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那些學院派培養出來的中醫,後來都去哪了?

導讀:中醫看病,最驕傲的莫過於:別人弄不好,經過我梳理清楚,給出方案,治好回家。

學院派中醫,顧名思義

就是經歷高考或考研(考博)

畢業後從事(中)醫學事業的醫生

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

看似都是“逃兵”

熟悉陳游標的人都知道

他是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的

也算是學院派培養出來的中醫

畢業後被分配到

南京中醫學院的門診部

後來開始了創業之路

1998年,標哥開始從事慈善事業

那年,他30歲

2008年,汶川大地震

標哥第一時間趕赴災區,

背救傷患

落下了腰肌勞損和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毛病

那年,他40歲

後來得見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

在中醫院經過針灸和薰蒸治療之後

疼痛大為緩解

標哥是中醫的有力支持者

南中醫還走出了優秀的郎永淳

南中醫89級針灸專業、央視主播

找鋼網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

愛妻子的好男人

在南京中醫藥大學2017年的畢業典禮上

郎永淳作為傑出校友致辭

他問大家:會不會覺得

自己是南中醫的“逃兵”?

距離南中醫越來越遠

當然不是啊

你做的很多事情都和中醫有關

你採訪過胡萬林

一個被揭穿的“神醫”

胡萬林給人開藥與眾不同

無論何人何病,都會加芒硝

芒硝內服,這是強瀉劑

成年人常用量一般不超過10克

郎永淳:你覺得芒硝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

胡萬林:芒硝就是食品,也可以作為藥物

郎永淳:國家藥典上規定的是多少?

胡萬林:不能超過十五克

郎永淳:那你最多用到多少?

胡萬林:我自己吃,一次吃兩三斤、三五斤

就是外用,都不敢用三五斤

不僅如此

郎先生還朗讀過老校長承淡安的日記

日記裡面寫道:

“蓋近二十年之中醫

確隨時代前進

謀中醫科學化

但一般僅從藥物方面做工夫

而未能結中醫學理同時共進

以致脫節,新舊不能混合

就中醫學理言,中醫有進步

由中醫治療言,則退步殊多”

承公淡安先生用其一生

思索著中醫學術及其發展的命題

承老是針灸大師

接下來要說的學院派“逃兵”

也是針灸出身

宋大拿,29歲,本科針灸推拿專業,廣中醫碩士畢業後,留在廣州市某區中醫院泌尿外科工作。大拿的畢業課題是用針灸治療腎結石,現在是住院醫師。

挺辛苦的,前幾天還在跟我說:“忙的不得了,基本就是住在醫院,女朋友一個月沒見了。我跟你說啊,找物件不要找同行啊,也千萬不要找婦產科的啊。”

畢業後,大拿一直在廣州發展,查房、換藥、寫病歷、上手術、值夜班,周而復始。中藥一直都有開,望聞問切是他的愛好,但忙的時候可能顧不上,這是實話,來這裡都是手術為主的;大學時候喜歡喝小酒,上班也不敢了,只能在不值班的時候,獨自小酌二兩。我問他平時看書不,“沒時間,下班回家就想睡覺”。

這幾天剛發了獎金,就在大學同學群裡發紅包,“土豪來了!”大家歡呼,那份辛苦,多少有點讓人心疼。

李大夫,29歲,經方派。碩士畢業後,放棄三甲醫院工作,在一個二線城市的中醫館出診。每天患者很多,大學那會就在一遍遍背《傷寒論》,給自己起名叫“蠲痹小工”,現在經常能收到患者送來的錦旗。一起來看看他開的處方。

老馬,38歲,民間中醫。當地醫學院校畢業後,一直在縣城開診所,開藥、抓藥都是自己,“我們不輸液,也沒有護士,一般兒科診所才請護士”。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回去翻書,或者找相關專科的同學,“我們算是民間中醫,都喜歡書”。

小謝,北京某三甲醫院大夫,剛工作不久。男朋友喜歡歷史,下了班,倆人晚上還去北大聽聽歷史課,“我有時候就趴桌子上眯一會,這些對我來說有些枯燥,他樂意聽,我就陪他”,她說。

宋大拿在計畫,將來要考規培;

李大夫最近患者很多,沒說兩句就去繼續看病了;

老馬的孩子在上初中,孩子懂事,學習好,他累也覺得值;

小謝兩口子準備在北京搖號買房。

他們都很真實。來年,都充滿了希望。

醫生是治病的,可一旦醫生自己有個病,怎麼辦呢?大醫承淡安在日記裡,寫過這個,樸素之言,也寫出了自己對中醫的愛。

從小大夫到名醫,不光是技術的事兒,也不光是幾本書、幾面錦旗就能體現的,中醫藥發展步入新時代,更需要那些從學院派走出的人們,有沉穩的氣度和寬廣的格局,如此才能“天下武學集於一身”,那就要學習各家功夫。

說到這,你可能會說,哪本武林秘笈會有這些功夫?是啊,這本書上就有——

《中醫好文選》

本書以中醫臨床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兼顧其他相關 人員,以提高其綜合素養為宗旨。內容以高品質,貼近讀者需要為准 則,涵蓋中醫專論、基礎理論、方藥研究、臨床各科、各家學說、名 醫經驗、醫史文獻、氣功與養生等方面,並以方藥獨到應用心得、疾 病有效防治經驗為重點。每篇好文加簡要按語,畫龍點睛,提示價值 所在。《中醫好文選》擬分綜合卷和專題專號卷兩種,交叉不定期地連續出版,給廣大中醫人和中醫愛好者,辟出一片中醫學術的綠地淨土。

第一輯設有“一家言”“觀點”“經驗”“方藥”“醫史”和“大家”等六個欄目。

一家言

遴選了中醫知名學者黃龍祥研究員的《透過中醫看中醫》《中醫現代化的瓶頸與前景》兩篇深度學術力作,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觀點

推送了國醫大師王玉川的《關於“辨證論治”之我見》《關於“有是證用是方”的反思》和老一輩中醫學家施奠邦教授的《治病要有層次》《談談扶脾陽和養胃陰》等四篇好文,觀點鮮明,見解獨到。

經驗

有“夏仲方治療腎炎一得”、陳繼明老中醫“治療慢性腹瀉的臨床經驗體會 ”、“門純德老中醫臨床治驗”、何紹奇診治糖尿病的經驗體會,還有董廷瑤運用仲景方的心得、乾祖望運用經方治療耳鼻咽喉科病症的經驗等,篇篇都是“乾貨”,珍貴實用。

方藥

金壽山 “談選藥”,萬友生介紹“桂枝湯及其加減法的臨床體會”,劉渡舟講“小柴胡東加減方證的應用”,唐祖宣傳授“己椒藶黃丸的臨床運用”,薑靜嫻探討“方劑對改善體質的意義 ”,楊大華總結“辨方證的臨床體會”等等,皆為經驗之談,切身體會。

醫史

有知名中醫學者潘華信用精煉筆觸勾勒出數千年中醫學術史的發展軌跡和特徵的原創佳作《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有劉方柏教授學習其師江爾遜“陰陽營衛血氣津液一體觀”的獨到體會;有著名經方學者黃煌教授以大視野、大手筆探討“徐靈胎與吉益東洞的學術思想異同點及其原因”。啟迪思路,觸發靈感。

大家

現代傑出中醫臨床家蒲輔周的學生、弟子以及子女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從不同角度介紹蒲老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和醫學人生,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鮮活的中醫臨床大家形象。

推薦書:《中醫好文選》。

……以下是廣告時間……

本書每篇好文加簡要按語,畫龍點睛,提示價值所在。內容形式可以綜合卷和專題專號卷相結合。每卷字數掌握在10萬字左右。總之,選文以高品質,內容貼近讀者需要為準則。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原創發表,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推薦書:《中醫好文選》。

投稿及諮詢郵箱zyyxscb@163.com

覺得不錯請點贊!

大家都在看↓

一個中醫的無力感(薦讀)

入過獄,參過軍,喜歡用附子,這才是中醫脊樑

宋大拿,29歲,本科針灸推拿專業,廣中醫碩士畢業後,留在廣州市某區中醫院泌尿外科工作。大拿的畢業課題是用針灸治療腎結石,現在是住院醫師。

挺辛苦的,前幾天還在跟我說:“忙的不得了,基本就是住在醫院,女朋友一個月沒見了。我跟你說啊,找物件不要找同行啊,也千萬不要找婦產科的啊。”

畢業後,大拿一直在廣州發展,查房、換藥、寫病歷、上手術、值夜班,周而復始。中藥一直都有開,望聞問切是他的愛好,但忙的時候可能顧不上,這是實話,來這裡都是手術為主的;大學時候喜歡喝小酒,上班也不敢了,只能在不值班的時候,獨自小酌二兩。我問他平時看書不,“沒時間,下班回家就想睡覺”。

這幾天剛發了獎金,就在大學同學群裡發紅包,“土豪來了!”大家歡呼,那份辛苦,多少有點讓人心疼。

李大夫,29歲,經方派。碩士畢業後,放棄三甲醫院工作,在一個二線城市的中醫館出診。每天患者很多,大學那會就在一遍遍背《傷寒論》,給自己起名叫“蠲痹小工”,現在經常能收到患者送來的錦旗。一起來看看他開的處方。

老馬,38歲,民間中醫。當地醫學院校畢業後,一直在縣城開診所,開藥、抓藥都是自己,“我們不輸液,也沒有護士,一般兒科診所才請護士”。遇到不會的問題,就回去翻書,或者找相關專科的同學,“我們算是民間中醫,都喜歡書”。

小謝,北京某三甲醫院大夫,剛工作不久。男朋友喜歡歷史,下了班,倆人晚上還去北大聽聽歷史課,“我有時候就趴桌子上眯一會,這些對我來說有些枯燥,他樂意聽,我就陪他”,她說。

宋大拿在計畫,將來要考規培;

李大夫最近患者很多,沒說兩句就去繼續看病了;

老馬的孩子在上初中,孩子懂事,學習好,他累也覺得值;

小謝兩口子準備在北京搖號買房。

他們都很真實。來年,都充滿了希望。

醫生是治病的,可一旦醫生自己有個病,怎麼辦呢?大醫承淡安在日記裡,寫過這個,樸素之言,也寫出了自己對中醫的愛。

從小大夫到名醫,不光是技術的事兒,也不光是幾本書、幾面錦旗就能體現的,中醫藥發展步入新時代,更需要那些從學院派走出的人們,有沉穩的氣度和寬廣的格局,如此才能“天下武學集於一身”,那就要學習各家功夫。

說到這,你可能會說,哪本武林秘笈會有這些功夫?是啊,這本書上就有——

《中醫好文選》

本書以中醫臨床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兼顧其他相關 人員,以提高其綜合素養為宗旨。內容以高品質,貼近讀者需要為准 則,涵蓋中醫專論、基礎理論、方藥研究、臨床各科、各家學說、名 醫經驗、醫史文獻、氣功與養生等方面,並以方藥獨到應用心得、疾 病有效防治經驗為重點。每篇好文加簡要按語,畫龍點睛,提示價值 所在。《中醫好文選》擬分綜合卷和專題專號卷兩種,交叉不定期地連續出版,給廣大中醫人和中醫愛好者,辟出一片中醫學術的綠地淨土。

第一輯設有“一家言”“觀點”“經驗”“方藥”“醫史”和“大家”等六個欄目。

一家言

遴選了中醫知名學者黃龍祥研究員的《透過中醫看中醫》《中醫現代化的瓶頸與前景》兩篇深度學術力作,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觀點

推送了國醫大師王玉川的《關於“辨證論治”之我見》《關於“有是證用是方”的反思》和老一輩中醫學家施奠邦教授的《治病要有層次》《談談扶脾陽和養胃陰》等四篇好文,觀點鮮明,見解獨到。

經驗

有“夏仲方治療腎炎一得”、陳繼明老中醫“治療慢性腹瀉的臨床經驗體會 ”、“門純德老中醫臨床治驗”、何紹奇診治糖尿病的經驗體會,還有董廷瑤運用仲景方的心得、乾祖望運用經方治療耳鼻咽喉科病症的經驗等,篇篇都是“乾貨”,珍貴實用。

方藥

金壽山 “談選藥”,萬友生介紹“桂枝湯及其加減法的臨床體會”,劉渡舟講“小柴胡東加減方證的應用”,唐祖宣傳授“己椒藶黃丸的臨床運用”,薑靜嫻探討“方劑對改善體質的意義 ”,楊大華總結“辨方證的臨床體會”等等,皆為經驗之談,切身體會。

醫史

有知名中醫學者潘華信用精煉筆觸勾勒出數千年中醫學術史的發展軌跡和特徵的原創佳作《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有劉方柏教授學習其師江爾遜“陰陽營衛血氣津液一體觀”的獨到體會;有著名經方學者黃煌教授以大視野、大手筆探討“徐靈胎與吉益東洞的學術思想異同點及其原因”。啟迪思路,觸發靈感。

大家

現代傑出中醫臨床家蒲輔周的學生、弟子以及子女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從不同角度介紹蒲老的學術思想、臨證經驗和醫學人生,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鮮活的中醫臨床大家形象。

推薦書:《中醫好文選》。

……以下是廣告時間……

本書每篇好文加簡要按語,畫龍點睛,提示價值所在。內容形式可以綜合卷和專題專號卷相結合。每卷字數掌握在10萬字左右。總之,選文以高品質,內容貼近讀者需要為準則。

END

本文由中醫出版原創發表,最終解釋權歸本文原作者所有。推薦書:《中醫好文選》。

投稿及諮詢郵箱zyyxscb@163.com

覺得不錯請點贊!

大家都在看↓

一個中醫的無力感(薦讀)

入過獄,參過軍,喜歡用附子,這才是中醫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