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它是穿越2000年的杭州鎮館國寶,因與今人所用杯子相似被禁止展覽

1990年,在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有幾個磚瓦廠的工人在取土時突然挖出了一些陶瓷做的類似編鐘的東西。工人們偷偷的把這些東西藏了起來,打算第二天拿去古董商那裡賣掉,

可沒想到附近的村民看他們鬼鬼祟祟,形跡可疑於是報了警,當地警方經過調查後將這批文物追了回來。原來這些用陶瓷製成的類似編鐘的東西名叫原始瓷鎛,鎛是一種古代的打擊樂器,與鐘磬配合使用,一般只有貴族在宴饗和祭祀時才使用,而原始瓷最早出現在中國商周時期,它是陶器向瓷器過渡階段的產物。

很快文物部門就對發現原始瓷鎛的地方進行搶救性發掘,一個考古人員正小心翼翼的尋找陪葬品時,突然眼前有什麼東西閃了一下,仔細一看亮晶晶的,他好奇的在發光的地方用竹片往外摳土,漸漸地一個杯子的輪廓顯現出來。這是一個橫躺著的杯子,由於它的造型太像是現代人用的玻璃杯,

在場的所有人都心裡一沉,懷疑這座古墓曾經被盜掘,可是這座墓葬上面的土層早已被拖拉機輾軋得非常堅硬,盜墓者根本無從下手,而且發掘過程中並沒有發現盜墓的痕跡。

謹慎的考古人員將杯子連同杯內的土包的嚴嚴實實送到了權威部門,

鑒定後讓他們大吃一驚。這個杯子是戰國時期用天然水晶製作的水晶杯,它通體呈淡淡的琥珀色,高15.4釐米,上粗狹窄,口徑7.6釐米,底徑5.2釐米,圈足高2釐米,杯型為敞口平唇,圓底,圈足外撇,杯子表面經過拋光處理,看上去光潔平滑,整個杯子通體透明沒有任何紋飾,只有一些絮狀的海綿體,海綿體是水晶自然結晶時產生的紋路。

考古人員振奮之余產生了疑惑:在生產力低下、科技並不發達的戰國時代,是如何開採出如此大塊的天然水晶並將它打磨成杯子的形狀呢?而當時的人們是怎麼取材又是如何把材料拋光到我們所看見的這麼光滑的呢?這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那杯子的主人到底是誰呢?水晶杯現場經過挖掘後,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座有著斜坡墓道的土坑墓,坐西朝東,面向高山,呈甲字形。根據中國古代的墓葬制度可知墓主人的身份應該是列侯級別,因為春秋戰國的文物上極少留有文字,所以人們只能根據史書記載大致推測。古代杭州一代曾經是吳國和越國爭霸之地,後來越滅吳後長期統治這裡,西元前323年,楚懷王率軍東進大敗越王無疆,從此越國納入了楚國的版圖。專家判斷:水晶杯的主人很可能是楚國派到古代杭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或軍事首領。

在水晶杯被發現的十二年後,它被列入國家禁止出境展覽的64件國寶級文物名單中,並作為杭州博物院的一件鎮館之寶被永久收藏。古人和今人的杯子時隔兩千多年,依然能夠如此相似,實在令人驚歎!

古代杭州一代曾經是吳國和越國爭霸之地,後來越滅吳後長期統治這裡,西元前323年,楚懷王率軍東進大敗越王無疆,從此越國納入了楚國的版圖。專家判斷:水晶杯的主人很可能是楚國派到古代杭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或軍事首領。

在水晶杯被發現的十二年後,它被列入國家禁止出境展覽的64件國寶級文物名單中,並作為杭州博物院的一件鎮館之寶被永久收藏。古人和今人的杯子時隔兩千多年,依然能夠如此相似,實在令人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