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真有“神店”一說,這才是它該有的模樣!

看過《孤獨的美食家》

除了沉迷于五郎叔的銷魂吃相

對劇中各式風格的家庭餐館

必定念念不忘

它們只是一爿小店

菜品不多、環境簡單

卻有著獨屬於這個小館子的味道

瀋陽也有這樣的小館子

多是日料、韓式餐飲或埋汰炸串

少有實打實做東北菜的

『家廚小館』算是一家

☆☆ 本篇為暗訪探店 ☆☆

探訪起因:常有耳聞,

聽說他家的紅燒肉無與倫比的美味,聽說他家只中午晚上營業一會兒周日還休息,聽說他家不預定基本是吃不上的。聽了再多,不如親歷!走起!

溫馨提示:提前一天預訂,一併去“大眾點評”看看自己想吃啥菜,和老闆事先報備。

在前後五十米不見第二家店鋪的北四經街上,有這樣一家『家廚小館』,齊樓的小門臉,木質門扉,左側的木柵上刻些文藝范兒的小話兒,大有一種“絕世獨立”的孤傲與滿不在乎。

推門而入,黃油的香氣趕在鼻翼處拂動,可這裡卻是吃東北菜的地兒,回頭細想,怕是燉牛腩肉所散發的香氣吧。一眼盡收的小桌小椅間,滿足著對“好好吃一頓飯”的訴求。

紅燒肉

hong shao rou

38元/份

幾乎沒有人不是首先沖著這道紅燒肉來,它色澤紅潤、肉的紋理纖毫畢現,肥瘦層疊相間之餘,厚質的肉皮微微卷起,想來必是勁道Q彈。

面對這樣一碗紅燒肉,心中“肉☆禁☆欲”四起、早已按捺不住,卻仍故作矜持地擒來一塊,趁人不備、一整塊放入口中,瘦肉的韌、肥肉的軟、肉皮的彈,以各不相同的力道,撞擊著舌頭和上顎;

待到上下齒相合,肥肉夾裹著千萬分子的脂香,逐漸釋放,稍稍覺得似有些膩時,咸甜適中的瘦肉帶著肉的本香成為口中的主角,再輔以肉皮的勁道,竟捨不得囫圇吞下,哪怕巴望著下一塊,也想把嘴裡的好好咀嚼一番,方不負其芳華。

一提紅燒肉,便給人以油膩之感,更有人將“油膩的中年男人”比喻成紅燒肉,其實,真錯怪了紅燒肉。火候不到的紅燒肉確如中年男人——固執、油膩、豬肉的腥氣猶在。

而如家廚小館這般恰到好處的紅燒肉則更像閱歷豐富的女人——圓滑、精緻、獨立,肥而小膩之中又有一些葷素不濟。哪有什麼肥而不膩的紅燒肉?若不是有些小膩,還哪裡有停口的餘地?

牛肉燉山藥

niu rou dun shan yao

38元/份

牛肉燉山藥,和想像中湯湯水水的燉菜不一樣,幹乾爽爽地上桌來,甚至盤底都不帶油湯,呈色卻毫不寡淡,給人以濃厚的醬香感。

牛肉的滋味極厚,醬香直燉入肉塊中心處,質地酥爛鬆軟,尚留有一定嚼頭又不至於嚼不爛。若是翻撿出牛腩,別猶豫,趕緊夾來一吃,筋膜軟滑的觸感直抵人心。當以為山藥會燉得像胡蘿蔔一樣甜軟時,它出其不意地是脆生的,嚼起來嚓嚓有聲,愈發調動起胃口。

炒笨雞蛋

chao ben ji dan

20元/份

看似一盤再簡單、再尋常不過、誰都會做的大醬炒雞蛋,真想知道,除卻用的是笨雞蛋這一條,其它的到底有何不同?

整體上,仍是東北豆瓣醬的味型,略鹹一些。所不同的是,大火鐵鍋直炊之下,雞蛋的外層迅速凝結、焦脆帶有焦香,而雞蛋的內層尚且軟嫩,口感更為豐富。

幹煸四季豆

gan bian si ji dou

22元/份

幹煸四季豆極能體現人間的煙火氣,廚師的水準當下立斷,四季豆要過油而不吸油。四季豆過油後鎖住本身的甜嫩,當橄欖菜的初味減退,四季豆的本味躍然而出,青青的豆香中有著出乎意料的清甜。

有人說從家廚小館裡吃到了“媽媽的味道”(誰媽做菜這麼好吃,我認她當媽去!),這是源于“媽媽的味道”,又遠高於“媽媽的味道”,給食客帶來在家吃飯的感覺,卻又能暫別電視節目,多些彼此間的交流,畢竟,光討論“下次來點什麼”就夠吵鬧一會兒的啦。

這裡不提供酒水,也甭自帶酒水,除了珍珍更沒別的飲料,所做的菜亦是宜飯不下酒,本意只是想讓人好好吃一頓飯。

整體來看,家廚小館的菜,無論口感、味道、火候,都是值得稱讚的;只是對於口輕的食客,菜怕是略鹹,倒也下飯。看著旁邊桌的小夥子起身,一邊被女友嘲笑“能吃”,一邊去添第三碗飯,嘴裡咕噥著“這菜太好吃了,光吃還有點兒鹹,得配飯吃。”

用逼仄來形容家廚小館並不過分,一進門三張擠嚓嚓的小桌,雖然每張都是四人桌但坐倆人剛合適,再里間有一張可以坐6個人的桌。

小館子有小館子的氛圍,這邊說話,那邊聽著,一來二去,你撘一句,我插一嘴,竟嘮得津津有味起來,再而相熟了,你嘗嘗我盤中的幹煸四季豆,我嘗嘗你煲裡的酸菜湯。即便分桌而坐,倒像是一家人了。

牆上的老擺鐘,一左一右、滴答滴答。時間在流轉,記憶卻為這一刻駐足,成為冬日裡的人情溫暖。

(所有照片為手機拍攝,該忽略的請忽略)

再輔以肉皮的勁道,竟捨不得囫圇吞下,哪怕巴望著下一塊,也想把嘴裡的好好咀嚼一番,方不負其芳華。

一提紅燒肉,便給人以油膩之感,更有人將“油膩的中年男人”比喻成紅燒肉,其實,真錯怪了紅燒肉。火候不到的紅燒肉確如中年男人——固執、油膩、豬肉的腥氣猶在。

而如家廚小館這般恰到好處的紅燒肉則更像閱歷豐富的女人——圓滑、精緻、獨立,肥而小膩之中又有一些葷素不濟。哪有什麼肥而不膩的紅燒肉?若不是有些小膩,還哪裡有停口的餘地?

牛肉燉山藥

niu rou dun shan yao

38元/份

牛肉燉山藥,和想像中湯湯水水的燉菜不一樣,幹乾爽爽地上桌來,甚至盤底都不帶油湯,呈色卻毫不寡淡,給人以濃厚的醬香感。

牛肉的滋味極厚,醬香直燉入肉塊中心處,質地酥爛鬆軟,尚留有一定嚼頭又不至於嚼不爛。若是翻撿出牛腩,別猶豫,趕緊夾來一吃,筋膜軟滑的觸感直抵人心。當以為山藥會燉得像胡蘿蔔一樣甜軟時,它出其不意地是脆生的,嚼起來嚓嚓有聲,愈發調動起胃口。

炒笨雞蛋

chao ben ji dan

20元/份

看似一盤再簡單、再尋常不過、誰都會做的大醬炒雞蛋,真想知道,除卻用的是笨雞蛋這一條,其它的到底有何不同?

整體上,仍是東北豆瓣醬的味型,略鹹一些。所不同的是,大火鐵鍋直炊之下,雞蛋的外層迅速凝結、焦脆帶有焦香,而雞蛋的內層尚且軟嫩,口感更為豐富。

幹煸四季豆

gan bian si ji dou

22元/份

幹煸四季豆極能體現人間的煙火氣,廚師的水準當下立斷,四季豆要過油而不吸油。四季豆過油後鎖住本身的甜嫩,當橄欖菜的初味減退,四季豆的本味躍然而出,青青的豆香中有著出乎意料的清甜。

有人說從家廚小館裡吃到了“媽媽的味道”(誰媽做菜這麼好吃,我認她當媽去!),這是源于“媽媽的味道”,又遠高於“媽媽的味道”,給食客帶來在家吃飯的感覺,卻又能暫別電視節目,多些彼此間的交流,畢竟,光討論“下次來點什麼”就夠吵鬧一會兒的啦。

這裡不提供酒水,也甭自帶酒水,除了珍珍更沒別的飲料,所做的菜亦是宜飯不下酒,本意只是想讓人好好吃一頓飯。

整體來看,家廚小館的菜,無論口感、味道、火候,都是值得稱讚的;只是對於口輕的食客,菜怕是略鹹,倒也下飯。看著旁邊桌的小夥子起身,一邊被女友嘲笑“能吃”,一邊去添第三碗飯,嘴裡咕噥著“這菜太好吃了,光吃還有點兒鹹,得配飯吃。”

用逼仄來形容家廚小館並不過分,一進門三張擠嚓嚓的小桌,雖然每張都是四人桌但坐倆人剛合適,再里間有一張可以坐6個人的桌。

小館子有小館子的氛圍,這邊說話,那邊聽著,一來二去,你撘一句,我插一嘴,竟嘮得津津有味起來,再而相熟了,你嘗嘗我盤中的幹煸四季豆,我嘗嘗你煲裡的酸菜湯。即便分桌而坐,倒像是一家人了。

牆上的老擺鐘,一左一右、滴答滴答。時間在流轉,記憶卻為這一刻駐足,成為冬日裡的人情溫暖。

(所有照片為手機拍攝,該忽略的請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