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約車和計程車在未來會融合嗎?

導讀:

論出行領域熱度第一的話題,網約車首屈一指。

說到出行領域的矛盾衝突,一般說的都是網約車與計程車的話題,但不知是否有人想過網約車和計程車在未來將會融合?

網約車與計程車融合的契機

無論是網約車還是計程車,在上崗前都需要經歷培訓考證的過程。

計程車司機需要取得《機動車駕駛證》、《客運從業資格證》,部分司機還要根據規定考取計程車公司的內部上崗證。網約車司機則需要考取《網路預約計程車運輸證》、《網路預約計程車從業資格證》。

二者的工作也是是雷同的,都是通過車輛把乘客送往目的地,然後從中收取服務費用。

此外,二者接單的模式存在差異,網約車主要採取平臺派單的方式拉乘客人,而計程車主要採取巡遊模式,部分計程車主也從網約車平臺上的計程車模組上接單。既然雙方都可以在平臺上接單,說明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一切都變得更有可能。

2017年12月,也就是本月發生的武漢斑馬快跑並購聖龍出租一事,一方面斑馬快跑可以利用出租行業的汽車資源與行業資源,二是行業的同質性較強,收購後的整合並不是那麼困難。

網約車和計程車同屬服務行業,都在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都是以接送客人為主要方式,從而收取服務費,同樣的初衷與目的為網約車和計程車的融合創造了契機。

哪些方面阻止雙方融合

首先從個地方出臺的《網約車細則》來講,

對網約車行業的車輛要求做出了明確的說明,各地《細則》大同小異,但還是整體拉高了網約車輛的車輛價格。即使有的地方《細則》中沒有明確標注車輛價格,但在車的軸距、排量等方面變相提升車輛價格。所以網約車一般都是邁騰、帕薩特一類,反之計程車並不講究這麼多,夏利、捷達、奔騰等價位的車就足夠了。

車輛差異的存在,讓網約車與計程車融合上很難達成一致,

只能在服務等級上做出細化,從而在收費上面做文章。車輛價值決定保養、維修、保險等相關的費用,如果網約車公司或司機沒有收入,也就不存在這一行了。

網約車和計程車存在行業競爭是不爭的事實,一旦雙方同時轉換為都可以巡遊,可以網路接單,雙方都討不得好。以目前網約車的整體行業品質,必然比計程車更受群眾喜愛,計程車的生存空間自然會被擠壓。

但如果融合之後,雙方的費用統一,網約車會比計程車更吃虧,因為各方面的費用花銷會更高。

所以即使雙方要融合,怎麼融合也會相當的令人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