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們不一樣!忻城“文體+旅遊+扶貧”新模式真的很不一樣

12月17日,忻城舉行第六屆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公開賽,吸引了新疆、重慶、安徽及區內114支車隊、200多名選手參賽。1萬多名遊客和當地群眾駐足觀看,現場熱鬧非凡。

“忻”者,壯語發音中是“石山”之意。忻城地處大石山區,因“大石山”而得名。當地結合地域特點和資源優勢,連續舉辦6屆山地自行車賽,走出“文體+旅遊+扶貧”發展新模式。今年1-11月,全縣接待遊客375.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7.85億元。

“山地自行車越野賽是列入來賓市全民健身運動會的重點項目,也是忻城縣創新‘文體+旅遊+扶貧’發展模式,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品牌。”來賓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忻城縣委書記謝大研介紹。

A“小而精、特而優”打造品牌賽事

“難!險!精彩!過癮!”是選手們對本次賽道最多的評價。忻城縣森林公園3000畝天然氧吧裡,

凹凸不平的山路、處處驚險的障礙、考驗技術的S彎道、板面光滑的木梯橋,自行車穿行其中,上演一場“速度與激情”的挑戰賽。

“忻城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這條賽道很完美,堪比國內專業賽道,非常具有挑戰性。”獲得男子公開組第一名的選手郭鑫偉舉著獎盃激動地說,他喜歡邊旅遊邊比賽這種玩法,明年還會再來。

將體育、文化、旅遊、美食等活動結合起來綜合展示是我縣創新賽事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縣結合“小而精、特而優”山區體育的特點,通過創新“賽事+旅遊”,不斷鞏固和提升“廣西全民健身示範縣”成果,進一步推進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2017年,自治區體育局確定忻城縣為全區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試點縣之一。

”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藍昭平介紹,“為做好試點工作,全縣上下‘一盤棋’,把體育和旅遊相融合,把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相結合,廣泛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打造品牌賽事,激發全縣人民積極參與全民健身活動。”

2016年第五屆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公開賽

2017年第六屆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公開賽

我縣還通過確立“群眾體育抓普及、競技體育抓提高、精品體育抓特色、‘體旅’產業抓升級”的發展思路,大力弘揚群眾身邊的體育文化,加大建設群眾身邊可用的體育設施,積極組織群眾身邊的體育賽事,不斷完善政府在體育旅遊產業領域的管理服務功能,積極為舉辦各類體育活動提供“一站式”服務。

從2012年起,我縣每年籌資50多萬元,成功舉辦了6屆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挑戰賽和萬人健走、萬人騎行、登山等大型體育賽事,帶動全縣戶外運動的發展,徒步、登山、自行車運動蔚然成風。

目前,全縣已擁有初具品牌效應的山地自行車越野賽、劃龍舟比賽、中秋花燈評比等精品賽事。體育文化旅遊產業已逐步成為我縣戰略性支柱產業。

B塑造“宜居宜遊宜業”城市形象

“借助舉辦體育賽事活動的契機,通過國內外全媒體覆蓋,對忻城形象進行全方位宣傳,推廣忻城旅遊文化,把忻城打造成宜居、宜遊、宜業的旅遊目的地。”謝大研說。

12月18日,記者從忻城縣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局瞭解到,兩年來,我縣大力促進文化與旅遊產業的創新融合和互動發展,使得文體賽事成為對外形象宣傳的“活名片”。

我縣結合傳統節日,積極開展新春音樂會、“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壯鄉端午龍舟賽、國慶壯族婚禮展演、中秋賞花燈、重陽敬老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動。此外,全縣還成功舉辦百香果節、薰衣草香草節、燈光節、美拍節等節會賽事活動,讓各類賽事品牌跳出忻城,名聞全區,走向全國,吸引了國內外體育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賽,使遊客實現由觀賞向參與、體驗轉變,豐富了體育產業文化內涵。

從廣東來參加本屆山地自行車越野賽的車手莫洋,對浪漫的忻城薰衣草莊園慕名已久,此行也圓了她“追求浪漫”的夢想;到忻城旅遊的方芳,滿心惦記這裡的土制紅糖,如今借著旅遊之機,她得以帶回這一特產。

發展思路和模式的創新,也吸引了全國的媒體爭相報導。今年,央視《鄉村大世界》走進忻城、“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壯鄉忻城2017端午賽龍舟”等系列活動,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路媒體的宣傳。忻城縣從“養在深閨人未識”成為今天廣西知名體育文化旅遊小城市。蜂擁而來的遊客,帶動了消費,帶來了資金、物流等,使全縣的農特產品大幅度升值。

據瞭解,忻城的百香果、藍莓、糯玉米、土制紅糖、土雞、土羊、香豬等80多種農特產品都非常暢銷。截至目前,僅通過電商物流發出去的農特產品銷售額已達1.6億元。

C“體文旅”融合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民俗文化活動,展現忻城絕美的自然風光和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吸引各地遊客前來觀賞遊玩、參賽體驗,提升‘土司古城·浪漫忻城’旅遊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走上‘體文旅’融合發展促脫貧之路,推動縣域經濟大發展。”忻城縣縣長李朝暉說,只有旅遊火起來,才能讓更多群眾參與旅遊經營,實現脫貧致富。

“文體+旅遊+扶貧”的融合發展,推動忻城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薰衣草莊園、莫土司衙署、森林公園、泮水生態公園、莫曼壯錦園等旅遊景區周邊,農戶依附體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農家樂、家庭旅館達100戶,參與經營玉米棒、糯米飯、油膜、血腸等小吃的農戶有200多戶,景區本身解決農民就業3000余人。

吃“旅遊飯”,賺“旅遊錢”,這是當地部分貧困戶的生活新奔頭。旅遊的創新發展,加快了全縣脫貧攻堅步伐。據統計,2017年1-11月,全縣接待遊客375.3萬人次,同比增長17.2%,實現旅遊總收入27.85億元,同比增長18.4%,成功帶動3000多人實現脫貧摘帽。

近年來,忻城縣通過創新“體文旅”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地方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體育帶旅遊、旅遊促扶貧”目的。

如今,忻城這個被譽為“壯鄉故宮”的地方,讓每一位遊客流連忘返的不僅是忻城的賽事、賽道、美景、美食……更是全民健身、全民運動、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消息來源|忻城發佈、忻城旅遊官網

編輯|陳楓

審核|方萍

2017年第六屆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公開賽

我縣還通過確立“群眾體育抓普及、競技體育抓提高、精品體育抓特色、‘體旅’產業抓升級”的發展思路,大力弘揚群眾身邊的體育文化,加大建設群眾身邊可用的體育設施,積極組織群眾身邊的體育賽事,不斷完善政府在體育旅遊產業領域的管理服務功能,積極為舉辦各類體育活動提供“一站式”服務。

從2012年起,我縣每年籌資50多萬元,成功舉辦了6屆全國山地自行車越野挑戰賽和萬人健走、萬人騎行、登山等大型體育賽事,帶動全縣戶外運動的發展,徒步、登山、自行車運動蔚然成風。

目前,全縣已擁有初具品牌效應的山地自行車越野賽、劃龍舟比賽、中秋花燈評比等精品賽事。體育文化旅遊產業已逐步成為我縣戰略性支柱產業。

B塑造“宜居宜遊宜業”城市形象

“借助舉辦體育賽事活動的契機,通過國內外全媒體覆蓋,對忻城形象進行全方位宣傳,推廣忻城旅遊文化,把忻城打造成宜居、宜遊、宜業的旅遊目的地。”謝大研說。

12月18日,記者從忻城縣文化體育和廣播電視局瞭解到,兩年來,我縣大力促進文化與旅遊產業的創新融合和互動發展,使得文體賽事成為對外形象宣傳的“活名片”。

我縣結合傳統節日,積極開展新春音樂會、“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壯鄉端午龍舟賽、國慶壯族婚禮展演、中秋賞花燈、重陽敬老等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動。此外,全縣還成功舉辦百香果節、薰衣草香草節、燈光節、美拍節等節會賽事活動,讓各類賽事品牌跳出忻城,名聞全區,走向全國,吸引了國內外體育文化愛好者前來參賽,使遊客實現由觀賞向參與、體驗轉變,豐富了體育產業文化內涵。

從廣東來參加本屆山地自行車越野賽的車手莫洋,對浪漫的忻城薰衣草莊園慕名已久,此行也圓了她“追求浪漫”的夢想;到忻城旅遊的方芳,滿心惦記這裡的土制紅糖,如今借著旅遊之機,她得以帶回這一特產。

發展思路和模式的創新,也吸引了全國的媒體爭相報導。今年,央視《鄉村大世界》走進忻城、“壯族三月三·八桂嘉年華”“壯鄉忻城2017端午賽龍舟”等系列活動,得到從中央到地方各路媒體的宣傳。忻城縣從“養在深閨人未識”成為今天廣西知名體育文化旅遊小城市。蜂擁而來的遊客,帶動了消費,帶來了資金、物流等,使全縣的農特產品大幅度升值。

據瞭解,忻城的百香果、藍莓、糯玉米、土制紅糖、土雞、土羊、香豬等80多種農特產品都非常暢銷。截至目前,僅通過電商物流發出去的農特產品銷售額已達1.6億元。

C“體文旅”融合加快脫貧攻堅步伐

“我們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體育民俗文化活動,展現忻城絕美的自然風光和古樸濃郁的民俗風情,吸引各地遊客前來觀賞遊玩、參賽體驗,提升‘土司古城·浪漫忻城’旅遊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走上‘體文旅’融合發展促脫貧之路,推動縣域經濟大發展。”忻城縣縣長李朝暉說,只有旅遊火起來,才能讓更多群眾參與旅遊經營,實現脫貧致富。

“文體+旅遊+扶貧”的融合發展,推動忻城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薰衣草莊園、莫土司衙署、森林公園、泮水生態公園、莫曼壯錦園等旅遊景區周邊,農戶依附體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農家樂、家庭旅館達100戶,參與經營玉米棒、糯米飯、油膜、血腸等小吃的農戶有200多戶,景區本身解決農民就業3000余人。

吃“旅遊飯”,賺“旅遊錢”,這是當地部分貧困戶的生活新奔頭。旅遊的創新發展,加快了全縣脫貧攻堅步伐。據統計,2017年1-11月,全縣接待遊客375.3萬人次,同比增長17.2%,實現旅遊總收入27.85億元,同比增長18.4%,成功帶動3000多人實現脫貧摘帽。

近年來,忻城縣通過創新“體文旅”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快地方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現“體育帶旅遊、旅遊促扶貧”目的。

如今,忻城這個被譽為“壯鄉故宮”的地方,讓每一位遊客流連忘返的不僅是忻城的賽事、賽道、美景、美食……更是全民健身、全民運動、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消息來源|忻城發佈、忻城旅遊官網

編輯|陳楓

審核|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