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岳飛《武穆遺書》真存在嗎?存在並流傳至今,這地方男女老少都會

看過《射雕英雄傳》的人都知道,《武穆遺書》是牽動劇情的一條重要線索,

據說它是一部兵書,得之可得天下,宋、金兩軍爭相搶奪。那世上真的有這本曠世奇書嗎?確實有,不過它不是傳說中的兵書,而是一本武學奇書。

在湖北省黃梅縣城周邊分佈著眾多的古村落,岳窯、蔡山、李英、聶福俊、岳家灣等等,它們都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各村只有一個姓,沒有雜姓,更神奇的是這些村的人不管男女老少個個會武術,甚至當地的學校還開設了武術課並且是必修課,

雖然各村所練武術、使用武器不同,但如果將這些武術綜合起來就能發現它們是一套體系,相輔相成、雖獨立卻又不可分割。最讓人驚訝的是這些村落的村民都宣稱自己所練的武術叫岳家拳,那他們所說的岳家拳跟嶽飛有什麼聯繫嗎?這就要從1131年說起。

1131年正月,岳飛任江淮招討副使,3月在江西打敗了李成並收復了筠州和江州,5月追殺並大敗李成于黃梅。由於黃梅有著重要的戰略位置,它既是大別山的門戶又靠近長江,是金兵鐵騎從北向南的必經之路,所以嶽飛在此處留下了一支精兵駐守李英、蔡山、趙家畈、前箭樓、楊梅嶺、五郎關等,使其成為一條完整的防線,如果金軍從大別山南下勢必會進入嶽飛佈置的口袋陣,

再往南走則是沼澤,只要馬進入沼澤即變騎兵優勢為劣勢,嶽飛留的這一手竟在他去世20年後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後朝廷詔令岳飛駐洪州,走之前他留下了四子岳震駐守黃梅。後來嶽飛東征西討,1141年在對金作戰取得第126場勝利,

正要收復黃河以北的時候,卻被宋高宗的12道金牌逼迫回朝,但鮮為人知的是嶽飛在回臨安前秘密來到了黃梅縣的聶家灣。這次嶽飛做了兩件事情:他交給嶽震一部手稿讓其整理並小心保存,這不僅是嶽飛本人的武術精華,也包括了岳家軍高級將領的武功匯總,許多年以後民間將這部書稿叫《武穆遺書》;然後他來到楊梅嶺請求自己的摯友聶家灣的開山祖師業興公聶大同收留並照顧自己的兩個兒子岳震、岳霆和嶽雲的兩個幼子。
原來具有高度政治敏感的嶽飛早已嗅到了危險的氣味,朝廷正背著自己與金邦議和,並安插人手到岳家軍收集對自己不利的證據,秦檜授意禦史以“不救淮西”的罪名彈劾自己,現在皇帝又在一天之內發出12道金牌,種種跡象都預示著不詳。嶽飛深知這一去即是永別,所以他此行的目的無疑是托孤。

果然如嶽飛所料,聶大同聽聞嶽飛的噩耗後就帶著岳家後人翻山涉水向長江邊上逃去,他改名為聶福俊並收岳震、岳霆為義子隱居下來,從此長江邊上多了一個古村莊聶福俊村,而聶福俊村的岳家拳也由此而來。

《黃梅縣誌》行還記載了這樣一段史書上沒有的歷史:“紹興三十一年金元帥劉萼襲梅邑、五郎關、雷嘴、蔡山諸地”,“金師敗績,歿四千余,折上將十五,號五郎關之變”。正是嶽飛早年留守在這裡的岳家軍粉碎了這次金軍的進攻,嶽飛一生足智多謀,決勝千里,他居然早已鋪墊好了死後這一場大戰,不愧為千古名將。

如今,嶽瑤、岳家灣的5800多名嶽飛霆系後代(岳霆的後代)與趙家畈、雷家嘴、聶家灣等岳家軍的後代已經在黃梅縣結伴居住了880多年。1986年,嶽飛的第27代嫡孫、岳家槍第27代正宗傳人岳進將岳飛當年所寫的名叫《岳武穆王武藝要論》的書稿無償捐獻給了國家体委。書中的十套岳家拳技法:一字拳、二梅花、三門樁、四門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連環和十字樁一直流傳于黃梅嶽氏家族內部,與岳家軍各將領遺留下來的十三路重要兵器套路相輔相成,不可切割,是為驚世名篇《武穆遺書》之“武書”。

果然如嶽飛所料,聶大同聽聞嶽飛的噩耗後就帶著岳家後人翻山涉水向長江邊上逃去,他改名為聶福俊並收岳震、岳霆為義子隱居下來,從此長江邊上多了一個古村莊聶福俊村,而聶福俊村的岳家拳也由此而來。

《黃梅縣誌》行還記載了這樣一段史書上沒有的歷史:“紹興三十一年金元帥劉萼襲梅邑、五郎關、雷嘴、蔡山諸地”,“金師敗績,歿四千余,折上將十五,號五郎關之變”。正是嶽飛早年留守在這裡的岳家軍粉碎了這次金軍的進攻,嶽飛一生足智多謀,決勝千里,他居然早已鋪墊好了死後這一場大戰,不愧為千古名將。

如今,嶽瑤、岳家灣的5800多名嶽飛霆系後代(岳霆的後代)與趙家畈、雷家嘴、聶家灣等岳家軍的後代已經在黃梅縣結伴居住了880多年。1986年,嶽飛的第27代嫡孫、岳家槍第27代正宗傳人岳進將岳飛當年所寫的名叫《岳武穆王武藝要論》的書稿無償捐獻給了國家体委。書中的十套岳家拳技法:一字拳、二梅花、三門樁、四門架、五法、六合、七星、八法、九連環和十字樁一直流傳于黃梅嶽氏家族內部,與岳家軍各將領遺留下來的十三路重要兵器套路相輔相成,不可切割,是為驚世名篇《武穆遺書》之“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