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新增投資近2000億

過去的一年,中國人壽投資連續落子,不僅拉開了保險行業服務“降杠杆”和“債轉股”的大幕,亦成為保險行業及整個大資管行業大步邁向服務實體經濟的中堅力量。

作為現代經濟重要組成部分,

保險業屬於典型的供給主導型行業,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空間很大。

2017年,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大步“向實”,截至目前,面向實體經濟的專案融資已成功落地3000多億元。

2017年,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新增投資近2000億元,通過債轉股、參與國企混改、扶貧等途徑,幫助企業去產能、降杠杆、補短板,

完善公司治理。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央的重要戰略部署,並且提出“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

2016年,國務院發佈《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杆率的意見》,對“降杠杆”特別是“債轉股”做出重要指示。中國人壽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能夠穿越經濟週期的特點,

通過債轉股、永續型債權等方式,重點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6年末以來,中國人壽以陝煤集團、兗州煤業、冀中能源等煤炭行業專案投資為抓手服務企業去過剩產能;

並且通過完成中國茶葉、中國聯通的混改項目以及中石化川氣東送、華能集團、中國建材、中國重工、國家電投的債轉股專案實現了企業“去杠杆”;

並在丹江口市設立扶貧基金,參股中保投扶貧基金,進行精准扶貧,在武漢、天津、寧波、綿陽、西充等地支持交通運輸建設,改善地區基礎設施條件,補足民生短板,躋身為保險行業一股新生的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2016年,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佈《中國人壽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報告》,從豐富產品供給、優化保險服務、創新社會管理、參與養老健康產業、強化資金支援、提升基礎管理等六個方面展現了中國人壽在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作出的努力與成果。

2017年,作為中國人壽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受託實施單位,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認真貫徹中國人壽集團公司要求,強化資金支持,通過新增近2000億投資,回應國家“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在戰略方法論和具體投資策略選擇方面探索出一套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策略、措施,寫下了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自2004年揭牌成立以來,受託管理資產規模從4000億元人民幣發展到現在2.82萬億元人民幣,綜合實力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公司堅持把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作為投資的主攻方向,努力實現保險資產增值與實體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成為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推動資金“脫虛向實”的重要力量,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在服務國家大局中展現新作為。

(廣告)

寫下了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自2004年揭牌成立以來,受託管理資產規模從4000億元人民幣發展到現在2.82萬億元人民幣,綜合實力一直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公司堅持把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重大改革舉措作為投資的主攻方向,努力實現保險資產增值與實體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成為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推動資金“脫虛向實”的重要力量,並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在服務國家大局中展現新作為。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