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禾農業:“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新運營模式

崇明生態農產品在上海市民中有良好口碑,但長期以來存在這樣的尷尬:好產品難賣好價錢,市民要吃到崇明優質農產品,也頗費周折。不過,隨著線上行銷平臺的興起和線下行銷模式的完善,

利用多條腿走路,“好酒”有了更多走出“深巷”的機會。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崇明生態農業怎樣發展?記者日前在上海萬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見聞,或能啟示一二。

有機菜秸稈喂羊

羊糞製成有機肥

板藍根當羊的輔食,迷迭香變芳香圍欄,冬天給種子蓋著棉被育苗,達不到客戶要求的草莓給雞吃……這樣“用心”的農業基地,是一個心懷農業夢想的都市青年打造的。

創始人黃震2008年遇金融危機下崗,和父母在崇明中興鎮包了300畝土地,開始有機蔬菜種植。每天淩晨3點從市區出發,趕到崇明田頭,從改良土壤做起,第一批有機菜產出時,已是3年後。一個在市區長大的80後,為何選擇做“有機”?

圖片說明:喂羊吃板藍根作為輔食

“做農業永遠不會下崗。”在黃震看來,隨著大眾消費理念的轉變,吃“有機”漸成趨勢,而崇明良好的土地、水、空氣環境,是做“有機”的不二之選。2012年,黃震成立上海萬禾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爭取到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的支持合作,並獲得德國、日本、美國以及中國的權威機構有機認證。隨著消費需求增長,300畝有機菜已滿足不了客戶需求。規模擴大到1700畝後,

有機肥需求量增大,蔬菜秸稈問題也急需解決,怎麼辦?“養殖崇明白山羊,羊糞可以製成有機肥,蔬菜秸稈也能作為羊的飼料。”黃震告訴記者,2015年,占地300畝的萬禾崇明白山羊擴繁場落戶中興鎮;2016年,出產崇明白山羊3000頭,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有機肥需求和秸稈出路問題。

記者在擴繁場內看到,乾淨的羊舍內,羊兒在嬉戲。黃震告訴記者,白山羊吃的是自家有機菜基地出產的小麥、玉米、牧草和蔬菜秸稈等,

羊糞通過專門管道收集,製成有機肥,供有機菜基地使用。每頭羊都通過了衛生檢疫,耳朵上戴著的黃色耳環,便是“身份證”。在這裡,羊的飼料投放、飲水、糞便清理、空氣調節都實現了自動化,還放音樂給羊聽。

圖片說明:戴著黃色“耳環”的羊兒們

4年多來,萬禾農業共投入4000多萬元。黃震表示,有機種養雖然投入很大、回報週期長,但這是一項良心產業,值得傾注心血。

“基地+城市社區+宅配”

方便更多家庭

“現在的都市人,對於健康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安不安全、口味好不好,成為一種追求。對接這種需求,就是我們的市場。”黃震說,目前,萬禾農業有150多種有機蔬菜以及崇明白山羊、散養雞、雞蛋等可供選擇。然而,好產品怎樣賣出去?剛開始靠朋友口口相傳,但這樣顯然不夠。

圖片說明:農場散養的雞

目前,萬禾農業的生產行銷模式是“基地+城市社區+宅配”。2012年以來,萬禾農業通過自建的物流團隊以及與協力廠商合作,提供農場會員宅配、農業產品眾籌、社區支援農業等服務。“我們現有5000多戶家庭會員,會員都能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此外,我們在上海還設有50家社區門店,居民可在門店購買所需農產品,這項服務涉及上海各區,輻射幾萬戶家庭。”黃震說。

“想想看,下班不用逛菜場,一到家就能享用有機食品,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其實,黃震最初做有機種養的動力,來自妻子的“抱怨”:想要吃真正的有機菜不知道去哪裡買,太不方便了。如今,萬禾農業的這一行銷模式,讓很多上海市民享受到在“家門口吃到有機菜”的便利。

“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基地+城市社區+宅配”新模式運營,使萬禾農業快速發展,目前,公司年銷售額3000萬元,帶動當地600多戶農戶增收,成為崇明區農業龍頭企業。

上午手機看收菜直播

下午吃到新鮮有機菜

“萬禾”的名字來源於“vert”一詞,意為“綠色”,如今,做農業也要有文化,簡單的一個名字,包含了“育萬株禾苗,與萬千家庭分享”的理想。這樣一種傳統的文化內涵,已通過互聯網,與時尚元素融合。

圖片說明:萬禾農業簡介

“我們通過當下熱門的網路直播平臺,將有機蔬菜從種植、採收到包裝再到配送的過程,即時展示給會員客戶。客戶上午通過手機看收菜直播,下午就能吃到新鮮有機菜。”黃震說,客戶通過看直播,瞭解生產全過程,進而對產品產生一種期待感,而要真正贏得客戶的信任,則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生產管理體系,既確保產品品質安全,同時又能滿足客戶的個性需求。

為此,萬禾農業建立了電子商務智慧管理服務系統,其中包括農場ERP系統、行銷對接平臺、農產品品質安全追溯系統、會員管理系統等。這套系統不僅展示農產品種植計畫、農產品即時產量、采後庫存等資訊,客戶也能對產品品質安全進行監督。

圖片說明:在溫室裡的菜苗

“消費者通過掃描對應二維碼,便能獲取相應產品生命週期內全程追溯的真實資訊。比如,能查到種苗、成長週期、施肥、收割、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信息。”黃震說,這是一項“精細活兒”,“細”到什麼程度?“每棵菜是什麼時候種的,誰種的、誰採摘的、誰包裝的、誰配送的,都能查到。”

這套機制還有回饋功能。基地裡目前一共種植150多種有機蔬菜,每年,基地都會匯總客戶最不喜歡的10%,將其淘汰,然後換上新的品種,最大限度提高了各色蔬菜被客戶“翻牌子”的可能性。

圖片說明:包裝好等待配送的蔬菜

“自建平臺與網路電商平臺結合,傳統媒體與網路新媒體聯合宣傳,利用資訊化優勢把品牌做大知名度做廣。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種植和養殖的生態迴圈,經濟、生態、環境之間的可持續發展。”現在,黃震的父母也在給兒子打工,樂在其中,“爸媽在崇明交了很多朋友,現在索性住在崇明,每天干農活,鍛煉身體。崇明空氣好,吃得也健康,爸爸的血糖從23.4恢復到了正常水準,也算是很大的收穫了!”

然而,好產品怎樣賣出去?剛開始靠朋友口口相傳,但這樣顯然不夠。

圖片說明:農場散養的雞

目前,萬禾農業的生產行銷模式是“基地+城市社區+宅配”。2012年以來,萬禾農業通過自建的物流團隊以及與協力廠商合作,提供農場會員宅配、農業產品眾籌、社區支援農業等服務。“我們現有5000多戶家庭會員,會員都能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此外,我們在上海還設有50家社區門店,居民可在門店購買所需農產品,這項服務涉及上海各區,輻射幾萬戶家庭。”黃震說。

“想想看,下班不用逛菜場,一到家就能享用有機食品,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其實,黃震最初做有機種養的動力,來自妻子的“抱怨”:想要吃真正的有機菜不知道去哪裡買,太不方便了。如今,萬禾農業的這一行銷模式,讓很多上海市民享受到在“家門口吃到有機菜”的便利。

“互聯網+”現代農業的“基地+城市社區+宅配”新模式運營,使萬禾農業快速發展,目前,公司年銷售額3000萬元,帶動當地600多戶農戶增收,成為崇明區農業龍頭企業。

上午手機看收菜直播

下午吃到新鮮有機菜

“萬禾”的名字來源於“vert”一詞,意為“綠色”,如今,做農業也要有文化,簡單的一個名字,包含了“育萬株禾苗,與萬千家庭分享”的理想。這樣一種傳統的文化內涵,已通過互聯網,與時尚元素融合。

圖片說明:萬禾農業簡介

“我們通過當下熱門的網路直播平臺,將有機蔬菜從種植、採收到包裝再到配送的過程,即時展示給會員客戶。客戶上午通過手機看收菜直播,下午就能吃到新鮮有機菜。”黃震說,客戶通過看直播,瞭解生產全過程,進而對產品產生一種期待感,而要真正贏得客戶的信任,則需要建立一套嚴格的生產管理體系,既確保產品品質安全,同時又能滿足客戶的個性需求。

為此,萬禾農業建立了電子商務智慧管理服務系統,其中包括農場ERP系統、行銷對接平臺、農產品品質安全追溯系統、會員管理系統等。這套系統不僅展示農產品種植計畫、農產品即時產量、采後庫存等資訊,客戶也能對產品品質安全進行監督。

圖片說明:在溫室裡的菜苗

“消費者通過掃描對應二維碼,便能獲取相應產品生命週期內全程追溯的真實資訊。比如,能查到種苗、成長週期、施肥、收割、物流配送、售後服務等信息。”黃震說,這是一項“精細活兒”,“細”到什麼程度?“每棵菜是什麼時候種的,誰種的、誰採摘的、誰包裝的、誰配送的,都能查到。”

這套機制還有回饋功能。基地裡目前一共種植150多種有機蔬菜,每年,基地都會匯總客戶最不喜歡的10%,將其淘汰,然後換上新的品種,最大限度提高了各色蔬菜被客戶“翻牌子”的可能性。

圖片說明:包裝好等待配送的蔬菜

“自建平臺與網路電商平臺結合,傳統媒體與網路新媒體聯合宣傳,利用資訊化優勢把品牌做大知名度做廣。我們的目標是,實現種植和養殖的生態迴圈,經濟、生態、環境之間的可持續發展。”現在,黃震的父母也在給兒子打工,樂在其中,“爸媽在崇明交了很多朋友,現在索性住在崇明,每天干農活,鍛煉身體。崇明空氣好,吃得也健康,爸爸的血糖從23.4恢復到了正常水準,也算是很大的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