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司馬懿多智近妖,諸葛亮算無遺策,司馬懿的後人如何評價二人?

最近,大火的《虎嘯龍吟》把三國時期,這兩個巔峰人物的對決又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看三國的風雲,最引人入深的除了武將的征戰沙場,帝王的權謀之術,就是謀士的巔峰的較量,

諸葛亮作為三國中最主要的人物之一,更是被認為智慧的化身,除了前期和周瑜一時瑜亮的較量,最吸引人的便是六出祁山和司馬懿的鬥智鬥勇!

在正統的史學中,司馬懿雖然最後奪權成功,為司馬一族三國歸晉奠定了基礎,但是就歷史地位而言,兩人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諸葛亮和司馬懿,關於兩個人孰強孰弱,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解釋,但是在《虎嘯龍吟》為了標新立異出奇效,有一點洗白司馬懿厚黑諸葛亮的感覺,而司馬懿的後人如何評價這兩個多智近妖的人物!

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司馬炎是西晉的開國皇帝,也是司馬一族頗有政治作為的皇帝!

在和手下的臣子交流為政的得失的時候,評價諸葛亮這個人物,曾經在諸葛亮手下任事的,樊建毫不猶豫地告訴司馬炎:“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足感神明。”

司馬炎聽過之後,給一句評價:“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意思是說,我如果得到諸葛亮的輔佐,

還像今天這樣辛苦嗎?從輩分上將,司馬炎是司馬懿的孫子,和自己的祖父相隔的時間並不遠,但是在聽到諸葛亮的為政舉措的時候,還是有感而發說出這樣高的評價,可見諸葛亮的人格魅力!

若如公言,晉祚安得長

司馬懿的謀略之道雖然老辣,但是後世因為他做的事情太過陰損,

所以縱然司馬一族成為皇室,但是歷史評價很不一般!

司馬懿從一個有志向的有志青年,到一個內政軍事名滿天下的人物,到一個知道進退,為將來謀算的智者。的確作到了一個人的極限,縱觀他一生,一步步往上爬的過程,也充滿了陰謀詭計!

東晉的時候,晉明帝司馬紹向大臣問詢司馬懿成就帝業的往事,王導將司馬懿當年打江山、創大業的創業故事和豐功偉績娓娓道來。

晉明帝說了一句話:“若如公言,晉祚安得長!”意思是說,如果司馬懿真像您說的那樣,晉朝的國運怎麼能長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