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黑洞”是吃天吃地的宇宙大吃貨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奇點和周圍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區,這個天區範圍之內不可見。依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當一顆垂死恒星崩潰,

它將聚集成一點,這裡將成為黑洞,吞噬鄰近宇宙區域的所有光線和任何物質。

黑洞的產生過程類似於中子星的產生過程:某一個恒星在準備滅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縮,塌陷,發生強力爆炸。當核心中所有的物質都變成中子時收縮過程立即停止,被壓縮成一個密實的星體,同時也壓縮了內部的空間和時間。但在黑洞情況下,由於恒星核心的品質大到使收縮過程無休止地進行下去,

中子本身在擠壓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為粉末,剩下來的是一個密度高到難以想像的物質。由於高品質而產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體都會被它吸進去。

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通常恒星最初只含氫元素,

恒星內部的氫原子核時刻相互碰撞,發生聚變。由於恒星品質很大,聚變產生的能量與恒星萬有引力抗衡,以維持恒星結構的穩定。由於氫原子核的聚變產生新的元素——氦元素,接著,氦原子也參與聚變,改變結構,生成鋰元素。如此類推,按照元素週期表的順序,會依次有鈹元素、硼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生成,直至鐵元素生成,該恒星便會坍塌。這是由於鐵元素相當穩定,
參與聚變時不釋放能量,而鐵元素存在於恒星內部,導致恒星內部不具有足夠的能量與品質巨大的恒星的萬有引力抗衡,從而引發恒星坍塌,最終形成黑洞。說它“黑”,是因為它的密度無窮大,從而產生的引力使得它周圍的光都無法逃逸。跟中子星一樣,黑洞也是由品質大於太陽品質好幾十甚至幾百倍以上的恒星演化而來的。

當一顆恒星衰老時,它的熱核反應已經耗盡了中心的燃料,

由中心產生的能量已經不多了。這樣,它再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承擔起外殼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殼的重壓之下,核心開始坍縮,物質將不可阻擋地向著中心點進軍,直到最後形成體積接近無限小、密度幾乎無限大的星體。而當它的半徑一旦收縮到一定程度(一定小於史瓦西半徑),品質導致的時空扭曲就使得即使光也無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誕生了。

黑洞產生的密度非常大,引力也很大

如果你周圍有黑洞,那麼你會被壓成紙,但如果在黑洞上,他會因為頭部和腳上的重力差異,還沒來得及壓成紙腳部會先被撕裂像麵條一樣被拖進黑洞。順便說下,如果因為恒星爆發產生黑洞,那麼最小的黑洞也應該是太陽品質的3倍以上。

將手指伸向它,會發生什麼

設想你站在10米之外。在這個距離下,你能感受到很小的指向中子星的拖拽力。你的大腦並沒有適應非均勻引力的環境,因而會使你以為自己站在一個緩坡上。

現在有一件事變得越發重要: 你漂在血液中。 隨著血液球越變越大,作用在你肩膀上的力在逐漸減弱……因為你浸在血液裡的那部分身體受到了浮力!血液的密度比肌肉大,而且你的手臂感受的拉力大部分來自於子彈對你最末兩節手指的吸引。當血液的深度達到幾釐米深時,你感受到的拉力會小很多。 如果你能等到血液球的深度達到20釐米——如果此時你的肩膀還完好的話——你甚至可以把手臂縮回來。 問題是:所需的血液量是你全身血液量的5倍。 看上去你是不可能活著看到這一刻了。

摸中子星都難更別說摸黑洞了,直接撕裂!!!呵呵。還是感謝生活在地球吧。起碼我們這輩子不可能出現黑洞在身邊的事情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

將手指伸向它,會發生什麼

設想你站在10米之外。在這個距離下,你能感受到很小的指向中子星的拖拽力。你的大腦並沒有適應非均勻引力的環境,因而會使你以為自己站在一個緩坡上。

現在有一件事變得越發重要: 你漂在血液中。 隨著血液球越變越大,作用在你肩膀上的力在逐漸減弱……因為你浸在血液裡的那部分身體受到了浮力!血液的密度比肌肉大,而且你的手臂感受的拉力大部分來自於子彈對你最末兩節手指的吸引。當血液的深度達到幾釐米深時,你感受到的拉力會小很多。 如果你能等到血液球的深度達到20釐米——如果此時你的肩膀還完好的話——你甚至可以把手臂縮回來。 問題是:所需的血液量是你全身血液量的5倍。 看上去你是不可能活著看到這一刻了。

摸中子星都難更別說摸黑洞了,直接撕裂!!!呵呵。還是感謝生活在地球吧。起碼我們這輩子不可能出現黑洞在身邊的事情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菜葉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