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年最好看的20張電影海報都在這了

作者 | 十八哥

出品 | 壹條電影

現如今,還會在房間內貼掛海報的人,

多嗎?

想來,要麼是十來歲的迷影追星的窮學生,要麼,就是中年以上的功成名就的藝術家。作為海報本身,尤其是電影海報,它的功能性本就遠遠大於藝術性——憋跟我掰扯咱們過去每週都在聊的那些精品,試想一下,線上下的影院裡,你有見過一張不是明星大臉排排站的電影海報嘛?

可依然,我們這些活在形而上之中的人類,總是要靠美好的精神食糧才能過活呀。

年度電影如是,年度海報,亦如是。

下麵這20張十八哥左挑右選出來的2017年度電影海報,或許唯獨缺少了你鍾愛的那一張,但不管怎樣,你都不能否定,它們有多美,有多棒,有多讓人回味,有多讓人感傷。

準備好跟2017說再見吧,和這些海報一道。

(以下排名純看心情,不分先後)

十八哥

《分裂》

這張海報的好,除了視覺上的直觀,更在於對影片主題的精准傳遞,同時勾起你想看的欲望——這就是電影海報該做的,不是嗎?

《八月》

相比終極海報又亂又滿的構圖,這張先導海報的色調與留白實在讓人喜歡得緊。樹梢上那一卷膠片,

和水底一般質感的天空,都是加分的點綴。

《猜火車2》

大打情懷的續集,於是海報又怎能少了經典的馬桶元素。只是有個疑問:這樣一群曾大肆揮霍青春的迷幻又糜爛的青年,是怎麼允許自己活到足以產生中年危機的年紀的?

《極盜車神》

大膽的用色與復古范兒只是其次,能用一個極簡的設計,將片中的三大元素槍戰、飆車與音樂完美結合,才是這張海報真正讓人一眼看去便驚呼牛逼的原因。

《佛羅里達樂園》

這張海報的好,除了它別出心裁的構圖與打光,更多的在於其可複製性。當然,如果你看過影片,那麼就更會理解這一切美好,都只為映襯現實有多令人絕望。

《雪人》

雖然片子撲街了,但公平的說,前期的海報在提升期待值上功勞不小。極簡風,卻也說出了一切。雪白與血紅永遠是最屢試不爽的反差色。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背景、人物、表情、動作、片名字體與顏色,所有的這些,都是對的,然後集合到一起,就更對味兒了。這一刻,有多少情感在內心交匯融合,看過電影的都明白。

《暴雪將至》

時代的車輪如鋒利無比的刀鋒,輕輕一劃,個人的命運便似不可逆的蓋棺論定了。海報很好地傳遞了影片冷硬的氣質。刀鋒劃過,暴雪將至。

《華盛頓郵報》

另一種牛逼的極簡。一目了然的主題傳遞。在強大的望不到頭的歷史階梯面前,兩個主人公顯得既渺小又堅定。左上的大名既賣了明星,也彌補了因為藝術創作而沒能露出的明星臉。

《迷失Z城》

完美切題。神秘、神聖、神奇,全有了。甚至還不忘讓成串的火把,串起了一個又一個Z。

《逃出絕命鎮》

驚恐圓睜的雙目,被放大後釋放出更強的驚悚感。黑白的對比不僅是設計上的考量,也暗指了影片的黑白對抗,如此精准的貼合度,令人叫絕。

《繡春刀2:修羅戰場》

這的確是今年十八哥個人很喜歡的一張國片海報,愣是從海報中看出了《刺客聶隱娘》的feel。應該片方也有同感吧,於是為了票房,這張海報只好被低調雪藏。映後才敢拿出來示人。

《牡丹花下》

作為二十佳的一個調劑,這張群像海報難得的比大多數露臉海報都有質感,每一個角色,包括沒有露臉的男主,都帶著暗湧的情緒。而且,比起電影本身,海報更是好看太多……

《黑夜造訪》

這張海報來自朋友的推薦,看到後便愛不釋手。很少有海報能做到這樣,靠一張甚至看起來都沒修的劇照便撐起了一切。面前的漆黑中到底隱藏著什麼?說到底,未知的恐懼,最驚嚇。

《快樂結局》

邁克爾·哈內克人老心不老地在新片中玩起了手機直播,這張海報亦同樣讓人感歎藝術家的永遠年輕。誰能想到,直播和今年流行的小確喪可以結合得如此自然。

《聖鹿之死》

有人調侃這張海報是設計師錢沒給夠於是只做了下半張,沒轍了只好把屋頂無限延伸,沒想到就帶來了這極致的超現實感。正經地說,當空間被拉伸,擠壓的,其實正是情緒。

《銀河護衛隊2》

這是今年最酷最有型的大片海報,仿音樂專輯封面的畫風與影片音樂搶眼的調性不謀而合。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每個人物的狀態都是對的,包括很可能被你忽略了的小格魯特。

《摩天輪》

既寫實又魔幻,能達到這樣的意境,可不是靠調色和PS的功力就能搞定的。最牛逼的地方,還是視角,能選出這個角度,這張海報便已經贏了八成。

《水形物語》

這部年度期待之作的海報上,這個堪稱今年最令人驚豔的pose之一。據說海報是根據一張草圖製作而來,只能說,陀螺的眼光也太妙了吧 。

《異形:契約》

好吧,寫到最後這張,十八哥必須收回剛才稱讚銀護2的話。這張海報,才是2017年最酷最有型的大片海報。對羅丹《地獄之門》的絕妙致敬!這是真正的藝術品!

極簡風,卻也說出了一切。雪白與血紅永遠是最屢試不爽的反差色。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背景、人物、表情、動作、片名字體與顏色,所有的這些,都是對的,然後集合到一起,就更對味兒了。這一刻,有多少情感在內心交匯融合,看過電影的都明白。

《暴雪將至》

時代的車輪如鋒利無比的刀鋒,輕輕一劃,個人的命運便似不可逆的蓋棺論定了。海報很好地傳遞了影片冷硬的氣質。刀鋒劃過,暴雪將至。

《華盛頓郵報》

另一種牛逼的極簡。一目了然的主題傳遞。在強大的望不到頭的歷史階梯面前,兩個主人公顯得既渺小又堅定。左上的大名既賣了明星,也彌補了因為藝術創作而沒能露出的明星臉。

《迷失Z城》

完美切題。神秘、神聖、神奇,全有了。甚至還不忘讓成串的火把,串起了一個又一個Z。

《逃出絕命鎮》

驚恐圓睜的雙目,被放大後釋放出更強的驚悚感。黑白的對比不僅是設計上的考量,也暗指了影片的黑白對抗,如此精准的貼合度,令人叫絕。

《繡春刀2:修羅戰場》

這的確是今年十八哥個人很喜歡的一張國片海報,愣是從海報中看出了《刺客聶隱娘》的feel。應該片方也有同感吧,於是為了票房,這張海報只好被低調雪藏。映後才敢拿出來示人。

《牡丹花下》

作為二十佳的一個調劑,這張群像海報難得的比大多數露臉海報都有質感,每一個角色,包括沒有露臉的男主,都帶著暗湧的情緒。而且,比起電影本身,海報更是好看太多……

《黑夜造訪》

這張海報來自朋友的推薦,看到後便愛不釋手。很少有海報能做到這樣,靠一張甚至看起來都沒修的劇照便撐起了一切。面前的漆黑中到底隱藏著什麼?說到底,未知的恐懼,最驚嚇。

《快樂結局》

邁克爾·哈內克人老心不老地在新片中玩起了手機直播,這張海報亦同樣讓人感歎藝術家的永遠年輕。誰能想到,直播和今年流行的小確喪可以結合得如此自然。

《聖鹿之死》

有人調侃這張海報是設計師錢沒給夠於是只做了下半張,沒轍了只好把屋頂無限延伸,沒想到就帶來了這極致的超現實感。正經地說,當空間被拉伸,擠壓的,其實正是情緒。

《銀河護衛隊2》

這是今年最酷最有型的大片海報,仿音樂專輯封面的畫風與影片音樂搶眼的調性不謀而合。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每個人物的狀態都是對的,包括很可能被你忽略了的小格魯特。

《摩天輪》

既寫實又魔幻,能達到這樣的意境,可不是靠調色和PS的功力就能搞定的。最牛逼的地方,還是視角,能選出這個角度,這張海報便已經贏了八成。

《水形物語》

這部年度期待之作的海報上,這個堪稱今年最令人驚豔的pose之一。據說海報是根據一張草圖製作而來,只能說,陀螺的眼光也太妙了吧 。

《異形:契約》

好吧,寫到最後這張,十八哥必須收回剛才稱讚銀護2的話。這張海報,才是2017年最酷最有型的大片海報。對羅丹《地獄之門》的絕妙致敬!這是真正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