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最畸形的大國海軍,退役了世界上最奇葩驅逐艦!

3月10日,加拿大海軍最後一艘易洛魁人級導彈驅逐艦阿薩巴斯肯人號退役。這級一生平淡的驅逐艦,與加拿大海軍一樣,卻擁有許多標誌性的奇葩特徵。

加拿大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二大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海岸線約長24萬多公里,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因為加拿大國防以北約框架內的集體力量為保證,以與美國共同防禦北美這一集體安全戰略為基礎,所以加拿大的國防力量規模不大,裝備更新較慢,

海軍表現尤為突出,總人數約0.9萬人。

因為國防戰略所限,導致加拿大海軍艦艇更新速度慢,一個發達國經常到處淘二手貨,世紀初從英國買了4艘二手支持者級潛艇,到現在因為品質、事故等問題,一直未完整形成戰鬥力。主力艦艇,就是12艘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

滿載5200噸的排水量超過了易洛魁人級驅逐艦,且裝著一門針管樣57mm主炮。易洛魁人級導彈驅逐艦也足足撐了40多年,最後一艘DDG282阿薩巴斯肯人號服役了44年,也可說是老馬卸甲歸田了。

易洛魁人級驅逐艦共4艘,因為4艘艦以部落名命名,也被稱為部落級,

前3艘在1972年服役,最後一艘在1973年服役。這型反潛型驅逐艦採用當時流行的長艏樓船型,艦首裝著一門巨大的127mm艦炮,其後是一座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再後是一個V型煙囪,巨大的雙機庫及飛行甲板,艦尾有拖曳式聲納收放裝置,外形識別特徵明顯。

這級艦最奇葩的設計,是伸縮式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海麻雀艦空導彈是北約各國海軍的主戰裝備,有傾斜發射、垂直發射多種形式,傾斜形式以8聯裝MK29發射架最為廣發。但易洛魁人的設計,是一種4聯裝伸縮式發射架,平常整個架體是收放在艦橋前的長方體上層建築內,發射時候發射架從兩側伸出。因為流傳照片不多,這種4聯裝發射架也是鮮為人知,知道的也很難理解這種發射方式。

伸縮式發射架的試驗性質比較大,結構也非常複雜,反應速度也不及主流的MK29,易洛魁人級成為裝備這種發射架的唯一艦艇。後在1992年,4艘艦進行了升級,重點升級防空火力。在原主炮位置改裝了一座MK41型29聯裝垂直發射裝置(少掉的3個單元用於容納再裝填裝置),可發射標準2防空導彈,使這級驅逐艦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區域防空能力的DDG。而原奇葩的縮式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被拆除,原處改裝了一門76炮。

除了超期服役艦艇、購買二手艦艇,加拿大最省錢的一招居然是用民用集裝船改裝成補給艦。因為原本的保護者號補給艦,2014年發生火災而提前退役,萬萬沒想到沒想到接替者是這麼一艘“二把刀”,並起了一個很響亮的艦名:決心號。

易洛魁人級的退役除了讓加拿大人傷感,也多少讓一些軍迷感傷,熟悉這艘艦的多是70後、80後,同時代的大刀、無敵、謝菲爾德、科頓艾爾、斯普魯恩斯等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進入歷史的故紙堆。好在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後在1992年,4艘艦進行了升級,重點升級防空火力。在原主炮位置改裝了一座MK41型29聯裝垂直發射裝置(少掉的3個單元用於容納再裝填裝置),可發射標準2防空導彈,使這級驅逐艦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區域防空能力的DDG。而原奇葩的縮式海麻雀導彈發射裝置被拆除,原處改裝了一門76炮。

除了超期服役艦艇、購買二手艦艇,加拿大最省錢的一招居然是用民用集裝船改裝成補給艦。因為原本的保護者號補給艦,2014年發生火災而提前退役,萬萬沒想到沒想到接替者是這麼一艘“二把刀”,並起了一個很響亮的艦名:決心號。

易洛魁人級的退役除了讓加拿大人傷感,也多少讓一些軍迷感傷,熟悉這艘艦的多是70後、80後,同時代的大刀、無敵、謝菲爾德、科頓艾爾、斯普魯恩斯等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進入歷史的故紙堆。好在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