。

不過,火爆如斯的遊戲到底是“榮耀”還是“農藥”就難說了,由於自然時間、精力、金錢和情緒的喪失所導致的長時間的遊戲成癮,甚至官方媒體也不安分:七月《人民日報》的五篇評論,這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遊戲在未成年人,“娛樂公眾或生活。,“社交遊戲的監管刻不容緩”,“移動時代不會像想像中那麼焦慮”,“學生成癮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問題”,呼籲“不要讓網路旅行成為生活的全部”。

騰訊依然是壟斷資本,昨日的王者榮耀和今日的“吃雞”,它是牢牢控制的網路平臺。互聯網平臺看起來像“免費”,但它依賴于用戶的自由勞動——點擊每一個滑鼠,播放、下載和上傳所有內容——這些都成為網路平臺的一個重要利潤來源。利潤可以來自設備和皮膚,也可以來自廣告。反正,利潤為王,資本不管官方評論多少次,不礙著我繼續賺錢就行。

賣的是賺錢的狗肉。

二、“範雨素們” 處境堪憂,獲高度關注

“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讀的書,命運把我裝訂得極為拙劣。”2017年4月,由育兒嫂范雨素的自傳體小說《我是範雨素》走紅網路,作者范雨素——這名來自湖北農村的單身母親、居住在北京五環外皮村的普通育兒嫂受到了極高的關注。

文中,範雨素以冷嘲、幽默、天真又不失溫暖的筆調,將流動時代底層女性的堅強和柔軟娓娓道來,並尖銳而冷靜地控訴進城務工者經歷的親情撕扯、打工子弟遭受的教育不公。范雨素如同周遭的底層一樣“被欺侮”,她的思考與行動卻不凡:“我碰到每一個和我一樣的弱者,就向他們傳遞愛和尊嚴。”

範雨素 / 圖片來源於網路

難得的一次,打工群體的聲音被如此規模地擴散。不過,較於底層的困境與抗爭,大眾更熱衷於對《我是範雨素》的文學性品頭論足,或是對範雨素的“非正常走紅”爭論不休。實際上,這次傳播並沒有減輕範雨素的苦難:《我是範雨素》火爆之後,來訪者蜂擁而至,2017年4月26日,範雨素迫於壓力躲到了附近深山的古廟裡,表示因媒體的圍攻“社交恐懼症已轉成抑鬱症了”。4月28日,範雨素髮微信希望媒體不要騷擾她的家人。而就在文章閱讀量到三百萬左右時,騰訊將《我是範雨素》一文刪除,大眾對範雨素的關注漸冷。

三、李文星之死與勞動力市場的“吃人遊戲”

2017年7月中旬,李文星的屍體在天津靜海區被發現。事後,這位來自山東農村的東北大學畢業生被證實在求職過程中誤入傳銷組織。

圖片來源於網路

李文星死得不明不白,但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意外”。事實上,李文星事件的導火索,早在傳銷組織侵入招聘平臺時,就被埋沒了。畢業一年後,他多次找不到工作。李文星說:“985所學校的畢業生是不是也是一個兩電腦畢業。但即使是電腦培訓,由於缺乏工作經驗,他仍然沒有通過公司的試用期。這時,他在招聘平臺上找到了“北京藍”,並得到了報價,他成了一名救生員,但他是一個騙局。一次,,傳銷組織和招聘平臺為千夫所指。

李文星的遭遇,但這是大學生潛在就業困境的悲劇性版本。背後,有成千上萬的求職者在底層,承受著家庭的重擔,不友好的勞動力市場甚至無法提供公平的機會,滿足他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需要。和招聘網站,傳銷組織正在利用這一點來吸引年輕人。

2017,不僅求職者,在職者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風險。今年12月10日,42歲的深圳中興公司(一家公司的員工)因裁員而被解雇;今年上半年,華為還取消了34歲以上的雇員。穩定的工作已經成為一種奢侈品:新一輪的國有企業私有化、公共事業單位的招聘、民營企業承接各類勞務派遣、餐飲、家庭產業、非正規就業甚至不簽合同,幾乎所有的職業介紹所都不負責工人的生計保障。

2017,經濟環境依然兇險,就業市場收縮。為了在日益惡化的環境中保護自己,企業將進一步向員工轉移損失和風險,勞動和資本的不平等加劇了。隨著總資本的減少,越來越多的工人不得不為剩餘的食物而鬥爭,白領工人也越來越意識到自己的不穩定,“自下而上”,李文星和中信的死亡人員是這場戰爭的悲劇。

四、2017年的共用單車,是馬克思還活著的證據

如果馬克思今天還活著,他還應該感受到,中國的2017輛自行車是如此的好,以至於到處都是自行車,騎著自行車,移動支付,對光環來說是便宜的,更不用說在十九世紀的英格蘭,即使生活在“自行車王國”,我們也感到驚訝。然而,波濤起伏的自行車共用的企業,從聚光燈下五顏六色的到最後只有橙色和黃色的短兵相接,戰場從北到北到三線或四線城市到海外市場,各種繁華背後的未知…兩個世紀後,中國重新預測的“資本”只有兩年,不知道馬克思作何感想。

摩拜參與發佈的《2017年共用單車與城市發展白皮書》明確指出:從共用單車“元年”2016年到2017年4月,智慧共用自行車已覆蓋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的千萬用戶。兩座標和摩拜殺刺刀見紅——“你6億我7億”融資的節奏,對綜合競爭力的用戶體驗的下游產業,瘋狂擴張和跑馬圈地,當政府停止共用一輛汽車時,這兩個寡頭中有95%個分享了單一汽車市場的份額。而最終花落在大腿,摩拜也要把自己變成一個可以做一個自行車租賃公司。一方面,雙方堅決否認兩家合併傳聞,他們堅持認為,他可以立即盈利;另一方面,許多中小型企業紛紛下跌自行車共用,之後再無音訊。

圖片來源於網路

看似光鮮的兩大獨角獸壟斷背後,其他的細節讓人不忍看。可以看出,大量的共用自行車被盜、損壞甚至報廢,看不見的主方向的基本操作和維護是沒有勞動合同和五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被派遣勞動者一,工資算在內,但報酬並不少見;自行車廠可以看到成百上千的自行車企業訂單,但沒有看到在大噪音,刺鼻氣味的車間兩班連續工作11至12小時的工人;看到小份額存款消費者後,自行車業務的下降沒有門,卻看不見那些因此下崗的職員,還有無數個等待他們支撐的家庭……

在個人生產知識的資本主義社會,自由競爭必然導致生產集中,生產集中必然導致壟斷,一將功成萬骨枯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馬克思也會這麼說。然而,在今天的互聯網+流行,我們只花了兩年讀”的跌宕起伏的輕資產資本競爭,還有無數在這個浪潮中苦苦掙扎的勞動者。

哦,還有一件事:這些私人出租自行車怎麼稱自己為“共有”自行車?

五、如果連養老都要靠王者榮耀……

2017年7月,人民日報五篇關於國王榮耀的評論。這是對赫魯雪夫的治療,確實證明王者榮耀非同一般。

2016年9月上線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2017,累計用戶超過2億人,每日活動用戶超過8000萬人,每月水費超過30億元。無論是地鐵裡的上班族還是放學後的孩子,他們都在屠宰和屠宰。根據騰訊公佈的資料,00年後,榮耀之王的用戶占了20%以上,難怪線民調侃“青春是堅強,堅強的馬化騰”。榮耀之王更直接地向移動電子遊戲行業:現場活動、廣告、培訓,這不是唯一的。

不過,火爆如斯的遊戲到底是“榮耀”還是“農藥”就難說了,由於自然時間、精力、金錢和情緒的喪失所導致的長時間的遊戲成癮,甚至官方媒體也不安分:七月《人民日報》的五篇評論,這是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遊戲在未成年人,“娛樂公眾或生活。,“社交遊戲的監管刻不容緩”,“移動時代不會像想像中那麼焦慮”,“學生成癮是家庭教育的一個問題”,呼籲“不要讓網路旅行成為生活的全部”。

騰訊依然是壟斷資本,昨日的王者榮耀和今日的“吃雞”,它是牢牢控制的網路平臺。互聯網平臺看起來像“免費”,但它依賴于用戶的自由勞動——點擊每一個滑鼠,播放、下載和上傳所有內容——這些都成為網路平臺的一個重要利潤來源。利潤可以來自設備和皮膚,也可以來自廣告。反正,利潤為王,資本不管官方評論多少次,不礙著我繼續賺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