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書上說關公的青龍偃月刀重達80多斤?其實你我也能使得動

在我國古代,無論是正史資料記載還是各種文學作品的描寫中,那些比較生猛的武將除了體貌異于常人之外,一般都要有一副非常霸氣威風的兵器。比如三國時期呂布有方天畫戟,

關羽有青龍偃月刀,隋唐的李元霸有擂鼓甕金錘等等。重點是這些兵器的重量都非常可怕,一般都得八十斤往上,想想拿著這種級別的兵器揮來砍去,畫面實在令人不寒而慄。

其實在這些人的兵器中,有的確實重量體積都非常可怕,有的則並沒有描述中那麼誇張。

這主要是源於歷朝歷代的計量單位的不同,反映到武器的重量上,就會有所偏差。

比如三國時期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史載重八十多斤,關羽卻能扛著他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關羽有很強的實力自然是主要因素。不過三國時期的重量計量單位與今天不同,換算成今天的標準,八十多斤也就是相當於三十多斤。所以即使換成是我們,也能使得動關公那三十多斤的大刀,

只不過使用的時候容易把自己的腳砸了。

當然猛人也是確實存在的,比如晚明第一名將“劉綎”。人稱“黑虎將軍”,使一把重達120多斤的鑌鐵大刀,而且還誇張的“輪轉如飛”,簡直令人瞠目結舌,人送外號“劉大刀”。更驚人的是,明朝的重量計量又有不同,

當時的1斤約等於現在的600克,也就是1.2斤,這樣算下來劉綎的大刀要更重,有140多斤!

拿著這樣一把武器在軍中揮舞,簡直是作弊般的存在,基本上是“沾著就死,碰著即亡”。能使用這種武器的實屬世間之武學奇才,況且劉綎確實是不一般,

他是萬曆年間的武狀元,能力舉千斤;他一生忠勇,在與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中,他揮舞自己的大刀,死戰不退,被砍掉半邊臉仍然手刃數人,最終力竭而死,實現了“馬革裹屍還”的誓言。

古代軍人的兵刃之所以設計的如此笨重,除了冷兵器時代追求最大殺傷力的需求外,

還與古人經常從事勞作、戰爭等體力活動,身體素質優於現代人有關。如果一個現代天天打遊戲的宅男放到那時,恐怕連兵刃都舉不起來。