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德系全軍覆沒,本田福特成贏家!2018沃德十佳發動機榜單新鮮出爐

一年一度的沃德優秀發動機評選一直是汽車發動機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也是全球諸多車迷們每年必看的新知識點,雖然離2018年還有幾天的時間,但“2018沃德年度十佳發動機”卻已經出爐,新評出的10款發動機與每年有較大區別,新能源及混合動力佔據了絕大部分名額,傳遞出鮮明的節能、環保趨勢,另外,德系動力竟然無一上榜,真是令人大吃一驚!

在2018年沃德十佳發動機的獲獎榜單上(標紅的為獲獎機型),其中最大贏家當屬本田和福特,各有兩款發動機獲獎。捷豹和起亞,則憑藉全新的發動機,首次登上沃德十佳榜單,而德系清一色的無一上榜單。

回望2016乃至2017年沃德十佳獲獎名單,小排量渦輪增壓佔據了主導位置,混動機雖有嶄露頭角,但還算不上是主流之潮。而今年則完全呈現了一種新的態勢,電動/混動電力系統全面開花,上榜機型多達4款,那些主流的德系小排量增壓車型則全面落榜,至於為什麼會有福特的5.0大排量V8發動機,

想必“向大排量致敬”的因素要大於其自身的實力貢獻。總得來說,從新一期排行榜上不難看出未來汽車領域的新興之勢,未來應該是屬於新能源的這件事兒,沒跑了......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雪佛蘭Bolt EV的動力系統不能稱之為“發動機”,正確應稱之為:“電力驅動系統”。其採用容量60kWh的鋰電池,電機最大功率149kW(203PS)。量產版Bolt可在7s內加速至100km/h,極速146km/h。車身左邊有充電線介面,240V電壓充滿電需要9個小時,在使用直流電快速充電情況下,半個小時的充電時間可以滿足車主140km的行駛路程。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3.6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屬於克萊斯勒、道奇、Jeep共用的Pentastar系列發動機,它可以實現阿特金森迴圈工況,通過氣門正時系統,使進氣門晚關,形成膨脹比大於壓縮比,最大化的壓榨出每一滴燃油的能量,所以這台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省油,配合電動機的動力輸出,這套混動系統可以讓發動機儘量處於油耗最經濟的轉速區間內工作。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福特F-150可不算是一台小車,2.7L的排量要拖動它好像聽起來很費勁,其實它採用了雙噴射系統,最大功率達到了243kW,它用實力證明了一切,另外它的啟動功能也因為不容易被察覺而或好評。另外,國產的銳界同樣搭載這台發動機,只不過對動力輸出重新進行了調校,不過調校後最大輸出功率不變,仍為329匹馬力,但最大扭矩為475牛·米。推動F-150都不成問題,銳界更是小菜一碟了。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發動機受不受歡迎,技術層面是回事,情懷是另外一回事,搭載5.0V8發動機的野馬獲獎原因除了其馬力大以外,更重要的是價格低廉(39,095美元),一台雪佛蘭bolt電動車的價錢就能買422匹馬力後驅跑車,誰會不喜歡。另外,隨著大排量發動機的逐漸稀少,一台代表美國精神的V8發動機是那麼的令人憐惜,況且這台發動機本身的油耗也並不高,最低可達到9.8L/100km的油耗水準。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本田CLARITY跟一輛傳統的汽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奧妙在於它使用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加滿氫燃料的本田CLARITY能夠續航589公里,加滿氫燃料也只需要3分鐘的時間,在使用過程中,本田CLARITY除了需要更換與傳統燃油車相同的易損件外,每20000公里需要更換燃料電池中的質子交換膜,該部件的零件售價為10000日元(不到600元人民幣),價格在一般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思域TYPE R並不會引入國內,可以國內在售的本田冠道/UR-V 2.0T車型,搭載的就是同款發動機。不過,冠道的2.0T發動機是往民用方向調教的,272匹的馬力相比思域TYPE R少了48匹,但這台發動機依然強大,推動冠道這個大塊頭,百公里加速也只需要7.88秒,也不算慢了。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這台發動機結合了DIG缸內直噴供油、輕量化缸體、雙效(氣冷+水冷) 渦輪冷卻系統及新設計的集成式排氣歧管等技術,最高輸出功率可達400匹馬力,低功率版為300匹馬力。這台發動機不論在性能還是運轉平順性方面的變現非常不錯,取代掉經典的3.7L發動機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終於不用借了...這款2.0L渦輪增壓發動機由捷豹路虎獨立開發,是捷豹路虎有史以來自主研發的最先進發動機!電動液壓氣門控制是這台發動機上的亮點,利用特殊的搖臂來驅動液壓泵,通過快速調節液壓泵液壓來控制氣門正時和升程,發動機在各個工況下都有著很好的爆發力。最最重要的是,這台發動機是捷豹自己的,和福特並沒什麼關係。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起亞斯汀格的這款發動機採用了頂置雙凸輪軸設計,並配置了進、排氣門正時調節機構。同時為了更有效利用廢氣熱能來提升發動機暖機速度、降低油耗和排放,該發動機也採用了主流的集成式排氣歧管技術。最大馬力可達370匹,最大輸出扭矩為510牛米。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這款發動機除了自身超高的熱效率,模組化才是真正的優勢之一,既可以化身純汽油版本,又可裝備成混動版本,技術方面則採用了歧管噴射、缸內直噴雙噴射系統。在低負荷情況下,雙噴射系統可以實現分層燃燒,提升熱效率,在高負荷下又可提供不錯的動力回應。2.5L直噴發動機在進氣端採用了電控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相比傳統的液壓式調控,電控調節具有更快的調節速度和更廣的工作範圍。在普通燃油車型上,這款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0%,在混動版本上燃燒熱效率則提升到41%。

形成膨脹比大於壓縮比,最大化的壓榨出每一滴燃油的能量,所以這台發動機最大的特點就是省油,配合電動機的動力輸出,這套混動系統可以讓發動機儘量處於油耗最經濟的轉速區間內工作。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福特F-150可不算是一台小車,2.7L的排量要拖動它好像聽起來很費勁,其實它採用了雙噴射系統,最大功率達到了243kW,它用實力證明了一切,另外它的啟動功能也因為不容易被察覺而或好評。另外,國產的銳界同樣搭載這台發動機,只不過對動力輸出重新進行了調校,不過調校後最大輸出功率不變,仍為329匹馬力,但最大扭矩為475牛·米。推動F-150都不成問題,銳界更是小菜一碟了。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發動機受不受歡迎,技術層面是回事,情懷是另外一回事,搭載5.0V8發動機的野馬獲獎原因除了其馬力大以外,更重要的是價格低廉(39,095美元),一台雪佛蘭bolt電動車的價錢就能買422匹馬力後驅跑車,誰會不喜歡。另外,隨著大排量發動機的逐漸稀少,一台代表美國精神的V8發動機是那麼的令人憐惜,況且這台發動機本身的油耗也並不高,最低可達到9.8L/100km的油耗水準。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本田CLARITY跟一輛傳統的汽車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奧妙在於它使用的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加滿氫燃料的本田CLARITY能夠續航589公里,加滿氫燃料也只需要3分鐘的時間,在使用過程中,本田CLARITY除了需要更換與傳統燃油車相同的易損件外,每20000公里需要更換燃料電池中的質子交換膜,該部件的零件售價為10000日元(不到600元人民幣),價格在一般消費者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 思域TYPE R並不會引入國內,可以國內在售的本田冠道/UR-V 2.0T車型,搭載的就是同款發動機。不過,冠道的2.0T發動機是往民用方向調教的,272匹的馬力相比思域TYPE R少了48匹,但這台發動機依然強大,推動冠道這個大塊頭,百公里加速也只需要7.88秒,也不算慢了。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這台發動機結合了DIG缸內直噴供油、輕量化缸體、雙效(氣冷+水冷) 渦輪冷卻系統及新設計的集成式排氣歧管等技術,最高輸出功率可達400匹馬力,低功率版為300匹馬力。這台發動機不論在性能還是運轉平順性方面的變現非常不錯,取代掉經典的3.7L發動機也並非是不可能的。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終於不用借了...這款2.0L渦輪增壓發動機由捷豹路虎獨立開發,是捷豹路虎有史以來自主研發的最先進發動機!電動液壓氣門控制是這台發動機上的亮點,利用特殊的搖臂來驅動液壓泵,通過快速調節液壓泵液壓來控制氣門正時和升程,發動機在各個工況下都有著很好的爆發力。最最重要的是,這台發動機是捷豹自己的,和福特並沒什麼關係。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起亞斯汀格的這款發動機採用了頂置雙凸輪軸設計,並配置了進、排氣門正時調節機構。同時為了更有效利用廢氣熱能來提升發動機暖機速度、降低油耗和排放,該發動機也採用了主流的集成式排氣歧管技術。最大馬力可達370匹,最大輸出扭矩為510牛米。

獲獎動力系統解析:這款發動機除了自身超高的熱效率,模組化才是真正的優勢之一,既可以化身純汽油版本,又可裝備成混動版本,技術方面則採用了歧管噴射、缸內直噴雙噴射系統。在低負荷情況下,雙噴射系統可以實現分層燃燒,提升熱效率,在高負荷下又可提供不錯的動力回應。2.5L直噴發動機在進氣端採用了電控可變氣門正時系統,相比傳統的液壓式調控,電控調節具有更快的調節速度和更廣的工作範圍。在普通燃油車型上,這款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0%,在混動版本上燃燒熱效率則提升到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